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清任

鎖定
王清任,清代醫學家(1768-1831年)。字勳臣,直隸玉田(今屬河北)人,邑武庠生,又納粟得千總職。
中文名
王清任
別    名
王全任
王勳臣
國    籍
清代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768年
逝世日期
1831年
職    業
醫學家、解剖學家
出生地
河北玉田

王清任人物生平

王清任 王清任
王清任(Wang Qingren,1768~1831)又名全任,字勳臣。清代直隸省(今河北省)玉田縣人。
王清任自幼習武,曾為武庠生,捐過千總銜。乾隆嘉慶年間,王之故鄉還鄉河上,僅有渡橋,因“官橋官渡”進行勒索,還是“善橋善渡”以行善引起訟端。王清任力主“善橋善渡”。開庭審理時,知縣幾次摘去涼帽,清任幾次站訴不屈,並義正辭嚴:“我跪的是大清法制‘頂戴花翎’,不是為你下跪”,而觸怒縣官。王清任不得不離鄉出走,輾轉去灤縣稻地鎮(今屬豐南區),東北奉天(今瀋陽)等地行醫。
王清任受祖上行醫影響,20歲便棄武習醫,幾年間已譽滿玉田;30多歲時,到北京設立醫館“知一堂”,為京師名醫,善用黃芪。他醫病不為前人所困,用藥獨到,治癒不少疑難病症。據清光緒十年《玉田縣誌》載,有1人夜寢,須用物壓在胸上始能成眠;另1人仰卧就寢,只要胸間稍蓋被便不能交睫,王則用1張藥方,治癒兩症。
嘉慶二年(1797),王清任至灤縣稻地鎮行醫時,適逢流行“温疹痢症”,每日死小兒百餘,王冒染病之險,一連10多天,詳細對照研究了30多具屍體內臟。王為解除對古醫書中説的小兒“五臟六腑,成而未全”的懷疑,嘉慶四年(1799)六月,在奉天行醫時,聞聽有1女犯將被判處剮刑(肢體割碎),他趕赴刑場,仔細觀察,發現成人與小兒的臟腑結構大致相同。後又去北京、奉天等地多次觀察屍體。並向恆敬(道光年間領兵官員,見過死人頗多)求教,明確了橫隔膜是人體內臟上下的分界線
王清任也曾多次做過“以畜較之,遂喂遂殺”的動物解剖實驗。經過幾十年的鑽研,本着“非欲後人知我,亦不避後人罪我”。

王清任主要成就

王清任學術思想

清光緒木刻《補校醫林改錯》中的王清任像 清光緒木刻《補校醫林改錯》中的王清任像
王清任是中國清代的一位注重實踐的醫學家,他對祖國醫學中的氣血理論作出了新的發揮,特別是在活血化瘀治則方面有獨特的貢獻。他創立了很多活血逐瘀方劑,注重分辯瘀血的不同部位而分別給予針對性治療,他的方劑一直在中醫界受到重視,並廣泛應用於臨牀,經臨牀實踐驗證,療效可靠。
活血化瘀法是祖國醫學寶庫中的一份重要遺產,從秦漢以來,活血化瘀法不斷充實完善,而以清代王清任的學術成就尤為引人注目。他的學術思想不僅對中醫內外婦兒各科作出了貢獻,而且對針灸臨牀也有着重要的指導意義。
針灸臨牀應用活血化瘀治則,最常用的操作手法就是刺血療法。用三稜針刺血,或用梅花針叩刺出血,或叩刺出血後再拔上火罐以增加出血量。刺後可直接祛除血脈的瘀阻、排除瘀血,疏通經絡。臨牀上凡是經絡中氣血壅滯不通,瘀血形成,或久病入絡等症皆可用此法治之,臨牀應用範圍頗廣,辯證準確,手法適當則多獲著效。

