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文

(綏德籍革命烈士)

鎖定
王文 (1911年-1943年) 原名王學善,化名老井、羅文,男,陝西綏德人。革命烈士 [1] 
中文名
王文
出生日期
1911年
逝世日期
1943年
原    名
王學善
籍    貫
陝西綏德

王文參加革命

王文(1911―1943),原名學善,曾化名老井、羅文,綏德縣定墕鄉耿家山村人。1927年春,考人省立第四師範學校。王文進校,就被濃厚的革命氣氛所吸引,開始學習馬列主義,聽取革命宜傳,參加了學校黨組織領導的各種革命活動,並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8月,駐守綏德的國民黨反動軍隊包圍並封閉了四師,大肆抓捕進步師生。此時王文恰好受學校黨組織派遣,在鎮川堡、綏西一帶組織農民協會。聽到消息後,暫回家鄉宣傳革命。
回到家鄉後,王文一邊參加勞動,一邊宣傳革命道理,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他的舅舅、哥哥、妹妹、弟弟都先後參加了革命。1930年初,王文經李景林介紹轉為中共黨員。隨後,又創建了綏德區委,擔任區委書記。1935年1月後,相繼任綏德縣革命委員會主席、縣革命委員會改稱縣蘇維埃政府任副主席、中共綏德縣委書記等職。
1936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主力西征後,蔣介石增派湯恩伯之十三軍“圍剿”西北革命根據地。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吳堡縣個別領導人堅持硬拼蠻幹,造成嚴重損失。黨及時派王文任東地區區委書記兼中共吳堡縣委書記,糾正了指導思想上的錯誤,使紅軍免遭損失,為保衞陝北省中心區域的安全做出了貢獻。

