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樂亭

(著名中醫、針灸專家)

鎖定
王樂亭,名金輝,號樂亭,河北省香河縣王指揮莊人,生於1895年,卒於1984年。曾考入中國大學學習,兩年後,棄學從醫,拜北京針灸名醫陳肅卿為師。1929年考取“醫師執照”後,王樂亭開始使用針灸行醫治病,人稱“金針王樂亭”。1953年,被聘至北京中醫學會,曾任北京市第二中醫門診部顧問,北京中醫醫院針灸科醫師,北京第二醫學院(現首都醫科大學)教授,北京中醫學會委員、針灸委員會理事。《金針王樂亭》一書是其學術思想和臨牀經驗的很好總結。 [3] 
中文名
王樂亭
出生日期
1895年
逝世日期
1984年
職    業
針灸專家
出生地
河北省香河縣
代表作品
金針王樂亭

王樂亭人物簡介

王樂亭(1895-1984),名金輝,十多歲時,偶然學到用六寸銀針治療淋巴結核的秘訣,從此便對醫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後考入中國大學,兩年後放棄上大學的想法,拜北京針灸名醫陳肅卿為師。他博取眾家之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六寸金針治療方法,獲得了“金針王樂亭”的稱譽。1953年,王樂亭被聘請到北京中醫學會,1956年到中醫醫院工作,後到北京第二醫學院(現首都醫科大學)擔任教授,被吸收為英國皇家圖書館會員,獲英國醫學博士學位。他是繼中國四大名醫孔博華、施金墨、汪鴻喜、肖龍發之後的又一大名醫,是全國近現代最著名的老中醫、針灸專家。 [1] 

