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潮

(唐朝末年軍事將領)

鎖定
王潮(846年-898年1月2日 [16]  ),原名王審潮,字信臣,光州固始縣(今河南省固始縣)人。唐朝末年福建割據軍閥,五代十國閩國的奠基人。
王潮自少便有才名,起家為固始佐史,與其弟王審邽王審知號稱“三龍” [34] 光啓元年(885年),參加王緒起義,被任為軍正,並隨軍南下,轉戰福建。後推翻王緒,被推為首領。在泉州士紳邀請下,於光啓二年(886年)攻佔泉州,歸順唐福州觀察使陳巖,被表薦為泉州刺史景福元年(893年),命從弟王彥復、三弟王審知進攻福州,至景福二年(894年)擊敗自稱留後範暉,奪下福州。建州汀州望風歸附。王潮自此得以割據福建全境,被唐昭宗授為福建觀察使。乾寧三年(896年),昭宗升福建為威武軍,以王潮為首任威武軍節度使,加檢校左僕射。乾寧四年十二月(898年1月) [16]  ,王潮病逝,時年五十二歲。獲贈司空、秦國公,諡號“廣武”。
王潮割據福建期間,對內發展教育,釐定賦税,勸課農桑;對外交好各割據勢力,專心閉境修養。使福建的經濟得到恢復,為後來王審知開創閩國奠定基礎。 [20-21] 
別    名
王審潮
信臣
所處時代
唐朝末年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淮南道光州固始縣
出生日期
846年
逝世日期
898年1月2日 [16] 
主要成就
奪取福建五州,閩國基業的奠定者
本    名
王潮
官    職
威武軍節度使、檢校尚書左僕射
爵    位
秦國公(追封)
諡    號
廣武
追    尊
水西大王 [19]  [54] 

王潮人物生平

王潮固始三龍

王潮原名王審潮,生於唐武宗會昌六年三月十一日(846年4月10日)申時,據傳是秦國名將王翦的三十四代孫。 [1-2]  其五世祖王曄曾任固始縣令,從此家族定居於淮南道光州固始縣。到王潮的父親王恁時,一力務農。王氏經歷數代之後,積累了不少財富。 [33]  [49] 
王潮早年曾擔任固始縣佐史,與其弟王審邽王審知均以才氣聞名鄉里,被邑人並稱為“三龍”。 [34] 

王潮隨軍南下

唐朝末年,兵禍不息,各地起義不斷,其中以王仙芝黃巢義軍聲勢最大。
中和元年(881年),壽春屠户王緒和妹夫劉行全嘯聚五百人,攻佔壽州(今安徽壽縣),一時響應者萬餘人。一個月後,王緒又攻陷光州,自稱將軍,收用當地豪傑,委命王潮任軍正,主管糧秣,受到部眾的信任。 [3]  [34]  [50] 
當時,奉國軍(治蔡州,今河南汝南)節度使秦宗權要募兵討伐黃巢,授掌握壽、光二州的王緒為光州刺史,索取租賦。王緒不能按期籌集(一説秦宗權召王緒率所部與己會合,王緒拖延不出),秦宗權發怒,派兵攻打光州,王緒畏懼,命劉行全為前鋒,王潮為副前鋒,率領五千人馬,驅逐壽、光二州官吏、百姓渡江南逃,一路掠奪江州洪州(今江西南昌)、虔州等地,過章水,最後攻取汀州(治今福建長汀),於光啓元年(885年)八月進入漳州。但無法長久佔領這些地區。 [4]  [35-36] 
在南下途中,王緒因道路艱險、缺少糧食,擔心軍士所攜帶的婦孺成為軍中累贅,下令全軍:“但凡以老人孩子隨軍的,斬無赦!”當時王潮與二弟王審邽、三弟王審知正侍奉老母董氏隨軍(一説只有王潮、王審邽在),王緒召來王潮等,斥責道:“軍隊都有軍法,沒有軍法的軍隊是沒有的。你們違犯我的命令而不誅殺,那就沒有軍法了。”王潮兄弟説:“人都有自己的母親,沒有母親的人是沒有的;將軍你怎麼能叫人拋棄他們的生母呢?”王緒勃然大怒,命令處死董氏。王潮兄弟説:“我們兄弟侍奉母親如同侍奉將軍一樣,既然要殺我們的母親,還怎麼能任用母親的兒子!請在處死母親之前先把我們殺了吧!”適逢眾將士也為王潮求情,王緒才免董氏一死。 [37]  [45] 

