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曉璐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教授)

鎖定
王曉璐,男,1982年生,河南商城人。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航空宇航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
中文名
王曉璐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籍    貫
河南商城
出生日期
1982年
畢業院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職    業
高校教師
主要成就
主持獲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出生地
河南商城

王曉璐人物生平

王曉璐 [1]  ,男,漢族,1982年生,河南商城人,中共黨員。博士,教授 [1]  ,碩士生導師,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航空宇航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2003年和2009年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並分別獲工學學士和博士學位;2009年至2010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10年至2013年,在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從事飛行器設計研發工作,並先後任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2013年至今,在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航空宇航學院任教。其中2018年至2019年,國家公派赴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做訪問學者。
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基金1項,國家留學基金委留學基金1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1項,航空科學基金2項,河南省高層次人才國際化培養計劃資助項目1項,河南省科技攻關計劃項目3項,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1項;參與國家863計劃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和省部級項目17項。
在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ence in China,中國科學,航空學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等國內外期刊上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SCI和EI收錄31篇。出版專著2部(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譯著1部,授權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21項。擔任國際會議分會場主持人1次,指導碩士生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作分會場報告5次。
主持獲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主持河南省教育綜合改革重點項目1項、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2項、河南省研究性教學系列項目2項、河南省產教融合品牌項目1項、河南省專創融合特色示範課程1門,參與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4項。國家級虛擬教研室“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管理委員會委員,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國家一流本科課程“航空概論”、河南省優秀基層教學組織“飛行器設計系”、河南省虛擬教研室“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河南省一流本科課程“小型無人機設計製作實踐”、河南省課程思政教學團隊“航空專業課程思政教學團隊”、河南省課程思政樣板課程“無人機工程設計”等教學團隊的主要成員。學校“飛行器設計與工程”本科專業負責人。獲全國航空航天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論壇優秀論文二等獎2項。
河南省高校就業創業工作專家庫專家,獲河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卓越貢獻獎。指導學生獲全國“挑戰杯”銀獎1項、三等獎2項、“黑科技”專項賽恆星級作品1項、行星級作品1項,中國國際“互聯網+”競賽銅獎1項,中國國際飛行器設計挑戰賽全國冠軍1項、亞軍1項,全國無人飛行器設計大賽三等獎1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立項8項,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參展項目1項,全國高校航空航天類專業本科畢業設計成果交流會優秀獎2項。指導學生獲河南省優秀碩士畢業生、河南省文明學生、河南省大學生創新之星、河南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等榮譽。

王曉璐主要研究方向

飛行器設計、空氣動力學、計算流體力學

王曉璐教育背景

2004.09 - 2009.07,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流體力學,博士
1999.09 - 2003.07,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士

王曉璐工作履歷

2023.04 至今,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教授
2013.12 - 2023.04,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高級工程師、副教授
2011.09 - 2013.12,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2010.12 - 2011.09,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工程師
2009.02 - 2010.12,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博士後

王曉璐榮譽和獲獎

2022 主持獲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2019 入選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幹教師培養計劃

王曉璐學術兼職

Advances in Aerodynamics,reviewer
Fluid Dynamics and Materials Processing,reviewer
航空工程進展,審稿人
飛行力學,審稿人
中國宇航學會高級會員
中國航空學會會員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員
河南省科技專家庫評審專家
山東省科技專家庫評審專家

王曉璐科研項目

  1. 含涵道風扇的垂直起降無人機氣動佈局設計關鍵技術研究,河南省科技攻關計劃項目,2023-2024,主持
  2. 面向山區環境的小型農用物流無人機總體設計技術研究,河南省科技攻關計劃項目,2021-2022,主持
  3. 通用航空飛機氣動設計,河南省高層次人才國際化培養計劃,2020-2021,主持
  4. 支線物流無人機新型空氣動力佈局設計技術與應用研究,河南省科技攻關計劃項目,2020-2021,主持
  5. 物流無人機雙尾撐佈局設計方法研究,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幹教師培養計劃,2019-2022,主持
  6. 湍流來流對俯仰振盪翼型氣動特性的影響,國家留學基金委青年骨幹教師訪學項目,2018-2019,主持
  7. 基於經濟性和舒適性的先進公務機多學科優化設計方法研究,航空科學基金,2016-2018,主持
  8. 先進公務機氣動優化設計方法與流程研究,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2015-2016,主持
  9. FADS氣動計算模型構建及測壓點分佈對大氣參數辨識精度影響研究,航空科學基金,2014-2016,主持
  10. 大型民航客機機翼氣動設計,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2009-2010,主持
  11. 包含小翼的民機機翼氣動多目標優化,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基金,2009-2010,主持
  12. 無人機氣動佈局研究,航天預研課題,2012,參與
  13. 高升阻比外形氣動特性計算,航天課題,2012,主要完成人
  14. 高超聲速無人機概念與關鍵技術研究,航天預研課題,2011-2012,主要完成人
  15. 柵格翼外形氣動設計,航天課題,2011-2012,參與
  16. 下一代亞、超聲速大型客機技術指標及關鍵技術論證,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基金,2010,參與
  17. 阻力的精確計算及高性能機翼的優化設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5-2005,參與
  18. 高升阻比翼型和機翼的多點優化設計,航空科學基金,2004-2007,參與
  19. 高綜合性能翼型和機翼的優化設計方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3-2005,參與
  20. 無人機翼型與機翼設計計算,國家863計劃,2003-2004,參與

