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明旨

(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清華大學原副校長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

鎖定
王明旨(1944年7月—)遼寧人,擅長油畫、工藝美術。1962年畢業於北京市工藝美術學校裝潢設計專業,1969年畢業於北京市工藝美術學院工業美術專業,1980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工業美術系研究生班,1982年入日本國筑波大學藝術系進修。歷任廣西工藝美術研究所幹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副主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作品有油畫《演出之前》,編繪有《少數民族服飾資料》及燕京飯店室內設計。
2018年1月14日,入選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 [1] 
2018年12月,當選中國美協第九屆顧問。 [2] 
中文名
王明旨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44年7月
畢業院校
北京市工藝美術學院
職    業
工藝美術師
主要成就
中國輕工業設計一等獎
北京市教學成果二等獎
出生地
遼寧
代表作品
《演出之前》《少數民族服飾資料》

王明旨職務職稱

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 [3] 
曾經擔任清華大學副校長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 [3] 
王明旨,作為工業設計專家及藝術設計教育專家,長期從事工業設計專業的教育及研究實踐工作,長期主持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與中車集團長春客車廠的合作研究項目,長期致力於藝術類專業院校的管理工作。2002年至2013年期間培養博士生十二人,2018年被評為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2020年元月退休)。在五十餘年的工作中,努力推進我國藝術設計教育的改革和創新發展,在藝術設計教學、學科建設和促進我國藝術設計發展方面做出了貢獻。 [3] 

王明旨社會兼職

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 [3] 
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藝術類專業委員會主任 [3] 
清華大學吳冠中藝術與科學獎勵基金管理委員會主任 [3]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學術委員會主任 [3] 

王明旨教育背景

1962—1967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圖案班及工業品美術專業學習,師從雷圭元、鄭可教授 [3] 
1978—1980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工業美術研究生班學習,師從奚小彭、潘昌侯教授 [3] 
1982—1984年日本筑波大學藝術設計系研修,指導教授吉岡道隆先生 [3] 
1990年1—7月 日本多摩美術大學藝術設計部高級訪問學者,合作教授平野拓夫先生 [3] 

王明旨曾擔任職務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1997年—1999年) [3] 
清華大學副校長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1999年—2004年) [3]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2003年—2008年) [3] 
中國文聯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委員(2006年) [3]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2001年-2006年) [3] 
北京市政府第六屆專家顧問團顧問(1994年) [3] 

王明旨學術兼職

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理事長 [3] 
北京工業設計促進會副會長 [3] 
西安交通大學兼職教授(2001年-2003年) [3]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名譽教授(2002年-2003年) [3] 
中國美術家協會工業設計藝術委員會主任(2003年-2018年) [3] 
清華大學第八屆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席(2004年-2007年) [3] 
中國國家畫院院委委員(2001年-至今) [3] 

王明旨研究方向

藝術設計教育研究 [3] 
工業設計創新方法研究 [3] 

王明旨學術主張

所謂設計,遠古早已有之,自從人類為了自己的生存,有意識的保護自己之時,設計即已開始。“條件”、“需求”、和“創意”就是設計的三個要素,所謂條件應該分為自然存在的環境條件和人類創造的生產加工條件;需求可分為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針對產品來説這個需求即是功能需求;創意包含了創造和審美。三個要素既是獨立的又是相輔相成的,無論科技如何發展,這三要素的組成都不會改變。只是當客觀條件發生變化時,人們的需求會隨之變化,創意也會不斷出新。現代的工業設計則是伴隨着工業化社會的開始而誕生的。立足於批量、標準化、機械生產技術。以大工業生產時代的社會理想為出發點,通過機械化的大批量生產模式,滿足趨同化的社會需求,解決機器對人的生理尺度適應性與安全操作問題,則是工業設計首要關注的問題。 [3] 
那麼,進入信息時代的工業設計就應該是立足於數碼信息技術平台,從信息時代特有的價值觀、審美觀出發,以小批量多樣化的柔性生產體系滿足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解決信息社會中日益突出的認知問題、交互界面問題、信息結構問題、情感需求問題等,從而力求創造一個在新的技術平台上的更為適合人類的生產方式。 [3] 
如同工業革命初期蒸汽機的發明使人們看到了工業時代的曙光一樣,我們有理由相信,如今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世界也僅僅是信息時代的開端。未來科技將為人類提供什麼樣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可能,這就要求我們以前瞻性的眼光和創造性的思維來探究人類未來的生活,以原創的發明和設計探索在新條件和新需求之下的新創意。 [3] 

王明旨學術成果

著作
《工業設計》(工藝美術成人高等教育叢書)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96年)出版 [3] 
《產品設計》(中國藝術教育大系)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9年)出版 [3] 
《工業設計概論》(高等教育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 [3] 
《王明旨文集》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2019年),文集將以往多種形式發表的(44篇)文章,以“交融與發展”、“紀念與回顧”、“研究與探索”和“交流與互動”四個欄目的形式呈現出來 [3] 
獲獎
1993年獲得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二等獎 [3] 
1995年工業設計作品《東健空氣淨化器》獲中國輕工業優秀工業設計一等獎 [3] 
2019年王明旨主持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長春客車廠列車設計研究室團隊骨幹成員張烈副教授以“飛躍號磁懸浮列車概念設計”在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獲第三屆中國美術獎金獎 [3] 
2013年獲得清華大學“突出貢獻獎” [3] 
1998年榮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