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樹聲

(導彈與航天發動機技術專家)

鎖定
王樹聲,1919年11月1日出生於江蘇省如皋縣,導彈與航天發動機技術專家,中國液體發動機研究所的主要創建者之一。 [1] 
中文名
王樹聲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19年11月1日
畢業院校
西南聯合大學
出生地
江蘇如皋
職    稱
導彈與航天發動機技術專家

王樹聲人物生平

王樹聲家世背景

王樹聲,童年就讀於叔祖父王新吾開辦的私立常華小學。初級小學畢業後,祖父為讓他繼承祖業經商,曾將他送入如皋初級商業學校學習。1年後該校停辦,祖父去世,由二舅父馬孝述決定,王樹聲轉入如皋縣立實驗小學。
王樹聲少年時的啓蒙與成長,受二舅父馬孝述的影響很大。馬孝述赴日留學回國後,在如皋縣立中學和江蘇省立如皋師範學校任教,主張發展工業技術,社會影響較大。在他的薰陶和薦舉下,他讀完初中,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江蘇省立楊州中學高中土木工程科,走上了學習工程技術的道路。
1937年7月高中畢業後投考清華大學,因遭日本侵略軍發動“七七”蘆溝橋事變,沒有發榜,但被湖南大學機械系錄取。在長沙讀了1年後,西南聯合大學在國內率先成立航空工程系,王樹聲被批准轉入該系學習。他輾轉湘西山區,歷盡艱辛,抵達昆明,開始學習航空工程
1941年夏畢業,獲工學士學位。

王樹聲赴美留學

1941年畢業後,適逢美國志願空軍來華協助抗日,王樹聲即到美志願空軍工作。
1944年夏抵美國密西西比州凱斯勒機場空軍機械學校,在B-24轟炸機專科學習飛機維修,併兼任教學工作。
1946年1月到1947年3月在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普拉特·惠特尼航空發動機工廠實習華斯潑發動機製造。在美國邊學習、邊教學、邊實習深造了3年。

王樹聲毅然歸國

回國後,王樹聲在南昌航空研究院原動力組任研究員
1948年10月至1950年10月在廣西大學機械系任教授。
1950年10月到中央鋼鐵局上海工程處工作,任設計工程師,後轉入重工業部鋼鐵局。
1954年5月在第二機械工業部技術司工作,被評為技術四級工程師。
1957年5月調入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九室(發動機研究室),開始獻身中國導彈與航天事業。
1958年被授於技術少校軍銜,1962年晉升為技術中校
在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簡稱五院)時期,先後任五院一分院液體發動機設計部一室和七室主任,負責液體火箭發動機總體和燃燒室設計工作;
1961年9月調五院三分院液體發動機過程研究所,任副所長、所長,負責液體火箭推進劑的開發與使用性能研究,液體火箭發動機單項課題的預先研究與試驗。
1965年4月任第七機械工業部第三研究院第31研究所所長,負責各類飛航導彈動力裝置的研究、設計、試驗和生產的技術組織及領導工作。
1983年3月調任航天工業部第三研究院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後改任顧問,除參加院科學技術規劃以及飛航導彈戰術技術指標論證、研製方案的決策等工作外,主持航天高技術在三院的發展工作。
王樹聲長期從事海防導彈研製工作,曾任自行研製的岸艦導彈主發動機的副主任設計師,為延長該發動機工作時間和提高其性能作出了貢獻。
1982年3月起任某反艦導彈副總設計師,開創了固體火箭發動機用作飛航導彈動力裝置的先河。
1960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1年4月起兼任航天三院31所黨委副書記。
1979年至1992年一直擔任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理事。
1987年10月當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並任國際宇航聯合會推進技術委員會委員。
1988年6月被聘任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顧問教授。
1980年組建導彈動力裝置信息網並出任第一任網長。同年創辦了《推進技術》雜誌,任編委會主任兼主編,1985年起改任顧問
1981年以來一直任《宇航學報》副主編。
1984年至1985年任《自動飛行技術》雜誌主編。
1983年主編了《導彈技術詞典——推進系統》上下兩分冊。

王樹聲榮譽獎項

王樹聲多次立功受獎。
1956年5月,在第二機械工業部技術司因主持建立全部計量標準傳遞系統成績顯著,被評為部直屬機關先進工作者,參加全部先進工作者大會並獲二等獎。同年3月至6月參加周恩來總理、聶榮臻副總理主持制訂全國12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的工作,在中南海受到毛澤東主席接見。
1962年主持研究的偏二甲肼和油肼兩種燃料,經國家經委、計委和科委聯合批准,授予全國工業新產品一等獎,他本人為第一獲獎人。他作為副主任設計師和副總設計師的兩項型號研製項目,分別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和1988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1985年與梁守槃院士共同完成的《衝壓發動機的展望》,獲航天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參考資料
  • 1.    人物  .中國小康網[引用日期2023-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