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毅齋

(河南省原副省長、政協原副主席)

鎖定
王毅齋(1896-1972),原名子豫,回族,河南省開封市杞縣文化街人。
1917年起先後在長葛縣中學和開封一中任教。1928年底畢業於維也納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1921年在陝西省長公署任譯電室副主任。1923年起,先後在德國、奧地利留學。1928年底畢業於維也納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1929年回國後,劉鎮華(時任第十一路軍總指揮,駐防河南)派他任濟源縣長。1930年他到河南大學經濟系任教授,後因思想左傾河南大學於1935年將他解聘。“七·七”事變後,王毅齋到豫北師管區司令張軫處任總參議兼政治大隊長。1940年,他被聘任河大(時在嵩縣潭頭)經濟系主任。1947年,民盟總部決定王毅齋為河南民盟負責人。 [2] 
建國前夕和建國後,他歷任中原大學籌委會副主任、河南大學教授兼秘書長、河南省人民政府委員、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中南行政委員會委員、河南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河南省人民委員會委員、省文委副主任、河南省副省長、省政協副主席、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民盟中央委員、民盟河南省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1951年5月,他參加鄭州地區農村工作檢查團,深入農村檢查工作。1953年9月參加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任河南分團副團長。1957年,他帶病參加省慰問團,頂風冒雪赴雞公山慰問解放軍休養員;是年,他被錯劃為“右派”,成為少數民族六大右派之一, 送新鄉師範學院監督勞動。“文革”中再次受到迫害,下放封丘縣農村勞動,1972年9月因病回到新鄉,含冤逝世。 [1] 
中文名
王毅齋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896年
逝世日期
1972年
畢業院校
河南省高等學堂
出生地
河南省開封市杞縣

