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無競

鎖定
王無競(652——706),字促烈,初唐詩人,原籍琅琊,其祖先至萊為官遷居掖縣。
促烈
所處時代
初唐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日期
公元625年
逝世日期
公元706年
主要成就
唐代膠東文學第一人。
主要作品
《和宋之問下山歌》
《銅雀台》《鳳台曲》
本    名
王無競
籍    貫
東萊(今山東萊州)

王無競人物生平

王無競(652——705),字仲烈,排行第二,初唐詩人。其祖先為琅邪人,因官遷徙居於東萊(今山東萊州),宋太尉弘之十一代孫。父親王侃,曾為棣州司馬。唐高宗儀風二年(677年),應下筆成章舉及第,自此解褐,授趙州欒城縣尉,歷官秘書省正字,轉右武衞倉曹、洛陽縣尉,遷監察御史,轉殿中侍御史。武后長安四年(704年)因彈劾宰相宗楚客、楊再思殿前失儀,宗楚客等大怒,轉為太子舍人,旋即貶蘇州司馬。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張易之等敗,又坐與其交往,再貶嶺外,在廣州,被仇家矯制搒殺之,年五十四。 [1] 

王無競主要成就

王無競所存詩作多為詠史懷古內容。這一方面因其有與宮中學士們編撰類書的學術積累,另一方面也多緣於他對現實的關注,是有感而發。
他的作品如下:
1.《北使長城》
出處:全唐詩:卷67_3
體裁:樂府 朝代:唐 作者:王無競
秦世築長城,長城無極已。
暴兵四十萬,興工九千里。
死人如亂麻,白骨相撐委。
殫弊未雲悟,窮毒豈知止。
胡塵未北滅,楚兵遽東起。
六國復囂囂,兩龍鬥觺觺。
卯金竟握讖,反璧俄淪祀。
仁義寢邦國,狙暴行終始。
一旦咸陽宮,翻為漢朝市。
來源:全唐詩:卷67_2
朝代:唐 體裁:七古 作者:王無競
日雲暮兮下嵩山,路連綿兮樹石間。
出谷口兮見明月,心裴回兮不能還。
3.《銅雀台》
來自:全唐詩:卷67_5
作者:王無競 朝代:唐 體裁:樂府
北登銅雀上,西望青松郭。
繐帳空蒼蒼,陵田紛漠漠。
平生事已變,歌吹宛猶昨。
長袖拂玉塵,遺情結羅幕。
妾怨在朝露,君恩豈中薄。
高台奏曲終,曲終淚橫落。
4.《鳳台曲》
來自:全唐詩:卷67_4
作者:王無競 朝代:唐
鳳台何逶迤,嬴女管參差。一旦彩雲至,身去無還期。
遺曲此台上,世人多學吹。一吹一落淚,至今憐玉姿。
5.
巫山》(一作宋之問詩)
來源:全唐詩:卷67_6
作者:王無競 朝代:唐代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陽。裴回行作雨,婉孌逐荊王。
電影江前落,雷聲峽外長。朝雲無處所,台館曉蒼蒼。

王無競個人生活

王無競家足於財,頗負氣豪縱,善於為文。王無競與初唐著名詩人陳子昂、宋之問等相互之間過從甚密,寄贈篇什甚多。武后垂拱二年(686年),王無競與陳子昂隨喬知之北征,陳子昂有《度峽口山贈喬補闕知之王二無競》,詩中描繪了他們經歷的大漠風光:“峽口大漠南,橫絕界中國。叢石何紛糾,赤山復翕赩。遠望多眾容,逼之無異色。崔崒乍孤斷,逶迤屢回直。”(《全唐詩》卷83)共同的出塞經歷,投合的性情,(《唐詩紀事》評王無競“氣豪縱,下筆成章”,盧藏用的《陳氏別傳》描繪陳子昂“奇傑過人,姿狀嶽立。始以豪俠子馳俠使氣”。)使兩人結下了深厚的友情。這種深情,在陳子昂另一首《送東萊王學士無競》中充分體現了出來,他對王無競表示:“寶劍千金買,平生未許人。懷君萬里別,持贈結交親。孤松宜晚歲,眾木愛芳春。已矣將何道,無令白首新。”(《全唐詩》卷84)陳子昂對王無競以千金寶劍相贈,以歲晚的孤松相稱許,可見他與王無競有着知音般的友情,並非一般士人間的泛泛之交。
武后天聖二年(699年),武則天令張昌宗召李嶠、閻朝隱、許彥伯、王無競、沈佺期、張説、劉知幾、宋之問等26人修撰《三教珠英》,王無競可能在此時與宋之問結交。他現存有《和宋之問下山歌》,此詩以騷體紀遊嵩山,日暮歸途的情景:“日雲暮兮下嵩山,路連綿兮樹石間。出谷口兮見明月,心裴回兮不能還。”(《全唐詩》卷67)寫景移步換形,表現真切自然。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王無競貶嶺南,宋之問有詩和作,《全唐詩》卷五一載宋之問《至端州驛見杜五審言沈三佺期閻五朝隱王二無競題壁慨然成詠》:“逐臣北地承嚴譴,謂到南中每相見。豈意南中岐路多,千山萬水分鄉縣。雲搖雨散各翻飛,海闊天長音信稀。處處山川同瘴癘,自憐能得幾人歸。”抒發與遭貶朋友們雲搖雨散,分隔千山萬水的慨嘆。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