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廣文

(水東軍分區原副司令員)

鎖定
王廣文(1915-1989),字子美,河南省睢縣長崗鎮楊樓村人,1938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5月參加革命工作。 [3]  睢杞太抗日根據地創始人之一。1938年5月底,日本鬼子佔領了唯縣縣城,在中共唯縣縣委書記張輯五直接領導下,在王廣文的家鄉長崗鄉楊樓村成立了一支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王廣文從這支隊伍成立起,就在這支隊伍裏工作,直到1948年初離開水東。王廣文歷任隊長、副營長、團長、軍分區副司令員,志願軍後勒部車管部部長等職,在睢杞太根據地是個家喻户曉、威震敵膽的傳奇人物。他先後榮獲二級獨立勳章,二級解放勳章,獨立功勳等榮譽。 [2]  曾任冀魯豫十二軍分區30團團長、水東軍分區副司令員等職務。 [3] 
(概述圖來源 [3] 
中文名
王廣文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睢縣長崗鄉楊樓村
出生日期
1915年
逝世日期
1989年4月7日
軍    銜
大校
子美

目錄

王廣文人物生平

王廣文1915年生於河南睢縣長崗鄉後楊樓村的一户普通人家。 [1]  1925年,王廣文入本村私塾讀書,但因家境貧困而兩次輟學。1935年考取商丘師資訓練班,結業後,被委任為長崗鎮聯保主任,由於他為人正派、公道、真心為了鄉親好,又辦事果斷、利索,在當地享有很高威望。 [3] 
盧溝橋事變後,在中國共產黨的倡導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迅速形成,睢縣人民在面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發揚大革命時期的光榮傳統,積極行動起來,迅速投向抗日救亡的洪流。1938年2月,王廣文經白辛夫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5月31日,日寇侵佔睢縣。中共睢縣中心縣委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徐州失守後華中工作的指示》,積極武裝民眾,做好開展游擊戰爭的準備工作。張輯五、王廣文、姜朗山、王宏鈎等人以抗日干部訓練班學員為骨幹,很快在王廣文的家鄉楊樓建立了睢縣第一支抗日遊擊隊,他們在農村打麥場上開始了軍事訓練。 [3] 
睢縣抗日遊擊隊成立不久就和杞縣抗日武裝合併成立睢杞抗日遊擊大隊,簡稱睢杞大隊,王廣文任2中隊隊長。7月初,睢杞大隊又和太康抗日遊擊隊及其他武裝組建了豫東人民抗日遊擊第3支隊,簡稱3支隊,王廣文任2大隊4中隊隊長。在此期間,無論是截擊日寇徵糧隊,還是襲擾住在睢縣縣城的日寇,或者攻打長崗鎮的偽軍,聚殲投靠日寇的土匪,王廣文都身先士卒,帶頭衝鋒陷陣,屢立戰功。 [3] 
1938年10月,彭雪楓率領的東進部隊和吳芝圃肖望東分別率領的3支隊、肖大隊在西華杜崗會師,成立了新四軍遊擊支隊。隨後,他們渡過新黃河,到達豫皖蘇地區,並在那裏建立了根據地。1939年2月,王廣文隨部隊到達觀音堂,擔任3團2營副營長。1940年夏,為加強睢杞太獨立團,王廣文被調回睢杞太獨立團任1營營長。1940年12月,種種跡象表明國民黨即將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睢杞太根據地有可能受到日偽軍和國民黨部隊的聯合進攻。為保存實力,上級決定讓獨立團撤離睢杞太,到永城與八路軍第4縱隊會和。經再三考慮,王廣文和2營教導員馬玉堂決定帶領部分戰士留守睢杞太,堅持鬥爭的建議得到上級批准。王廣文等人則憑着自己的機智勇敢,依靠當地老百姓,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躲,利用游擊戰術,伺機消滅敵人。 [3] 
