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昶傳

鎖定
《王昶傳》是陳壽曹魏名將王昶立的人物傳記,選自《三國志》卷二十七《魏書二十七·徐胡二王傳》。 [1-2] 
本    名
王昶傳
文舒
出生地
太原晉陽
出    自
三國志

王昶傳傳記原文

王昶字文舒,太原晉陽人也。〔【裴松之注】案王氏譜:昶伯父柔,字叔優;父澤,字季道。郭林宗傳曰:叔優、季道幼少之時,聞林宗有知人之鑑,共往候之,請問才行所宜,以自處業。林宗笑曰:“卿二人皆二千石才也,雖然,叔優當以仕宦顯,季道宜以經術進,若違才易務,亦不至也。”叔優等從其言。叔優至北中郎將,季道代郡太守。〕少與同郡王凌俱知名。凌年長,昶兄事之。文帝在東宮,昶為太子文學,遷中庶子。文帝踐阼,徙散騎侍郎,為洛陽典農。時都畿樹木成林,昶斫開荒萊,勤勸百姓,墾田特多。遷兗州刺史。明帝即位,加揚烈將軍,賜爵關內侯。昶雖在外任,心存朝廷,以為魏承秦、漢之弊,法制苛碎,不大釐改國典以準先王之風,而望治化復興,不可得也。乃着治論,略依古制而合於時務者二十餘篇,又着兵書十餘篇,言奇正之用,〔【裴松之注】孫子兵法曰:兵以正合,以奇勝;奇正還相生,若循環之無端。〕青龍中奏之。 [3] 
其為兄子及子作名字,皆依謙實,以見其意,故兄子默字處靜,沈字處道,其子渾字玄衝,深字道衝。遂書戒之曰〔【淮藝生注】案《晉書·王嶠傳》“從叔司空昶”,沈當是昶從子也,而非兄子。〕 [3] 
夫人為子之道,莫大於寶身全行,以顯父母。此三者人知其善,而或危身破家,陷於滅亡之禍者,何也?由所祖習非其道也。夫孝敬仁義,百行之首,行之而立,身之本也。孝敬則宗族安之,仁義則鄉黨重之,此行成於內,名著於外者矣。人若不篤於至行,而背本逐末,以陷浮華焉,以成朋黨焉;浮華則有虛偽之累,朋黨則有彼此之患。此二者之戒,昭然着明,而循覆車滋眾,逐末彌甚,皆由惑當時之譽,昧之利故也。夫富貴聲名,人情所樂,而君子或得而不處,何也?惡不由其道耳。患人知進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諮。語曰:“如不知足,則失所欲。”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覽往事之成敗,察將來之吉凶,未有幹名要利,欲而不厭,而能保世持家,永全福祿者也。欲使汝曹立身行己,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沖虛為名,欲使汝曹顧名思義,不敢違越也。古者盤杅有銘,几杖有誡,俯仰察焉,用無過行;況在己名,可不戒之哉!夫物速成則疾亡,晚就則善終。朝華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是以大雅君子惡速成,戒闕黨也。若範丐對秦客而武子擊之折其委笄,惡其掩人也。〔【裴松之注】國語曰:範文子暮退於朝,武子曰:“何暮也?”對曰:“有秦客廋辭於朝,大夫莫之能對也,吾知三焉。”武子怒曰:“大夫非不能也,讓父兄也。爾童子而三掩人於朝,吾不在,晉國亡無日也。”擊之以杖,折其委笄。臣松之案:對秦客者,範燮也。此雲範匄,蓋誤也。〕 [3] 
夫人有善鮮不自伐,有能者寡不自矜;伐則掩人,矜則陵人。掩人者人亦掩之,陵人者人亦陵之。故三郄為戮於晉,王叔負罪於周,不惟矜善自伐好爭之咎乎?故君子不自稱,非以讓人,惡其蓋人也。夫能屈以為伸,讓以為得,弱以為強,鮮不遂矣。夫譭譽,愛惡之原而禍福之機也,是以聖人慎之。孔子曰:“吾之於人,誰毀誰譽;如有所譽,必有所試。”又曰:“子貢方人。賜也賢乎哉,我則不暇。”以聖人之德,猶尚如此,況庸庸之徒而輕譭譽哉? [3] 