王文抗戰時期

全面抗戰開始後,王文任米脂縣縣長,團結李鼎銘等進步愛國人士走上抗日道路。不久,奉調入中共中央黨校學習。1938年初,中共中央決定由郭洪濤帶領王文、王子文霍士廉等50多位幹部,攜帶兩部電台赴山東開闢敵後根據地。行前,毛澤東接見並講話,強調到山東後要廣泛發動羣眾,大量組織武裝,發展游擊戰爭,創建山東抗日根據地
王文等一行經過三個月的跋涉,當年於5月到達山東。6月,被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任命為中共膠東特委書記,負責膠東黨的建設、部隊整編與統一領導等問題。當時,膠東地區的幾支抗日武裝分屬不同的系統,步調不統一,國民黨頑固派也趁機招兵買馬,搶佔地盤。面對複雜的局面,王文決定首先發動羣眾,抓武裝隊伍的建設。為此,他深入到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掖縣三支隊向廣大官兵宣講中共的抗日方針,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軍事培訓。8月,王文赴掖縣與膠東抗日遊擊第三支隊領導人鄭耀南等面商部隊合編事宜,撤銷三支隊番號,將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和掖縣三支隊各部合編為第三軍六十一、六十二、六十三和五十五團,統一了膠東抗日武裝。9月18日,按照上級指示,第三軍改編為山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第五支隊。12月,又改編為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五支隊。第五支隊的成立,標誌着膠東抗日武裝力量的空前統一。同時,王文還深入農村,廣泛發動羣眾,很快在各縣建立起游擊隊和基層政權。經過半年多的艱苦工作,膠東抗日形勢蓬勃發展,建立了以蓬(萊)、黃(縣)、掖(縣)三縣抗日民主政權為基礎的膠東北海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38年12月,為加強對山東抗日鬥爭的領導,中共中央決定將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改為中共中央山東分局。1939年1月,中共中央山東分局批准建立中共膠東區委員會。同月,在召開的中共膠東區第一屆黨員代表大會上,選舉產生了中共膠東區委員會,王文當選區黨委書記。7月,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又決定將膠東區黨委改稱中共山東第三區委員會(習慣上仍稱膠東區黨委),王文仍任書記。9月,以原區黨委軍事部為基礎建立山東省第三軍區,統一領導除第五支隊以外的各地方武裝,王文任軍區政委。
1940年9月,原第五支隊編為山東縱隊第五旅,第三軍區又先後組建三個團,組成新的第五支隊,王文兼任政委。在王文和區黨委領導下,抗日軍民迅速向北海、西海、東海地區進發,並逐步向南發展,使這一地區成為膠東半島西部比較穩定的抗日根據地。
1941年3月15日,山東縱隊駐膠東的五旅、三旅獨立團和五支隊分東、西兩個戰場,發起了強大的反擊“反八聯軍”戰役。五支隊在東海區戰場殲滅了陳顯、苗佔奎等部千餘人;五旅及三旅獨立團在西線的棲霞東部之桃村殲滅蔡晉康部千餘人。我東、西兩路部隊會師桃村。當即南下海萊。將南竄之趙保原部之一部包圍在吉格莊,徹底摧垮了國民黨頑固派軍隊組成的所謂“反八聯軍”。
從1939年夏到1941年春,膠東軍民在王文等人的領導下,經過仰望頂、靈山、良蒙山、葛門口等戰鬥,粉碎了日軍的“掃蕩”,使膠東根據地日益發展和鞏固。到1941年,膠東軍民粉碎了三次約有千人以上的日軍進攻。期間,於1940年底,山東縱隊第四次整編後,王文任新編的山東縱隊第五支隊政委。
隨着膠東抗日形勢的發展,膠東的抗日政權日趨鞏固與完善。1942年9月,膠東行政公署成立,王文任主任。同時,成立了統管五旅、五支隊和各地方武裝的膠東軍區許世友任司令員,林浩任政委,王文任副政委。10月,日軍調集兩萬餘兵力對膠東抗日根據地進行瘋狂“掃蕩”。王文與其他主要負責人一起,領導了全區軍民開展艱苦卓絕的反“掃蕩”鬥爭。當時,正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階段,日軍對膠東軍民進行過多次“拉網掃蕩”,使膠東處於日、偽、頑的夾攻之中。王文把依靠羣眾、堅持武裝鬥爭放在第一位,並身體力行帶領廣大幹部深入基層,組織職工會、農救會、青婦會、婦救會等羣眾團體,全面開展減租減息、大生產和參軍運動,同膠東800萬軍民一起經歷了艱苦的反“掃蕩”鬥爭,取得殲敵3000餘人的重大勝利,度過了膠東抗日戰爭歷史上最艱苦的歲月。另外,王文還在處理軍隊與地方、幹部與羣眾、上級與下級的關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王文積勞成疾

殘酷的戰爭環境,艱苦的生活條件,使王文健康狀況極度惡化。同志們不忍心,偷偷買來雞,燒雞湯給他喝。他馬上追問從哪裏搞來的,同志們只好撒謊説“是司令部送來的慰勞品”。他不信,只好造假賬哄他。1943年春節剛過,王文突然大量吐血,昏迷兩天。區黨委十分關心王文的病情,派一個警衞班和一個炊事員負責王文的安全和生活,規定除醫生和主要負責同志外,不準任何人見他。但王文剛一清醒就寫條子要警衞員找幹部來談工作。稍能行走,就避開警衞、醫護人員到機關工作。王文大量吐血後,行署機關同志紛紛主動湊錢給他改善生活,增加營養。王文堅決不收,後來考慮到同志們的真摯感情,就勉強收下來,卻讓愛人王倫將自己的一點錢也添進去一併交行署行政科,轉送給泰山災區難民。他一直與警衞班戰士、炊事員一起就餐,強調不準超伙食標準,要建立流水賬,隨時送他審閲。

王文人物逝世

在同志們的親切關懷和精心護理下,不到兩個月,王文的病情有了好轉,就又投入到黨的工作中去。這時,林浩奉調回山東局學習,膠東黨政軍工作的重擔全落在王文肩上。時間不久,他就漸漸支持不住了,但仍咬着牙堅持工作。9月,山東分局派林浩返回膠東,強令王文離職休息。然而,天妒英才,經多方治療無效,王文於1943年11月16日與世長辭,時年32歲,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安葬於棲霞英靈山烈士陵園 [1] 
參考資料
  • 1.    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陝西抗戰人物紀事:陝西人民出版社,2015:353-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