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東槐

鎖定
王東槐(1801年―1852年),字蔭之,又字樹聲,號次邨,山東滕州人。
王東槐為進士,曾任江西道御史、户科給事中、內閣侍讀學士。被咸豐尊稱為“帝師”。公元1852年任湖北鹽法道,嶽川道;10月任武昌道。12月4日,太平軍攻破武漢,王東槐與其妻自縊而死。
位於山東滕州西門裏街二巷的王家祠堂,是清帝准予自行捐資興建的王東槐專祠。建於1870年(清同治九年)建國後,王家祠堂劃歸駐軍使用,現王家祠堂免費共市民參觀。
中文名
王東槐
外文名
wangdonghuai
生    卒
1801年―1852年
蔭之
又    字
樹聲
次屯
籍    貫
山東滕州
歷史地位
帝師(咸豐皇帝的老師)

王東槐帝王之師

王東槐(1802—1852) ,字蔭之,號次屯阝。山東滕州人。道光戊戌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歷官武昌鹽法道。自曾祖王恕、祖父王國淑、父王增韻皆“潛德未仕”。東槐生而穎異,丁年嗜學。喪父哀毀,以父遺言“雖飢寒毋廢學”自勉,致力羣經。
道光十八年(1838)考中進士,不久入翰林院並受檢討,故有“王翰林”之稱。
1845年,轉江西道監察御史,
1848年升任户科給事中,旋改工科掌印給事中。不久,道光帝任命他為內閣侍讀大學士,為太子講學。
王家祠堂 王家祠堂
1850年, 太子即位,年號咸豐,下詔求言,都御史王廣蔭舉薦東槐“忠鯁敢言,守正不阿” ,東槐便奏陳“停止捐輸”、“封禁礦場”、“籌劃倉儲”三疏。是年9月,做了5個月帝王師的王東槐被授任湖南衡州知府;11月,升任福建興泉永兵備道。
1851年,調任湖北鹽法道,未及赴任,代理福建按察使,直到1852年3月才抵任。同年冬,太平天國革命軍大舉北伐,經湖南攻武昌。當時,王東槐正回省理母喪,已去官數日,本可脱難。但自覺曾任監司之職,故着麻衣喪赴國家之危,最終生盡其職而城不守,便揮劍叱其弟逃亡,夫妻對縊而死。殉難,予騎都尉世職,諡文直。有《王文直公遺集》
祖籍山東滕州。自曾祖王恕、祖父王國淑、父王增韻皆“潛德未仕”。道光十八年進京趕考,家貧缺乏盤纏費用,其在嶧縣西集鎮普照寺講學時結識的朋友姜開成慷慨解囊,全額資助,終得高中進士。和王東槐一起考中進士的曾國藩很看重他,與他交情甚深。在王東槐考中進士回家為母親祝壽時,曾國藩親筆寫下《王蔭之之母壽序》,他誇王母教子有方,把王東槐比作了宋朝名臣歐陽修,欽慕之情可見一斑。三年學習期滿後被授以翰林檢討。
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轉江西道監察御史,升任户科給事中。不久,道光帝任命他為內閣侍讀大學士,為太子奕訁寧講學。
1850 年,奕詝即位,年號咸豐後升任內閣侍讀學士,又授湖南衡州知府,未至,遂升任福建興泉永道,整飭俗弊。
1851年(咸豐元年)調湖北鹽法道,未及赴任,又升署福建按察使。親歷南台、 閩安各海口, 相度形勢,於外國艦船往來之處設卡樓,築炮台,資防守。
王家祠堂 王家祠堂
1852年(咸豐二年)抵鹽法道任職。後嶽州城陷,揮劍叱其弟逃亡,其女投井身亡,王偕妻蕭氏對縊而死。詔賜騎都尉世職,諡文直。有《王文直公遺集》。
1853年,咸豐皇帝聞奏批准併為其按官階追加一等。朝廷以“勤學好問曰文,敏行不撓曰直”之意賜予諡號為“文直”,賜卹獎賞其子王宜勗等人。
1870年(同治九年),山東巡撫丁寶楨奏請皇帝,諡於本籍捐建專祠。

