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文采

鎖定
王文采(1926年6月5日-2022年11月16日),出生於濟南,原籍山東掖縣,植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 [1] 
王文采1949年在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畢業後,留系任助教半年;1950年3月調到中科院植物研究所;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 
王文采院士是中國植物分類學和植物地理學領域的引領者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植物分類學家。他對中國植物區系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共發表28個新屬約1370個新種,提出了東亞植物區系的16個間斷分佈式樣和3條遷移路線,是毛茛科、苦苣苔科、蕁麻科等類羣分類研究的集大成者。 [18]  發現了一些植物遷移路線和分佈中心等。 [2] 
2022年11月16日,王文采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16-17] 
中文名
王文采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山東濟南
出生日期
1926年6月5日
逝世日期
2022年11月16日
畢業院校
北京師範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中國高等植物圖鑑》《中國高等植物科屬檢索表
主要成就
中國科學院院士(1993年當選)

王文采人物生平

1926年6月5日,王文采出生于山東濟南,原籍山東掖縣(今名萊州市)。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年幼的他隨母親前往北京求學。
1945年,王文采從北平第四中學畢業,考入北平師範大學(現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
1949年8月,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因為學習成績優秀,被留校任教,擔任動物分類學、生物切片技術和外系的普通生物學三門課程的助教。
1949年8月至1950年2月,在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任助教。
1950年3月至12月,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任助理員。
1953年至1978年,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
1953年4月到11月,和李世英等人組成廣西隊到廣西西南部考察橡膠宜林地。
1954年,又到江西武功山進行採集和植物羣落樣方調查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在逆境之中,王文采仍然保持着平和的心境,堅持着自己的植物研究。
1978年至1981年,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任副研究員。
1981年到1983年,中科院組織了由王文采主持的綜合考察隊前往橫斷山區考察三年,採集了大量的植物標本。
1982年,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任研究員。 [3-5] 
2022年11月16日15時13分,著名植物分類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民主同盟盟員王文采,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16-17] 
王文采 王文采

