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清坤

鎖定
王清坤,抗戰開明人士,也是同為抗戰開明人士的王清東的弟弟,生於1900年。1943年全家30多口人被日偽軍逮捕入獄,直到抗戰勝利被營救出獄。10餘子侄先後參加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高級幹部或將領。三子王振忠於1948年犧牲在安徽省金寨縣,成為年僅19歲的革命烈士。
中文名
王清坤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0年
逝世日期
1948年
畢業院校
私塾
職    業
抗戰開明人士
主要成就
送10餘子侄先後參加革命
三子王振忠成為革命烈士
出生地
山東肥城市屯頭村

王清坤人物簡介

王清坤,抗戰開明人士,生於1900年,是王清東的弟弟。上過3年私塾,粗通文化,性情豪爽,有愛國心和正義感,善於經營管家,除種地外,還經營油坊,“七七事變”前,日子過得風風火火,從40多畝地發展到70多畝,一套騾馬大車,一家30多口人,在屯頭村算得上富裕户。抗戰爆發後,這個家在清東清坤兄弟倆的領導下,全力支持抗日工作,冒着極大的危險,在白色恐怖下,掩護縣、區幹部,進行抗日活動。全家10餘子侄參加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高級幹部或將領。1948年犧牲在安徽省金寨縣的王振忠烈士是王清坤的三兒子,時年僅19歲。

