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正平

(浙江籍烈士)

鎖定
王正平(1918年-1942年1月),原名吳聿都,號賦三,曾用名吳斌之,浙江省嘉興鳳橋鎮人。
1932年,到上海一家綢莊當學徒。1936年初,參加黨的外圍組織“知行社”,1938年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10月後,赴蘇北抗日根據地,任東台縣委敵工部長。1941年5月任蘇中第四行署保安處預審科長,10月調任海啓縣委社會部長、保安科長。1942年1月4日,與縣委書記陳國權在二廠籌備慶祝三旅攻下三陽、久隆據點大會時,遇敵遭殺害犧牲 [3] 
中文名
王正平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
出生日期
1918年
逝世日期
1942年1月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性    別

王正平人物信息

[1] 
出生年月: 1918
性 別: 男
籍 貫: 浙江省加興市鳳橋區人

政治面貌: 1938
參加革命: 1938
單位職務: 海啓縣委社會部長兼保安科長
犧牲情況: 1942年1月在啓東(大生)二廠大生校開大會被敵殺害

王正平人物生平

1932年,王正平小學畢業,考取嘉興商業中學。不久輟學,經人介紹去上海市鄭家木橋同昌綢莊當學徒,時名吳斌之。1935年底,1936年初,王正平利用工餘時間,在上海市第二中華職業補習學校讀書。參加了進步組織“同學會”,1936年11月,同學會改組,王正平參加了由部分同學組織成立的“知行社”。1937年上海淪陷後,同昌綢莊關門,王正平回到了嘉興風橋。一天,鳳橋鎮貼出了一張敵偽的“安民告示”,上面的時間署“昭和XX年”,王正平和侄子看了很氣憤,在夜深入靜時,把“昭和”兩字覆蓋掉了。
秋末冬初,王正平又到了上海福建路同德綢布莊當店員。冬天,上海地下黨組織決定知行社併入益友社(地下黨領導的公開羣眾組織),王正平也參加了這個組織。王正平工作踏實,追求進步,1938年,被吸收為中共黨員。
1938年3月,上海職業界救亡協會着手籌辦綢布行業羣眾組織——綢布業求知互助社,簡稱“綢布社”。王正平任綢布社圖書館負責人,他一面整理書目,編寫圖書目錄索引,製作卡片,一面積極出借圖書,努力向讀者推薦各種進步書刊。同時,成立“讀書會”,協助“綢布社”創辦《綢布》月刊。不久,王正平被推選為“綢布社”理事。
“綢布社“在行業中有了一定的影響以後,引起了國民黨的注意。1940年,一個混入“綢布社”秘密活動的三青團員動員王正平參加三青團,經支部研究並請示上級黨組織同意,決定派王正平打入三青團組織。這年十月,上海三青團頭目公開投靠汪偽,並把全市三青團員的名單刊登在汪偽的報紙——《中華日報》上,威脅三青團員限期向汪偽自首,王正平的別號“吳賦三”也在內。在此緊急情況下,黨組織將王正平撤往根據地。
1940年底,王正平來到抗日根據地,分配在東台工作。我軍撤出東台後,王正平仍留東台,活動在城東鄉間,負責情報工作。1941年4月,他調到蘇中行署保安處。5月,他任蘇中第四行署保安處預審科長。10月,他又被調至海啓縣委任社會部長、保安科長。他深入基層,一面秘密偵察,掌握敵情,開展對敵鬥爭,一面和其他同志一起公開宣傳抗日思想,發動羣眾,擴大地方武裝組織,為反“掃蕩”鬥爭作好各種準備。
1942年初,陶勇率領的新四軍一師三旅,收復了三陽、久隆兩鎮。1月4日,海啓縣委準備在大生二廠召開祝捷大會,北新鎮偽軍聞訊分成三路襲擊二廠。當時,由於我方主力部隊已撤離該地,遭此突然襲擊,情況十分危急。王正平臨危不亂,沉着冷靜,隨陳國權組織其他幹部和羣眾北撤,然後他們往南偵察敵情,途中與敵遭遇慘遭殺害,王正平時年二十四歲。王正平等犧牲後,海啓縣委、東南行署召開了追悼大會,並分別給王等授予了烈士的光榮稱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