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廷信

鎖定
王廷信,男,漢族,1962年9月生,山西河津人,文學博士。現任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院長 [1]  ,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持完成山西省社會科學基金“九五”規劃項目《〈錦箋記〉評註》、主持完成國家崑曲藝術搶救和保護工程規劃項目《崑曲與民俗文化》,參與全國藝術科學“九五”規劃重大項目《中華藝術通史》明、清兩卷的撰稿工作。已在《文藝研究》、《文學遺產》、《民族藝術》、《藝術百家》等刊物發表學術文章90餘篇,出版獨立專著《〈錦箋記〉評註》、《中國戲劇之發生》、《崑曲與民俗文化》等3部,參與出版專著《文學古韻園》、《20世紀的中國·文學藝術卷》、《中國戲曲美學》等3部,編著《藝術學的理論與方法》。主持國家“211工程”三期“藝術學理論創新與應用研究”平台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世紀戲曲傳播方式研究》、文化部科技專項項目《科技背景下的藝術產業模式研究》等項目。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 [2] 
中文名
王廷信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籍    貫
山西河津
出生日期
1962年9月
職    稱
教授
職    務
博士生導師

王廷信學歷背景

1982.9—1986.7,山西師範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
1989.9—1990.7,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課程進修班進修;
1997.9—2000.7,中國藝術研究院,戲劇戲曲學專業,獲文學博士學位;
2000.9—2002.8,南京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工作。

王廷信研究方向

藝術理論、藝術傳播、戲劇戲曲學

王廷信科研成果

主持並完成國家崑曲藝術搶救、保護和扶持工程項目《崑曲與民俗文化》(2005)、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20世紀戲曲傳播方式研究》(2014)、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推動江蘇文藝“高原”出“高峯”的對策研究》(2015),主持江蘇省社科基地重大項目《中國藝術學經典理論文獻研究》(2010)、“中國傳統藝術傳承與傳播”創新團隊項目(2013),出版專著《錦箋記評註》(2001,吉林人民出版社)、《中國戲劇之發生》(2004,韓國新星出版社)、《崑曲與民俗文化》(2005、2007,春風文藝出版社),主編《藝術學的理論與方法》(2011,東南大學出版社)、《中國藝術海外認知研究》(2016,中國文聯出版社),參與《20世紀的中國》(1999,甘肅人民出版社)、《中華藝術通史》(明、清卷,2006,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中國戲曲美學》(2008,南京大學出版社)、《崑曲藝術概論》(2011,山西教育出版社)等專著的撰寫,主編教材《藝術導論》(2017,高等教育出版社),發表論文130餘篇。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中華傳統藝術的當代傳承研究》(2019)、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新時期藝術學理論發展研究》(2016)、江蘇省創新團隊項目《中華優秀藝術傳承發展研究》(2017)。

王廷信獲獎情況

2002年,所著《錦箋記評註》獲第十三屆中國圖書獎。
2004年,所撰《互聯網與戲曲傳播》獲第二屆王國維戲曲論文獎二等獎。
2009年,被文化部授予“崑曲優秀理論研究人員”稱號。
2009年,所著《崑曲與民俗文化》獲第二屆中華優秀出版物提名獎。
2012年,主講的《戲曲史話》被列為首批國家視頻公開精品課程。
2015年,被推選為東南大學“我最喜愛的研究生十佳導師”。
2016年,主編的《藝術導論》被評為“十三五”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規劃教材。
2016年,論文《藝術學理論的使命與地位》獲江蘇省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2016年,被評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2017年,入選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
2018年,入選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工程。
2018年,論文《中國藝術海外傳播的國家戰略與理論研究》獲江蘇省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王廷信社會服務

第七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理論學科評議組成員
2018-2022教育部藝術學理論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儺戲學會副會長、中國建築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副會長
中國戲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
江蘇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文化產業學會副會長、江蘇省美學學會副會長
南京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南京市動漫行業協會副會長
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藝術學院、安徽財經大學、濟南大學等高校兼職教授
《藝術學界》主編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