王清坤革命事蹟

送子侄參加革命
大兒子王振魯(坐左一)和家人在一起 大兒子王振魯(坐左一)和家人在一起
1939年,小蘇莊被日寇安上據點以後,王清坤的兒子王振魯、王振忠,同侄子王緒齋在屯頭當鋪完小上學,雖在日偽嚴密統治下,但暗地裏在抗日縣政府領導下,特別在這個革命家庭影響下,進行了一系列的抗日活動。我們秘密組織讀書會,參加的有王振魯、曲子玉、王振忠、王緒齋、桑盛修、桑敬修、桑毅修、桑恭修、桑逢海、桑逢碩等十二人,由縣委宣傳部長孫子源,在清東伯父家客廳內,召開秘密會議,報告國內國外抗戰形勢、前途,增強抗戰必勝的信心。安排讀書會三項任務:秘密傳閲革命文件,向學生和羣眾宣傳抗戰形勢,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為抗日政府傳遞情報,掩護抗日干部、戰士;動員青年參加抗日隊伍。
讀書會受縣委宣傳部長孫子源領導,秘密傳閲的有毛主席寫的《論持久戰》、《新民主主義論》、《整頓黨的作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還有一些文件,如“蘇德戰場”、“百團大戰”、“日寇偷襲珍珠港”等,這些新聞,很快傳到社會上去,鼓舞了羣眾鬥志,增強了抗日必勝信心。參加讀書會的同學,多次為抗日政府送情報、發傳單。有兩次我和王振魯把情報送到高餘,送到前韓莊,交於七區領導。王振忠有一次躲過蘇莊的漢奸攔截,把情報送到泮莊縣大隊。桑恭修和桑盛修多次在屯頭大集上散發抗日傳單。讀書會同學傳閲的書、送出的情報、散發的傳單,多數是經過王清坤二叔交於我們同學的。讀書會的同學,在縣委領導經常教育和王清東這個革命家庭影響下,提高了政治覺悟,先後離家走向抗日戰場。
兄弟配合抗日
當時王清東任村長、鎮長,在村公所應付日偽差使,王清坤管家務,秘密接待抗日政府領導和游擊隊。革命戰士多數是晚上出沒在這個革命家庭裏,全家人對待我們的同志比自己的親人還要親,同志們來了,一方面安排住下吃飯,一方面告訴他們要小聲説話,防止壞人偷聽,遇到敵情如何翻牆轉移到別處,脱離危險。親人來了,不管白天或黑夜,都安排大娘、嬸子、嫂子、小妹站崗放哨。夜深了,清坤叔自己放哨,防止誤事。這個革命家庭,就是一個戰鬥的整體,全力以赴,清坤叔就是高級的指揮員,指揮着放哨的、站崗的、做飯的、買菜的……有條不紊。這個家庭距敵人蘇莊據點不超過一公里,在敵人眼皮底下活動,從沒發生任何問題。
王清坤膽大心細,遇事不慌,有一次蘇莊據點的一個偽軍小隊長,帶着八、九個偽軍,闖入家門,揚言要搜查八路軍。他像沒事一樣,對他們以半開玩笑的方式,把他們支到北院,使南院5位縣大隊的同志安全脱險。
自1939年日寇在蘇莊安上據點,王清東混入偽組織任屯頭村村長,到1943年2月被捕止,這段時間,他冒着極大的危險,為抗日事業做了大量的工作。他躲過日偽偵察,多次秘密為抗日籌集公糧,派革命羣眾以販糧為名,送往根據地。在山東三年災荒時期,為抗日送糧30多萬斤。利用偽村長身份,協同王清坤多次掩護抗日干部,化險為夷。又多次從蘇莊據點偽大隊長處得知要集合城裏、王瓜店、蘇莊等處敵人掃蕩泰肥山區的情報,迅速派人把情報送往根據地。1940年冬,我抗日隊伍最困難的時期,為了避免犧牲,便將隊伍分散隱蔽,到清坤叔父家,有兩次演馬據點漢奸頭子鮑興三親率偽軍到屯頭可疑户清剿,清東伯父得知情報後,白天無處隱藏,幫助同志脱掉軍裝,換上便衣,躲到二牛叔家,才倖免於難。有一天深夜,肥城四區區小隊15人在村公所後院吃飯,突然演馬日偽軍100多人,堵住前門王清東伯父不慌不忙,巧妙地把敵人支走。
全家被日偽抓捕
1943年2月11日,王清東和王清坤兄弟倆領導的革命家庭,遭到了敵人無情的殘害:兩個日軍小頭目,指揮着200多名日偽軍,上着刺刀,把這個家團團圍住,把王清東、王清坤兄弟倆和荊曰英伯母、嬸母韓興蘭妯娌倆,打得滿身是血,被綁着雙手,還有大嫂張學梅、弟弟、妹妹、侄女、侄子等30餘人趕上囚車,敵人如狼似虎地喊着、罵着,皮鞭、槍托不住地地往身上搗……當時的慘狀目不忍睹。同時把家中衣着、糧食等使用的東西裝上汽車,家中騾馬和大車,也被敵人裝滿東西趕走了。敵人把家中所有的能搬動的東西都搬走了,搶劫一空,最後大門上鎖,貼上封條,並派幾個便衣漢奸,秘密監視來往的革命羣眾和親友。
值得慶幸的是,在這次大逮捕中,王清東和王清坤的幾個子侄王振毅、王振魯、王緒齋、王振忠,在組織和百姓的幫助下,順利逃脱了日寇的魔掌,走向敵後工作。他們和後來參加革命的王緒常等10餘個王清東、王清坤的子侄,無論對祖國的解放事業,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工作,都作出突出成績、貢獻,王清坤的三兒子王振忠在隨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時為革命獻出年輕的生命。
獄中悲慘遭遇
敵人是殘忍的,也是惡毒的,百般折磨這家人屈服,説出和一切抗日干部的聯繫,特別説出王振毅和偽軍裏我們的內線關係,並讓家人寫信勸王振毅投降。敵人用凍、渴、餓懲罰這家人,一家人從囚車上趕下來。晚上,30多人擠到兩大間平房內,窗子紮上鐵絲網,房門鎖着,這是敵人給這家人準備的監獄。屋裏到處是過去犯人(在囚的革命軍人)的大小便,臭氣難聞。當晚在獄中遇到的是寒冷,沒帶任何被褥,地上是土石,沒有任何蒲草,全家人躺在涼地上,窗上沒有糊紙,天上颳着大北風,剛過元宵節的天,晚上還是很冷的,經過一個夜晚,全家人感冒發燒、病倒了。
監獄內王清東的二兒媳郭長英,懷孕8個多月,因日寇在下囚車時踢了兩腳,趕她快走,自此血流不止,到下半夜肚子疼得厲害,哭聲、喊聲不止,看監的漢奸一聲不吭,直到第二天8時多,王伯父和漢奸小頭目説好,寫一紙條,叫演馬一親戚接出,送到孃家生孩子,還要親戚簽字作保。但等手續辦好,人早已停止呼吸,孩子死於母親腹中。
在監獄中最難忍受的是,從第一天中午一家人抓上囚車,投入監獄,不給水喝、不給飯吃,一直到第二天下午,大人哭、孩子叫,又加感冒發燒,全家躺倒了。到第二天晚上,因走孃家沒有被抓的王振魯愛人李玉英,抱着不滿週歲的王宗安,在極端恐怖的情況下冒着被抓、被殺的危險,求親告友籌集4000元,託人買通監獄頭,才把水、飯送進去。從此,李玉英帶着孩子擔負着籌款、送監飯、託人保護一家人的任務,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克服種種困難度過了漫長的二年零六個月。
敵人用酷刑審訊,要壓服一家人的愛國意志。這是敵人逮捕一家人的目的,面對日趨覺醒和強大的抗日軍民,特別是王振毅帶領縣大隊在敵人的心臟內活動,使敵人怕、使敵人恨,膽戰心驚,瘋狂地進行報復。被捕後的第二天晚上,偽軍頭子鮑興三提審王清東、王清坤二人,開始態度是緩和的,還説了一些我們是鄉親,這是日本人要把你們抓來,説清楚你兒子王振毅和誰有來往?幹八路的、幹我們事的,特別是在日軍方面做事的和振毅有關係的人。説清了便放你們全家人回去。兩位老人對敵人陰謀完全清楚了,他們早就堅定了信心,就是死也不能説出和我們聯繫的偽軍官及振毅掌握的內部關係……
“這些機密,就是全家死,也不説,這是一箇中國人的氣節和良心。”主意拿定了,王清東、王清坤對偽軍頭子鮑興三很乾脆回答:“不知道!”鮑匪勃然大怒,把桌子一拍而去,來了一個偽軍大隊長坐審,把兩位老人背綁手,吊到樑上,一會兒兩位老人便昏死過去,放下來,用涼水噴醒。醒過來,再逼問,兩位老人,搖搖頭,什麼也不説,面對這些民族敗類、漢奸走狗,只有恨,沒有呻吟,沒有乞求,大義凜然。
敵人這樣審訊十幾次,兩位老人幾次受刑,死去活來,什麼也沒説,敵人什麼也沒得到。逼家人和王振毅寫信,全家人簽名,勸他投降日本人,還説不跟他幹漢奸也可以,但不能再幹八路,回家為民。敵人千方百計施展這個陰謀,多次令王清東伯父寫,得到的回答是我不能寫,我家王振毅是個大人,有他做人的標準。王清東被營救出獄後,敵人寫好勸降信,逼一家人簽字,被王清坤撕了,此事激怒了敵人,他被捆綁吊打數天,昏死幾次,內臟和筋骨受到嚴重損傷,終身殘廢。
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為了偉大的抗日事業,這個革命家庭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不向敵人低頭。每天吃的是豬狗食,住的是又髒又臭的人間地獄;每天聽的是敵人對抗日軍民及家屬動刑的嚎叫聲,一家人在日寇的監獄裏,度過了漫長的歲月。

