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欣敏

鎖定
王欣敏,原名:王新民,筆名:欣思,生於20世紀50年代,河南省西平縣人。縣勞動模範。
中文名
王欣敏
別    名
王新民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河南省西平縣
職    業
衞生員、偵察班長、團政治部創作員
出生地
河南省西平縣

王欣敏人物簡介

70年代在部隊當過衞生員、偵察班長、團政治部創作員,復員後分配到西平縣衞生局工作,後調縣文化部門,當過縣人民文化館館長,現任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創作室主任。 系河南省作家協會、音樂家協會會員,副研究館員職稱,國家藝術科學重點研究項目全國先進工作者,“愛我中華”全國優秀新聞文化工作者,河南省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駐馬店市第一、二次黨代會代表,市二屆人大代表,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政協西平縣第六屆委員會委員、縣勞動模範、縣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1981年開始公開發表作品,90年領銜出版詩集《新世紀風流》、99年出版歌曲集《可愛的中華》(與人合著),有近千件文藝作品在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青年報、中國法制文學、詞刊等全國數十家媒體、報刊及全國、省、市級文藝舞台展播、展演、發表等,有上百件作品被選入全國各類文藝專著,有60多件作品獲全國、省、市級文藝獎項。

王欣敏獲獎作品及榮譽

1、詩歌《安珂,你你屬於春天》,獲廣東省“學安珂”全國徵詩朗誦活動評選優秀作品獎(1984年1月);
2、詩歌《以生命拓印你,黃河》,獲第一屆全國“屈原杯”文學作品競賽佳作獎(1988年9月);
3、完成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科研項目《中國民間文學集成·河南卷》,獲突出貢獻獎(1988年月10月);
4、詩歌《又見清明》、《晚浴之惑》獲《詩神》雜誌優秀作品獎(1988年月12月);
5、歌詞《烈士紀念碑》,獲蛇年“西部杯”歌詞大賽佳作獎(1989年月10月);
6、主編《中國諺語集成·河南西平卷》,獲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科研項目優秀成果二等獎(1989年月11月);
7、作詞的歌曲《嗩吶聲聲》,獲河南省優秀廣播歌曲評選三等獎(1993年3月);
8、組詩《生命的伊甸》,獲首屆“黃河杯”全國詩歌大賽優秀獎(1990年月12月);
9、歌詞《農家壁畫》,獲全國農村題材和扶貧題材文藝作品大賽大賽紀念獎(1993年5月);
10、作詞的歌曲《病魔從這裏消失》,獲首屆中國“黃河口杯”行業金曲展評大賽銅獎(1994年月10月);
11、詩歌《東方詩魂》,獲首屆“艾青杯”全國當代文學藝術作品大賽優秀獎(1994年3月);
12、完成國家藝術科學重點研究項目成績突出,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1995年10月);
13、被授予“河南省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1995年月11月);
14、作詞的歌曲《在祖國的希望裏跋涉》、《棠溪劍歌》,雙獲“世紀之聲”全國歌曲大賽銀獎(1996年8月);
15、歌詞《山河印證着開拓》,獲長葛市歌歌詞全國徵集評選三等獎(1997年2月);
