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桐齡

鎖定
王桐齡(1878—1953),字嶧山,河北省安新縣趙北口人,畢生致力於歷史學領域研究和歷史教學工作,勤奮著述,桃李滿天下,是享譽海內外的史學大師。主要著作有《中國史》、《中國民族史》、《東洋史》及《尚儉堂詩存》等。 [1] 
中文名
王桐齡
籍    貫
河北安新
出生日期
1878年
逝世日期
1953年
畢業院校
東京第一高等學校
職    業
歷史學家
主要成就
我國第一個在國外攻讀史學而正式畢業的學人

王桐齡人物生平

歷史學家 歷史學家
王桐齡(1878—1953),字嶧山,河北省安新縣趙北口人,王桐齡幼年入私塾,接受舊式教育。他才思敏捷,讀書非常用功。經常閲讀經學、史學、小學等文史典籍,青年時參加科舉考試,考中秀才後進入直隸最高學府——保定蓮池書院就讀。1902年以秀才身份考入京師大學堂師範館,接觸學習西方先進科學知識,接受新思想。期間,根據1898 年中日政府間簽訂的留學協議,經清政府管學大臣張學熙奏請,1904年王桐齡作為首批留學生赴日深造。
留日之初,王桐齡就讀於日本第一高等學校第一部,1907年考入東京帝國大學史學科,系統學習歷史學理論知識。經八年異國求學,1912年獲史學學士學位,成為我國首批在國外攻讀史學而正式畢業的學子。
學成歸國後,王桐齡曾任北洋政府教育部參事秘書,後到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史地系任教,這是他執教生涯的開始。1923 年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改為國立北京師範大學,王桐齡繼續從教至全國解放。期間,曾再度赴日本進修,並先後兼任北京政法大學、中國大學、燕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的歷史課程,講授中國史、中國民族史、北三民族活動史、東洋史等課程,在歷史教學工作中辛勤耕耘近四十年,以正直的人品,淵博的學識,豐富的教學經驗,贏得師生同仁的敬佩與尊重,與地理學家白眉初並稱為北師大史地部的兩位大師。王桐齡的學識即使在當時的日本也有較高聲譽。在東京帝國大學——他留學的母校,中國北大、清華、北師大、南京中央大學等六所高校的畢業生,只要有帝大認可的學者介紹,便可免試直接進入帝大研究生院學習,王桐齡就是其認可的學者之一。
王桐齡學養深厚,學識豐富,涉獵知識廣泛,對典籍史料熟諳於心,尤其對古籍經典能熟讀精讀,如數家珍。據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就學於北師大的學者隋樹森先生記述:國學大師梁啓超曾在北師大講授中國社會史,當時王桐齡雖已是教授,也經常和同學們一起聽梁先生講課。梁啓超先生授課時沒有詳細的講稿。只有提綱,而且經常引經據典。有時援引書中內容卻引述不出來,這時他總是説“請嶧山先生背背”。王桐齡總是站起來高聲背誦,幾乎一字不差。
王桐齡積極參與學術交流,多次應其他高校之邀赴外地講學。1924年,他與魯迅先生、東南大學陳忠凡教授、南開大學陳定謨教授、北京大學理學院夏元理等十餘名專家學者應西北大學邀請赴西安講學,對促進落後、閉塞的西北學術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學術交流中,王桐齡與魯迅先生結下深厚友誼,魯迅先生在日記中曾有多次記載。1929年1月北方史學會成立,王桐齡當選為學會委員,為推動史學研究和發展做出了努力。
王桐齡治教嚴格,治學嚴謹,對當時日本學者嚴謹的學風大為讚賞,特別是對日本史學界收集史料的方法極為讚譽。他反對在教學中以朝代更迭的簡單分區教授課程,注重從歷史事件的背景入手,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多方手段研究歷史事件,以期得到切合當時歷史條件的分析,以此開闊學生視野,啓發學生思路。王桐齡要求學生涉獵知識要力求廣泛,所謂開卷有益。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接觸更多知識,1917年他與張之軒共同贊助京師大學堂師範部圖書室,使之正式建立圖書館,收藏圖書,方便師生查詢閲讀。
王桐齡生活的時代,中華大地飽受欺凌。作為史學界學者,他堅持用獨到的史學觀點分析問題,觀察世界,並在日本侵略中國的八年漫漫長夜中表現出崇高的民族氣節。早在清末,王桐齡在《日本視察記》一書中曾指出,日本一直以東亞盟主自居,從政治、法律、教育、歷史、地理、文化、軍事等多角度,對中國國情進行調查研究,並出版許多著作。王桐齡認為日本學者嚴謹的學風和蒐集資料的方法固然值得學習,但中國也要警惕日本的侵略本性。1937年北平淪陷,大學南遷,王桐齡因年老體弱留在北平。日本人為籠絡文人學者,邀請王桐齡出任北師大校長,以弘揚日本侵略者的文化“繁榮”。王桐齡以尚儉知名,日本人以為他一定喜好功名利祿,定會接受任命。但王桐齡自小便熟讀四書五經,接受民族傳統教育,有強烈的民族正義感。他嚴辭拒絕,寧可到私立大學教課,換取微薄收入藉以餬口,也堅決不為日本人服務。後來日本人還派憲兵對其寓所進行搜查,看是否同抗日分子有聯繫。在當時的淪陷區,水深火熱,日寇橫行,敢於表明立場,充分顯示出王桐齡作為一位愛國學者的民族氣節。
