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彬彬

(錫劇表演藝術家)

鎖定
王彬彬,錫劇泰斗、宗師,最頂級的錫劇小生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周恩來總理稱讚其唱腔抒情優美、柔中帶剛、琅琅上口、字字清晰。
中文名
王彬彬
國    籍
中國
職    業
演員
代表作品
珍珠塔
榮    譽
錫劇泰斗、宗師

王彬彬錫劇表演家

王彬彬成就

王彬彬 王彬彬
其主演的錫劇《珍珠塔》歷演幾十年不衰,乃錫劇最精華之代表作。他很多膾炙人口的優美唱段尤其是《珍珠塔》、《雙推磨》和《拔蘭花》在20世紀下葉風靡東南地區,其唱片和錄音帶一直統領市場,銷售非常火爆,基本上每户人家都有《珍珠塔》、《雙推磨》和《拔蘭花》音帶。他和梅蘭珍演唱的中唱版《珍珠塔》,1989年10月12日由中國唱片總公司頒發全國首屆“金唱片獎”。他的很多經典唱段被編進了《中國戲曲藝術家唱腔選》。

王彬彬藝術評價

錫劇研究所所長錢惠榮説:“稱王彬彬為錫劇界的泰斗一點不為過,錫劇只有一個王彬彬。王彬彬非常鎮得住場子,只要他一上台,鬧哄哄的劇場會突然間靜下來,他一亮嗓子,儘管沒有擴音設施,但劇場內最後一排的觀眾都能聽清楚他唱的每一個字。這就是彬彬腔的獨特魅力。”

王彬彬生平

1921年8月王彬彬出生於常州市金壇西陽王巷村。7歲讀私塾,兩年後輟學。15歲學藝。先後拜何榮官、朱仲明為師,專攻小生。後又向錫劇藝人韓源生、周寶祥、李如祥等學藝。19歲嶄露頭角。在上海、常州、無錫等地搭班演出。25歲自帶戲班,後與錫劇名演員楊企雯、王蘭英合作演出,名聲大震。1947年參加無錫首先錫劇團。1951年參加無錫市文聯首先實驗錫劇團(後改為無錫市錫劇團)任演員。1953年曾進全國戲曲講習會學習。1953年參加華東地區戲曲會演,在錫劇《拔蘭花》中飾蔡旭齋,獲演員二等獎。1956年參加江蘇省第一屆戲曲會演,在《珍珠塔》中飾方卿,獲演員一等獎。1960年曾出席全國文教羣英會。1961年錫劇流派會演及1964年江蘇省第二屆戲曲會演中,均以主演《珍珠塔》而獲一等演員獎。擅演小生戲,兼演老生、花臉。勤奮好學,刻苦實踐,博採眾長,功底深厚,以唱功見長,逐漸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彬彬腔”。

王彬彬劇目和角色

錫劇大師王彬彬的藝術
錫劇大師王彬彬的藝術(13張)
他演出的主要劇目和扮演的角色有《珍珠塔》中的方卿,《雙推磨》中的何宜度,《拔蘭花》中的蔡旭齋,《孟麗君》中的皇甫少華,《西廂記》中的張生,《信陵公子》中的信陵君,《梁祝》中的梁山伯,《白蛇傳》中的許仙,《金玉奴》中的莫稽,《小刀會》中的劉麗川,《碧血揚州》中的李芝庭,《紅花曲》中的楊廠長,《羅漢錢》中的張木匠,《西安事變》中的張學良等。其中《珍珠塔》、《孟麗君》、《紅花曲》均拍成戲曲藝術片,其中《珍珠塔》、《孟麗君》早在60年代初就被香港華文公司拍成電影。

王彬彬典 故

王彬彬多次為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葉劍英、李鵬、喬石、李瑞環、榮毅仁等獻唱並被親切接見和盛讚。1959年6月,文化部調地方戲進京匯演,錫劇《珍珠塔》就在其中。演出結束後,周總理拉王彬彬坐下,“我也是江蘇人吶,錫劇我從小就聽過,也愛聽,你的演唱字正腔圓,別具一格。”不久,《人民日報》的記者張貞發表文章《錫劇“珍珠塔”在京打響第一炮》,向全國介紹錫劇,並引用周恩來的話誇獎王彬彬,稱讚其唱腔抒情優美、柔中帶剛、琅琅上口、字字清晰,並首次提出“彬彬腔”的説法。從此,“彬彬腔”自成一派,成為錫劇藝術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有“唱煞的王彬彬”之評論。
王彬彬曾任江蘇省人大代表、江蘇省政協委員,為中國劇協會員、江蘇省文聯委員、無錫市政協常委。1984年評選為江蘇省建國以來文體“十佳”人物。1986年由江蘇人民廣播電台、上海電視台等六單位,為他舉辦了《彬彬腔演唱會》。1996年獲國務院頒發的國家特殊津貼
2008年7月26日凌晨,一代錫劇泰斗王彬彬因腎臟衰竭無錫逝世,享年89歲。“一生長歌凝精華,人間傳唱彬彬腔,八九豪情鑄神韻,藝壇留吟錫劇人”,掛於追悼告別大廳兩側的這幾句文字是對王彬彬藝術生涯最真實的寫照!他是當之無愧的人民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