王潮竹林之變

王緒心胸狹隘,狐疑猜忌,曾有術士對他説:“軍中將有暴興的人。”於是他更懷猜疑之心,部下將士只要勇謀才略超過自己或者身材魁梧、相貌非凡的,都被他藉故殺掉,即使是劉行全也不能倖免,使軍中人人自危。一日,部隊行軍到南安縣,王潮暗地勸為前鋒的將領(一説該將即為劉行全 [51]  ,此説存疑)説:“我們這些人背棄祖墳、妻兒來做盜賊,是被王緒脅迫的,難道是本心如此嗎?如今王緒猜刻不仁,將吏中有才能的都慘遭殺害,軍中正難保朝夕,還想要成大事嗎?而且你鬚眉美好,才能出眾,我不知道你將死於何地了。”前鋒將聽後,與王潮相對而泣,二人於是定計,挑選幾十名勇士隱蔽在茂密的竹林中,等到王緒經過,眾壯士突然躍出竹林,活捉王緒,囚禁于軍中(王緒後自殺,一説被王潮等殺死)。軍中聞訊,齊呼萬歲。王潮推戴前鋒將為首領,前鋒將卻感念王潮活命之恩,推他為主。王潮堅辭不可,只得“除地刺劍”,禱告道:“有人下拜能使劍躍起的,我即奉他為主。”眾人紛紛按此方法試驗。據説到王審知時,劍竟顯靈,將士願奉他為首領,王審知將此位讓給兄長王潮,自己為副手。 [5-6]  [38] 

王潮撫治泉州

王潮拜受一軍之主後,下令説:“天子蒙難,如今應該出兵交廣(交州廣州),進入巴蜀,以拱衞王室。”於是準備全軍遠行勤王。這時,泉州人張延魯聽説王潮治軍有道,於是率領鄉紳耆宿,攜牛酒跪在路上,要求王潮驅逐貪婪兇暴的泉州(今福建泉州)刺史廖彥若,“留為州將”。王潮抓住這一大好時機,立即於光啓元年(885年)八月揮師圍攻泉州,廖彥若堅守抵抗,雙方相持一年。
光啓二年(886年)八月,王潮攻下泉州城,殺廖彥若,佔領泉州。隨後又平狼山賊帥薛藴,“兵鋒日盛”。 [7]  [39] 
光啓二年(886年),在王潮遣使歸順後,福建觀察使陳巖承認王潮對泉州的控制,表薦他為泉州刺史。 [8]  王潮在泉州勵精圖治,召集離散流民,鼓勵生產,整飭部屬,創築子城,減輕徭役,放寬賦税,興辦義學,頗得人心。 [40] 

