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志均

鎖定
王志均(1910年8月3日-2000年12月24日),山西昔陽人。中國共產黨黨員,九三學社社員,生理學家,醫學教育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生前是北京醫科大學教授。 [1-3]  [7] 
王志均於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獲得理學學士學位;1941年—1946年7月任國立貴陽醫學院生理學教授 [6]  ;1950年從伊利諾伊大學醫學院畢業,獲得哲學博士學位;1953年—2000年任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生理學教授;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2000年12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 [1-2]  [4]  [6]  [8] 
王志均長期從事胃腺、胰腺分泌的調節機制,消化器官活動對物質代謝的影響以及腦-腸肽的細胞保護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15] 
中文名
王志均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山西昔陽
出生日期
1910年8月3日
逝世日期
2000年12月24日
畢業院校
伊利諾伊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王志均人物生平

青年王志均 青年王志均
1910年8月3日,王志均出生于山西昔陽。
1932年,考入清華大學生物系。
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獲得理學學士學位,同年,在北平協和醫學院進修生理學。
1939年,在昆明中心醫學院任教。
1941年—1946年7月,任國立貴陽醫學院生理學副教授、教授。 [6] 
1946年,在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醫學院學習進修。
1950年,從伊利諾伊大學醫學院畢業,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1950年9月—1953年,任北京大學醫學院生理學副教授。
1953年,被國務院批准授於終身教授職稱。
1953年—2000年,任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生理學教授。
1947年,在美國留學期間 1947年,在美國留學期間
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2000年12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 [1-2]  [4]  [6]  [8] 

王志均主要成就

王志均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與免疫學家謝少文(中)、外科學家吳英愷(右)合影 與免疫學家謝少文(中)、外科學家吳英愷(右)合影
20世紀40年代,王志均做了移植胰狗腸釋放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的生理學研究,闡明迷走—胰島素系統,發現交感神經對胰高血糖素的釋放作用,證實了迷—胃泌素機制在胃液分泌神經反射期中的重要意義,發現有些胃腸激素具有細胞保護作用,提出細胞保護可能是胃腸激素的生理功能之一的假説。 [30] 
20世紀50年代,王志均在消化器官活動對代謝影響的研究中,提出在營養物質被吸收入血之前,消化器官本身的活動可能即已影響代謝活動這一思路,經過論證,生理性刺激消化道,即可通過迷走—胰島素系統和交感—腎上腺素系統啓動代謝過程。文革結束後,王志均又開拓了腦腸肽對代謝調節的研究。
20世紀60年代,王志均設計出一種“胃腸四通瘻”技術,來代替常用的“巴氏小胃”技術,證實了“迷走—胃泌素機制在胃液分泌神經反射期中的重要性”。
20世紀70年代,王志均開展了消化道細胞保護作用的研究。發現胰多肽對實驗性急性胰腺炎有明顯的細胞保護作用等,説明細胞保護作用可能是某些胃腸肽的重要功能之一。 [4] 
  • 學術論著
王志均專著《中國生理學史》 王志均專著《中國生理學史》
截至2000年12月,王志均共發表科研論文100餘篇,專著6部 [31]  ,其他論著部分參考如下:
[1]王志均.幽門螺桿菌:掀起對胃十二指腸病認識的革命[J].生理科學進展,1996(2期):101-106. [18] 
[2]王志均.關於內分泌概念的相對性和發展[J].生理科學進展,1983(3):6-8. [19] 
[3]顧增發,王志均.胰多肽對急性胰腺炎大鼠的細胞保護作用[J].生理學報,1983(02):98-104. [20] 
[4]王志均.發現促胰液素的故事[J].生理科學進展,1979(02):44-45. [21] 
[5]汪建英,王志均,李振甲,等.胃粘膜萎縮大鼠適應性細胞保護作用的變化及其與內源性PG_s等的關係[J].生理學報,1987(1). [22] 
[6]汪建英,郭燕世,王志均.胃蛋白酶的適應性細胞保護作用及其機制[J].生理學報,1985(06):25-31. [23] 
王志均專著《胃腸激素》 王志均專著《胃腸激素》
[7]王德民,蘇秉雯,王志均,等.泥炭腐植酸對大鼠慢性實驗性胃潰瘍癒合的影響[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1982(2). [24] 
[8]汪建英,王志均.胃粘膜Na~+-K~+-Mg~(2+)-ATPase在適應性細胞保護機制中的作用[J].生理學報,1988(03):4-11. [25] 
[9]汪建英,王志均,李振甲.6-Keto-PGF_(1α)和TXB_2在胃粘膜適應性細胞保護中的作用[J].生理學報,1986(05):11-19. [26] 
[10]朱文玉,屠亞紅,王志均.生長抑素對大鼠胰島B細胞功能的保護作用[J].科學通報,1988,33(7):546-546. [27] 
[11]王志均.中國生理學史[M].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1993. [28] 
[12]汪建英,郭燕世,王志均.胃蛋白酶的適應性細胞保護作用[J].生理科學,1984(Z1). [29] 
  • 學術交流
時間
學術活動名稱
舉辦地
1956年7月
中國生理學會十三屆代表大會 [10] 
北京
1964年
中國生理學會第十四屆代表大會 [10] 
大連
1978年10月
中國生理學會第十五屆代表大會 [10] 
青島
1981年11月
中國生理學會第十六屆代表大會 [10] 
桂林
1985年5月
中國生理學會第十七屆代表大會 [10] 
成都
1994年5月
中國生理學會第十九屆代表大會 [10] 
武漢
1998年9月
中國生理學會第二十屆代表大會 [10] 
廬山
  • 科研獎勵
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1978年
消化器官活動對代謝的影響——十二年工作總結 [2] 
全國科學大會優秀論文獎
1985年
腦—腸肽在消化和代謝調節中的作用 [2] 
北京市科學技術成果獎二等獎
1986年
衞生部科學技術成果獎二等獎