王清任著作

在臨牀實踐方面,對氣血理論作了新的發展,他認為“氣”和“血”是人體中的重要物質,主張“治病之要訣,在明白‘氣、血’,無論外感內傷,……所傷者無非氣、血”。在他治療疾病的處方中,提出“補氣活血”,“逐瘀活血”兩個治療方法,這就是活血化瘀的理論,迄今仍有實用價值。他創立的“血府逐瘀湯”等8個方劑,療效顯著。他創立和修改古方33個,總結出了氣虛症狀60種,血瘀症狀50種。創制的藥方治療範圍十分廣泛,“補陽還五湯”是治療冠心病、半身不遂的有效名方。我國醫學界至今仍沿用王清任的某些方劑,對治療腦膜炎後遺症、小兒傷寒瘟疫、吐瀉等症有良好效果。
王清任治學態度十分嚴謹。主張醫學家著書立説應建立在親治其症萬無一失的基礎之上。他反對因循守舊,勇於實踐革新,終成名於世。

王清任人物觀點

王清任從少年時期開始學醫,由於學習刻苦,他很快就精通了醫學理論,醫術也很高明。他開過藥鋪,對許多藥物的性味、功用都很熟悉。王清任根據自己豐富的實踐經驗,對疾病的病因、病理有獨到的見解。他認為:許多病是由於血液流通不暢引起的。血液不流暢,淤積在某個器官或血管裏,就影響了這個部位周圍組織的生理功能,引起疾病。根據這種“血淤致病”的學説,他研究處一些方劑,除上面説到的“通竅活血湯”外,還有“血府逐淤湯”、“膈下逐淤湯”等,都很有效。
《醫林改錯》 《醫林改錯》
他認為人的臟腑結構對醫療非常重要,認為“治病不明臟腑,何異於盲人夜行”,認為古醫書中關於人體記述錯誤不少。他多次到疫病暴死者亂葬崗中和死刑場觀察人體內臟結構,於1830年著成《醫林改錯》,附圖25幅,他首先記載了人體腔由膈膜分為胸、腹兩腔,而非古書圖中所給兩個隔膜,三個體腔——三焦。又改正了古圖中肺有六葉兩耳二十四管的錯誤,“肺有左、右兩大葉,肺外皮實無透竅,亦無行氣的24孔。”認為肝有四葉,膽附於肝右第二葉,糾正了古圖肝為七葉的錯誤。關於胰腺膽管幽門括約肌腸繫膜等的描繪更符合實際。對心臟左、右頸總動脈的分佈,由於系在屍體所見,誤認為動脈為行氣的管道。他精闢地論證了思維產生於腦而不在心。“兩耳通腦,所聽之聲歸於腦,……兩目系如線,長於腦,所見之物歸於腦,……鼻通於腦,所聞香臭歸於腦……”這些看法都與現代解剖學及生理學看法相近。在臨牀醫學上以活血化瘀為治療原則,其所立活血化瘀方劑至今仍為中醫臨牀廣泛採用。
王清任的著作為《醫林改錯》,這是一部幾百年來令醫學界爭論不休的書。書中主要闡述了兩各方面的觀點。他認為前世許多醫書的講法不正確,須改正,故書名便為《醫林改錯》;另一主要內容主要表明了他對人體氣血的一個特殊的認識。他認為氣與血皆為人體生命的源泉,但同時也是致病因素。不論外感內傷,對於人體的損傷,皆傷於氣血而非臟腑。氣有虛實:實為邪實,虛為正虛;血有虧瘀,虧為失血,瘀為阻滯。他認為瘀血是由於正氣虛,推動無力造成的,故血瘀證皆屬虛中夾實。故而他倡導“補氣活血”和“逐瘀活血”兩大法則,這就是他的著名的“瘀血説”。