王清坤黨史評價

王清東從敵人監獄裏釋放後,向縣領導彙報了敵人的一切罪惡活動和一家人在獄中表現,縣長吳力踐給予極大的安慰和鼓勵:“你們是一個革命家庭,為抗日盡了最大義務,付出最大犧牲,堪稱民族的楷模!”並進一步地説:“你們在敵人監獄的一家人,組織上會千方百計營救的!”
從此王清東跟隨肥城縣政府活動,安排到縣參儀室做抗日宣傳工作,縣裏開羣眾大會,經常作為羣眾代表講講話,有時也寫寫抗日標語,做些駐村羣眾工作,一直流亡在外,直到1945年9月日寇投降,才回到家鄉屯頭,和剛出獄的家人團聚,重整他那個破碎的家。
1939到1945年,抗日戰爭最艱苦的年代,王清東和王清坤這兩位革命老人,在日寇碉堡林立、天天清剿屠殺抗日軍民的白色恐怖下,帶領全家,冒着極大的危險,為革命隊伍送情報、傳信息、站崗、放哨,掩護抗日干部、隊伍和革命羣眾,還為革命事業輸送了十餘個子侄。功績是巨大的,事蹟可歌可泣。中央、省、市、縣各級黨史資料及多家報紙媒體刊登他們全家及子侄的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