昔伏波將軍馬援戒其兄子,言:“聞人之惡,當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而聞,口不可得而言也。”斯戒至矣。〔【裴松之注】臣松之以為援之此誡,可謂切至之言,不刊之訓也。凡道人過失,蓋謂居室之愆,人未之知,則由己而發者也。若乃行事,得失已暴於世,因其善惡,即以為誡,方之於彼,則有愈焉。然援誡稱龍伯高之美,言杜季良之惡,致使事徹時主,季良以敗。言之傷人,孰大於此?與其所誡,自相違伐。〕人或毀己,當退而求之於身。若己有可毀之行,則彼言當矣;若己無可毀之行,則彼言妄矣。當則無怨於彼,妄則無害於身,又何反報焉?且聞人毀己而忿者,惡醜聲之加人也,人報者滋甚,不如默而自脩己也。諺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脩。”斯言信矣。若與是非之士,兇險之人,近猶不可,況與對校乎?其害深矣。夫虛偽之人,言不根道,行不顧言,其為浮淺較可識別;而世人惑焉,猶不檢之以言行也。近濟陰魏諷、山陽曹偉皆以傾邪敗沒,熒惑當世,挾持奸慝,驅動後生。雖刑于鈇鉞,大為蜅戒,然所污染,固以眾矣。可不慎與! [3] 
若夫山林之士,夷、叔之倫,甘長飢於首陽,安赴火於綿山,雖可以激貪勵俗,然聖人不可為,吾亦不原也。今汝先人世有冠冕,惟仁義為名,守慎為稱,孝悌於閨門,務學於師友。吾與時人從事,雖出處不同,然各有所取。潁川郭伯益,好尚通達,敏而有知。其為人弘曠不足,輕貴有餘;得其人重之如山,不得其人忽之如草。吾以所知親之暱之,不原兒子為之。北海徐偉長,不治名高,不求苟得,澹然自守,惟道是務。其有所是非,則託古人以見其意,當時無所褒貶。吾敬之重之,原兒子師之。東平劉公幹,博學有高才,誠節有大意,然性行不均,少所拘忌,得失足以相補。吾愛之重之,不原兒子慕之。樂安任昭先,淳粹履道,內敏外恕,推遜恭讓,處不避洿,怯而義勇,在朝忘身。吾友之善之,原兒子遵之。若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汝其庶幾舉一隅耳。及其用財先九族,其施捨務周急,其出入存故老,其論議貴無貶,其進仕尚忠節,其取人務實道,其處世戒驕淫,其貧賤慎無戚,其進退念合宜,其行事加九思,如此而已。吾復何憂哉? [3] 
青龍四年,詔“欲得有才智文章,謀慮淵深,料遠若近,視昧而察,籌不虛運,策弗徒發,端一小心,清脩密靜,乾乾不解,志尚在公者,無限年齒,勿拘貴賤,卿校已上各舉一人”。太尉司馬宣王以昶應選。正始中,轉在徐州,封武觀亭侯,遷徵南將軍,假節都督荊、豫諸軍事。 [3] 
昶以為國有常眾,戰無常勝;地有常險,守無常勢。今屯宛,去襄陽三百餘裏,諸軍散屯,船在宣池,有急不足相赴,乃表徙治新野,習水軍於二州,廣農墾殖,倉谷盈積。 [3] 
嘉平初,太傅司馬宣王既誅曹爽,乃奏博問大臣得失。昶陳治略五事:其一,欲崇道篤學,抑絕浮華,使國子入太學而修庠序;其二,欲用考試,考試猶準繩也,未有舍準繩而意正曲直,廢黜陟而空論能否也;其三,欲令居官者久於其職,有治績則就增位賜爵;其四,欲約官實祿,勵以廉恥,不使與百姓爭利;其五,欲絕侈靡,務崇節儉,令衣服有章,上下有敍,儲谷畜帛,反民於樸。詔書褒讚。因使撰百官考課事,昶以為唐虞雖有黜陟之文,而考課之法不垂。周制冢宰之職,大計羣吏之治而誅賞,又無校比之制。由此言之,聖主明於任賢,略舉黜陟之體,以委達官之長,而總其統紀,故能否可得而知也。其大指如此。 [3] 
二年,昶奏:“孫權流放良臣,適庶分爭,可乘釁而制吳、蜀;白帝、夷陵之間,黔、巫、秭歸、房陵皆在江北,民夷與新城郡接,可襲取也。”乃遣新城太守州泰襲巫、秭歸、房陵,荊州刺史王基詣夷陵,昶詣江陵,兩岸引竹?為橋,渡水擊之。賊奔南岸,鑿七道並來攻。於是昶使積弩同時俱發,賊大將施績夜遁入江陵城,追斬數百級。昶欲引致平地與合戰,乃先遣五軍案大道發還,使賊望見以喜之,以所獲鎧馬甲首,馳環城以怒之,設伏兵以待之。績果追軍,與戰,克之。績遁走,斬其將鍾離茂、許旻,收其甲首旗鼓珍寶器仗,振旅而還。王基、州泰皆有功。於是遷昶徵南大將軍、儀同三司,進封京陵侯。毌丘儉文欽作亂,引兵拒儉、欽有功,封二子亭侯、關內侯,進位驃騎將軍。諸葛誕反,昶據夾石以逼江陵,持施績、全熙使不得東。誕既誅,詔曰:“昔孫臏佐趙,直湊大梁。西兵驟進,亦所以成東征之勢也。”增邑千户,並前四千七百户,遷司空,持節、都督如故。甘露四年薨,諡曰穆侯。子渾嗣,鹹熙中為越騎校尉〔【裴松之注】案晉書:渾自越騎入晉,累居方任,平吳有功,封一子江陵侯,位至司徒。渾子濟,字武子,有雋才令望,為河南尹、太僕。早卒,追贈驃騎將軍。渾弟深,冀州刺史。深弟湛,字處衝,汝南太守。湛子承,字安期,東海內史。承子述,字懷祖,尚書令、衞將軍。述子坦之,字文度,北中郎將,徐、兗二州刺史。昶諸子中,湛最有德譽,而承亦自為名士,述及坦之並顯重於世,為時盛門雲。自湛已下事,見晉陽秋也。〕 [1-2] 