王桐齡勤奮治學,從事學術研究幾十年,積累了豐富經驗。他認為治學一要佔有充分、確鑿的史料,二要有鮮明、有創建性的研究方法,這些必須要付出艱辛的勞動。為此他甘於寂寞,寒窗冷凳,堅持不懈地涉獵古文獻,在浩如煙海的史料中搜集梳理中國數千年的關鍵內容進行綜合研究,以獨特的史學觀點和研究方法。在歷年教學講稿、講義和史學研究的基礎上埋頭寫作,以一己之力完成數百萬字的學術專著,出版《中國史》、《中國民族史》、《東洋史》等著作,並撰寫《中國文化之發源地》、《漢唐的和親政策》等數十篇論文,發表於《師大月刊》、《清華學報》、《史學年報》等刊物,其所需精力和學識可想而知。
1932年王桐齡的《中國史》由文化學社出版,共計一百二十多萬字,敍述中國從遠古到清末的歷史,規模宏大,波瀾壯闊,梁啓超稱讚該書“成一家之言”,可謂實至名歸。全書體例獨特,史料豐富,脈絡清晰,語言精闢,有着重要的史學價值和深厚的文化意義。他把歷史上的諸多枝蔓全部刪除,只將關係朝代盛衰的大事加以描述,大部分內容放在對歷史教訓的深刻總結、對國家興亡和歷史人物成敗得失的分析,並以此為線索,貫穿全書。他在書中注重改變以往以朝代區分的寫史觀點,將中國史分為上古史(從神化年代到戰國末)、中古史(秦始皇統一中國至唐末)、近古史(從五代到明末)、近世史(從清初到清末)四個部分。他認為中國文明的進程,由上古時期的萌芽階段,發展到中古時期的鼎盛階段,至近古時期漸趨衰微,最終發展到近世的力不從心,呈現西學東漸局面,其獨特的歷史分期方法使中國史發展脈絡清晰。王桐齡史觀的特別,還體現在對事物、人物的重新解讀中,如對王莽篡位,他稱之為“不得不篡立”原因有二,一是當時諸侯勢力微弱。二是外戚權重,如果王莽不篡位恐有滅門之險。王桐齡解讀史作,採用“二分法”,對事物事件分析源於事理,極盡精闢。
《中國民族史》於1934年首次出版。《中國史》偏重於國家之興亡和文化社會之進退,《中國民族史》則注重於“民族之混合及發展之足跡”,可以説是“中國民族交往史”或“中國民族融合史”。全書以漢族發展史為主幹,把漢族的發展分為一個胚胎期(六古至唐虞三代)、四次大蜕變(春秋戰國、三國兩晉南北朝、五代宋元、清)時期以及四次蜕變之間的三個修養期(秦漢、隋唐、明),以中國歷史分期為章節,以漢族與其他族羣之間的交往與融合同化為主線,引經據典,詳細介紹歷史上各個族羣部落融入中原以及邊疆各個族羣部落被中原文化同化(漢化)的過程。其最核心的觀點認為中國各族羣經過幾千年的交流與融合,實際上已成為血緣混合的羣體,“實則中國民族本為混合體,無純粹之漢族,亦無純粹之滿人”,強調中國歷史上的民族大融合。
《中國民族史》緊緊圍繞族羣交往與民族融合這一主線,最大特點是在每章的“附錄”部分,以表格形式開列出從歷史典籍中查找出來的有關各族羣“接觸事件”,跨境移民“歸化部落”以及各朝代皇族中的族際通婚(后妃族屬、公主宗女下嫁)、朝臣族屬、朝臣更改異族姓名等情況,共有表格161個,另有反映歷朝皇室族屬世系表68個,這些資料對於研究中國民族交流融合,提供了極其豐富的研究資料。全書着重説明分析族羣之間的融合,在“序論”中,王桐齡專門整理出一個變量系統,其中各個變量可以用於具體描述和衡量各個族羣之間的關係同時可用於數量統計和變量分析。通過這種數量統計和變量分析,把民族融合過程歸納為:雜居、通婚、收養、改變姓氏、接受語言文化、改變服色風俗六類。這樣的理論框架和論證方法,在近代中國民族史的研究成果中是十分罕見的。
王桐齡在歷史研究領域的貢獻,還在於他最早開設外國史教學課程,是中國近代最早講授外國史且年紀最長的教授。他把世界史分為東洋史和西洋史,其授課內容屬東洋史範疇,教學水平很高。但限於當時的歷史條件,缺乏第一手資料,研究成果不多。1922年王桐齡出版《東洋史》一書,全書約四十萬字,分為上古史、中古史、近古史三編,從遠古的傳説時代寫到明朝時期,以漢族為主,滿、蒙、西藏、朝鮮、日本、安南、暹羅、緬甸、印度及中亞細亞民族輔之,論述日本及東方其它民族文化教育的演變。該書極富時代特色,對當時的中國人進一步認識自己的民族和認知世界有一定的啓發意義。
王桐齡生活在中國社會激盪變革的年代,經歷了清末甲午戰爭、戊戌變法,北洋政府的政權更迭,民國時期的內戰,日寇的入侵及解放戰爭,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其本身經歷就是一部中國近代史。作為一名歷史學者,雖然讀的是古書,教的是歷史,但他痛於中華民族嚴重的生存危機,從未放棄對社會發展的思考,對舊有體制、思想文化作歷史的回顧與總結,以應對時代問題的感悟與反思,為後世留下《中國史》、《中國民族史》、《東洋史》三部洋洋鉅著。其《中國史》《中國民族史》兩部著作一版再版,成為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通史及中國民族史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對後來的通史及民族史研究產生了極大影響。
1953年,王桐齡因病逝世。 [1] 

王桐齡後世紀念

1989年,一直生活在海外的王桐齡之子王霈和兒媳萬思惠(歷史學家張星烺的學生),為弘揚兩位老先生的治學精神和愛國的高貴品質,激勵後學,出資設立“王桐齡張星烺獎學金”,獎勵歷史系品學兼優的學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