王潮建節閩嶠

  • 攻取福州
王潮像 王潮像
大順二年(891年),陳巖病重,遣使請王潮到福州接管軍政大事。使者未到泉州,陳巖已去世,陳巖妻弟(一説為陳巖女婿 [52]  )、護軍都將範暉暗示將士推戴自己為觀察留後。而陳巖的舊部大多投奔王潮,並建議他攻取福州。
景福元年(893年),王潮命堂弟王彥復都統,三弟王審知任都監,發兵攻打福州。百姓聞知王潮舉兵北上,紛紛請求送米以供軍需,平湖洞以及沿海各地方武裝也都以兵、船相資助。 [9]  [41] 
範暉堅守城池,王彥復等經年久攻不克。範暉又向陳巖的姻親、威勝軍節度使董昌求援,董昌調温、台、婺三州將兵五千人馳援範暉。王彥復、王審知受到前後夾擊,死傷頗多,飛報王潮請求暫時罷兵,王潮不許。王彥復、王審知再請王潮親臨指揮,王潮回書説:“兵盡添兵,將盡添將,兵將俱盡,我當自來。”王彥復、王審知明確王潮的態度後,對福州發起猛烈攻勢。到景福二年(894年)五月,福州城內糧盡,軍心渙散。範暉見大勢已去,把觀察使印授予監軍,自己棄城逃走。王彥復順利入城,隨後範暉在逃往途中被士兵殺死。 [10]  [41] 
  • 略定閩地
五代時期的南吳、吳越、閩 五代時期的南吳、吳越、閩 [11]
福州被攻克後,王潮改遷官署至此,自稱福建觀察留後,又身着素服,安葬陳巖,將女兒嫁給陳巖之子陳延晦為妻,厚待其家。王潮由此聲威遠播。建州人徐歸範舉州響應王潮;汀州刺史鍾全慕獻上户丁田糧冊籍,請歸王潮節制;山嶺、海島間,也有二十餘股地方武裝聞風來降。自此之後,王潮據有福建五州之地,稱雄一方。 [12]  [42] 
景福二年(894年)十月(《十國春秋》作九月),唐昭宗正式任命王潮為福建觀察使。 [13-14] 
乾寧(894年-898年)初年,黃連洞(今福建寧化東)少數民族首領派兩萬人包圍汀州,王潮派部將李承勳率軍萬人反擊,黃連洞軍撤退,在漿水口被李承勳追敗。自此,福建全境基本被平定,這為王潮進行內政建設創造了條件。 [43] 
乾寧三年(896年)九月,朝廷升福建為威武軍,任命王潮為首任威武軍節度使、檢校尚書左僕射 [15]  王潮理政精明,對內認真釐定賦税,鼓勵生產。對外交好附近各勢力,為內部的建設營造穩定的外部環境。 [43] 

王潮病重傳位

乾寧四年(897年)冬,王潮病重。儘管王潮當時有四個兒子王延興、王延虹、王延豐、王延休,二弟王審邽也還在世,但他選擇了最有才幹及威望的三弟王審知掌理軍政事務,成為繼承人。十二月初六日(898年1月2日,清修《開閩始祖廣武王墓誌銘》則稱其卒日為“十二月廿四日”),王潮病逝,享年五十二歲。唐廷追贈其為司空、秦國公,諡號“廣武”。 [16-17]  王潮死後,被葬在晉江縣北郊盤龍山(今屬福建惠安 [18]  ,今墓尚在。

王潮主要影響

  • 攻取福建
王潮於唐朝末年隨壽春屠户王緒轉戰福建,後奪下王緒的兵權,於光啓二年(886年)攻佔泉州。福建觀察使陳巖死後,王潮命堂弟王彥復、弟王審知於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攻取福州,並平定各地小股勢力,逐漸佔領今福建省全境,得到唐廷承認,正式割據福建地區。 [20] 
  • 開閩基業
王潮割據福建期間,對內創設四門義學,發展教育;又“招懷離散,均賦繕兵”,釐定賦税,派官吏巡行州縣,勸課農桑,使福建各地生產得到恢復。對外,他交好各割據勢力,專心閉境修養。王潮的以上舉措,使得福建在其統治時期得到恢復,為後來王審知開創閩國奠定基礎。 [20-21]  [43] 
此外,王潮、王審知兄弟帶領大批固始人移民福建,並將中原文化傳播到福建,促進閩地的治理及中原文化的南傳。 [46] 

