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景峯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黨委書記)

鎖定
王景峯,男,1963年生,心血管內科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中國共產黨黨員。現任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黨委書記 [1]  ,中山大學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長,心血管內科主任,大內科主任,心血管醫學部副主任。
王景峯任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與起搏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心臟起搏與電生理分會起搏專業組副組長;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起搏與電生理分會委員;廣東醫學會起搏與電生理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委員,廣東省介入心臟病學會常務理事。
中文名
王景峯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3年
畢業院校
安徽醫科大學
教學職稱
教授
臨牀職稱
主任醫師
執業地點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王景峯人物經歷

1983年7月在安徽醫科大學醫療系畢業;1990年6月獲中山醫科大學碩士學位;1995年6月獲中山醫科大學博士學位。多次赴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及歐洲各國參加學術交流。2004年赴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中心從事介入心臟病學的博士後研究。
擔任《中華心律失常學雜誌》編委、《中國心臟起搏與電生理雜誌》編委、《嶺南心血管病雜誌》編委、《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誌》編委、《心肺血管病論壇》編委。

王景峯主要貢獻

在我國率先開展緊急牀邊心臟起搏的研究,成功研製出臨時起搏電極以及臨時起搏器/起搏分析儀,該技術已向多個省市醫院普及推廣。率先在華南地區開展生理性起搏治療的臨牀和基礎研究,擅長各種人工起搏器的安置(包括單腔、雙腔起搏器),已安置起搏器近千例;對嚴重器質性心臟病合併惡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診斷和治療有豐富經驗;在埋藏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和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裝置的植入方面居國內先進水平。同時擅長冠心病的介入診斷和治療,已進行數百例冠脈介入治療(PCI術,包括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支架植入術、冠狀動脈粥樣斑塊旋切/旋磨術等)手術,取得滿意療效;並能進行腎動脈及其他周圍血管病變的球囊擴張和支架植入術、先天性心臟病的介入治療、瓣膜病的球囊擴張術等。對急性心肌梗死、心衰、高血壓、心肌炎、心肌病、風濕心等疾病的治療有豐富經驗,已成功挽救眾多垂危病人。
承擔了國家“十五”攻關課題、省自然科學基金、省科技攻關及廣州市重大科技項目等多項國家、省級研究項目。主編專著4部,在國內外發表研究論文90餘篇。

王景峯獲獎記錄

臨時起搏電極以及臨時起搏器/起搏分析儀技術成果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