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晉亭

(革命烈士)

鎖定
王晉亭(1913—1942)原名連級,號晉三,抗日戰爭後改名晉亭。1913年10月25日出生於山東省堂邑縣馮段王莊(今屬聊城市東昌府區)一個農民家庭。1942年4月1日,為掩護戰友撤離,壯烈犧牲。 [1] 
中文名
王晉亭
出生日期
1913年10月25日
逝世日期
1942年4月1日
政治面貌
共產黨員
性    別

王晉亭人物生平

王晉亭,原名連級,號晉三,抗日戰爭後改名晉亭。1913年10月25日出生於山東省堂邑縣馮段王莊(今屬聊城市東昌府區)一個農民家庭。自幼喜愛學習,7歲在本村讀私塾,1927年春進入聊城山東省立第三師範附屬小學讀書,入學後各門功課成績優異。他在三師附小時,雖然還是少年,但他逐漸養成了獨立自尊和學習苦幹的精神。他還練就了非凡的口才,講演時常常説得懇切動人,博得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
1929年夏天,王晉亭小學畢業後,由於戰亂沒能升入中學,就在本莊小學教書,並在家複習了一年功課後,於1930年秋考入聊城山東省立第三師範初級部(即前期師範)。這所學校是魯西地區進步青年的活動中心,在1927年10月之前,中共魯西縣委即在此先後發展了30多名黨團員,並建立了共產黨和共青團支部,有的人還參加了1928年1月14日舉行的陽穀坡裏農民武裝暴動。當時的社會魚龍混雜,國民黨反動分子安插在這裏的人員也相當活躍。其中有汪精衞的“改組派”,後來也有蔣介石的“復興社”特務分子,因而學校內部敵我矛盾的鬥爭相當複雜。王晉亭生活在這個特定環境中,使他有機會在政治上受到很好的鍛鍊。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學校裏的愛國學生立即響應全國學生到南京請願、要求蔣介石出兵抗日的愛國運動,結果受到反動當局的鎮壓終止了。1932年春天,濟南山東省立第一鄉村師範和曲阜山東省立第二師範兩校發生了革命師生遭受國民黨特務機關大搜捕的事件,使聊城的省立學校進步學生受到很大震動。1932年冬天到1933年的春天,學校內的中共魯西總支委員會,發動並領導了聊城城內推水工人要求增資的罷工運動,雖然沒能掀起有組織的羣眾性革命行動,但在醖釀過程中,使許多要求進步的青年學生,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受到很大的衝擊和影響。王晉亭關心國內外政治形勢的發展,閲讀了大量的進步書刊,且有意結識進步同學。他積極參加學校宣傳新文化、新思想的各項活動,每次集會他都能發表自己的獨到精闢的見解,加之他善於團結進步同學,因而很快就成為該校進步學生的骨幹。
王晉亭等進步學生的活動,得到了學校中共地下黨組織的大力支持。地下黨的同志經常找王晉亭談話,一方面指導他要廣泛團結進步同志,大膽地組織傳播馬克思主義各項活動,一方面教育他加強自己的思想改造,樹立為共產主義奮鬥到底的革命理想。在黨組織的關懷下,王晉亭進步很快,1934年春,經徐運北介紹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入黨後,王晉亭幹勁十足,更加積極地為黨工作。同年4月間,他大力支持省立聊城三師的學生李士釗、崔立柱,省立聊城二中學生金瑞昌等人聯合創辦《薔薇》文藝社,並自費出版了《薔薇》文藝月刊。《薔薇》月刊以宣傳新思想為主要內容,對於傳播革命主張、教育羣眾發揮了重要作用。
1935年春,省立聊城三師成立了新的中共魯西總支委員會,盛北光任書記,王晉亭任組織委員,錢傑東任宣傳委員。他們在學校利用“拜盟兄弟”的方式,廣泛團結進步同學,發展、壯大黨的組織。從此,王晉亭以旺盛的精力,積極投身於黨組織的建立和發展工作中。他積極教育、培養進步同學,選拔其中的優秀分子入黨,使學校的黨員人數得到了快速發展。黨組織的發展壯大,推動了學校革命運動蓬勃開展,進步同學在黨組織的帶領下,同學校國民黨“復興社”特務集團開展了針鋒相對的鬥爭。在進步同學的鬥爭面前,“復興社”的特務們理屈詞窮,只好勾結學校當局,對進步學生進行恫嚇。面對敵人的恫嚇,王晉亭等毫不示弱,寸步不讓地堅持鬥爭。為此,王晉亭在校內受到國民黨特務跟蹤密報。當年暑假前,學校當局給王晉亭扣上“莫須有”的罪名,被勒令退學。