王東槐史書記載

--《清史稿 列傳二百七十七》
王東槐,字廕之,山東滕州人。生穎異,父病危,命飢寒毋廢學。居喪哀毀,母以遺言勉之,乃忍痛致力羣經。屢空,日與昆弟食一餅。道光十八年,聯捷進士,改翰林,散館授檢討。二十四年,轉江西道監察御史,奏劾山東玩盜官吏,得實,升户科給事中。時議開礦益帑藏,已允行,東槐敬陳列聖封禁成訓,謂:“開採者,上非良吏,下非良民,請緩其令。”事竟寢。巡視北城,王府役車,橫行中逵,懲治不貸。廉獲巨猾曹七,治如律。
王家祠堂 王家祠堂
三十年,應文宗登極求言詔,奏言:“捐例一開,鹽商輒請捐數十萬,運庫墊發,分年扣還。核其虧短,都不堪問。即如道光二十年兩淮清查案內,欠至四千三百餘萬,是鹽商捐輸者,掩耳盜鈴之術也。又官員捐輸,現任居多,所捐之項即庫款,所虧之項即捐款。上年山東虧至一百四十餘萬,江、浙更甚,是現任官之捐輸,剜肉補瘡之術也。是事例不停,庫虧不止。若開礦之舉,臣曾疏陳不便,順天已停,而湘、贛等省試辦,驚擾百姓,利害莫測,則尤愈趨愈下也。查户部歲入之數,四千四百餘萬,歲出之數,三千九百餘萬,經費本自餘裕。督撫整理有方,寇盜不作,則耗財者去一;邊防慎守,無生事以挑外患,則耗財者又去一;河防得要,長流順軌,不使更添別款,則耗財者又去一;州縣之官,斥貪墨,重清廉,陋規力裁,流攤永禁,則耗財者又去一。去此四害,而又罷不急之工,減無益之費,量入為出,而財患不足者,未之有也。”奉諭:“貴州仍令開採,餘省著督撫確查,果不便民,即奏停止。”左都御史王廣廕舉東槐忠鯁,升內閣侍讀學士,旋授湖南衡州知府,陛辭,帝面諭雲:“汝樸誠,故任外事。”未至,升福建興泉永道。
廈門濱海,俗又敝,東槐刊朱子試吏泉漳勸俗文揭於衢,傳誦多感發。屬縣蠹役、訟師,嚴鋤治,惟與學舍生徒講析道義,則温然以和。海上番估好違約放恣,東槐戒毋逾尺寸,為國全大體,尤人所難。咸豐元年,調湖北鹽法道,未赴,署福建按察使。舉行保甲法,竭八晝夜,剖汀州互訐之訟。親歷南台、閩安各海口,相度形勢,於夷船往來之處設卡樓、築炮台、資防守。並令澳嶼漁户盡編保甲,以清盜源。
二年,抵鹽法道任,捐備軍需,優敍。粵匪犯湖南省城,調防嶽州,躬勵將帥,夜不解衣卧。剿臨湘縣土匪,獲首逆楊兆勝等。復奉調防蒲、通,丁母憂,奪情留武昌。提督博勒恭武棄嶽州,東槐請於巡撫常大淳,全調城外兵勇,亟發庫藏勵士氣,尚可嬰城固守。巡撫吝賞,不能用。城陷,東槐偕妻蕭氏對縊死之,其女投井死,恤世職,諡文直。子四,均賜舉人。
同與此難者:湖北按察使曹楙堅,江蘇吳縣人。豪於詩。道光十二年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主事,官科道時擒治妖道薛執中。江蘇巡撫創議南漕改折,上疏力言其不便,事遂寢。漢黃德道延志,武昌縣知縣何開泰。延志,瓜爾佳氏,滿洲正紅旗人。何開泰,字梅生,安徽鳳陽人。道光三十年進士。

王東槐滕州探究

王東槐考古成果

自清代咸豐、同治皇帝之後,光緒皇帝續封王東槐曾孫的聖旨,最近在山東滕州級索鎮被發現,自聖旨頒發至今已經有100多年了。
光緒皇帝聖旨質地為絲棉紙卷本,長3米,寬0·5米,四周邊框印有黑色龍紋圖案,用漢、滿兩種文字印製與書寫。聖旨是橫卷豎行本,時間是“光緒貳拾伍年(公元1899年)叁月初四日”,前後押年月各加蓋漢滿文“光緒皇帝之璽”硃紅色印章。卷首印有“奉天承運,皇帝制曰”等文字,中間用小楷書寫主文內容,共67字,不斷句,無標點。為便於閲讀,現將原文加標點抄錄於下:
王家祠堂 王家祠堂
“王東槐爾系湖北鹽法武昌道,因粵匪逼境,城破殉難,賞給騎都尉與爾嫡長子王宜勗,繼孫王恆固承襲後病故,尚有騎都尉壹(名)次,與原立官王東槐繼曾孫王裕楷承襲。”主文後面另起一行,是以上所述的年、月、日,並蓋有光緒皇帝玉璽。