王文采主要成就

王文采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根據2020年6月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王文采從事毛茛科、蕁麻科、紫草科、苦苣苔科等科植物的分類學研究,發現20新屬,約550新種;根據他揭示出的演化趨勢,對翠雀屬、唐松草屬、側金盞花屬、鐵線蓮屬、樓梯草屬、苧麻屬、石蝴蝶屬和唇柱苣苔屬的分類系統作了重要修訂;建立了赤車屬、微孔草屬、後蕊苣苔屬、吊石苣苔屬的分類系統;根據96科植物分佈區的分析,劃分出東亞植物區系的7種分佈式樣和3條遷移路線,推測雲貴高原和四川一帶可能是被子植物在赤道地區起源後向北擴展中形成的一個發展中心;發現雲南東南、廣西和貴州南部的岩溶地區是世界上苦苣苔亞科植物最豐富的地區,擁有此亞科的全部5族,及42屬,210種,並認為此岩溶地區是此亞科的原始分化中心。 [6] 
一、植物分類學研究
王文采院士
王文采院士(5張)
1、王文采通過對毛茛科科植物深入的分類學和系統學研究,主持編著《中國植物誌》第27、28卷 (毛茛科),發表論文17篇。發現3個新屬,193個新種,這樣,中國毛茛科由20世紀50年代原知的36屬,593種,增加到42屬,約800種,基本反映了中國極為豐富的毛茛科植物區系。根據形態學、細胞學、孢粉學等方面的特徵揭示了毛茛科,以及翠雀屬、烏頭屬和唐松草屬三個大屬的演化趨勢,並以此為指導對這三屬的分類系統作了重要修改和補充。 [7] 
2、王文采對苦苣苔科的分類和系統學作出了貢獻。主持編著中國苦苣苔科志《中國植物誌》69卷,發表論文24篇。發現15個新屬,138個新種,隨着近年的新發現,中國此科由20世紀50年代原知的40屬,210種,增到56屬,420種,基本反映出中國擁有的苦苣苔科植物區系。根據形態學方面的觀察,揭示苦苣苔科的演化趨勢。 [7] 
3、王文采主持編寫中國紫草科志《中國植物誌》64卷,2分冊。發表論文8篇。發現2新屬,27新種。根據形態學和孢粉學等方面和特徵,揭示了紫草科的演化趨勢,並據此確定諸屬的演化水平和系統位置。 [7] 
4、王文采參與合作編著的中國蕁麻科志《中國植物誌》23卷,承擔赤車屬、樓梯草屬、苧麻屬等7個屬的編寫工作,發表論文18篇。發現132個新種。根據對形態方面的觀察,揭示了上述三個屬的演化趨勢。曾對中國番荔枝科、樟科、肉豆蔻科、罌粟科、十字花科、虎耳草科、豆科馬鞍樹屬、葡萄科、金絲桃科、山龍眼科、蘿摩科和唇形科青蘭屬進行過研究,發表論文11篇,發現65個新種。 [7] 
二、植物物地理學研究
王文采 王文采
1、王文采在“東亞植物區系的一些分佈式樣和遷移路線”一文根據對毛茛科苦苣苔科蕁麻科葡萄科,並參考種子植物其它92科植物地理分佈的研究,劃分出東亞植物區系中的由西南到東方向7種分佈式樣,以及對一些科、屬的地理分佈和親緣關係的分析,發現了從中國西南分別向東到達日本、向西到達喜馬拉雅山區和向東北到達西伯利亞擴展出的三條遷移路線。推測雲貴高原四川一帶可能是被子植物在赤道地區起源後向北擴展到上述地區時形成的一個重要發展中心。 [7] 
2、王文采在“中國植物區系中的一些間斷分佈現象”一文根據對毛茛科、苦苣苔科、蕁麻科、紫草科,以及其它19科植物的地理分佈和研究,劃分出中國植物區系中的西南部與台灣、四川與日本、西南、華南或華東與東北和西伯利亞、亞洲大陸與印度尼西亞爪哇島、西南或華南與歐洲等16間斷分佈式樣,並做出初步解釋。 [7] 
3、王文采在“中國苦苣苔科植物地理”一文對中國苦苣苔科植物的地理分佈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發現廣西、雲南東南和貴州南部這一岩溶地區是世界上苦苣苔亞科植物最豐富的地區,這裏出現了這個亞科的全部5個族,42屬,210種,原始的苦苣苔族(共有5個屬)在這裏分佈有3個屬。特產此地區的植物有15個屬,163種。作者提出這一地區顯然是這個亞科的分化中心,有可能是其起源中心。 [7] 
  • 科研獲獎
獲獎年份
項目名稱
獲獎級別
1987年
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及中國高等植物科屬檢索表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1993年
東亞苦苣科植物的分類與系統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參考資料: [7] 
  • 學術論著
由王文采院士作序的3本植物圖譜 由王文采院士作序的3本植物圖譜
根據2020年6月中國工程科技專家庫官網顯示,王文采可見的最早中文論文發表是1956年在《生物學通報》上的關於水毛茛一文,最早外文論文發表是2005年在《GEOCHEMICAL JOURNAL》上的Effects of biodegradation on th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natural gas - A case study in the bamianhe oil field of the Jiyang Depression, Eastern China一文。截至2017年在《植物研究》《廣西植物》《植物分類學報》《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ASIA-PACIFIC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等期刊上共發文192篇。 [8] 
根據2020年6月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官網顯示,王文采共發表著作10部。 [9] 
王文采主持編著《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和《中國高等植物科屬檢索表》(王文采為二書編寫的第一負責人),共邀請全國130位專家參加編寫工作,自1965年起費時19年完成。收藏中國高等植物近15000種,其中9082種配有墨線圖,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植物圖鑑類著作,是農、林、牧、醫藥、輕工業等部門開發利用中國植物資源的重要基本資料,也是植物學科研和教學方面的重要參考書。 [7] 
王文采主持編寫了《橫斷山區維管植物》。該書是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和成都生物研究所等單位的59位專家根據1981-1983年橫斷山區綜考隊採集的植物標本,以及過去六十年積累的大量標本,費時5年完成的。收載橫斷山區維管植物8559種。全書分為二卷,分別於1993年2月和下半年出版。由於橫斷山脈擁有世界上最豐富、最複雜的山地植物區系,為該山區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和該山區植物區系的研究提供最新的基本資料。 [7] 

王文采人才培養

  • 主講課程
1979年、1980年,王文采應邀在北京師範大學講授系統植物學。
1982年至1987年,王文采在中科院研究生院講授系統植物學。 [10] 
  • 學術報告
根據2020年6月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官網顯示,王文采曾先後訪問瑞典、法國、英國、德國、俄羅斯和瑞士的一些植物標本館,作過有關中國植物區系的學術報告。 [4] 

王文采榮譽表彰

獲得年份
榮譽稱號
授予單位
1996年
生物志獎
1997年
生命科學獎
香港何梁何利基金會
1993年
中國科學院
2006年
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
中國科學院
參考資料: [6]  [11] 

王文采社會任職

年份
組織
職務
1962-1982
理事
1979-1983
理事
1974年
編委
1979年
《植物分類學報》
第一副主編
1982年
《植物分類學報》
主任主編
1981年
生物卷植物學編委會委員
1986年
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的植物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委員
參考資料: [10] 