16、作詞的歌曲《奔向大市場》、《迴歸的歌唱》,分獲河南省第四屆歌曲創作評選二等獎和優秀創作獎(1997年7月);
17、作詞的歌曲《迴歸的歌唱》,獲鄭州市迎香港迴歸歌曲創作評選三等獎(1997年7月);
18、歌詞《藝術的世界春常在》,獲’99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主題歌歌詞徵集入圍獎(1999年8月);
19、詩歌《祖國,我對您説》,獲河南省慶祝新中國成立50週年朗誦詩徵集三等獎(1999年9月);
20、作詞的歌曲《擁抱澳門》,獲河南省第六屆歌曲創作評選三等獎(1999年10月);
21、詩歌《鄉愁》,獲《詩刊》雜誌社全國新世紀詩歌比賽優秀獎(2000年6月);
22、作詞的歌曲《無悔的追求》,獲“中成杯”河南省第七屆歌曲創作評選優秀獎(2000年10月);
23、作詞的歌曲《駐村隊員到俺村》,獲河南省駐村工作文藝匯演三等獎(2001年12月);
24、作詞的歌曲《道德規範進萬家》,獲河南省第九屆歌曲創作評選三等獎(2002年9月);
25、作詞的歌曲《同一個期待》、《心繫讀者酬華年》,獲首屆全國主旋律歌曲徵集評選優秀獎(2002年12月);
26、詩歌《編外教師》,獲河南省駐村工作詩歌朗誦一等獎(2003年1月);
27、歌詞《守望生命的春天》,獲第二屆全國教師美文評選一等獎(2003年7月);
28、文藝論文《亦誠亦靈,且嘆且詠——論音樂文學的親和性》,獲首屆河南省文化藝術論文評選一等獎(2003年9月);
29、文化論文《河南文化建設“太陽系工程構想”》,獲第二屆河南省文化藝術論文評選一等獎(2004年8月);
30、作詞的歌曲《豫劇聲聲》,獲河南省第十一屆歌曲創作評選一等獎(2004年10月);
31、文化論文《論小康社會建設中的農村文化建設》,獲全國羣文、圖書、博物論文評選優秀獎(2004年10月);
32、文化論文《論羣眾文化“雅”與“俗”的有機構成》,獲“中華縱橫”全國詩書畫徵文評選二等獎(2004年11月);
33、歌詞《豫劇聲聲》和作詞的歌曲《龍門石窟》,雙獲河南省“歌唱家鄉、歌唱河南”全國歌曲徵集評選三等獎(2006年4月);
34、作詞的歌曲《紀檢監察之歌》、《廉政之歌》,雙獲河南省廉政歌曲創作評選二等獎(2006年4月);
35、作品《綠色的春夢》,獲第四屆全國少年兒童藝術風采展示大賽全國總決賽優秀原創獎(2006年8月);
36、作詞的歌曲《找鑰匙》、《成長中的我們》,分獲河南省第十二屆歌曲創作評選二等獎和優秀獎(2006年10月);
37、詩歌《中華劍歌》,獲中國詩人節東方詩學詩歌創作金獎(2007年6月);
38、作詞的歌曲《永遠的紅絲帶》、《遠親不如近鄰》,分獲全國“和諧之聲頌盛世”新歌評選二等獎和三等獎(2007年8月);
39、詩歌《特奧接力》,獲詩心傳遞迎特奧全國詩歌大賽優秀作品獎(2007年9月);
40、作詞的歌曲《民間藝術》、《奧運接力》,分獲河南省第十四屆歌曲創作評選三等獎和優秀獎(2007年11月);
41、作詞的歌曲《嫘祖,中華之母》,獲河南省“歡樂中原”廣場文化演出優秀節目獎(2007年11月);
42、報告文學《讓信念成就人生》獲全國第八屆“新世紀之聲”徵文評選一等獎(2008年10月);
43、作詞的歌曲《緣分》,獲河南省第十五屆歌曲創作評選二等獎(2008年12月);
44、詩歌《叩問心靈的思索》,獲“中華新國風文學節”文學金獎(2009年10月);
45、文化論文《鏗鏘大韻,激揚藝術瑰寶的神采》,獲“和諧中國”全國文藝作品評選銀獎(2009年10月);
46、作詞的歌曲《嫘祖,中華之母》,獲河南省第十六屆歌曲創作評選三等獎(2009年12月);
47、作詞的歌曲《永遠的回眸》,獲中國·蘭考“公僕頌”——焦裕祿之歌全國歌詞徵集評選一等獎(2010年5月);
48、小品《婚前檢查》,獲中華頌——全國小戲小品曲藝作品大展二等獎(2010年10月)。

