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泊生

(著名戲劇表演、教育家)

鎖定
王泊生(1902—1965),字玄默,河北遵化縣人。著名的戲劇表演、教育家,山東戲劇事業開拓者之一。畢業於北平國立藝術專門學校及北平人藝戲劇專門學校。其京劇唱段《子胥逃國》《四郎探母》等曾由上海百代公司灌製成唱片。 [2]  在任山東省立劇院院長期間,為該院制定了院徽、院旗,院訓,院歌,以及辦學宗旨。他提出“整舊創新”,既清理中國舊戲曲,也創造新歌劇。當時,他針對我國舊劇的現狀,提出了改革的主張:“一是對於舊式伶人及舊有舞台藝術整理改善的問題。二是對於現代中國舞台藝術人才培養的問題。三是新中國戲劇創造的問題。”為實踐辦學宗旨,他首先對招生制度做了改革。高級部的京劇“程派”繼承人趙榮琛,低級部的京劇老生趙致祥,徐志良(後到“榮椿社”改名徐榮奄),旦角陳秀娥,高麟(後到“中華劇專”改名為高玉倩),均是當時該院招進的學生。京劇名家周信芳曾稱這位戲劇改革的先行者為“北方怪傑”和“革新家”。1965年病逝。 [1] 
中文名
王泊生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河北遵化縣
畢業院校
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
職    業
戲曲演員

王泊生人物生平

王泊生,河北省遵化縣城內人,在遵化縣高小畢業後,隨父母遷往北京居住,後畢業於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戲劇系,在校期間曾組織“美生社” 話劇團, 男女同台演出引起轟動。後來學習京劇崑曲,在北平組建成立了“晦鳴社”京崑劇團,他任社長兼主演,常年演出於北平、上海、南京等地,頗負盛名。歷任北平國劇學會教務主任、南京戲曲音樂研究院研究員、北京燕京大學文學系講師、武漢市民樂團藝術指導、中國文化建設協會戲劇事業委員會委員、山東省立實驗劇院教務主任、山東省立劇院院長、國立歌劇學校校長等職。王泊生從小酷愛戲劇表演藝術,尤其對國粹京劇表演藝術情有獨鍾。在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戲劇系讀書期間,不僅積極組建京劇表演團體,而且自己還擔任導演、主演,多次登台擔任多重角色,並大膽進行京劇改革創新,曾被周信芳等京劇名家讚譽為戲劇界“北方怪傑”與“革新家”,為中國京劇藝術教育事業開拓者之一。
1929年夏,山東省立實驗劇院在濟南成立,王泊生應聘擔任教務主任。次年夏,該院因經費緊缺被迫停辦。1934年夏,在王泊生等人四處遊説和多方努力下,山東省立實驗劇院恢復重建,並易名為山東省立劇院,王泊生親任院長。該劇院以“整舊創新,創造新中國戲劇”為宗旨,面向全國招收學生,是當時國內較大規模的新型戲劇藝術專業學校。
王泊生在擔任山東省立劇院院長期間,為該院制定了院徽、院旗、院訓、院歌及辦學宗旨,他以堅強的事業心,積極創新與改革舊劇與崑曲,提出“整舊創新”的觀點。為實踐辦學宗旨,他對招生制度進行改革,招收小學及高中學歷的學生,錄取後分別劃入低級部或高級部學習,學制4年,另有一年實習,每級約40人,分做音樂與表演兩系。還聘請了當時著名的戲劇家馬彥祥、劉念渠等一大批頗有聲望的人士擔任教師。在組織教學上,他主張學習與演出相結合,逢節假日,便組織學生實習演出,並自編自導了新歌劇《岳飛》和歌劇《荊軻》。
1935年11月《岳飛》一劇在濟南首演。該劇在寫作方法、唱詞及場面設計與場次的分幕等方面,吸收了話劇的優點,音樂設計採用崑曲旋律而又不同於崑曲,採用中西混合樂隊伴奏,取消打擊樂器,增加了象徵性的舞台美術設計、黑白相間的岳家軍服裝及集體舞蹈的羣眾場面,這在當時可謂創舉,轟動一時。該劇後來還曾到開封、武漢、長沙、湘潭、宜昌、重慶、成都等地演出,產生過較大影響。
1937年11月,因日軍南侵,劇院無法繼續開辦下去,王泊生組織30多人組成戰地服務團踏上南下流亡的征途,離開濟南輾轉南下,經開封、漢口、長沙等地,最終到達抗戰大後方重慶。途經漢口時,著名劇作家田漢特意為該院編寫了配合抗戰的新編京劇《新雁門關》,在漢口大光明電影院首演時,許多知名人士前往觀賞,反響十分熱烈。
王泊生到達重慶後,繼續擔任國立歌劇學校校長,並將校名改為“國立實驗劇院”。抗戰勝利後,王泊生派人將原山東省立劇院的戲箱等財物護送回山東。上海百代公司曾將其京劇唱段《子胥逃國》《四郎探母》等灌製成唱片。
王泊生與夫人吳瑞燕生有五個孩子,除了老大是學習石油專業之外,其他四個孩子分別為著名鋼琴家、著名大提琴師、歌唱家和舞蹈家。
王泊生於1965年因病逝世。 [3] 