王晉亭被迫離開學校後,先後在冠縣農村,館陶縣房兒寨高級小學和拐渠小學等處任教,他一面教書,一面繼續從事地下革命活動。在課堂上,他以日本的侵華罪行為教材,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很多青少年在他的影響下,後來成長為抗日隊伍中的優秀戰士。他還利用早晚時間,走村串户,開展宣傳和動員廣大羣眾的工作。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王晉亭在堂邑梁水鎮一帶,積極組織農民抗日武裝,他們收繳了本村和鄰村地主家中的全部槍支,並及時將繳獲的槍支送到延安派來的紅軍幹部洪濤手裏,建立並擴大黨在魯西北的抗日武裝——山東第六區抗日遊擊第一大隊。
1937年11月,王晉亭被調到中共魯西北特委機關,擔任黨的巡視員。此時他的公開身份是山東省第六區範築先將軍政訓處上尉服務員。此間,他經常騎一輛自行車與其他戰友一起,到銅城、博平及冀魯邊區遊擊司令、土匪韓警砭部,去做深入的調查研究,宣傳抗日救國等工作。1938年4月,王晉亭擔任中共魯西北特委組織部長,後又任中共魯西特委組織部長、宣傳部長等職。
1938年11月15日,聊城淪陷,範築先將軍殉國,魯西北的抗日形勢十分嚴峻。為了加強黨對魯西北抗日鬥爭的領導,扭轉魯西北的抗日鬥爭形勢,根據省委指示,於1939年1月成立了中共魯西區黨委,原中共魯西特委改建為魯西區第一地委,王晉亭擔任第一地委組織部長。此後,他把全部精力投入於黨組織的鞏固和發展之中,日日夜夜奔波於所屬各縣,瞭解黨組織的建立與活動情況,指導各縣做好經常性發展黨員和支部的鞏固工作,使魯西地區的黨組織發展很快。
1939年春,魯西區黨委為加強黨的幹部教育,抽調地方幹部充實魯西區黨校,王晉亭調任魯西區黨校總支書記,負責黨的建設工作。王晉亭來到新的工作崗位後,迅速瞭解情況,開展工作,他根據黨校的實際情況,及時提出了加強黨的建設的意見。他在努力做好黨校總支及支部工作同時,還積極承擔講課任務。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裏,他為魯西區黨校的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為前線培養了大批黨員骨幹。
1940年9月,王晉亭根據組織安排,到黃河以東的大峯山地區開展工作,擔任泰西地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長。那時,濟南、泰安兩地的日軍對泰西地區不斷地進行“掃蕩”,環境很惡劣,王晉亭經常冒着生命危險深入日軍佔領區活動。1942年3月底,王晉亭在大峯山嵐峪村組織泰安、寧陽、肥城、峯山4縣的縣委書記開會,他在會上傳達了魯西區黨委工作會議和組織會議精神,並學習了毛澤東關於整頓黨風、學風和文風的文件。4月1日,即會議的第二天,大家剛吃過午飯,正休息的時候,忽然有羣眾來報告説:“發現有穿黃軍裝的部隊,正向嵐峪村方向開來。”王晉亭和與會的同志還沒來得及轉移,日軍就包抄過來了。日軍圍住村莊並瘋狂地向村內射擊,情況萬分危急。王晉亭果斷地指揮同志們整理好開會的文件,向村外突圍。在王晉亭的帶領下,大家衝破日軍的包圍圈,向村莊東南方向的山溝裏撤退,為掩護同志們撤離,王晉亭堅持斷後阻擊,在離嵐峪村不遠處,不幸頭部中彈,壯烈犧牲在一個水井旁邊。
日軍撤走後,同志們懷着萬分悲痛的心情將王晉亭的遺體裝殮掩埋,並派人向泰西地委領導機關報告嵐峪村的戰鬥經過和王晉亭不幸犧牲的噩耗。聽到王晉亭犧牲的消息,中共泰西地委領導及同志們悲痛至極,立即向魯西區黨委發急電匯報情況。不久,中共泰西地委召開了隆重的追悼大會,地委書記袁振主持大會,在嵐峪村戰鬥中脱險的地委組織部副部長武靜安報告了王晉亭壯烈犧牲的經過,同志們都為失去一位受人尊敬的老戰友感到十分悲痛。
王晉亭的忠骨埋葬在長清嵐峪村附近的山上。1946年3月,冀魯豫邊區行政公署四專署將王晉亭的遺骸移回故鄉安葬,中共堂邑縣梁水鎮區委的幹部、羣眾和基幹民兵,在王晉亭烈士墓前舉行盛大的公祭大會。同年8月,冀魯豫行政公署又在堂邑縣建立了紀念碑和烈士祠,以紀念這位民族解放戰爭中的先鋒戰士。 [1] 

王晉亭人物榮譽

2015年8月24日,入選第2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羣體名錄。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