王欣敏行業歌詞選目錄

第一輯 中華之戀
第二輯 天道酬忠
第三輯 情夢家園
第四輯 回眸人生
第五輯 鄉音鄉情
第六輯 山河行吟
封面 封面

王欣敏行業歌詞選後記

當這本凝聚着希冀和心血的《行業歌詞選》終於要交稿付梓的時候,還是情不自禁地升發出諸多感慨:之於快節奏的時代脈息,它畢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的遲到者,然對於個人創作的歷程而言,之於“詩”它卻又是捷足先登的。因為當初自己與自己的約定是要先獨自出一本詩集的,自己寫詩遠早於寫歌詞,對詩的一往情深不能不是因了詩之於我的眷顧,之於我的牽掛,之於我的撫慰,之於我的知遇……即便當下已久違了詩,我還是一如既往地認定:詩乃我最初和最終的情緣。
那是20世紀70年代,天南海北集結於部隊的我們,一個個青春恣肆,心潮澎湃,閒暇之餘竟鬼使神差地鼓搗起寫詩填詞,詩乃七律、五律、絕句……詞乃《沁園春》、《滿江紅》、《念奴嬌》……,現在回首當年那叫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相對於新詩而言,律詩和填詞都很難成就的,別的尚且不論,僅一個“平平仄仄平平仄”的結構就會讓人亂了陣腳。好在當年是初生牛犢不畏虎,不僅嘗試着寫,而且頗勤奮:夜晚站崗放哨時構思,野營拉練途中揣摩,甚至於實彈(炮兵)射擊演習間歇中在前沿觀察所偷閒捉筆……那種純屬自我欣賞自我玩味的所謂創作,還蠻執著——少年不識愁滋味,才下眉頭,又上心頭。但無論如何,那一回回地冥思苦想,一次次地遣詞造句,為自己後來所謂的“登堂入室”做了不可或缺的鋪墊。
解甲歸故里,一切都改觀着,唯寫作耿耿於懷。偶然的機會,得知縣人民文化館在編輯一種鉛印的小報——《西平文化》,且闢有“文學副刊”,慕名造訪,主編竟是我小學時的班主任高沛老師。記憶猶新的是任教的他常讓我們背誦範文,一句“微風戲弄着夜行人的衣襟……”印記不曾磨滅。而今,學以致用方知老師是“別有用心”。十多年後的重逢,高老師對我熱衷於寫作鼓勵有加,慷慨地闢出大塊大塊的版面讓我“馳騁”,甚至於不惜以整版的篇幅發我的詩作,這種推波助瀾對我是莫大的激勵和鞭策,以至於後來我毅然決然地懇請領導把我從衞生局調到了文化館。
從81年開始,我寫的詩陸續在《五月》、《河南日報》、《奔流》、《莽原》、《大河》、《詩神》、《中國青年報》、《中國法制文學》等報刊發表,大大助長了創作的氣焰,每天熬到深更半夜已成慣例,甚則通宵達旦。記得83年,我寫的一首詩投寄《詩刊》,王燕生編輯回函:擬用。提出了具體的修改意見,叮囑務必改好。難得的機遇豈敢怠慢,然幾經修改,終功虧一簣,辜負了編審一片好心,留下頗多遺憾。後來細斟此事,還是功力不逮、靈氣不濟、境界不達、火候不到,用一句俗語就是:沒有上好的金剛鑽,還不攬不了恁大的瓷器活。85年初我被任命為縣文化館副館長,主管業務,這樣一來寫作成了副業,組織開展各類羣眾性文化娛樂活動成了頭等大事。那時改革開放方興未艾,民眾求知求美求樂的情趣異常高漲。主管文化工作的陳雲翔局長帶着我去晉見時任縣委書記歐陽忠寬,請示可否組織羣眾性的交誼舞會,得到了肯定的答覆。於是,85年的新春佳節,我們以文化的名義讓西平的百姓開了“洋葷”,那種火爆的場景令人始料不及,我知道我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後來,我策劃組織了一系列的“首屆”羣眾文化活動,諸如:首屆時裝模特大賽、首屆交誼舞大賽、首屆獨生子女智力大賽、首屆集郵展覽等等。再後來,我當了文化館長兼黨支部書記,也許正是由於羣文工作重心的轉移,從而大角度地改變了我創作的走向。