王志均人才培養

  • 教育思想
左起曲綿域、王德炳、馮傳漢、王志均、王夔 左起曲綿域、王德炳、馮傳漢、王志均、王夔
王志均對於培養科學人才,應當重點培養有知識、有創新能力和有事業心的“三有”開拓型人才。他主張培養學生的求知慾、自學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獨立行動能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辦法就是進行科學研究。用啓發誘導方式來引導學生,而不是時時處處管起來。 [4] 
  • 教學方法
王志均在教學中主張啓發式,反對照本宣科,引導學生去思維、探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強調把智能培養放在第一位,把傳授知識放在第二位。他撰文闡述自己對教育的意見,人才要在德智體三方面全面發展。只有培養出德才兼備、體魄健康、有理想、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有民族自尊心、不計名利、勤勞節儉的青年一代,我們的祖國才能有更美好的明天。 [2] 
  • 講授課程
王志均指導學生做實驗 王志均指導學生做實驗
1950年,王志均任教於北京醫學院期間,給學生講授“生理課”、“人體生理學 [30]  ”等課程。他還為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學生講授“消化生理課”等課程。 [4] 
20世紀80年代,王志均開設“消化和內分泌”課程。 [4] 
  • 培養成果
截至2000年12月,王志均共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及進修生50餘名,大多都是高、中級專業人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的中堅力量 [9]  ,如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黨委書記、院長萬有教授 [5] 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王德炳教授等。 [17] 

王志均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53年
終身教授職稱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1980年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1987年
伯樂獎 [2] 
1990年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2] 
1991年
國家教委“從事高校科技工作40年成績顯著”榮譽證書 [12] 

王志均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56年
中國生理學會第十三屆理事會常務理事 [10] 
1964年
中國生理學會第十四屆理事會常務理事 [10] 
1978年—1981年
中國生理學會第五屆理事會副理事長 [10]  [16] 
1981年—1985年
中國生理學會第十六屆理事會副理事長 [10]  [16] 
1985年—1989年
中國生理學會第十七屆理事會理事長 [10]  [16] 
1994年—1998年
中國生理學會第十九屆理事會名譽理事長 [10]  [16] 
1998年—2000年
中國生理學會第二十理事事會名譽理事長 [10]  [16]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第五屆委員會委員 [13]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第六屆委員會委員 [14] 

生理科學進展》主編 [9] 

中國生理科學會副理事長 [2] 

王志均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1999年,王志均夫婦與女兒一家合影 1999年,王志均夫婦與女兒一家合影
王志均的父親王貴祥在鄉務農,母親田氏在家操持家務,家中還有姐、弟、妹各一人。家境雖不富裕,但尚能維持。王志均少年時代在本鄉讀小學,學制7年,除國文、算術外,還唸了四書、詩經等。王志均學習刻苦努力,每學期總是名列前茅,深得本家一位祖父王敦臨先生賞識,鼓勵他努力學習。王志均在王敦臨先生影響下學了大量文史方面的書籍,打下了良好的文、史基礎。小學畢業後,由於家境困難而輟學,在家務農。 [2] 
  • 婚姻家庭
王志均的妻子是周宏達。 [6] 
王志均的女兒王憲(任國際生理聯合會副主席、教育部基礎醫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 [4-5] 

王志均人物評價

左起:楊雄裏、陳孟勤、王志均、徐有恆 左起:楊雄裏、陳孟勤、王志均、徐有恆
“王志均先生淡泊名利、高風亮節,是‘東西方哲學的完美結合’、‘愛國主義的典範’、‘啓發式教育的倡導者’。”(神經生理學家韓濟生院士評) [4] 
“王志均先生及其他所屬的那個知識羣體,是一個人文精神很強的羣體。他們從事科研時是極其嚴謹的,但他們視野開闊,志向高遠,亦可以説是有着人們現在常説的‘終極關懷’意識。這樣的關懷,世界與人類需要,對人自身亦有益處。”(病理生理學家韓啓德院士評) [4] 
“父親(王志均)一生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他主動放棄各項優待,一生清廉儉樸。他做學問、做人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風範,留給了我和我的後代,這是我一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王志均女兒王憲評) [4] 
“王志均是中國生理學史研究的開拓者之一,對中國生理科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北京大學醫學部評) [4] 

王志均人物紀念

  • 王志均雕像
王志均雕像 王志均雕像
北京大學醫學部在生理樓的中廳建立了王志均的塑像,以緬懷其為中國生理學發展做出的貢獻。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