王昶傳傳記註釋

二千石:郡守、太守的通稱。漢郡守俸祿為兩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因有此稱。
都畿:指京都及其周圍地區。畿[jī],古代王都所領轄的方千里地面。 [4] 
蜅[fǔ]戒:惡劣作風。蜅,蟹屬。 [5] 

王昶傳傳記譯文

王昶,字文舒,太原晉陽人。少年時與同郡的王凌在當地很有名氣。王凌年紀大點,王昶把他當兄長看待。魏文帝曹丕即位以前,王昶為太子文學,遷中庶子。曹丕即位以後,王昶升任散騎侍郎,為洛陽典農。當時洛陽樹木成林,王昶以他的勤勞為百姓做了表率,開墾了很多荒地。後任兗州刺史。魏明帝曹睿即位,加封揚烈將軍,賜關內侯爵。王昶雖然在外地作官,可一心關心朝廷政治。他認為曹魏很多弊端承秦漢而來,法制苛刻而又瑣碎,很少修改國家大典以正先王的風範。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希望政治開明,國家強盛是不可能的。於是撰著《治論》,依照古代制度,取其可供今天借鑑的有關條項,寫了二十多篇。又著《兵書》十幾篇,探討奇正交用的戰術,青龍年間上奏朝廷。
他為兄弟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取名字,都依據謙虛和誠實,用以顯示他的志趣。所以他兄弟的孩子,王默字處靜,王沈字處道,自己的孩子一個叫王渾,字玄衝,一個叫王深,字道衝。他又寫信勸戒他們説:
作為晚輩,最重要的是有實際本領,有高尚情操,讓父母臉上有光。實際本領、高尚情操、父母榮光這三件事誰都能明白其中的價值,可還是有人身敗名裂,殃及家庭,致使全家覆滅,這是因為他們家的傳統不是正道。講究孝敬仁義,這是諸事中最重要的。依照它來立身行事,這是一生的根本所在。講究孝敬,宗族內部才相安無事,講究仁義,鄰里之間才會相互尊重。這樣做,修身養性就是不錯了,名聲自然會傳到外邊去。人如果不注意品行修養,捨本求末,崇尚虛浮奢華,以至結黨營私,那麼就會讓人覺得虛偽,甚至釀成隱患。不要崇尚浮華,不要結黨營私,其中的道理顯而易見,但是仍有很多人重蹈覆轍,追求浮華,這都是因為名利觀念在作祟。當然,富貴聲名,誰不願意擁有呢?但是君子卻可以得到而不要,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厭惡不由正道求取名利。人生最大的禍患是隻知進而不知退,只知追求情慾,而不知滿足,所以才會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常言道:“如果不知足,得到的也會失去。”所以人要知足,就會滿足。縱覽古今成敗吉凶,那些追名逐利,慾壑難填的人,沒有誰能保持家世不衰、自己不毀滅的。我希望你們做人要嚴謹,遵從儒家的教義,信奉道家的言論,所以給你們起名叫玄默沖虛,要讓你們看到自己的名字,時刻不忘它們的含義,不要違背。古代時,盤子上有銘文,几杖上有誡文,為的是低頭抬頭都能看見它們,用來節制自己。更何況是自己的名字,難道不白話二十四史該隨時勸誡自己嗎?一般來説,事物成長的快,其消亡的也快;其生長的慢,就會有好的結果。清晨開花的草,到晚上就該零落了;而松柏青翠,嚴冬不衰枯。因此真正的君子不願自己速成,而望大器晚成。像範睺看不起秦客而武子用杖擊範,折斷他的委鮹,那是因為武子厭惡範睺看不起人。
