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淑明

(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原研究員)

鎖定
王淑明(1902—1986),又名王鑄,1902年出生於一箇舊知識分子家庭。曾任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現代文學編輯部主任,中央宣傳部文藝處戲劇組組長,文藝界聯合會研究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等職。1986年7月29日,王淑明因病在京逝世,享年84歲。 [1] 
中文名
王淑明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2年
逝世日期
1986年7月29日
代表作品
《論文學上的樂觀主義》

王淑明人物生平

王淑明,又名王鑄,1902年出生於一箇舊知識分子家庭,其父王之甫是無為縣內聞名的老儒宿學,私塾先生。淑明自小隨父讀私塾,後去蕪湖讀中學,畢業後回無為城,先後在縣小學和無為中學執教。“五四”運動後,王淑明漸漸對新文學運動產生了興趣,接受了白話文,以及民主與科學的新思想,進而逐漸傾向革命。 [1] 
1934年,正當日本帝國主義準備侵略我國關內,蔣介石對江西中央蘇區瘋狂進行第五次“圍剿”,並在上海加強白色恐怖之際,王淑明不平靜了,再也不願安於一個教師的平靜生活,萌生了以寫作為職業,接觸革命活動,參加進步文藝團體的願望,於是隻身來到上海。 [1] 
住在七八平方米的亭子間,讀書寫作,並陸續向發表過自己文章的刊物和報紙寄去稿件。這期間和王淑明接觸的文人和作家逐漸多起來。一次在一家書店裏,與詩人雷濺波相遇,雷濺波是雲南思茅縣人,中共黨員,1932年參加“左聯”活動。倆人在書店的角落悄悄交談起來,談到當時的一些進步刊物和文藝團體,王淑明表示自己想參加“左聯”的願望。雷濺波答應與“左聯”人士聯繫。隔幾天,王淑明又在書店見到雷濺波,雷濺波立即對王淑明説:“你不是要求參加‘左聯’嗎?去找徐懋庸。”並把徐懋庸的住址告訴王淑明。於是,王淑明直奔花園坊,找到了徐懋庸的住處。徐表示歡迎。 [1] 
隔了一段日子,王淑明又見到徐懋庸,徐懋庸説:“負責擔任宣傳工作的夏徵農要到廣西去,你來接替他的工作並已得到上面領導同意。”於是王淑明爽快地答應所分配的工作。很快,夏徵農把工作交代給了王淑明。從此,王淑明正式擔任宣傳工作,並參加“左聯”領導小組。徐懋庸是召集人,何家槐是組織部長,王淑明為宣傳部長,周立波、麗尼二人是幹事。 [1] 
當時環境惡劣,經常有國民黨特務盯梢,影響人身安全,領導小組開會,常改時間,地點也常換,大都在小飯店裏,每人買一碗陽春麪,或一杯冰淇淋之類,邊吃邊談着,聲音很小,為防止有人盯梢和偷聽,也經常更換地址。開會的內容,一般都是關於刊物、稿件來源、校對、印刷等問題。也談到“左聯”內部事務;遇上有急事需要碰頭,就在馬路上,談上幾句話後立即分頭走開。 [1] 
從此王淑明不辭辛勞地組稿、編輯,自己也撰寫作品,並結識了許多進步作家和革命人士,如胡喬木、周揚、林淡秋、梅益、沈起予等。 [1] 
1935年,“左聯”執委會經過研究,認為“左聯”迫切需要一個公開的宣傳陣地,於是決定委派王淑明等人負責編輯出版一本刊物作為“左聯”新的機關刊。專刊定名《每週文學》。王淑明及在“左聯”執委會工作的徐懋庸、周立波、何家槐等人都是該刊的主要撰稿者。 [1] 
《每週文學》出版後,得到魯迅先生的支持,特地擠出時間,為該刊撰寫了批判林語堂“性靈”説的《雜談小品文》和肯定拉丁化新文字的《論新文學》。《每週文學》出刊之後,更是受到讀者的歡迎和好評。該刊在開展理論批評活動、宣傳革命文藝理論、指導左翼作家進行創作、號召作家為抗戰服務方面都作出了顯著成績。 1936年2月“左聯”解散,但《每週文學》編輯人員未散去,專刊繼續出版,此時它已不是“左聯”機關刊,卻仍然在發揮它的戰鬥作用。它的編輯出版是“左聯”後期活動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左聯”鬥爭史上有着不可忽視的地位。 後來國民黨的檢查機關也嗅出《每週文學》的氣味,開始對它注意起來。一些反動文人也在上海的小報上無中生有,造謠中傷,發表無聊的消息來向國民檢查機關告密。這使得其中的編輯朱曼華產生畏懼和不安,就向王淑明等提出文章不能過分露骨,以免老闆找岔子,保不住飯碗。在這種情況下,《每週文學》於1936年5月停刊。此時的王淑明已是一個相當成熟的文學評論家,發表了上百篇論文、評論和雜文,成為後期最富活力最有鋭氣的撰稿人之一。 [1] 