王文采個人生活

  • 家庭成員
王文采出生于山東濟南,原籍山東掖縣(今名萊州市)。父親王藍玉,字寶璽,生於1892年,從事商業貿易。母親趙燕文,北京人,生於1902年,母親為父親第二位妻子。有同父異母之一兄二姊,兄年長其十歲。 [3] 
1951年王文采院士與夫人程嘉珍合影 1951年王文采院士與夫人程嘉珍合影
  • 迷上植物
王文采學長起初對植物分類學產生興趣,源於大三時上的一門課:“植物分類學”。講課的是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員林鎔先生,上課時他一手拿着植物標本,一邊講,一邊在黑板上繪圖,講述有關植物的科、特徵,屬生動的教學方式引起了王文采對這門學科的初步興趣。1948年5月初,正是春暖花開,生機勃勃的時候,林先生便領着學生們去玉泉山實習。他採下山上盛開的花朵,給同學講述各種植物所隸屬的科、拉丁學名和花的構造。花的構造在被子植物中是非常重要的,地球上的被子植物包含四百多科,一萬多屬,二十多萬種,分化主要表現在花的結構變化上。各式各樣的花的結構引起了王文采強烈的興趣,他非常好奇它們是怎樣變化的,各種花的結構之間又存在着什麼樣的關係。以後,林先生又帶着學生去了北京的天壇,香山實習,但引起了學習勁頭的王文采不滿足於此,他還經常自己跑到西山、八達嶺、南口等地去看花,畫圖;沒有工具,就拿着刮鬍子的刀片在野外解剖花,採集更多的植物標本。因為那時沒有可以查植物拉丁學名的參考書,採來的標本很多不認識,王文采就去請教那時住在西直門的林先生。就這樣,他認識了不少植物,掌握了不少科、屬的特徵,同時,因為他酷愛採集標本,宿舍裏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植物標本,這個“植物迷”的綽號也遠近皆知了。 [12] 
1963年王文采院士在四川高山草甸上採集植物標本 1963年王文采院士在四川高山草甸上採集植物標本
  • 專職研究
1948年,靜生生物調查所所長胡先驌先生從內地回北京,同時任師大生物系的兼任教授,擔任他的助教的是王文采的師兄王富全先生,他熱心地向胡先生介紹了王文采對植物分類學感興趣。於是,1949年11月的一天,胡老託王富全找到王文采,對他説:“聽説你對植物分類學感興趣,我現在要編寫一部《中國植物圖鑑》,你來幫助我怎麼樣?”對於胡老的信任和器重,王文采有些詫異,因為當時他對中外有關植物分類學文獻,植物學拉丁文等都未曾學過,對於專業的編寫工作,還有很多的不懂之處,但更多的是高興,因為這就意味着能經常去規模更大的靜生生物調查所的植物標本館看標本,查文獻了。 [12] 
不久,中國科學院成立,靜生生物調查所的植物部分、北平研究院植物所和上海生物科學社植物部分合併為中國科學院植物分類研究所。胡老又把王文采找去,問他願不願意去植物所,對於當時的王文采來説,這個消息如同喜從天降,在胡老的極力推薦下,不到一個月,王文采就從北京師範大學調到了中國科學院,正式開始了以後長達五十多年的植物分類學的研究生涯。 [12] 
1954年王文采(中左1)與考察隊員在江西萍鄉武功山 1954年王文采(中左1)與考察隊員在江西萍鄉武功山
  • 驚險雨林
“野外考察很多時候是非常危險的。”1958年11月,在雲南勐臘熱帶雨林考察中,王文采不幸得了惡性瘧疾,連續高燒,只好返回昆明,住進昆華醫院。到12月,他病勢越發嚴重,多日高燒不退,吃藥不見效。在這危急時刻,昆明植物所四名青年同志為王文采輸血1600毫升。“這一大罐血輸到我體內後,體温才逐漸降下來,也把我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 [5] 
  • 請辭院士
1993年,王文采當選中科院院士,對於許多人來説,當選院士是夢寐以求的榮譽,但王文采對於這件事卻從未留意。當時,王文采已經退休,當選院士之後便不得不又回到在職狀態,而工作內容又盡是些投票選舉活動,這對習慣了跟花草樹木打交道的王文才來説是一種精神負擔,他甚至跑到植物所領導辦公室請求撤掉自己院士的帽子,但是院士是終身制,他這一請求最終也沒能實現。 [11] 

王文采繪畫作品

“出塞詩意圖”。 [15] 

王文采人物評價

王文采是著名的植物分類學家。在近70年的潛心治學中,王文采院士學術成果不斷湧現,贏得國際聲譽,得到學術界廣泛尊崇。他在探明中國植物的種類、分佈狀況、經濟用途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一張張標本,一個個物種讓他始終煥發着生命的活力。他的一生都遨遊在植物王國的世界中。植物分類學、植物標本已經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 [13]  (中國科學院評)
王文采不但是著名的植物分類學家,在植物科學繪畫方面的造詣也很深。 [14]  (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評)
植物學家王文采善於描繪植物之美,他繪製的植物標本圖美輪美奐,而他的“出塞詩意圖”揮毫間層雲頓生、丘壑林立,顯露出保家衞國的豪邁之氣與濃厚的古意。(人民政協網評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