人有點善意,很少有不自誇的,有點能耐的很少有不自傲的。自誇就會看不起人,自傲就會盛氣凌人。看不起人的人,人們也看不起他;盛氣凌人的人,人們也不把他放在眼裏。所以晉國殺死三郄而百姓毫不同情,王叔與人爭權奪利,為周朝罪人。這不正是他們以為自己比別人強,自誇自傲,苦果自嘗嗎?所以君子不自誇,不是為了謙讓,而是討厭處處顯示勝過別人。能屈才能伸,能讓才叫德,示弱才是真強,如果這樣,才會萬事遂心。毀壞別人聲譽,是壞事的根源,是招致災難的開端,因此聖人特別謹慎。孔子説過:“我對於別人,很少讚譽也很少詆譭。如果有所褒譽也一定要有根據。”又説:”子貢多言愛譏評別人。難道他就夠好了嗎?我卻沒有這閒工夫。”像孔子這樣的聖人,還如此謹慎,更何況像我們這些平凡之人怎麼能肆意譭譽別人呢?
從前,伏波將軍馬援告誡他的侄子説:“聽見關於別人的不好的傳聞,只當這人是自己的父母,雖然聽到了,卻不能傳出去。”這個告誡真是細心到極點了。別人如果詆譭自己,應當躬身自省。如果自己確有值得別人詆譭的言行,別人的詆譭就是恰當的;如果自己沒有什麼過錯,那麼別人的詆譭就純屬烏有。如果人家批評得對,就不要埋怨別人,如果別人批評得不對,又不會危害你自己,何必反唇相譏呢?而且,聽見別人詆譭自己就發怒,把惡名再推到別人身上,那麼人家就會越發詆譭你;還不如沉默寡言,退而修養自己為好。諺語説:”救人於嚴寒,不如多加些皮裘;阻止別人的誹謗,不如自己修養道德。”這話是很對的。如果和那些搬弄是非的人,特別是兇狠險毒的人打交道,距離近都危險,更何況和他們當面辨明是非,那就更危險了。那些虛偽的人,言論沒有任何根基,不依據道義,行為不遵守自己的言論,其浮淺是很容易識別的。可惜世人多被他們所迷惑,不願意認真鑑別一下他們的言行。近世的人如濟陰魏諷、山陽曹偉都因為傾聽邪惡、道德敗壞而被處死,他們迷惑世人,扶持奸竊叛逆之人,煽動年輕人作亂。雖然他們被殺,但是他們的惡劣作風,污染世風,影響深遠,要謹慎呵!
至於那些甘心於山林隱逸的人,像伯夷、叔齊等寧可餓死首陽山;還有像介子推等,寧可燒死在綿山也不願出仕。雖然他們的言行可以對那貪慾之徒有所警誡,可以導向好的社會風尚,但是真正的聖人是不會像他們這樣去做的,我也不願意你們去效法。你們的先輩,世代作官,崇尚仁義,為人謹慎,講究孝悌之道,廣泛向友人學習。我和同事交往,雖各有不同,但都會從不同的人那兒學到一些東西。
潁川郭奕,為人通達、聰敏,有知識。可是他的為人稍微遜色些,輕視富貴,固然可嘉,但也有些過分,如果他得到自以為不錯的人,就十分敬重,猶如高山一般敬仰着;如果他不認為是能人的,就不把他們放在眼裏,把他們視為小草。我因為和他相知,所以和他來往密切,但不希望你們像他這樣做。北海徐幹,不求名譽,不求財富,淡泊處世,追求道德修養。即使他有所褒貶,也都假託古人之口説出,而對當世則從不評論是非。我很敬重他,希望你們能向他學習。東平的劉禎,有出眾的才能,真誠有節度且有大志,然而他的性情和行為不太相等,很少有約束和顧忌,得和失足可以正負抵消。我很喜歡他,看重他。但不願你們追慕他。樂安任嘏,完全遵循古道,內心敏鋭,而外表寬厚,謙遜恭讓,居處不避開污濁的凹地,平時好像膽怯,卻能見義勇為,在朝做官則可以公忘私。我把他視為好友而推重他,願你們以他為榜樣。如果你們能引而伸之,觸類而推,你們就可以從我所推舉的人物中得到啓發了。至於用錢應以家族作為首先考慮的對象,施捨一定要注意賙濟那些急需的人,出入鄉里朝廷一定要慰問老人,議論時不要貶低別人,作官時要盡忠盡節,用人交友一定要誠實,處世一定不要驕傲貪淫。貧賤時萬不可自暴自棄,進與退要想到是否合適,凡做事要三思而後行。如果這樣做了,我就沒有什麼憂慮了。