王潮歷史評價

張元晏:“術深金匱,學富玉鈐。彎弧傳百戰之名,撫劍號萬人之敵。才高御眾,志本勤王。風(闕)暗合於機謀,霜雪不移其節概。為仁由已,重士逾山。雅負將才,猶精夷理。自撫寧列郡,振舉六條,疲氓懷愛戴之心,漓俗仰廉潔之德。集是休烈,溢於聽聞。而職貢交修,賦輿靡闕。尊主之誠可見,勝殘之化無逾。是用負海建牙,逾閩錫社。徇彼遠人之懇,慰其闔境之情。爰壯中權,仍遷左揆。” [22] 《授王潮威武軍節度使制》
於兢:“志尚謙恭,譽藹鄉曲。善於和眾,士多歸之。” [23] 《琅琊忠懿王德政碑》
李仁達、陳繼珣:“昔王潮兄弟,光山布衣耳,取福建如反掌。” [44] 
蘇茂相:“鼙鼓中原沸似波,將軍閩嶠還橫戈。匡扶無望唐襄武,保障差強漢尉佗。事定千年無戰伐,時清萬户有絃歌。英雄遺蹟依稀寄,暮倚高樓一嘯過。” [24] 《登崇陽樓讀刺史王潮遺事詩》
  • (高)駢之所統,天下之便勢也。有三吳之財賦,有淮、徐之勁卒,而繇後以觀,若錢鏐楊行密、王潮者,皆可與共功名者也。 [25] 讀通鑑論
  • 當是時,人各自以為君,而天下無君。民之屠剝橫屍者,動逾千里,馴樸孤弱之民,僅延兩閒之生氣也無幾。而王潮約軍於閩海,秋毫無犯;王建從綦毋諫之説,養士愛民於西蜀;張全義招懷流散於東都,躬勸農桑;楊行密定揚州,輦米賑饑;成汭撫集凋殘於荊南,通商勸農。此數子者,君子酌天地之心,順民物之慾,予之焉可矣。存其美,略其慝,不得以拘致主帥之罪罪王潮,不得以黨賊之罪罪全義,不得以僭號之罪罪王建,不得以爭奪之罪罪行密,不得以逐帥自立之罪罪成汭。而其忘唐之尚有天子,莫之恤而擅地自專者,概可勿論也。非王潮不能全閩海之一隅,非王建不能保兩川於已亂,非全義不能救孫儒刃下之餘民,非行密不能甦高駢虐用之孑黎。且其各守一方而不妄覬中原,以糜爛其民,與暴人爭衰王。以視朱温李克用之竭民肝腦、以自為君而建社稷,仁不仁之相去,豈不遠哉? [25] 《讀通鑑論》
  • 潮沈勇有智略,……世鹹服其能知人。 [20] 十國春秋
  • 太祖昆弟,英姿傑出,號稱三龍,據有閩疆,賓賢禮士,衣冠懷之,抑亦可謂開國之雄歟。 [20] 《十國春秋》

王潮軼事典故

王潮險遭殺戮

據説,王潮隨王緒南下贛、閩時,曾借道於洪州,管轄該地的鎮南軍節度使鍾傳不願王潮等奪取福建,成為鎮南軍的威脅,於是想要襲殺王潮。鍾傳倚信一位名為上藍的僧人,上藍“通於術數,動皆先知”。在得知此事後,拜見鍾傳,從他的語氣中察覺殺意,驚問道:“令公為何起惡意,是想殺了王潮嗎?”鍾傳把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上藍説:“老僧看王潮與福建有緣,一定能改變福建,那時創造一個好世界,令公應該加禮厚待。如果一定要殺他,令公的福澤就消散了。”鍾傳聽後,才以禮護送王潮離境。” [47] 

王潮傳位三弟

根據《五國故事》等書的記載,王潮管理福建時,曾請占卜者為自己的兩個弟弟王審邽王審知算命,得到的結論是:“一人勝過一人。”當時王審知在王潮身邊,聞言渾身大汗而退。 [18]  [26]  [53] 
王潮執法嚴明,即便是王審知犯錯,王潮仍是“輒加捶楚,不以為嫌”。王審知也毫無怨色。王潮病重時認為自己的四個兒子王延興、王延虹、王延豐、王延休的才能都不如王審知,便捨棄兒子,委任王審知掌管軍政事務(權知軍府事)。王潮病逝後,王審知為表謙讓,先推戴次兄王審邽為泉州刺史,但王審邽認為王審知有功,於是推辭不受。王審知便自稱福建留後,順利繼位。 [18]  [20]  [27] 

王潮人際關係

關係
姓名
簡介
五世祖
王曄
官至固始縣令,有仁政。
曾祖父
王友
後贈光祿卿
祖父
王藴玉
後累贈司空
父親
王恁
務農,家境富裕。後累贈太尉
母親
董氏
隨諸子南下。
二弟
王審邽
官至泉州刺史,封琅琊郡公,後諡號“武肅”。
三弟
王審知
五代時閩國建立者,封閩王,後追諡昭武孝皇帝,廟號太祖。
兒子
王延興
曾任福建觀察副使。
王延虹
王延興之弟。
王延豐
王延興之弟。
王延休
王延興之弟。
王延晦
或早逝。
女兒
王氏
嫁福建觀察使陳巖之子陳延晦。
表格參考資料: [20]  [28] 