王東槐其人其事

王東槐字蔭之,今山東滕州市濱湖鎮西蓋村人。他生於嘉慶七年(1802年),道光十八年考中舉人,次年又中進士,授官職翰林院檢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轉江西道察御史,後升任户科給事中,轉任工科掌印給事中。王東槐是皇太子奕詝的老師,對太子的培養教育嘔心瀝血。道光三十年五月,皇帝封他為內閣侍讀學士。同年太子奕詝登基,廟號清文宗,年號咸豐,成為一代帝王之師。王東槐盡忠於大清王朝,時值南方動亂,被授任湖南衡州知府。咸豐元年(1851年),王東槐調任湖北鹽法道,正待上任,旋即又任命為福建按察使。咸豐二年三月,王東槐赴湖北鹽法道任職。同年九月,太平軍起兵進攻湖南,王東槐奉命調防嶽州(今湖南省岳陽市)。十月,王東槐的老母病逝,按清朝慣例必須辭職回山東滕縣蓋村“丁憂”(治理喪事)。丁憂期間,南方軍情異常緊急。十一月,太平軍重兵壓境,逼近武昌,皇帝降旨“奪情”(剝奪治喪守孝制度慣例),緊急匆忙之中奉命赴任,日夜兼程趕奔武昌,披麻戴孝帶領將士守城。十二月四日,武昌城失守,王東槐再也無力扭轉戰爭敗局。危難之際,他囑咐胞弟説,母親死後還未安葬,九泉之下難以瞑目;吾身受皇恩,義在報國;你若能逃回家鄉,替我在咱娘靈前訴説原委。説罷,他呵斥弟弟趕快逃走。王東槐遙望北方淚如雨下,叩頭哭拜後,遂與繼室蕭氏(山東福山人)對縊而死,女兒也投井身亡,剛滿六歲的兒子宜勒託付給僕人王常攜帶避難,王常途中遇害,小兒子王宜勒自此下落不明。這年,王東槐年僅51歲。王東槐去世後,遺體被家人密埋在黃鵠山大樹旁。第二年正月,王東槐的屍骨才用棺木裝殮,連同跟隨在身邊的五名遇難家丁屍體,一起從水路運回山東滕縣。沿江河的官民望棺哭送,上岸後百姓沿路設祭迎靈。一代忠臣王翰林終於回到了老家,此後被安葬在蓋村王氏祖塋。
王家祠堂 王家祠堂
咸豐三年,武昌巡撫駱秉章上奏皇帝,為王東槐在武昌建立專祠。咸豐皇帝聞奏批准,頒發聖旨准予在武昌建立專祠,按四時祭祀湖北鹽法道王東槐之亡靈。此後又因時局動亂,一直未能得以實施。此時,朝廷為正在丁憂的鹽法道王東槐按官階追加一等,諡號“文直”;追封夫人滿氏“恭人”名號,賜卹獎賞其子王宜勗等人。恭人滿氏是滕縣人,生有四個兒子:長子宜勗,次子宜勱,三子宜勰,四子宜劼,均賞賜“舉人”。朝廷分別封王宜勗承襲騎都尉,任江蘇候補知縣;王宜勱任河南候補知縣;王宜勰為候選知縣,由於病死於兵營,又追贈知府官銜;王宜劼任福建候補知縣。一代帝師、翰林院學士王東槐為國捐軀,朝野震驚,家鄉官紳士民更是愛戴景仰,公推翰林院國史編修滕縣人高熙喆,上書于山東巡撫丁寶楨,懇求為王東槐建立專祠。同治九年(1870年),丁寶楨上奏朝廷,皇帝頒旨敕於本籍自行捐資建祠。王文直公祠堂建於縣城西門裏街路北,民間稱呼王家祠堂。新中國成立後,幾經戰爭創傷的王東槐祠已經是殘缺不全,縣政府為此撥專款重修,後交縣博物館保管使用。王東槐祠主體建築至今仍基本完好。
在漢字的演進史上,“王”始為象形字,關如火苗,“火盛為王”。後來變為會意字,漢代大儒董仲舒的解釋是:“三畫而連中謂之王。三畫者,天、地與人也;而連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與人中以為貫而參通之,非王者孰能當是?”