王樂亭人物經歷

王樂亭名金輝,字樂亭。他1894年9月1日生於王指揮莊。其祖父、父親兩代均是秀才。樂亭到了求學年齡,父親王廣壽將他送到其祖父弟子喬六先生那裏讀私塾。十歲上,他又轉到喬書閣先生門下學習。喬書閣曾在北京某大學教過中文,學識淵博,十歲的樂亭從他那裏學到了很多知識,還練成了一手好字。
喬書閣的祖父做清代典獄官時,曾從一犯人手中得到一祖傳的金針秘訣,專治淋巴結核。可此秘訣在喬家白白傳了三代,卻無實踐。一日,喬家一位在北京做首飾的親戚來訪,因此人患頸淋巴結核,面黃肌瘦,十分痛苦。喬書閣心中一動,要該親戚從北京打來六寸銀針一對,然後將祖傳口訣傳給了自己喜愛的聰慧弟子王樂亭,要他給病人行針。王樂亭按着老師口授,大膽而又細心地在患者身上行起針來。誰知年少的樂亭這生平第一次行針不但沒出意外,反而真給病人解除了病痛。那患者為感謝喬書閣師徒,就將銀針送與他們。從那開始,王樂亭踏上了針灸治病的道路。
到了15、6歲上,王樂亭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專治瘰癧病(即淋巴結)的針灸醫生。他深研病理,總結經驗,醫術越來越高明,並分文不取,以給人解除瘰癧病痛為最大樂趣。
到了17歲上,父親為其完了婚,妻子是扁城人侯氏。此時因家境越來越拮据,經人介紹樂亭到北京一家紙店學徒。在京城,他仍然金針不離手,每每為城內瘰癧患者治療。
五年後,即1917年底,王樂亭離開南紙店到一家律師事務所任書記。在此,他除去做好文書工作及業餘看病外,還研讀書籍。不久,他考上了中國大學,兩年的大學生活結束後,他又立志從醫,前去拜北京一位名醫陳肅卿為師。陳家從父輩起就針灸技藝高強,譽滿北京城內。從此樂亭在名醫指導下,開始了正規的學醫生涯。每天他跟陳醫師邊學醫理邊實踐,一直忙到深夜。老師休息了,樂亭還要在燈下將一天的收穫記錄整理下來。王樂亭從陳醫師那裏不但學到了很深的醫術,還學到熱情體貼病人的醫療作風及不論貧富貴賤一視同仁的醫德。
1929年,醫業有成的王樂亭正式考取了針灸醫師的執照。當時的主考官是北京有名的針灸醫師孫祥麟。孫醫師見了王樂亭嫺熟的針法,精深的見解,謙和的談吐,十分讚賞。因此王樂亭也很快拿到獨立開業的許可證。事後王樂亭去拜訪孫醫師,正遇他為人行醫,用的全是金針。這對王樂亭啓發極大,因為古醫書早有記載,“以金造針更佳”。回來後,他立即到金店打造了一套金針,開始用金針為人行醫。
為了使醫術精益求精,他鑽研了治療各種疾病的針灸技藝,又不懈地研讀了許多醫學書籍。諸如《黃帝內經》、《難經》、《針灸大成》、《千金方》、《醫宗金鑑》、《東醫寶鑑》、《經脈圖考》、《十四經發揮》等書。他都一一精讀,博取眾家之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醫術,逐漸獲得了“金針王”的美譽。
1930年,王樂亭曾工作過的律師所律師早逝,其夫人吳氏精神受到極大打擊。為此,王樂亭常去安慰照顧。後來在朋友們的搓合下,王樂亭接納了孤寡的吳氏與其結了婚。吳氏通情達理,待人熱情,和在家鄉的侯氏關係一直相處得很好。
從1930年至1952年,王樂亭一直在宣武門外校場大六條私人開業行醫。他名聲極大,求醫者總是絡繹不絕。其間,他還先後收下了十幾個弟子,有的也成為醫學界的名人。
1953年,王樂亭被聘請到北京中醫學會,從此結束了私人行醫。這時,“金針大王”的名聲已傳得很廣,社會上有許多他用金針使病者起死回生的傳説。
1953年3月,斯大林病重時,蘇聯紅十字會拍來急電給蘇駐華大使館,請中國的金針大王王樂亭赴蘇為斯大林治病。可就在王樂亭赴蘇乘坐的飛機起飛前兩小時,傳來了斯大林逝世的消息。
這時期,由於王樂亭醫術在國際上的聲譽越來越高,曾被英國皇家醫學會授予醫學博士學位,並被吸收為英國皇家圖書學會會員。
王樂亭潛心醫學,有很高的醫德。可誰知噩運竟突然降臨其頭上,1958年初,他被定為右派分子。從此,他失去了自由,不能正常地行醫,使他的心中十分傷痛。文革開始後,他遭受了更加殘酷的打擊,獨生兒子、孫子還被趕回老家。
在政治風潮中,我們敬愛的周總理盡全力保護着一位位祖國的寶貴人才。1972年周總理曾親自出席了一個醫療衞生方面的會議,在談到針灸問題時,他問著名外科專家趙炳楠教授:“金針王還在不在?”趙炳楠回答:“在。”當時,王樂亭每月從衞生部領取150元補貼。在周總理過問後,王樂亭的獨生孫子被允許回到了北京家中。
由於歷經折磨,王樂亭在北京的妻子吳氏於1973年11月6日離開了人世。不久,他那受盡磨難的獨生子也先他而逝去。一年內失去兩個親人,王老悲痛欲絕。為了不使他的金針醫術失傳,除加緊對外授徒,還將其針術傳給了兒媳張後英和本家孫子王恩林。這時王老已患嚴重哮喘病,但仍頑強工作,絕不耽誤對弟子們的培養和傳授。不僅在醫術上要求一絲不苟,對他們的醫德醫風也要求嚴格。就是在他的言傳身教之下,他的本家孫子王恩林也成了京城的名醫。
1975年,王樂亭已是82歲高齡了,雖然右派問題還未徹底解決,可他不頹不沮,繼續從事着他的行醫授徒事業。這年11月,他先後寫了兩首詩自慰自勉:
其一是《前言詩》
“術操歧黃幾十年,
金針度人數萬千。
只有點滴經驗記,
尚待後世作褒貶。
妙在臨牀靈活用,
得氣反應補瀉間。
着思達到療效者,
照訣再施病能痊。”
幾天後又作《晚年樂》一首:
“人活八十算高年,
國強民富樂安然。
談心故友多長世,
堪慰我孫在眼前。
愛聽親戚之情話,
尤喜醫術未失傳。
最好做個團圓夢,
更得家歡添笑顏。”
1979年3月,王樂亭老先生的右派問題終於得到解決,並被評任為北京中醫院教授。這時,他身體已越發衰弱了。他深知,自己的時光已經不多了,就加緊傳授門生醫術,同時整理臨牀經驗以濟後人。
1984年2月25日,這位著名的老中醫病逝於北京,享年90歲。對他的逝世,社會給予很高的重視。這年4月17日,《光明日報》為此登載了訃告:“《著名老中醫王樂亭教授逝世》:全國著名老中醫、針灸專家、北京中醫醫院針灸科主任醫師王樂亭教授,因長期患病,經醫治無效,於2月25日逝世,享年90歲。王樂亭是河北省香河縣人,自1930年開始從事中醫針灸,行醫五十餘年,在醫務界享有較高的聲譽。他獨創用針灸治療外傷性截癱七訣,使得很多因外傷下肢癱病人重新站立起來,並獨創六寸金針治淋巴結核等,在臨牀方面總結出很多有效驗方。”這是社會對他的真切的評價。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