王曉璐教學項目

  1. 飛行器總體設計,河南省本科高校專創融合特色示範課程,2023-2024,主持
  2. 需求引領,學生中心,內涵發展——培養實踐能力突出的航空航天類創新型人才,河南省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學系列項目,2023,主持
  3. 面向無人機產業實踐人才培養的產教融合模式探索,河南省本科高校產教融合品牌項目,2022,主持
  4. 面向航空航天產業的實踐平台建設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路徑的探索與實踐,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2022-2023,主持
  5. 面向學科和專業內涵式發展的普通高校二級學院“放管服”治理改革,河南省教育綜合改革重點項目,2020-2021,主持
  6. 以創新創業為導向的航空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2020-2021,主持
  7.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虛擬教研室,教育部國家級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2022,參與

王曉璐出版著作

王曉璐專著

  1. 民機空氣動力設計先進技術[M].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合著)
  2. 現代飛機的空氣動力設計[M].國防工業出版社,2011(合著)

王曉璐譯著

通用航空飛機設計——應用方法和設計流程[M]. 航空工業出版社,2019(主譯)

王曉璐論文

  1. Chen Zhiqiang,Wang Xiaolu,Liu Zhanhe,et al.Parametric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transonic aeroelastic systems basedon incremental learning[J].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132:108054 [2] 
  2. 王曉璐,劉威威,徐向博,等. 後機身收縮方式對通航飛機氣動特性的影響研究[J].航空工程進展, 2022,13(4):37-47
  3. 王曉璐,隆斯達,吳登宇,等. 雙尾撐佈局無人機總體氣動設計研究進展[J]. 飛行力學, 2021, 39(1):1-6
  4. 王曉璐,吳登宇,苗楠,等. 雙尾撐佈局飛機氣動特性計算分析[J]. 飛行力學, 2020, 38(4):7-10
  5. Wang Xiaolu,Xie Zhengtong. Large eddy simulation of a heaving wing in free stream turbulent inflow. 11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urbulence and Shear Flow Phenomena (TSFP11), Southampton, UK, 2019 [3] 
  6. 王曉璐,劉戰合,苗楠,等. 測壓點分佈對嵌入式大氣數據傳感系統計算精度的影響研究[J].航空工程進展, 2018, 9(4):592-598
  7. 王曉璐,華傑,劉戰合,等. 新型無尾聯接翼佈局氣動特性研究[J]. 飛行力學, 2017, 35(3):28-31.
  8. Wang Xiaolu,Gong Anlong,Li Jianhua,et al.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wing camber on supersonic wing and airplan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A]. The 14th Asia Congress of Fluid Mechanics[C], Hanoi, Vietnam, 2013
  9. Wang Xiaolu,Gong Anlong,Liu Zhou,et al. Aerodynamic optimization design of airfoil and twist distribution for high aspect-ratio subsonic wing[A]. Asia-Pacific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erospace Technology[C]. Jeju, Koran, 2012 [4] 
  10. 王曉璐,朱自強,吳宗成,等. 基於N-S方程的民航機翼雙目標優化設計[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8,34(7):739-742
  11. Zhu Ziqiang,Wang Xiaolu,Liu Jie,等. Comparison of predicting drag methods using computationalfluid dynamics in 2d/3d visious flow[J]. Science in China(series E), 2007, 50(5):534-549 [5] 
  12. 王曉璐,朱自強. 高性能無人機翼型的雜交優化設計[J]. 航空學報,2007,28(4):839-844
  13. 王曉璐,朱自強,劉周,等. 基於N-S方程的翼型雙設計點雙目標優化設計[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2006,32(5):503-507
  14. Zhu Ziqiang, Fu Hongyan, Wang Xiaolu, et al. Comparison of two design methods of aerodynamic biobjectives for airfoil andwing shapes[J]. Science in China(series E), 2004, 47(2):203-215 [6] 
  15. Zhu Ziqiang, Liu Zhou, Wang Xiaolu,et al. Construction of integral objective function/fitness function of multi-objective/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J].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and Sciences,2004, 6(6):567-576 [7] 
  16. Zhu Ziqiang, Wang Xiaolu, Fu Hongyan, et al.Aerodynamic optimization design of airfoil and wing[R]. 2004,AIAA-2004-4367 [8] 

王曉璐教授課程

飛行器總體設計與優化,碩士生學位基礎課,36學時
空氣動力學,本科生專業必修課,48學時
飛行器總體設計,本科生專業必修課,48學時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導論,本科生專業必修課,16學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