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東年

鎖定
王東年(1915-1971),字潤清,1915年7月出生,山東省莒縣北杏村人(今屬諸城市)。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莒南縣參議長、縣長,莒諸邊縣委委員、縣長,濱北地區行政專署專員,蘇州市市長,國家統計局辦公室主任、秘書處處長,對外經濟貿易部技術合作局副局長、局長,國家科委國際技術合作局局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書記處書記等職。 [1] 
1971年2月,王東年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56歲。 [1] 
中文名
王東年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5年
逝世日期
1971年

王東年個人生平

王東年,字潤清,1915年7月出生,諸城大北杏村(時屬莒縣,1949年至1965年屬五蓮縣)人。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擔任濱北地區行政專署專員期間,健全各級政權組織,開展了減租減息、生產救災、土改等工作,有力支援了革命戰爭。
王東年自幼天資聰穎,小學畢業後考入省立諸城第十三中學,1934年,考入濟南杆石橋高級中學。期間,接觸進步思想,並積極參加學生愛國運動。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中共北杏支部成立,王東年任組織委員,從此正式走上革命道路。
1939年冬,國民黨掀起反共高潮,王東年回到魯東南地區,與駐五蓮石場鄉一帶的中共山東一區黨委第五地委取得了聯繫,被安排在莒北地區做黨的地下工作。1940年3月,莒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王東年任政府秘書。1944年11月,莫正民率所部3500餘人舉義反正,被編為八路軍山東軍區獨立第二旅,王東年奉命擔任該部政治部主任。期間,王東年按照黨政治建軍的要求,突出加強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全面貫徹支部建在連上的重要思想,為獨立第二旅的改造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
1945年11月,遵照黨組織的安排,王東年再次由部隊回到地方改任濱北地區行政專署專員。上任後,積極領導全區健全各級人民政權,清除殘餘土匪,維護社會治安,大力加強反奸清算、減租減息、生產救災、以工代賑等工作,並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土改運動和“複查”鬥爭。同時,帶領全區人民積極支援革命戰爭,協助濱海、膠東及華東野戰軍有關作戰部隊,勝利完成了歷次作戰任務。1949年3月,奉命率幹部隨軍南下,支援新區建設。
王東年曆任莒南縣參議長、縣長,莒諸邊縣委委員、縣長,濱北地區行政專署專員,蘇州市市長,國家統計局辦公室主任、秘書處處長,對外經濟貿易部技術合作局副局長、局長,國家科委國際技術合作局局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書記處書記等職。1971年2月,王東年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56歲。 [1] 

王東年人物事蹟

“莊户縣長”賣祖林賑災
1941年1月1日,王東年被選為莒南縣的第一任民選縣長。當上縣長了,他的生活依然非常樸素:冬天,頭戴黑氈帽,上身穿一件粗布棉襖,下身穿的是肥大的棉褲,腰束一根布繩,腳穿毛窩草鞋,常和羣眾同吃同住同勞動,被人們尊稱為“莊户縣長”。他生於殷實之家,卻很能吃苦。當時機關伙食困難,他就讓勤務兵將楊樹葉子和柳樹葉子摻着蒸餅子吃,餅子有股刺鼻的味道。他拿起來,一邊吃一邊説:“別去想,往下嚥。”大家見縣長這樣,也紛紛拿起餅子來吃。
1941年秋季歉收,冬旱無雨,加上敵偽“掃蕩”,地主惡霸盤剝,造成次年春荒,大多數窮苦農民缺糧斷炊,揭不開鍋。面對一羣羣面黃肌瘦、衣衫襤褸的難民,王東年心急如焚、寢食難安。於是他提筆給老家寫了一封信,信的大意:父母大人,我們這裏鬧饑荒了,鄉親們的日子過得很苦,沒有穿的,沒有吃的,連樹皮都吃光了,有些人已經餓死了、病死了。我知道,咱家也沒有多餘的資產,咱還是把祖林裏的那些大柏樹賣了吧,用這些錢能救活好多的孩子和老人,我從小受你們的言傳身教,是您讓我明白了識大體、曉大義的道理。我知道,賣祖林屬於大逆不道,也是咱們家族的一種恥辱。但自古忠孝兩難全,我只能愧對列祖列宗,但不能愧對我的鄉親啊!幾天後,家中將祖林中上百年的大柏樹全部砍伐,做成一條船,到日照海邊賣了200塊銀元,一部分交給縣政府伙房,其餘部分全部救濟了災民,挽救了大批難民的生命。許多羣眾感動地説:古往今來,有誰會砍掉祖墳的樹木為窮人呢?只有共產黨做到了,只有共產黨才把咱老百姓當親人啊!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