正在這時,位於上海的中國圖書雜誌公司所屬的一書店找到王淑明,希望他能接下該書店出版一種刊物。王淑明抓住時機出版了《希望》文學半月刊。雖然“左聯”解散,但在《希望》刊物上寫文章的,絕大多數還是一些原“左聯”的成員,如第一期有胡喬木的《作家需要一個新運動》,周揚的《藝術與人生》,郭沫若的小説《君子國》以及沙汀、唐弢、周木齋、何家槐、羅峯、林淡秋、梅益、徐懋庸、立波、楊騷等人的作品和翻譯。該刊第一期由徐懋庸和王淑明共同主編,第三期由王淑明單獨主編。不料該刊只出了三期,就被反動當局禁止出版了。但是王淑明等左翼文人並不屈服,為了擴大自己的陣地,連外國人在上海辦的刊物等報紙,如《評論報》《大美晚報》《立報》等報紙的副刊上,王淑明和左翼文人也去發表創作和翻譯。 [1] 
對於王淑明來説,結識魯迅先生是他的極大幸運,魯迅給予他的支持和影響,在他的心靈上刻下難以磨滅的印記。 早在1925年初,才23歲的王淑明就給魯迅先生寫了一封信,探討魯迅翻譯的日本文藝理論家廚川百村的著作《苦悶的象徵》,對魯迅在作品前面的自序,提出幾則“未曾作準的見解”,請求給予“明白而徹底的指導”。該信引起一向關心青年作者的魯迅的關注,並且立即寫信答覆。魯迅先生的覆信,對王淑明無疑是一個極大的鼓舞,從此,他一面認真領悟回信的每句話,一面深思如何從事寫作。 王淑明對魯迅的崇敬,是建立在對魯迅精神深刻理解的基礎上,不久,魯迅先生被人誤解招致謾罵和攻擊,王淑明立即在《京報》副刊上發表了《魯迅先生被人誤解的原因》,文章引證確鑿,有理有據,筆鋒犀利,令人信服地闡述魯迅先生“生命力極強”,愛國“入世感最迫切”,愛人民,所以他迸出呼聲,不滿當時反動政府的統治,批駁了一些人污衊魯迅的胡言;文章還從幾個方面説明魯迅先生之所以被人誤解的原因。當時,王淑明挺身而出,力排眾議,推崇魯迅的為人及其作品,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1] 
1935年著名作家曹聚仁先生髮表題為《適然史觀》的文章,王淑明讀後覺得曹的觀點不對,就在《時事新報》副刊上寫了《所謂〈適然史觀〉》的短論,對曹的觀點進行了反駁。魯迅先生從報上讀過王淑明的文章,十分讚賞。但考慮到曹是一箇中間人士,要團結他,就對徐懋庸説:“你轉告王淑明,不要繼續爭下去了。”王淑明尊重魯迅的意見,沒有再寫批駁文章,魯迅逝世後,王淑明為紀念魯迅學習魯迅寫了不少文章,他對魯迅的思想品格和鬥爭精神有着深切的感受,其間可見他對魯迅先生的瞭解和敬仰。 [1] 
1937年七七事變以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王淑明回到家鄉無為參加抗日救亡運動。不久又去武漢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隨着形勢的發展,“參加新四軍,打鬼子去”的抗日呼聲震盪着每位愛國者的心。1938年由徐特立介紹,王淑明來到皖南參加新四軍。在解放區的歲月中,王淑明為革命隊伍培養了大批人才,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貢獻。 [1] 
解放後,王淑明先後擔任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現代文學編輯部主任,中央宣傳部文藝處戲劇組組長,文藝界聯合會研究副主任等,1957年調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先後擔任過各種文藝領導工作。 [1] 
1986年7月29日,王淑明因病在京逝世,享年84歲。 [1] 

王淑明人物作品

王淑明主編過《光明日報》副刊《文學評論》,編選《文藝理論叢書》和《五四以來著名作家作品選集》各一套,出版了論文集《論文學上的樂觀主義》,他還在《人民文學》《新建設》《文學遺產》《文藝報》上發表了《〈白毛女〉奠定了中國新歌劇的基礎》《論郭沫若的歷史劇》《論文藝上的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等一系列有相當學術水平的理論文章。 王淑明對文學作品的評論總是恰如其分。當有人拿着批評這根棒子亂掃,胡説什麼長篇小説《苦菜花》是有毒的花,他立即針鋒相對説:《苦菜花》是一朵香花,並且稱讚這部作品是成功的,特別是在人物性格的刻畫與精神成長的過程描寫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1] 
參考資料
  • 1.    《皖人王淑明:“左聯”最後一任宣傳部長》,《合肥晚報》,2010年7月9日,第B03版:歷史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