王毅齋人物生平

王毅齋原名子豫,河南杞縣人。1896年出生於杞縣城內一個小手工業者家庭。1906年上小學,教師孫子純系同盟會會員,經常向學生宣傳民主革命思想。1909年(時年十歲),一次在題為“何以救中國”的作文中,王有“非民主不足以救中國”之句,作文本被人拿走,説這是反對清朝,要向縣裏告發,經家中託人用錢疏通把作文本收回燒燬,才免了一場災禍。年十四,進入開封中學讀書,未畢業又插班到河南高等學堂。1915年,以甲等第一名的成績畢業,由校長推薦到當時鎮嵩軍統領劉鎮華家任家庭教師教德文和數學。1916年辭去。1917年至1919年先後在長葛縣中學(一年)和開封一中任教。1920年賦閒在家。1921年至1922年在陝西省長公署(劉鎮華任省長)任譯電室副主任。時封建軍閥割據和帝國主義壓迫,使中國國勢不振,民生日整,他感到要改變中國現狀,必須從政治經濟上進行改革決定出國學習政治經濟學。得到舅交資助旅費,於1923年至1928年,先後赴德國、奧地利留學。1928年底畢業於維也納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留學用費,除地方教育經費的補助外,還要靠自己業餘做翻譯的收入來維持。1929年回國後,劉鎮華(時劉任蔣介石系統之第十一路軍總指揮,駐防河南)派他任濟源縣長。不到三個月,他便被撤職。 [1]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王毅齋揮筆寫下悲壯感人的《泣告河南大學同學書》,號召青年學生成立“抗日救國敢死團”。河南大學學生紛紛響應,“抗日救國、勇赴國難”的正義呼聲在河大校園日益高漲。上海“一·二八”抗戰爆發,王毅齋積極捐款、捐物,慰勞上海抗日軍民,並在河大進步學生中組織“反帝讀書會”,以“青年應向何處去”為論題,抨擊不抵抗主義。與此同時,他還出資在家鄉杞縣創辦了有名的大同中學,聘請河大進步師生(多數為中共地下黨員)到大同中學執教,使這所學校很快成為中國共產黨在豫東的一個紅色堡壘,培養抗日干部的革命搖籃。1933年,他又在河南大學創辦《今日》半月刊,宣傳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破壞抗戰的罪行。1935年暑假,河南省政府脅迫河南大學以王毅齋思想“左傾”為藉口,將他解聘。
被解聘之後,王毅齋親自擔任大同中學校長,大力倡導陶行知的“小先生教授法”,讓學生訂閲革命書刊,在學校廣泛開展大眾語文運動。在他聘請的教師中,中共地下黨員佔全校教師總數的80%。王毅齋經常給全校師生做抗日救國的演講,還親自帶領師生進行街頭宣傳和遊行示威。1936年到1938年,大同中學學生成批開赴抗日前線,不少學生投奔革命聖地延安和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竹溝。據不完全統計,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為中國革命犧牲的大同中學學生就達370人。大同中學學生之所以能為中國革命做出巨大貢獻是和校長王毅齋的辛勤培育分不開的。
1940年,王毅齋應河南大學文學院院長嵇文甫之約,再次回到河南大學,並被聘任為經濟系主任。在河南大學四處搬遷條件異常簡陋的情況下,他千方百計建起經濟系資料室,捐資購買近1000冊書刊。他鼓勵進步學生廣泛傳閲《資本論》,輔導高年級學生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分析問題。
1947年3月,王毅齋在開封主持成立了河南民盟地下省支部,並擔任負責人。5月,全國“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革命運動爆發,王毅齋被推選為河大教授會代表赴南京請願,並因此再次被解聘。1948年6月開封首次解放,王毅齋和河大進步師生三百八十餘人率先投奔中原解放區參加革命,延安新華社稱這一壯舉是“文武兩支大軍在戰略要地中原的勝利會師”,號召全國知識分子向他們學習。
1948年7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任命王毅齋為中原大學籌備委員會副主任。他與陳毅、嵇文甫一起為創辦中原解放區的這所人民革命大學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開封第二次解放後,他重回河南大學,任秘書長。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河南省人民委員會委員、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河南省副省長、省政協副主席,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民盟中央委員、民盟河南省委員會主任委員等重要職務。他為河南大學的振興、為全省文教事業的發展和統戰工作做出了卓越貢獻。 [2] 
從1949年全國解放後至1957年5月“反右”前,他歷任中原大學教員、河南大學教授兼秘書長、河南省人民政府委員、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中南行政委員會委員、河南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河南省人民委員會委員、省文委副主任、河南省副省長、省中蘇友協副會長、省政協副主席、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民盟中央委員、民盟河南省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務。
從1950年11月聞民盟河南省支部籌委會成立至第一、第二屆委員會(1957年5月“反右”鬥爭以前)期間,他負責河南民盟的領導工作。每逢會議,他總是親自主持,實行民主集中制的領導。他外貌嚴肅,實則平易近人,從來沒有領導的架子。大家尊敬他、親近他,都以“王先生”稱之,而不稱職務。他在領導民盟工作中,舉凡重大問題,都及時同中共河南省委統戰部聯繫,交換意見,他常説:“黨之所好則好之,黨之所惡則惡之。”他常對盟員説:“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民盟;我們熱愛盟,更應該熱愛黨。”對機關黨、團員幹部也很尊重,遇到具體問題,他總要先與黨、團員幹部交換意見,形成了機關的良好民主作風。
他服鷹馬克思主義,熱愛社會主義事業,積極擁護共產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參加各項政治運動和理論學習,認真改造世界觀在1952年思想改造運動中,他帶頭“下水”作檢查,並在省、市(開封)盟員大會上作自我檢查報告。1954年全國第一一次實行徵兵制,他帶頭讓兒子王虎去參軍。他是以省民盟負責人的身份參加了歡送子弟兵的大會的。會上他説:“我以家長身份來説話,我僅有一個兒子,我最愛我的兒子,我更愛我的祖國,所以我把我最愛的兒子貢獻給祖國。”
他對共產黨交給的工作,總是欣然應命,盡力完成。1951年五月參加鄭州地區農村工作檢查團,檢查“三大運動”在農村開展的情況。1953年9月參加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河南分團任副團長,赴朝鮮前線慰問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回國後,廣泛進行傳達,並在《河南日報》發表文章《最可愛的人和最可愛的事》。1954年,國家發行經濟建設公債,他帶頭認購。從1953年到1956年,河南農村多次遭受自然災害,他以年近七旬的高齡,多次率領慰問團,深入農村,進行視察、慰問,跋山涉水,親到田間、農舍,把黨的温暖送到千家萬户。還帶頭捐款捐物,表達了對災區人民的深厚感情。每次回來,都要把自己瞭解的問題和羣眾的要求及時向省裏主要負責人彙報。1957年元月,省裏組織慰問團赴雞公山慰問解放軍休養員,其時大雪封山,寒風刺骨,他不顧自己患氣管炎,帶病參加慰問。五月間,在反右派鬥爭中被錯劃為“右派分子”。
王毅齋為人剛毅廉直,胸無成府,有時不免過於自信,吟名節,喜議論,容易給人以口實。
王毅齋被錯劃“右派”後,撤銷了盟內外主要職務,僅保留河南省政協委員和民盟河南省委員會委員,被送到新鄉師範學院圖書館監督勞動。在十年動亂中,受到迫害,情況更慘。1969年隨同新鄉師院師生下到封丘縣農村勞動。王毅齋被錯劃“右派”後二十多年中,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他始終堅持他不反黨,並説:“我的問題總有一天會弄清楚。”1970年7月他寫了一首題叫《病中懷念黨》的詩:“人皆有母我獨無,以淚洗面歌當哭。少壯原欲顯身手,老大嬰罪合伶孤祖國向無茲偉大,同胞唯有今幸福。一切光榮歸於黨,萬歲萬歲振臂呼。”臨終時還對夫人穆鏡涵説:我沒有變,在任何情況下我還是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的。又説,他很懷念中共河南省委幾位領導同志。 [1] 

王毅齋人物逝世

1972年9月,他隨間學校回到新鄉,因患肺炎於九月十四日含冤逝世。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全國各條戰線撥亂反正。中共河南省委於1979年7月為王毅齋徹底平反昭雪,恢復名譽。於七月五日隆重舉行了追慎會。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河南文史資料》(第12輯),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73—75頁。
  • 2.    萬合利編;李文山主編;劉波副主編:《紀念河南大學建校100週年書系·百年學人》,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9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