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武

(高麗惠宗)

鎖定
王武(912年—945年),字承乾,高麗王朝第二任君主(943—945年在位),高麗太祖王建的長子,母為莊和王后吳氏。
王武生於羅州(今韓國全羅南道羅州市)。天授四年(921年)成為正胤(太子),尊禮師傅,善待賓客。從徵後百濟,居功第一。天福八年(943年)即位。開運二年(945年)九月十五日薨於開京重光殿,廟號惠宗(一作太宗 [1]  ),葬於順陵,累諡“仁德明孝宣顯高平景憲義恭大王”。
全    名
王武
承乾
諡    號
義恭
廟    號
惠宗(一作太宗)
所處時代
高麗
出生地
羅州
出生日期
水德萬歲二年(912年)
逝世日期
開運二年(945年)九月十五日
陵    墓
順陵
在位時間
943年 至 945年
前    任
高麗太祖王建
繼    任
高麗定宗王堯
主要成就
從徵後百濟,居功第一

王武人物生平

王武立為儲君

高麗惠宗王武的母親莊和王后吳氏是羅州的民女,在榮山江邊洗布時邂逅了泰封王國的大將王建,王建雖然召她行房,卻因嫌其家出身“側微”而不願讓她懷孕,所以只是將精液射在寢席上,吳氏馬上吸入,竟然懷孕。水德萬歲二年(912年),在羅州生下了兒子王武。 [2]  關於王武降生有很多傳聞,如吳氏在邂逅王建前曾夢見木浦之龍進入自己腹中,王武出生後面有席紋,並且洗澡要用大量的水,被視為“龍子”。 [3] 
天授元年(918年),王建發動政變奪取弓裔的政權,國號高麗。建國後,王建本欲立長子王武為儲君,但怕他母家孤立卑微、難以繼位,因而猶豫不決,只是將象徵王權的柘黃袍裝在自己曾用過的箱子中,賜給莊和王后吳氏。吳氏將此事透露給重臣樸述熙,樸述熙揣知王建之意,便請求立王武為儲君。 [4]  王建見王武有支持勢力,便放心地於天授四年(921年)十二月十日冊立王武為正胤(太子)了。 [5] 
此後十餘年間,王武多次從軍討伐甄萱後百濟政權,衝鋒陷陣,為高麗統一後三國立下汗馬功勞。 [6]  他還拜曾留學唐朝的新羅文士崔彥撝為師 [17]  ,史稱他“久在東宮,累經監撫,尊禮師傅,善接賓僚,由是令名聞於朝野”, [10] 

王武即位為王

天福八年(943年)五月二十九日,太祖王建薨,王武襲位,樸述熙受顧命輔佐。 [7]  王武繼位後即遣使朝貢後晉,後晉出帝石重貴亦於開運二年(945年)遣使冊封王武為高麗國王持節玄菟州都督、上柱國、充大義軍使。 [8]  石重貴還派了通事舍人郭仁遇去高麗曉諭夾攻契丹(遼朝)之事,這是當初王建通過西域僧侶襪囉向後晉高祖石敬瑭提出的請求,石敬瑭沒有接受,但石重貴繼位後卻敵視契丹,在襪囉的鼓動下翻起舊賬,企圖聯絡高麗以擊破契丹,收復幽雲十六州等故地。郭仁遇到了高麗後,看見高麗正規軍極弱,而且高麗內部不穩,王武也不敢挑戰契丹,因此王武在郭仁遇離開高麗時託辭其他原因來解釋自己不能出兵。 [9] 
當時的高麗統治集團內確實是暗潮洶湧。王建生前廣泛與豪族通婚子,而王武則是王建諸子中母家地位最低的一個,豪族們無不想利用王建死後的瓶頸期渾水摸魚,扶植自家女子為王建生的兒子繼位。所以,他的根基脆弱,不得不“疑人太甚”,隨時身邊都是全副武裝的甲士保護,以備不測,同時大力賞賜武將士卒,引起文臣的不滿。 [10] 
王武即位後,最大的挑戰勢力是來自家世背景深厚的王堯王昭兄弟以及大匡王規的外孫廣州院君。王規為扶植自己外孫繼位,先向王武進讒言説王堯、王昭兄弟圖謀不軌,王武置之不問,更加厚待王堯、王昭兄弟倆。王規又派刺客潛入宮中,趁王武熟睡時行刺,結果被王武一拳打死,但王武仍不予追究。王規仍不死心,親率黨羽挖洞進入王武寢殿神德殿,王武得到情報,早有防範,秘密移居重光殿了,於是王規的刺君計劃再次落空。 [11] 