1941年2月,日寇糾集大批兵力,採取“鐵壁合圍”“閃電襲擊”等戰術,向睢杞太根據地進行多次大規模“掃蕩”。在地委書記韓達生被俘,地方抗日武裝連續損失,根據地日益縮小,多數黨組織遭到破壞,獨立營與豫皖蘇區黨委中斷聯繫的嚴重局面下,黨內、軍內一些幹部對堅持睢杞太地區抗戰失去了信心,對能否堅持鬥爭產生了動搖;有的垂頭喪氣,有的嚇破了膽,外地幹部想回原籍活動等等。為了統一思想認識,地委宣傳部長馬一鳴、組織部長張劍石於3月初在杞南申紀村召開緊急擴大會議。參加會議的有:馬玉堂、馬一鳴、張劍石、王廣文等各縣委負責人和軍隊連以上幹部20多人。會議分析了抗戰形勢,存在困難和問題,堅定了信心,討論制定了“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組織力量,堅持根據地抗戰”的基本方針。會議決定重建地委和獨立團,重建的地委稱水東地委,在豫皖蘇區黨委未派人之前,推選馬一鳴負責全面工作(不久任地委書記)、張劍石仍任組織部長。新成立的獨立團稱新四軍水東獨立團,公推馬玉堂任團長、王廣文任副團長、馬一鳴任政委。申紀會議統一了思想,建立了新的地委和獨立團,穩定了軍心民心,對克服困難,堅持水東抗戰起到了很大作用。 [3] 
1943年6月,王廣文在冀魯豫邊區學習結束後返回水東,仍任獨立團副團長。此時日寇在睢縣實行“治安強化”,漢奸孟昭華積極推行“保甲連坐”和“懷柔”“蠶食”政策,睢縣的地方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王廣文帶獨立團部分武裝到睢縣邊界打擊漢奸孟昭華部,剷除其坐地探、特務與爪牙,並採取閃電戰術,拔除了後台崗、王行、英王等偽據點。與此同時,杞縣大隊也乘勝摧毀了姬芳李、西陵寺、潮莊等據點,粉碎了敵人將睢縣建成“治安強化”模範縣的陰謀。 [3] 
1945年3月6日,水東地委在杞南板木村召開黨政軍民數千人大會,慶祝葉寨戰鬥的偉大勝利和軍分區成立,總結經驗,表彰戰鬥中的英雄模範人物。會上宣佈冀魯豫軍區第十二軍分區成立,餘克勤任司令員、地委書記袁振兼任軍分區政委。軍分區下轄7個縣大隊,原新四軍4師水東獨立團,改建為冀魯豫軍區30團,屬軍區建制,歸十二軍分區指揮,王廣文任團長。 [3] 
抗日戰爭勝利後,舉國歡欣鼓舞,水東人民又開始了新的戰鬥。王廣文率領30團在軍區15團、太康縣大隊的配合下於9月25日攻克太康縣城,殲敵2200餘人。 [3] 
在國民黨調集重兵搶奪勝利果實之際,水東陷入緊張的困境,王廣文和軍分區負責人團結一致,率領廣大指戰員,與10倍的敵人艱苦奮戰,前後粉碎了敵人3次“圍剿”。在第一次反“圍剿”鬥爭中,1945年10月,王廣文率部突襲杞縣馬莊寨,斃敵百餘人,俘敵營長以下200餘人,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藥。此仗,穩定了人心,打擊了國民黨軍隊的氣焰,增強了堅持水東鬥爭的信心和決心。在著名的第二次反“圍剿”鬥爭中,他遵照軍分區的命令,同政委苗丕一攜手並肩,浴血奮戰。同時,軍區派潘焱參謀長率領獨立旅增援水東。經過兩個月的艱苦奮戰,由防禦到反攻,由內線作戰到外線出擊,奪圉鎮、取柘城,殲敵1個總部、正規軍一部和3個保安團,共經大小戰鬥47次,30團1個月打28仗,還是小月,在羣眾中廣為流傳,倍受讚譽。總計殲敵8個團,達6000餘人,其中斃敵900人、傷1000人、俘敵4000人,繳獲重機槍2挺、炮6門、輕機槍30餘挺、長短槍3000餘支,其它軍事物資甚多,取得第二次反“圍剿”鬥爭的勝利。 [3] 
1946年12月8日,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分局、軍區,根據中共中央指示,決定將水東第六軍分區和華中軍區八軍分區合併擴建為豫皖蘇軍區。同年12月16日,在睢縣平崗建立豫皖蘇軍區,張國華任司令員、吳芝圃任政委。為了向豫皖蘇軍區成立獻禮,王廣文率領30團配合軍區警衞團圍攻駐杞南劉寨之敵190團,大獲全勝,並繳獲戰防槍1挺。 [3] 