王泊生人物貢獻

1934年夏,山東省立實驗劇院重新恢復,更名山東省立劇院,由王泊生任院長,吳瑞燕任教務主任兼導演,院址仍沿用實驗劇院原址。王泊生熱衷於京劇。這倒正對了韓復榘的路子,趙榮琛在其所著的《粉墨六十年》中回憶説:“他(韓復榘)很喜歡京劇,常來省立劇院視察。”王泊生躊躇滿志,他要一展自己的抱負。“國家大勢目前已到亡國滅種的地步,而國人十之八九不是死氣沉沉地瞌睡着,便是過着互相猜疑嫌怨、欺騙狡詐、淫污墮落的生活。這種病態的人生,在這種非常時期,要施以精神教化的手段,必須採用一種最經濟、最迅速、最有效的方式,使得在一段時期先收到大眾一致的、團結的、向上的、總集合的力量。”他認為,這種方式就是戲劇教育。山東省立劇院開設了表演系和音樂系,以京劇為主(包括崑曲),同時也教學歌劇和話劇。學制四年,設高級部和低級部,共招收學生上百人。劇院經費充足,每月支出在 5000元以上。山東省立劇院的師資更是羣賢畢集,人才薈萃。除山東實驗劇院的老一輩名角孫怡雲、郭際湘、張煥庭、鐵璘甫等被請回外,又增聘了名旦王芸芳的師父王瑞麟、關麗卿,藝名“十陣風”的武旦張善亭,著名琴師田鳳山,崑曲名家田瑞庭等。戲曲理論課方面聘戲劇家馬彥祥教授主講《戲劇概論》,張鳴岐先生主講《藝術概論》,王泊生兼授戲劇史、國劇理論,吳瑞燕兼授話劇表演。所設課程有國語、戲劇概論、藝術概論、舞台裝飾、化妝術、皮黃、雅樂、管絃樂等。高級部第一年學習的劇目竟有上百個,包括皮黃、崑曲、雜劇、歌劇、話劇等,其中,皮黃就有《釣金龜》《羣英會》《將相和》等 81個劇目。 [2] 
王泊生提出“整舊創新,創造新中國戲劇”的口號,潛心進行戲劇改革。他在院刊《舞台藝術》創刊號上發表了《中國戲劇之演變與新歌劇之創造》一文,系統闡述自己的改革觀點,並排練了七幕十二場的大型新歌劇《岳飛》,1935年正式公演。這齣戲由他親自編劇、作曲、導演、主演,連光景服飾道具設計也由他一手包攬。廣告上稱其為“新歌劇”,介紹説是“熔冶皮黃、崑曲、雜劇、話劇以及中西音樂、佈景、服飾、光影、道具、歌舞於一爐”,吸收了話劇的優點,音樂設計採用崑曲旋律而又不同於崑曲,中西混合樂隊伴奏,取消打擊樂器,增加了象徵性的舞台美術設計,黑白相間的岳家軍服裝及集體舞蹈的羣眾場面,這在當時可謂創舉,轟動一時。此劇充滿愛國主義精神,後來在抗日流亡期間,共演出 100多場,場場爆滿,座無虛席。王泊生還創作了《荊軻》一劇,以荊軻刺秦的史實表達反抗強暴的寓意。1937年 5月 29日,在省立劇院舉辦的音樂會上演出了該劇的片段,主角荊軻由王泊生扮演。山東省立劇院內有一個能容數百名觀眾、設施齊全的小劇場,每週三、六、日有實習演出,公開售票,票價 1角,後漲至 2角,幾乎是場場爆滿。師生們還多次到濟南商埠“進德會”、北洋大戲院演出,並常到市郊各鄉鎮如辛莊、張莊等地為農民演出。這樣的學演結合效果極佳,很受師生們推崇。據程派著名演員趙榮琛回憶,其在校三年多共學演了近百出旦角戲。王泊生立説立行的作風讓學生佩服,趙榮琛説:“院長王泊生學話劇出身,京劇也演得不錯,且事業心很強。”張寶彝説:“院長王泊生老師,是位事業心很強的人。主張改革舊劇,始終不渝。”作為一名著名鬚生兼紅生,王泊生的舞台形象也得到人們首肯,雲南京劇院導演張寶彝在《懷念母校——山東省立劇院》一文中回憶説:“他工作起來廢寢忘食,生活上不修邊幅,藝術上嚴肅認真,上台去全神貫注,激昂慷慨,黃鐘大呂,叱吒風雲。老觀眾可能還記得他演《文天祥》《岳飛》《打金磚》《大屠宮》《西蜀夢》《關大王》等劇,和他那正氣凜然的舞台風範。”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