王清任人物評價

後世醫家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認為他的學説中對於臟腑進行了明確的劃分,是一種形態學上的準確化過程。但是,大部分的中醫學者認為,中醫學在幾千年來對於“臟腑”的定義,從未真正使用過解剖學和形態學的方法,“臟腑”,在中醫學的理論體系當中始終是以“陰陽五行”、“八卦九宮”等進行分類和定義的。“臟腑”在中醫學的診斷和治療當中,始終是一種功能化的概念,而非實實在在的器官。實際上,很多學者在深層次的體悟之後發現,其間對於臟腑的重量、大小等數字上的描寫,藴藏着高深的數術學的內容。在中國文化的歷程中,數術學説的神秘和深奧常使得很多人認為那是一種純意識的東西,而非現實存在,還有人始終對其抱有懷疑甚至排斥的態度。但不論人們在主觀意識上是否定還是肯定,“數術學”在中國文化的歷史進程中佔據着相當重要的位置,可以説深入到了各個領域,並貫穿始終,中醫學説更是如此。既然很多人都已經承認中醫對於臟腑的認識並非形態認識,而主要是功能性的定義,那麼為什麼在《黃帝內經》這部奠基的理論著作中出現了類似形態學的內容呢?從該書的理論水平上來講,與整體思想不一致的觀點和論述,也決不會收載其中。因此,我們不必把中醫學描述重量和大小的數字具體化,也就不會為其中的數字是否需要修改和準確化而大費周章了。同樣的道理,肝臟的位置,也不是指現代解剖學説中的肝臟,而是一種由“肝氣上升”、“肺氣下降”理論,和“左升右降”的氣機循行特點,共同衍生出來的“肝位居左”的功能化概念。因此,很多醫家對於王清任的“改錯”持否定態度,並有“醫林改錯,越改越錯”的説法。
而對於他的第二大理論,關於“瘀血”的學説,同樣存在兩方面的評價。一方面,在理論上,有人説他創立的瘀血學説補充了中醫病機學和方藥學;但也有人認為王氏是在屍場對多具屍體進行了實地的考察和解剖而得出結論的,從研究方法上來講並不符合傳統的中醫認知法則,而且它所説的“瘀血”,實際上應該説是“死血”,失去了生命的人,身上的血液自然不會是流動的。而中醫理論中所講的“瘀血”,也並不都是肉眼可見的。但是在立法和用方上,大多數的醫家對其評價卻十分肯定。他在瘀血證的治則治法上有了很大的創新,認識非常深刻,其間進行了更深透的分析,還留下了“膈下逐瘀湯”、“血府逐瘀湯”之類的優秀方劑。但在使用時必須辨證準確,才能使用這種方法,也不能僅限於氣血致病的學説,為醫者時時不可或忘辨證論治的原則,靈活機變,隨證加減。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訂證了古代解剖學中的許多訛謬。對人的大腦也有新的認識。正確地提出:“靈機、記性,不在心,在腦。”如果腦子出了毛病,就會引起耳聾、目暗、鼻塞甚至死亡。
雖然後世醫家對王清任的《醫林改錯》有着褒貶不一的評價,但是他肯於實地觀察,親自動手的精神值得肯定。他為醫世者留下了寶貴的資料,在瘀血證的立法及方劑的創立上,其發揚和革新有着很大的學術價值。其一便是“改錯”,王清任認為,我國古代醫書中對人體臟腑的位置、大小和重量的描述並不確切,他曾在瘟疫流行的災區觀察未掩埋的兒童屍體300多例,逐一進行了解剖和觀察,繪製了大量的臟腑圖。王清任作為一位傑出的醫學革新家,在所著《醫林改錯》中,一是比較準確地描述了胸腹腔內臟器官、血管等解剖位置,較過去有改正,有發現;二是創活血化瘀新理論擬出許多新方,於臨牀頗有奇效;三則否定胎養、胎毒等陳説及綜成“靈機記性在腦不在心”新説,其貢獻巨大,值得肯定。梁啓超評論“王勳臣……誠中國醫界極大膽革命論者,其人之學術,亦饒有科學的精神”。唐宗海中西匯通醫經精義》雲:“中國《醫林改錯》中,剖視臟腑與西醫所言略同,因採其圖以為印證。”50多年來,此書已多次重版刊印。
值得肯定的是:王清任對於感官與腦的聯繫、中風、兒童智力的腦髓發育基礎的正確論述,在時代背景下是難能可貴的。 [1] 
參考資料
  • 1.    葉浩生.心理學簡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