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更生

(原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黨委書記兼院長)

鎖定
王更生(1908-1984),又名王德昌,曾用名王蘇,安徽省蕭縣人。原中共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黨委書記、代院長。卒於1984年2月7日,享年76歲。 [1] 
中文名
王更生
別    名
王德昌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安徽省蕭縣
出生日期
1908年5月
逝世日期
1984年
曾用名
王德昌
人物生平
王更生(1908-1984),又名王德昌,曾用名王蘇,安徽省蕭縣人。王更生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為人豪爽熱情,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1925年7月上海“五卅”慘案爆發,他毅然投筆從戎,考入河南臨穎滬案建國軍軍官學校,投入反帝洪流。1926年結業後在建國軍及國民革命軍33軍任見習排長參謀,後因所在部隊反蔣失敗被遣返回鄉。1928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之一,開始了反帝反封建、為振興中華而奮鬥的革命生涯。 [1] 
王更生在革命戰爭時期歷任貧農會會長,獄中中共特支組委、支部書記,永城縣民眾抗日救亡動員委員會常委,中共魯南第三地委民運工作團團長、支部書記、民政科長,莒北縣縣長、縣大隊長,東海縣縣長基幹團團長等職。在曲折的革命道路中,王更生曾三次與黨失去聯繫。他一面以堅定的信念、堅強的毅力矢志不移地繼續尋找黨組織,一面秘密宣傳羣眾、發動羣眾、組織革命武裝。王更生因反蔣而被捕人獄時,積極發展黨的組織,發動難友與敵人頑強鬥爭。在被錯誤地開除黨籍、降職使用期間,他仍毫無怨言地努力工作,特別是在保障前線供給的民運工作和根據地政府的軍政工作中,都做出突出成績。後找到黨組織並經審查恢復了黨籍。 [1] 
王更生1948年6月隨軍南下,在華東局高級黨校深造。建國初歷任河南確山專區、信陽專區、廣東潮汕地區專員、粵東行政公署副主任等職,領導羣眾搞土改、清匪霸、鎮壓反革命,恢復生產,建立健全各級組織,為創立和鞏固人民政權辛勞工作。1953年1月任廣東省農林廳廳長。1957年1月調北京任剛成立的中國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及中國園藝學會理事長、中國農學會顧問。1960年調任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黨委書記兼代院長,為我國的農業生產農業科學研究和農業工程教育貢獻了全部心血和才智。在開拓農業生產及科研的工作中,實事求是,勇於創新,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經常下基層調查研究,反對浮誇虛報;正確執行黨的知識分子政策,保護專家學者;全院開發出許多農林果牧的新品種,大大提高了農業科研水平。在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工作期間,他起用專家主持教學和科研工作,注意對青年教師和幹部的培養,大膽提拔青年幹部;認真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對被錯誤批判的同志認真地甄別,使教學秩序逐步走上正軌。他十分關注青年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建立了學生輔導員隊伍親自下班蹲點、給學生上黨課,帶領這支隊伍在思想政治工作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十年動亂中,他對林彪“四人幫”的倒行逆施進行了抵制和鬥爭,雖身陷囹圄仍毫不動搖。1978年平反後,他響應黨的號召,主動擔任副職、主動退任顧問、主動離休(副部長級待遇),並帶病撰寫了15萬字的革命回憶錄,為“四化”建設繼續發揮餘熱。 [1] 
王更生清正廉潔、公私分明、艱苦樸素、兩袖清風、平易近人、關愛羣眾,從不擺架子,臨終還將遺體捐獻,真正實現了為人民服務和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的光輝誓言。 [1] 
參考資料
  • 1.    王更生  .中國農業大學檔案和校史館.2022-06-07[引用日期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