王武英年早逝

王武即位不到兩年,便卧病不起,不見大臣,脾氣日益暴躁 [12]  ,同時也未對王位繼承作任何安排 [13]  ,開運二年(945年)九月十五日薨於開京重光殿。 [14]  臨終前發生宮廷政變,先是樸述熙王規都預感王武行將就木,各率100士兵互相戒備。王堯懷疑樸述熙有異志,便流放其於江華島甲串,王規假傳王命處死樸述熙。當天王武死去,王規欲發兵作亂,王堯在羣臣推戴下繼承王位,是為定宗,並利用鎮守西京平壤王式廉麾下兵力制服王規,誅殺王規及其黨羽三百餘人。而現代學者則認為歷史真相是王堯、王昭兄弟利用王武病重發動宮廷政變,先後剷除樸述熙和王規,在王武死後篡奪了政權,並將政變責任轉嫁到王規頭上。 [15] 
王武死後,廟號惠宗(一作太宗 [1]  ),諡號義恭,葬於順陵,後經累朝加諡為“仁德明孝宣顯高平景憲義恭大王”。他唯一成人的兒子興化宮君(一作興化郎君)後被高麗光宗王昭殺害。

王武歷史評價

  • 李齊賢:“羽父請弒桓公,將以求太宰,隱公不聽,亦不討之,終致蒍氏之禍。王規之譖兩王弟,亦羽父之意也。惠宗不致之罪,顧使居左右,其免於袖刃壁人之謀,可謂幸也。時去太祖棄代甫耳,規之不義而得眾,已能如漢、魏之曹、馬耶!其未有以竄殛之,何也?嗚呼!小人之難遠也如此,可不戒哉?” [8] 
  • 高麗史》:“王氣度恢弘,智勇絕倫,自王規謀逆之後,多所疑忌,常以甲士自衞,喜怒無常,羣小並進,賞賜將士無節,內外嗟怨。” [8] 

王武人際關係

關係
稱號
姓名
備註
父親
高麗太祖

母親
吳氏

妻妾
林氏
鎮州豪族林曦之女
王氏
廣州豪族王規之女
金氏
清州豪族金兢律之女

宮人
兒子
興化宮君

義和王后林氏所生
太子
王濟
宮人哀伊主所生
女兒

義和王后林氏,嫁光宗王昭
貞憲公主


明惠夫人

宮人哀伊主所生

王武陵寢墓地

惠宗順陵 惠宗順陵
2019年10月,朝鮮民族遺產保存社和朝鮮社會科學院考古學研究所研究團隊與松濤師範大學師生一起在開城市發掘並考證了高麗第二代王惠宗古墓。古墓位於開城市松濤水庫北麓山脊。古墓分三個區劃,上區劃有墳頭(直徑13米、高3米)及其保護設施和標誌碑,中間區劃左右兩側分別有文官像,下區劃有祭壇址。墓室長4米、寬3.4米、高2.2米,其規模在迄今發掘的高麗王陵當中是最大的。
在發掘過程中發現了刻有“高麗王陵”字跡的石碑和青瓷雕紋盅托盤、花瓣紋當瓦、龍狀雉尾(設置在屋脊兩端的雕塑裝飾)碎片等文物。朝鮮考古學學會在具體審議並分析古墓的形式和位置、文物和歷史記錄資料的基礎上,確定其為高麗第二代王惠宗的順陵。 [16] 