王東槐王氏源源

“王”用作姓氏,有四大源頭,即舜時的媯姓、商代的子姓、周代的姬姓和來自域外的虜姓。三槐王氏源於姬姓。周的始祖名后稷,姬姓。至東周靈王時,長子晉被立為太子,人稱“太子晉”。晉因直言敢諫觸怒了靈王,被廢為庶人。晉體恤民情,深受百姓愛戴,雖然最終沒能登上王位,百姓卻仍以帝王視之,稱其為“王子晉”,稱其家族為“王家”。久而久之,晉的後人便以為姓。後世的太原王、琅琊王、三槐王皆指晉為始祖,來歷即在於此。
王家祠堂 王家祠堂
秦末,姬姓王氏後人王元因避秦亂遷居琅琊皋虞城(今山東青島),後再遷至臨沂,成為琅琊王氏一世祖。西漢未,王元之弟王威遷居太原,成為太原王一世祖。
東漢未年,姬姓王氏裔中出了王祥、王覽這對名噪一時的異母兄弟。王祥性至孝。母病思食魚,隆冬無魚可買,王祥乃脱衣卧冰,化冰求魚,後被列入《二十四孝圖》。王覽性亦孝,且與異母兄王祥手足之情勘篤。母虐待王祥,王覽每每捨命護之。西晉初,王祥官拜太保,進爵為公;王覽官至光祿大夫、太傅,封即丘子。
東晉時,姬姓王氏後裔王導成為晉元帝司馬睿的首輔。司馬睿曾任琅琊王,與王導友善。司馬睿稱帝后,王導任宰相,王氏族中有多人身居要職,手握重兵,故當時有“王與馬,共天下”之説。東晉的元、明、成帝在位期間,王導一直任宰相,是穩定東晉統治的重要人物,琅琊王也因而名聲大噪。東晉的大書法家王羲之也是琅琊王氏後人,他善行、隸,筆勢“飄若遊雲,矯若驚龍”,被後人譽為“書聖”。
南北朝時期,姬姓王氏後裔王儉娶南朝宋明帝之女陽羨公主為妻。其曾孫王褒始在南梁任職,後任北周光祿大夫、少司空,封石泉康侯。
王家祠堂 王家祠堂
唐代,姬姓王氏後裔王練出任莘縣尉,攜家遷居莘縣(《初篆王氏家乘受姓源流序》:“方則,光祿卿,再傳至練,為莘縣尉,遂徒莘。歷數傳,至言公,令黎陽。”此事《新唐.宰相世系表》亦有記載)。”
關於姬姓王氏移居莘縣的時間,史有兩説。范仲淹為三槐後代王質所撰的墓誌銘中説“其先太原人”,至王言時才“佔籍大名”。元代趙孟頫為王言撰寫的簡歷《宋尚書兵部侍郎許國公贈太師尚書令王公紀略》中亦説自王言起定居大名莘縣。這是“王言遷莘説”。歐陽修和宋祁主持纂修的《新唐書》和《三槐王氏家譜》則認定王練任莘縣尉時攜家居莘,這是“王練遷莘説”。王練和王言均為唐代人,王言是王練的六世孫。王練遷莘説見於正史,安徽滁州三槐王氏家譜中又有其先祖王練任莘縣尉並攜家居莘的明確記載,此説應十分可信。王練官職不大,其後代卻不乏位高爵顯之人。大官攜家在外任職,其祖籍莘縣並不為人知曉。至王言出任滑州(今河南滑縣)、黎陽(今河南浚縣)令時,距莘縣不足三百里,老家莘縣才漸為人知。至王旦成名時,人皆知其曾祖父王言是莘縣人,曾任黎陽令,以上各代情況不詳,更不知王練曾任莘縣尉之事,故范仲淹給王旦的侄子王質寫墓誌銘時,敢於斷言王家由王言那一輩“佔籍大名”。至元代趙孟頫給王言撰寫簡歷時,距王旦所處的時代已近三百年,並沒有注意到《新唐書》中關於王練曾任莘縣尉的記載(縣尉這官實在是太小了),而是對范仲淹的結論深信不疑,這也是情理之中。如此一誤再誤,王氏遷莘的時間便由王練時期變成了王言時期,陰差陽錯地被推後一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