王潮後世紀念

王潮墓葬

主詞條:王潮墓
王潮墓 王潮墓
王潮墓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螺陽鎮盤龍村西北800米處之鳳旗山東麓,東連盤龍山,西鄰五虎山,前對鼓山。唐乾寧四年(897年)王審邽建。墓坐北向南偏西,佔地面積約400平方米,封土現高1.5米,墓前立有石翁仲文吏、武將各1尊,石虎、石馬、石羊各1對。地下墓室石構券頂,平面呈“幹”字形,象徵府第院落佈局,分為甬道、前廳、前室、中室、後室。南北縱向全長18.24米,東西橫向最寬7.39米、高約5米。明萬曆(1573年-1620年)年間,墓中隨葬品被盜一空。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重修,民國十七年(1928年)再遭盜掘,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又重修,之後即被湮沒,華表、祭亭、墓室、碑、翁仲、石獸均遭不同程度破壞。1969年被發現後,歷年來政府均撥款對該墓進行維修。2003年,海內外王氏族人捐資加以全面修復。 [32] 
王潮墓是福建省迄今發現保存比較完整的唐代大型石室墓。1984年被公佈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公佈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32] 

王潮廟祠

泉州百姓曾在泉州南門崇陽樓為王潮建廣武王祠,塑像崇祀,今已廢。後梁開平(907年-911年)年間,王審知在水西為王潮立廟祭祀,民間遂尊稱其為“水西大王”。 [19]  [54] 