豫皖蘇軍區成立後,30團、34團、35團,升編為軍區獨立旅,原冀魯豫軍區六軍分區改為豫皖蘇軍區一軍分區,王其梅任司令員兼政委、王廣文任副司令員、鄭華任副政委。王廣文為提高部隊素質,增強部隊戰鬥力方面做出了一定貢獻。他協同王其梅率部打擊了土頑,解放了通許、杞縣、太康和睢縣。為了配合野戰軍作戰,幾次組織羣眾,破擊隴海路,切斷敵人交通,有力地打擊了敵人。 [3] 
1947年6月30日夜,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野戰軍揮師南下,強渡黃河,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全國性大反攻的序幕。為了保證劉鄧大軍順利南下,王廣文率領軍分區部隊400餘人,破襲平漢路長葛縣和尚橋一段,切斷了敵人在中原的軍事動脈。 [3] 
劉鄧大軍南下後,華東野戰軍經常到水東地區活動。1947年9月,華野8縱隊轉戰豫東,國民黨邱清泉的新5軍也來到此地。王廣文奉命帶一個營隨8縱行動,擔任嚮導,提供情報,搞好後勤,發動羣眾,支援前線工作。同年11月,為阻擋新5軍西進,王廣文帶領部隊破壞隴海路民權至內黃段長達裏許。這年的下半年,根據中共中央指示,水東開展了急性土改,軍分區派他帶部隊支援土地改革運動。 [3] 
1947年底,組織上決定派他到華北中央局軍政大學學習深造。1948年1月,王廣文到軍大之後,初編入上幹(營團級幹部)隊學習,1個月後擔任了上幹隊隊長,年底畢業。後又升入高幹(師軍級幹部)隊,併兼任生活隊長。 [3] 
1949年底,王廣文從軍大畢業。1950年1月,王廣文被分配到西南軍區,任62軍185師副師長兼雅安軍分區副司令員。1952年2月,王廣文以參觀學習的身份參加入朝參觀學習團到了朝鮮,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32師副師長(無正師長)。9月,他被調任西南軍區後勤部運輸部副部長,11月任油料部副部長。 [3] 
1953年初,為了加強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後勤工作,王廣文調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後勤部運輸部部長,重赴朝鮮。1954年,在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王廣文與朝鮮人民領袖金日成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合影留念。1956年1月,王廣文從朝鮮回國,到解放軍後勤學院高幹隊學習。次年8月,他被任命為解放軍總後大同汽車拖拉機管理學校校長。1960年,被授予大校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獨立功勳榮譽章。1961年5月,組織上準備派他到青藏辦事處任主任,去前進行體檢,確診有嚴重的心臟病和糖尿病。他在醫院治療一段後,又返回汽校任校長兼黨委書記。1966年2月離休。 [3] 
“文革”期間,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強加於王廣文許多莫須有的罪名,使他精神上受到刺激,肉體上受到折磨,但他從不屈服。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垮台後,他仍以黨的利益為重,不計個人恩怨,表現出了共產黨人的寬闊胸懷和革命情操。他還抓緊時間寫了許多文章,特別是《武裝鬥爭10年》一文,對總結水東歷史經驗有很重要的價值。 [3] 
王廣文多病纏身,1989年4月7日夜心臟病突發,醫治無效,在鄭州病逝。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