青龍四年(236),皇帝下詔説:“現在準備召納人才,凡是才智雙全,能深謀遠慮,料遠若近,視昧而察,運籌帷幄,辦事謹慎,清正修養,周密、冷靜,孜孜不倦,一心為公的人,不論年齡大小,不管出身貴賤,卿校以上各選舉一人。”太尉司馬懿推舉王昶應選。正始年中,王昶在徐州任職,被封為武觀亭侯,遷升徵南將軍,持節都督荊州、豫州諸軍事。王昶認為,國家總會有人,但是戰爭未必總是勝利,地勢險峻是不變的,但是守備之勢頭不能長久不變。而今屯兵宛城,離襄陽三百多里,各軍營分散駐屯,船在宣池,有緊急情況,都來不及調動。於是上表請求把當地政府所在地遷到新野,在二州內練習水兵,開墾農田,積蓄糧食。
嘉平初年(249),太傅司馬懿殺死曹爽之後,向大臣詢問政治得失。王昶陳述了五條治國方略:第一,崇尚道統,鼓勵學業,抑制浮華,修建學校讓學生們入學。第二,設立考試製度,考試是個標準。沒有一定標準而想衡量曲直是不可能的,沒有考試製度而或降或升某人,空論是否有才能,也是沒有根基的。第三,讓官吏任職的時間長一些,有政績的升官賜爵。第四,省減官員的實際收入,讓他們知道廉潔羞恥,不要和老百姓爭利。第五,杜絕奢侈,倡導節儉,使各個官員服飾有別,上下有序。儲備糧棉,讓人們返樸歸真。皇帝下詔褒揚王昶,讓王昶修撰百官考試的程序。王昶認為,唐堯、虞舜時代雖然有升、降官吏的公文,但是如何考核官吏的方法未流傳下來。周朝的制度雖有冢宰的職位,根據各位官吏的政績給予賞罰,但是沒有如何比較確定的標準。因此,聖主實應明白如何任用賢人,,舉任賢黜劣的辦法,把這個工作委託給賢達之人,讓他統管此事。任用某人,是否賢能,可以知其大概。他的議論,大體就這些。
嘉平二年(250),王昶又上奏説:“孫權放逐賢良大臣,內部紛爭,可以乘機制服吳、蜀。白帝與夷陵之間的地帶,黔、巫、秭歸、房陵等地都在江北,民眾與新城郡多有接觸,可以襲取此地。”於是朝廷派新城太守州泰襲取巫、秭、歸、房陵,荊州刺史王基逼向夷陵,王昶逼向江陵。在兩岸用竹索作橋,渡水襲擊敵軍。敵人逃到南岸,又開鑿七條道路來進攻。王昶讓弓箭同時發射,東吳大將施績在夜裏逃進江陵城。王昶派兵追殺數百人。他想把敵人引到平曠的地段,與之交戰。於是派五軍列隊沿大道撤軍,以假象矇騙敵人,同時又派人騎馬挑着繳獲的戰利品在城的四周向敵人顯示,以激怒敵人。埋設伏兵,等待襲擊敵人。施績果然派兵追殺大軍,王昶出兵與之決戰,結果大獲全勝。施績逃跑,他手下大將鍾離茂、許旻被殺。繳獲敵人的鎧甲、旗、鼓、珍寶、武器無數,班師而還。王基、州泰都立下了戰功。於是王昶被任命為徵南大將軍、儀同三司,晉封京陵侯。毋丘儉、文欽反叛,王昶率兵抵抗有功,賜封他的兩個兒子為亭侯和關內侯。他被晉升為驃騎將軍。諸葛誕反叛,王昶佔據夾石,逼近江陵,牽制着施績、全熙,使他們不敢輕舉妄動。諸葛誕被殺後,皇帝下詔説:“從前孫臏輔佐趙國,直逼大梁。西部兵力大舉前進,也形成了東征的趨勢。”為王昶增邑千户,加上以前所封,共四千七百户,又升至司空,照舊持符節、都督諸軍。王昶最終死於甘露四年(259),諡號穆侯。他的兒子王渾繼承爵位,鹹熙年中任越騎校尉。 [2]  [6] 