王潮史料索引

舊五代史》卷134《僣偽列傳一》 [29] 
新五代史》卷68《閩世家第八》 [30] 
新唐書》卷190《三劉成杜鍾張王傳》 [48] 
資治通鑑》卷254、256、259-261
八閩通志》卷27 [31] 
十國春秋》卷90《司空世家》 [20] 
參考資料
  • 1.    《全唐文》卷893錄錢昱《忠懿王廟碑文》:公名審知,字詳卿,姓王氏,本琅琊人,秦將翦三十四代孫。
  • 2.    《開閩始祖廣武王墓誌銘》:公生於會昌丙寅年三月十一日申時,卒於乾寧丁巳年十二月廿四日午時。(參見陳萬里,王春來主編;惠安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惠安縣誌,方誌出版社,1998.07,第1006-1007頁)
  • 3.    《舊五代史》卷134《僣偽列傳一》:唐廣明中,黃巢犯闕,江、淮盜賊蜂起。有賊帥王緒者,自稱將軍,陷固始縣,審知兄潮時為縣佐,緒署為軍正。
  • 4.    《舊五代史》卷134《僣偽列傳一》:蔡賊秦宗權以緒為光州刺史,尋遣兵攻之,緒率眾渡江,所在剽掠,自南康轉至閩中,入臨汀,自稱刺史。
  • 5.    《新五代史》卷68《閩世家第八》:緒性猜忌,部將有材能者,多因事殺之,潮頗自懼。軍次南安,潮説其前鋒將曰:“吾屬棄墳墓、妻子而為盜者,為緒所脅爾,豈其本心哉!今緒雄猜,將吏之材能者必死,吾屬不自保朝夕,況欲圖成事哉!”前鋒將大悟,與潮相持而泣。乃選壯士數十人,伏篁竹間,伺緒至,躍出擒之,囚之軍中。緒後自殺。緒已見廢,前鋒將曰:“生我者潮也。”乃推潮為主。
  • 6.    《舊五代史》卷134《僣偽列傳一》:緒多疑忌,部將有出己之右者皆誅之。潮與豪首數輩共殺緒,其眾求帥,乃刑牲歃血為盟,植劍於前,祝曰:“拜此劍動者為將軍。”至潮拜,劍躍於地,眾以為神異,即奉潮為帥。
  • 7.    《舊五代史》卷134《僣偽列傳一》:時泉州刺史廖彥若為政貪暴,軍民若之,聞潮為理整肅,耆老乃奉牛酒,遮道請留。潮因引兵圍彥若,歲餘克之,又平狼山賊帥薛藴,兵鋒日盛。
  • 8.    《舊五代史》卷134《僣偽列傳一》:唐光啓二年,福建觀察使陳巖表潮為泉州刺史。
  • 9.    《資治通鑑》卷259:景福元年……範暉驕侈失眾心,王潮以從弟彥復為都統,弟審知為都監,將兵攻福州。民自請輸米餉軍,平湖洞及濱海蠻夷皆以兵船助之。
  • 10.    《資治通鑑》卷259:景福二年……王彥復、王審知攻福州,久不下。範暉求救於威勝節度使董昌,昌與陳巖婚姻,發温、台、婺州兵五千救之。彥復、審知以城堅,援兵且至,士卒死傷多,白王潮,欲罷兵更圖後舉,潮不許。請潮自臨行營,潮報曰:“兵盡添兵,將盡添將,兵將俱盡,吾當自來。”彥復、審知懼,親犯矢石急攻之。五月,城中食盡,暉知不能守,夜,以印授監軍,棄城走,援兵亦還。庚子,彥復等入城。辛丑,暉亡抵沿海都,為將士所殺。
  • 11.    《中國歷史地圖集:五代十國時期圖組》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8-08-24]
  • 12.    《資治通鑑》卷259:景福二年……潮入福州,自稱留後,素服葬陳巖,以女妻其子延晦,厚撫其家。汀、建二州降,嶺海間羣盜二十餘輩皆降潰。
  • 13.    《十國春秋》卷90《司空世家》:九月戊戌,唐帝以潮為福建觀察使。
  • 14.    《資治通鑑》卷259:景福二年……冬,十月……戊戌,以泉州刺史王潮為福建觀察使。
  • 15.    《資治通鑑》卷260:乾寧三年……九月,庚辰,升福建為威武軍,以觀察使王潮節度使。
  • 16.    《十國春秋》卷90《司空世家》:四年冬,潮有疾(按於競《碑記》雲:“乾寧三年,僕射遘疾”,今從《通鑑》),審知知軍府事。十二月丁未,潮薨,表聞於朝,贈司空。
  • 17.    《開閩始祖廣武王墓誌銘》:公享年五十有二。……大唐加封檢校右散騎常侍、工部、户部尚書,敕拜福建觀察處置等使,授威武軍節度使,後追封秦國公,諡廣武。(參見陳萬里,王春來主編;惠安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惠安縣誌,方誌出版社,1998.07,第1006-1007頁)
  • 18.    陳名實.王審知接掌王潮權力之謎[J].福建史志,2015(06):49-52.
  • 19.    《十國春秋》卷90《司空世家》:開平時,為潮立廟,稱曰水西大王。
