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益

(四川紅色文化專家)

鎖定
王益,男,漢族,四川紅色文化專家、中國紅四方面軍研究會副秘書長、邛崍市政府高何紅色小鎮規劃建設文化總顧問、“中國·四川紅軍第一村”項目文化總顧問 [1]  [2]  新華社四川分社原《蜀報》副總編輯 [3]  、北京大學國家軟實力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4]  、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宣講團專家組成員 [5]  、全國青少年文明禮儀普及活動四川省組委會副主任 [6] 2001年7月四川省首批規模性大學生重走長征路總策劃,行走“長征路”二十餘年。 [11] 
2021年10月被遂寧市委市政府評為“遂寧市2021年度文化和旅遊工作先進個人”,2021年11月被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評為“四川省鄉村文化和旅遊能人。2022年1月,王益被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納入“三區(革命老區)”人才支持計劃;2022年11月被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授予“四川省突出貢獻鄉村文化和旅遊能人”稱號。 [11] 
中文名
王益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四川射洪 [10] 
出生日期
1966年8月 [10] 
職    業
紅色文化專家 [7] 
代表作品
《中國禮教一一開啓人生另一半生產力》、《從古文明叩問智慧人生》、《走進四川革命老區》、《紅軍在重慶》、《我們的長征》《成都解放》 [10] 

王益人物經歷

王益從事過新聞工作10年,在新華社四川分社《蜀報》當過記者、新聞部主任、編委、副總編輯。從2000年起,專注於青少年教育和紅色文化研究。擔任過《走進四川革命老區》《紅軍在重慶》電視製片人和四川省紀念紅軍入川70週年系列活動執行總策劃,全權組織過由四川省委宣傳部、省委黨校、省委黨史研究室、省教育廳、省軍區政治部、省武警總隊、省老區促進會等主辦的“大學生重走長征路”“中國大學生體驗新長征”,《紅軍頌老區情》《光輝歲月》電視文藝晚會及《長征路上送歡笑·革命聖地萬里行》——走進四川大型演出等。被聘請為成都電視台《我們的長征》《成都解放》電視片顧問和四川邛崍市政府高何紅色小鎮規劃建設文化總顧問。
先後在縣以上黨政部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大學、中專作青少年教育和紅色文化專題講座、報告120多場。現為中國紅四方面軍研究會副秘書長、北京大學國家軟實力研究院客座教授。 [9] 
[9] 

王益相關概念

在對革命場景的還原上,專注紅色文化研究20餘年的王益提出了“賦予文化原真性元素,借用歷史之實還時代之魂”的主張。王益認為,沒有本地人的生活化參與,就沒有歷史的復活。紅色文化項目要立足歷史本身,在事件發生地的文化景區前期開發基礎上,做景區平台植入式開發,就地取材、張弛有度,尊重歷史,不逾越娛樂底線。同時,要從主要針對服務和吸引外地遊客的攬客方式,轉為面向服務本地人的文化休閒生活。因為他們對本土歷史文化有特殊情結,有了他們的認同讚許、熱情參與,才會引起外地遊客關注。 [8] 
項目首先在於策劃。王益看來,迴歸懷舊本真、打破傳統模式、創新紅色旅遊,不僅是一個旅遊的商業課題,它還關涉到一個民族精神、紅色基因血液、傳統村落文化的傳承問題,也是一個社區的文化生活,一個區域的文化品牌,甚至是一個時代的理想信念。因此,項目定位為“故地+故事+體驗”,要打破場館式、強迫式、灌輸式理念,搞成開放式博物館,開門辦教育。要呼喚正能量,重塑紅色信仰,讓先輩的革命意志融入我們的血液和靈魂,就必須以觸及靈魂為目標,讓歷史復活、讓現代融入、讓文化説話、讓產業帶動,才是紅色文化旅遊的理想境界。
王益率先提出蓬溪起義是一個“英雄羣體”的概念,得到遂寧市、蓬溪縣領導認同。原來宣傳參加蓬溪起義有名在冊的是30多位,他翻閲大量歷史檔案、在廣泛的資料中去找尋,通過一個個蛛絲馬跡,詢問史學專家、起義參與者後代和調查英雄人物屬地黨史部門、組織部門,截至目前已找到84位蓬溪起義參與者的信息和事蹟,有的隱姓埋名幾十年,本默默無聞,而今讓英雄的名字熠熠生輝,重新擦亮沉寂90多年的歷史。 [11] 
在王益的研究中,填補了過去的空白,一是蓬溪起義部隊發出中國最早的抗日呼聲《反軍閥混戰告士兵書》,也是這支部隊留存下來的原文原體文獻;二是找到蓬溪起義部隊在牛角溝留下的革命標語;三是發現起義總指揮曠繼勳留在世上的手跡。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