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愛萍

(山西農業大學副教授)

鎖定
王愛萍,女,1973年生,山西省交城縣人。現為山西農業大學農學院學院教授 [3]  、碩士生導師,山西省科學技術協會會員,省作物學會理事。主要從事作物生物技術與栽培耕作方面的教學、科研工作。
中文名
王愛萍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73年
畢業院校
山西農業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3]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作物生物技術與栽培耕作
性    別
發表論文數目
38篇(截至2019年7月) [1] 
教學職稱
教授 [3] 

王愛萍人物經歷

  • 2007.9- 2008.7,復旦大學進行高等學校青年骨幹教師國內訪問學者的研究和學習。
  • 2003.9-2006.6,山西農業大學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獲博士學位。
  • 2000.7-今, 山西農業大學農學院從事作物栽培與基因工程方面的教學、科研工作。
  • 1997.9-2000.6,山西農業大學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
  • 1993.9-1997.6,山西農學院農學系畢業,獲學士學位。
  • 2016.6 — 2016.12 新西蘭Massey University訪問學者。
  • 2009.10 — 山西農業大學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碩導。
  • 2024.2 — 山西農業大學作物學 教授。
  • 2008.9 — 2024.1 山西農業大學作物學 副教授。
  • 2003.9 — 2008.8 山西農業大學作物學 講師。
  • 2000.8 — 2003.8 山西農業大學作物學 助教。 [3] 

王愛萍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作物生物技術和栽培生理,通過對小麥抗旱相關基因的單核苷酸多態性以及功能進行研究,結合小麥栽培及生理,對小麥的抗旱表型及其對應的分子機制進行研究。

王愛萍主要貢獻

王愛萍科研成果

先後主持和參加的科研項目多項,參與國家“973”、“863”研究項目,現主持山西省財政支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1項,參與農業部行業項目1項。曾主持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項目和山西農大青年科技基金支助項目各1項。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出版著作2部。參與小麥品種審定2個。

王愛萍教學科研項目

1. 小麥豌豆間套作模式根際土壤叢枝菌根真菌多樣性的研究,山西省基礎研究項目,2019-2022,主持
2. 麥豆間套作根系菌羣節肥高產模式研究,山西省重點研發(一般)項目,2017-2019,主持
3. 小麥新品種選育及高效增值配套技術研究,山西省科技攻關計劃(農業)項目,2012-2014,主持 [3] 

王愛萍專著教材

專著:
1、王愛萍、董琦著,小麥抗旱研究進展,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2、沼氣農業工程技術,2005,中國社會出版社 [3] 
教材:
1、《農學概論》(“十一五”規劃教材)(副主編),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0。
4、參編,農學實驗教程,2018,中國農業出版社
5、參編,基因工程原理與技術,2015,化學工業出版社
6、參編,分子生物學與基因工程實驗技術,2014,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3] 

王愛萍論文

1、王愛萍等.TaMyb2-基因在普通小麥(Triticum aestivum L.)及其近緣種中的單核苷酸多態性分析.作物學報.2006. 12(32):1809-1816。
2、王愛萍等.TaMyb2-的亞細胞定位研究.惠州學院學報.2007.6(105):10-13。
3、王愛萍.乾旱脅迫下小麥TaMyb2-Ⅱ基因的表達水平變化研究.山西農業大學學報.2008.3(28):255-256。
4、王愛萍等.小麥TaMyb2基因轉化擬南芥表達載體的構建及其遺傳轉化.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2008,14(6):750-752。
5、王愛萍等.小麥TaMyb2-Ⅱ基因的克隆.山西農業大學學報,2009,29(2):104-105。 [2] 
6、Trade-offs between wheat soil N2O emissions and C sequestration under straw return, elevated CO2 concentration, and elevated temperatur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3, 892, 164508
7、Mitigation of Elevated CO2 Concentration on Warming-Induced Changes in Wheat Is Limited under Extreme Temperature during the Grain Filling Period. Agronomy. 2023, 13, 1379
8、施磷和間作對麥田土壤真菌羣落結構的影響.菌物學報, 2023-11-21
9、施氮和間作對春小麥土壤叢枝菌根真菌羣落結構的影響.山西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3,43(5): 61-69
10、施氮與種植方式對北方旱作農田土壤酶活力及養分含量的影響.華北農學報,2023,38(3):130-138
11、不同磷肥水平和種植模式對土壤養分含量和酶活的影響.山西農業科學,2023,51(7):742-749
12、Selenium Application Enhances the Accumulation of Flavones and Anthocyanins in Bread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Grain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22
13、氮磷分施和間作對春小麥花期土壤養分和酶活性的影響. 山西農業科學,2022,50(10):1414-1421
14、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and transcrip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DNA methyltransferases conferring temperaturesensitive male sterility in wheat. BMC Genomics. 2021, 22: 310
15、 Elevated CO2 reduces the adverse effects of drought stress on a high-yielding soybean (Glycine max (L.) Merr.) cultivar by increasing water use efficiency.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18, 132(11): 660-665 [3] 

王愛萍規程

1. 富硒小麥栽培技術規程. 山西省地方標準,DB14/T 1500-2017,第一 [3] 

王愛萍專利

1. 一種組合式水稻種植噴藥機構,2022,ZL 202110862536.4
2. 一種無塵化水稻收割脱粒機,2022,ZL 2021 1 1149347.9
3. 一種用於穀物下料轉移的農業對接裝置,2018,ZL 201720548812.9
4. 玉米加工農用機械設備,2018,ZL 201720440117.0 [3] 

王愛萍獲獎記錄

1.“山農129”小麥品種(審定編號:晉審麥2009007)。
2. 高產小麥新品種山農129 選育及推廣,山西省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2016,第二 [3] 
3. “教書育人模範教師”,2021,山西農業大學農學院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