  • 20.    《十國春秋·卷九十》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10-24]
  • 21.    李啓宇 編著.閩南先賢:鷺江出版社,2009-09:11-14
  • 22.    《全唐文·卷八百十八》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6-12-01]
  • 23.    《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一》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8-08-23]
  • 24.    莊炳章 主編.泉州歷代名人傳 上:晉江地區文化局,1982-04:34
  • 25.    《讀通鑑論·卷二十八·僖宗》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12-01]
  • 26.    《十國春秋》卷90《司空世家》:潮一日使曰者視己兄弟,曰:“一人勝一人。”審知方侍潮側,沾汗而退。
  • 27.    《資治通鑑》卷261:乾寧四年……威武節度使王潮弟審知,為觀察副使,有過,潮猶加捶撻,審知無怨色。潮寢疾,舍其子延興、延虹、延豐、延休,命審知知軍府事。十二月,丁未,潮薨。審知以讓其兄泉州刺史審邽,審邽以審知有功,辭不受。審知自稱福建留後,表於朝廷。
  • 28.    清嘉慶年間修《開閩始祖廣武王墓誌銘》(參見陳萬里,王春來主編;惠安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惠安縣誌,方誌出版社,1998.07,第1006-1007頁)
  • 29.    《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四·僣偽列傳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8-08-23]
  • 30.    《新五代史·卷六十八·閩世家第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8-08-23]
  • 31.    《八閩通志·卷二十七·封爵》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10-24]
  • 32.    王洪波 主編.惠安文物史蹟:廈門大學出版社,2013-12:23
  • 33.    《十國春秋》卷90《司空世家》:司空姓王名潮,字信臣,光州固始人也。五代祖曄,為固始令,民愛其仁,留之,因家焉。及父恁,業農,頗以貲顯。
  • 34.    《十國春秋》卷90《司空世家》:唐末,僖宗入蜀,羣盜起江淮,壽春屠者王緒與妹壻劉行全聚眾五百,據壽州。未幾,眾萬餘,自稱將軍,復取光州,刼豪傑置軍中,時潮為縣史。(《通鑑》以潮為固始縣佐,《新唐書》《五代史》以潮為縣史,皆非也。按,唐制諸縣丞簿尉之下,有司功佐、司倉佐、司户佐、司兵佐、司法佐、司士佐,通謂之縣佐。縣佐皆有史,路振《九國志》曰:潮少為縣佐史。今從之。)與弟審邽、審知以材氣知名,邑人號曰三龍。緒署潮為軍正,主廩庾,士推其信。
  • 35.    《十國春秋》卷90《司空世家》:是時,蔡州秦宗權方募士以益兵。緒提二州籍附宗權,宗權以緒為光州刺史,召其兵會擊黃巢,緒遲留不行。宗權發兵攻緒,緒率眾南奔,略潯陽、贑水,取汀州,陷漳浦,皆不能有也。
  • 36.    《資治通鑑》卷256:秦宗權責租賦於光州刺史王緒,緒不能給,宗權怒,發兵擊之。緒懼,悉舉光、壽兵五千人,驅吏民渡江,以劉行全為前鋒,轉掠江、洪、虔州,是月,陷汀、漳二州,然皆不能守也。
  • 37.    《十國春秋》卷90《司空世家》:初,以糧少故,兼道馳,約軍中曰:“以老孺從者,斬。”潮與二弟時奉母行,緒切責潮,欲斬其母。潮等請先母死,會諸將士皆為請,遂舍之。
  • 38.    《十國春秋》卷90《司空世家》:有術士望軍氣,言軍中當有暴興者。緒益猜忌,潛視部下魁梧雄傑者,多因事誅之,劉行全亦死焉。眾懼曰:“行全,親也,且為軍鋒之冠,猶不免,況吾屬乎?”行次南安,潮説其前鋒將曰:吾屬棄墳墓、妻子而為盜者,為緒所脅耳,豈其本心哉?今緒猜刻不仁,將吏之材能者必死,軍中方不保朝夕,豈能圖成事哉?且子美鬚眉,才絶眾,吾不知子死所矣。前鋒將大悟,與潮相持而泣,乃選壯士數十人伏篁竹間,伺緒至,躍出擒之,一軍皆呼萬歲。潮推前鋒將為主,前鋒將曰:“生我者潮也,請以為主。”潮苦讓不克,乃除地刺劍,祝曰:“拜而劍三動者,我以為主。”至審知,劍躍於地,眾以為神,皆拜之,審知讓潮,自為副。緒嘆曰:“我不能殺是子,非天乎!”