王武影視形象

參考資料
  • 1.    《高麗史》卷二四,世家第二四,《高宗世家三》:“我太宗大王擐堅執鋭,沐雨櫛風,從聖祖於干戈,拯生民於塗炭。”
  • 2.    《高麗史》卷八八,列傳第一,《后妃傳·莊和王后吳氏》:“太祖以水軍將軍出鎮羅州,泊舟木浦,望見川上有五色雲氣,至則後浣布,太祖召幸之,以側微,不欲有娠,宣於寢席,後即吸之,遂有娠生子,是為惠宗。”
  • 3.    《高麗史》卷八八,列傳第一,《后妃傳·莊和王后吳氏》:“後嘗夢浦龍來入腹中,驚覺以語父母,共奇之……(王武)面有席紋,世謂之襵主。常以水灌寢席,又以大瓶貯水,洗臂不厭,真龍子也。 ”
  • 4.    《高麗史》卷八八,列傳第一,《后妃傳·莊和王后吳氏》:“(王武)年七歲,太祖知有繼統之德,恐母微不得嗣位,以故笥盛柘黃袍賜後,後示大匡樸述熙,述熙揣知其意,請立為正胤。”
  • 5.    《高麗史》卷一,世家第一,《太祖世家》:“十二月辛酉,冊子武為正胤,正胤即太子。”
  • 6.    《高麗史》卷二,世家第二,《惠宗世家》:“(王武)從討百濟,奮勇先登,功為第一。”
  • 7.    《高麗史》卷九二,列傳第五,《諸臣傳·樸述熙》:“太祖臨薨,託以軍國事曰:‘卿扶立太子,善輔佐。’述熙一如遺命。”
  • 8.    《高麗史》卷二,世家第二,《惠宗世家》。
  • 9.    《資治通鑑》卷二八五:“初,高麗王建用兵吞滅鄰國,頗強大,因胡僧襪囉言於高祖曰:“勃海,我婚姻也,其王為契丹所虜,請與朝廷共擊取之。”高祖不報。及帝與契丹為仇,襪囉復言之。帝欲使高麗擾契丹東邊以分其兵勢。會建卒,子武自稱權知國事,上表告喪。十一月戊戌,以武為大義軍使、高麗王,遣通事舍人郭仁遇使其國,諭指使擊契丹。仁遇至其國,見其兵極弱,曏者襪囉之言,特建為夸誕耳,實不敢與契丹為敵。仁遇還,武更以他故為解。【胡三省注引宋白《續通典》:晉天福中,有西域僧襪羅來朝,善火卜。俄辭高祖,請遊高麗,王建甚禮之。時契丹並勃海之地有年矣,建因從容謂襪羅曰:‘勃海本吾親戚之國,其王為契丹所虜,吾欲為朝廷攻而取之,且欲平其舊怨。師回,為言於天子,當定期兩襲之。’襪羅還,具奏,高祖不報。出帝與契丹交兵,襪羅復奏之,帝遣郭仁遇飛詔諭建,深攻其地以牽脅之。會建已卒,武知國事,與其父之大臣不葉,自相魚肉,內難稍平,兵威未振,且夷人怯懦,襪羅之言,皆建虛誕耳。】”
  • 10.    《高麗史》卷九三,列傳第六,《諸臣傳·崔承老》。
  • 11.    《高麗史》卷一二七,列傳第四〇,《叛逆傳·王規》:“王規,廣州人,事太祖為大匡。太祖納規二女,一為第十五妃,一為第十六妃。十六妃生一子,曰廣州院君。惠宗二年,規譖王弟堯及昭有異圖,惠宗知其誣,恩遇愈厚。……規又欲立廣州院君,嘗夜伺王睡熟,遣其黨潛入卧內,將行大逆,惠宗覺之,一拳斃之,令左右曳出,不復問。一日,惠宗違豫在神德殿,(崔)知夢又奏:‘近將有變,宜以時移御。’惠宗潛徙重光殿,規夜率其黨穴壁而入,寢已空矣,規見知夢,拔劍罵之曰:‘上之移寢,必汝謀也!’知夢竟無言,規乃退。惠宗雖知規所為,亦不罪之。”
  • 12.    《高麗史》卷九三,列傳第六,《諸臣傳·崔承老》:“(王武)即位逾年,便致沉痾,牀枕之間,淹延歲月。於是朝臣賢士,不獲近前,鄉里小人,常居卧內,厥疾彌篤,嗔恚日增……”
  • 13.    《高麗史》卷九三,列傳第六,《諸臣傳·崔承老》:“惠宗兩年寢疾而終,有子曰興化郎君而年少,又不能囑後事於諸弟……”
  • 14.    《高麗史》卷二,世家第二,《惠宗世家》:“(九月)戊申,(王武)薨於重光殿,在位二年,壽三十四。”
  • 15.    國史編纂委員會.《韓國史》第12卷:探求堂文化社,1993年:第91—92頁
  • 16.    《今日朝鮮》2020年第2期  .朝鮮的出版物[引用日期2020-08-30]
  • 17.    《高麗史》卷九二,列傳第五,《諸臣傳·崔彥撝》:崔彥撝,初名慎之,慶州人.性寬厚,自少能文.新羅末,年十八,遊學入唐,禮部侍郞薛廷珪下及第……年四十二,始還新羅,拜執事省侍郞·瑞書院學士.及太祖開國,挈家而來,命為太子師傅,委以文翰之任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