新時期,各行各業在進行文化建設時,對行業歌曲創作多有訴求,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我順理成章地被命題作業,開始嘗試着寫歌詞。歌詞與詩在藝術特質上有同有異,其從內而外的韻律感要求極強,自己雖有寫詩的基礎,但對於歌詞還是覺得越寫越拿捏,很多東西需要慢慢地感知和領悟。大概是20世紀80年代末,遵照縣領導的旨意,我為西平形象電視宣傳片《從衞星到地面》創作了主題歌詞《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算是與歌詞為伍的肇端吧。之後,所寫歌詞相繼在《青年歌聲》、《上海詞刊》、《東方詞家》、《詞刊》、《音樂生活》、《兒童歌曲》等雜誌發表,也有一些歌詞譜曲後參加全國、省市徵歌活動獲獎。1999年9月,我寫的一首歌詞《莊稼人的歌》被選入《20世紀末中國歌詞精選》一書,該書出版發行後,編輯部以“我為什麼寫歌詞”命題,約我撰寫一篇短文對此發表感言,我便寫了如下一段話:我從事文學創作始於詩,藝術創作始於歌詞。寫詩在先,歌詞殿後,殿後者卻後來居上。至於為何寫歌詞,我以為主要緣於兩個“力”。一為“原動力”,在諸多文藝題裁中,歌詞以抒情性強,韻味濃郁,短小精悍,豁達曉暢,平易親和而獨具一格。尤其是它意藴深入淺出,寓雅於俗,寓教於樂的特質,並且它乘着旋律翅膀的特異功能,更易在欣賞羣體中引起“共鳴”和“傳播”,這個共鳴和傳播給我以非同尋常的歸屬感和成就感。正所謂:抒大眾之情,言羣體之志,享認同之快。二為“繼發力”,在社會主義“兩大文明”建設中,彰顯着時代徵候的企業文化、校園文化、軍營文化、社區文化、農村文化等前景看好。作為文藝輕騎兵的特定載體——歌曲很是給力,其在凝聚人氣、鑄造精神、傳播聲譽、張揚形象等方面都發揮着無可替代的功利作用,故樂而為之,也樂此不彼。每當大家異口同聲地演唱這些作品,一種創作的崇高和神聖之情油然而生,從而以激勵了我的創作,如此而已。
就這樣揹負着一種無以言狀的寄託一路走來,撫摸着一茬茬老去的光陰,享受着智慧與靈感之於文學的抵達過程,痛苦着歲月和激情偏離預期的抵達。有人説寫作是一種寂寞與貧困的忍耐和堅守,有人説寫作是一種暗無天日的自殺,己以為前者所言不無道理,後者所謂不無偏激,其實寫作還應該有另外的解讀。記得2010年初,我在深圳協助河南商會策劃組織一個迎春活動,一位畢業於北京某高校的西平老鄉與我相認寒暄,他説自己原是西平高中的學生,當年曾唱過我為他們學校寫的校歌《在祖國的希望裏跋涉》,親切感佩之情溢於言表。異域他鄉竟以歌曲相認結緣,心中很是受用。歌以勵志、歌以交友、歌以抒懷、歌以暢想……這又怎能不讓人對創作歌詞情有獨鍾呢。
2010年金秋時節,我向縣委張金泉書記、政府王新強縣長彙報了結集出版《行業歌詞選》的打算,他們給予熱情的鼓勵和支持。令人難忘的是,是年正值“十一”假期,王縣長電話詢問我出版進展的情況,也忘不了市作家協會康健主席於文學式微之當下,多年來於我出書的關注和問責,這些都深深地温暖着我感動着我激勵着我。靜下心來打量歌詞抑或詩歌,他們的承載不能不是沉甸甸的——沉甸甸的期冀,沉甸甸的寄託,沉甸甸的情感……它凝鑄着一個文藝工作者的職責與操守。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宗旨,弘揚主旋律,謳歌新時代,我乃責無旁貸。不是位卑不敢忘憂國,亦不是胸臆吐納藏塊壘,細究事理,潛移默化我的當是各行各業燦然若霞的文化藴涵和創業風采。忘不了每一次的座談温潤思緒,每一次的採風淨化身心,每一次的走訪振奮情懷,那是脈息與精神的哺育和恩養啊!可以毫無諱言地説,沒有各行各業多姿多彩的風範,也就沒有這本《行業歌詞選》的成色;沒有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朋友的關心與支持,也就沒有這本《行業歌詞選》的問世。故而,要感謝的人太多,要感謝的話也太多,千言萬語凝作一聲承諾:吾當以不懈的努力來報答。
馳思牧舊歲,感恩意未央。就此打住,謹以曾經的一番心語作為這《後記》的尾聲:站在春的這邊,將過往的心事一一清點,翻開重重疊疊的語言,依稀把路看見,依稀把歌聽見。縈繞之間,驀然回首,又近燈火闌珊。然意興之上,恰是春天,勝似春天,命筆欣然,守望心靈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