  • 39.    《十國春秋》卷90《司空世家》:潮令于軍曰:“天子蒙難,今當出交廣,入巴蜀,以幹王室。”於是悉師將行,會泉州人張延魯等以刺史廖彥若貪暴,聞潮治軍有法,帥耆老奉牛酒,迎潮留為州將,潮乃引兵圍泉州。時光啓元年八月也。明年八月,拔泉州,殺彥若,遂有其地。
  • 40.    《十國春秋》卷90《司空世家》:先是,黃巢將竊有福州。建寧人陳巖聚眾千餘人,號九龍軍,率眾拔之,福建觀察使鄭鎰奏為團練副使。……鎰表巖自代拜觀察使。至是潮遣使降之,巖表潮為泉州刺史。潮既得泉州,招懷離散,均賦繕兵,吏民悦之。
  • 41.    《十國春秋》卷90《司空世家》:大順二年,巖病劇,遣使以書召潮,欲授以軍政。未至而巖卒,巖妻弟都將範暉諷將士推已為留後。巖舊將多歸潮,言暉可取,潮乃以從弟彥復為都統,弟審知為都監,攻福州,彌年不下,暉乞援於威勝節度使董昌。昌與巖姻好,發温、台、婺州兵五千救之,彥復等以援師且至,請班師,不許。又請潮自臨軍,且益兵,潮令曰:“兵盡益兵,將盡益將,兵將盡,則吾至矣。”於是彥復等急攻暉。景福二年五月,暉以印授監軍,棄城走。庚子,彥復等入城。辛丑,暉為將士所殺。
  • 42.    《十國春秋》卷90《司空世家》:潮入福州,自稱留後,素服葬巖,以其女妻其子延晦,厚撫巖家。建州人徐歸範以州應潮,刺史熊博死之。汀州刺史鍾全慕舉籍聽命,嶺海間羣盜二十餘輩皆降潰潮,乃盡有五州之地。
  • 43.    《十國春秋》卷90《司空世家》:乾寧初,黃連洞蠻二萬圍汀州,潮遣將李承勳將萬人擊之,蠻解去。承勳追至漿水口,破之,閩地略定。潮乃創四門義學,還流亾定租税,遣吏廵州縣,勸課農桑,交好鄰道,保境息民,人皆安馬。
  • 44.    《資治通鑑·卷二百八十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1-27]
  • 45.    《資治通鑑》卷256:王緒至漳州,以道險糧少,令軍中“無得以老弱自隨,犯者斬!”唯王潮兄弟扶其母董氏崎嶇從軍,緒召潮等責之曰:“軍皆有法,未有無法之軍。汝違吾令而不誅,是無法也。”三子曰:“人皆有母,未有無母之人;將軍奈何使人棄其母!”緒怒,命斬其母。三子曰:“潮等事母如事將軍,既殺其母,安用其子!請先母死。”將士皆為之請,乃舍之。
  • 46.    李志堅.王潮、王審知兄弟治閩與中原文化的南傳[J].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1):46.
  • 47.    《五代史補》卷2:初,王潮嘗假道於洪州,時鐘傳為洪州節度使,以王潮若得福建,境土相接,必為己患,陰欲誅之。有僧上藍者,通於術數,動皆先知,大為鍾所重。因入謁,察傳詞氣,驚曰:“令公何故起惡意,是欲殺王潮否?”傳不敢隱,盡以告之。上藍曰:“老僧觀王潮與福建有緣,必變,彼時作一好世界,令公宜加禮厚待。若必殺之,令公之福去矣。”於是傳加以援送。
  • 48.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1-27]
  • 49.    《新唐書》卷190《王潮傳》:王潮,字信臣,光州固始人。五代祖曄為固始令,民愛其仁,留之,因家焉。世以貲顯。
  • 50.    《新唐書》卷190《王潮傳》:僖宗入蜀,盜興江、淮,壽春亡命王緒、劉行全合羣盜據壽州。未幾,眾萬餘,自稱將軍,復取光州,劫豪傑置軍中,潮自縣史署軍正,主稟庾,士推其信。
  • 51.    《新唐書》卷190《王潮傳》:時望氣者言軍中當有暴興者,緒潛視魁梧雄才,皆以事誅之,眾懼。次南安,潮語行全曰:“子美鬚眉,才絕眾,吾不知子死所。”而行全怪寤,亦不自安,與左右數十人伏叢翳,狙縛緒以徇。眾呼萬歲,推行全為將軍,辭曰:“我不及潮,請以為主。”
  • 52.    《新唐書》卷190《王潮傳》:久之,巖卒,其婿範暉擁兵自稱留後。
  • 53.    《五國故事》卷下:潮嘗使日者視已弟兄,曰:“一人勝一人。”審知方侍潮之側,沾汗而退。
  • 54.    《太平廣記》卷126:初審知之起事,其兄潮首倡,及審知據閩中,為潮立廟於水西,故俗謂之水西大王雲。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