王昶傳成語鑑賞

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脩:王昶告誡其子嚴於律已,引用諺語説,救寒不如用厚皮衣,制止誹謗不如加強自身修養。後以“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脩”勸勉人加強修養。 [7] 
顧名思義:從名稱想到所包含的意義。 顧:看;義:意義,含義。

王昶傳人物簡介

王昶(?-259年),字文舒,太原郡晉陽縣(今山西太原)人。少時知名,初為曹丕的文學侍從,曹丕繼位之後,王昶由散騎侍郎轉任洛陽典農、兗州刺史。魏明帝繼位,出任揚烈將軍、徐州刺史,封關內侯、武觀亭侯。伐吳之後升任徵南大將軍,晉封京陵侯。討伐毌丘儉之亂之後升任驃騎將軍,又因平定諸葛誕有功而升任司空。王昶著有《治論》、《兵書》等數十篇論著。死後諡號穆侯。 [1] 

王昶傳書籍概要

三國志》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由陳壽所撰,包括魏志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一卷,計65卷36.7萬字,書中有440名三國曆史人物,完整地記敍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陳壽依據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等基本材料,又自行採集蜀國史事,最終成書。《三國志》有史官職務作品的因素在內,因此它是三國分立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三國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吳志》三書單獨流傳,到北宋鹹平六年(1003)三書已合為一書。 [8] 

王昶傳作者簡介

陳壽(233-297),承祚,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西晉史學家。他小時候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衞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陳壽因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入晉以後,歷任著作郎、長平太守、治書待御史等職。280年晉滅東吳,結束了分裂局面。陳壽當時四十八歲,開始撰寫並《三國志》。歷經10年艱辛,終於完成了歷史鉅著《三國志》。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