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廣慶

(國立河南大學校長)

鎖定
王廣慶(1889-1974),字宏先、我居。河南新安人。1911年參加同盟會,參加武昌起義。後任四川開縣知事。1914年留學日本東京法政專門學校經濟科,1917年畢業回國。任教於開封甲種農業學校。1918年任陝西靖國軍司令部講習所教員。1921年回河南從事實業。1925年初任臨穎縣縣長。同年7月,任國立河南大學校長。1928年後,任河南省建設廳科長、省政府總務處處長、國民政府監察院參事、監察委員等職。1938年10月,任國立河南大學校長。其間,率校遷豫西、陝西等地堅持辦學;根據戰時情況調整院系,增設園藝系,合併文史系和數理系:開辦高級護士職業學校,醫院和中小學,為地方服務。促成學校於1942年3月改為國立,繼任校長。1945年後任立法院立法委員。1949年去台灣。著有《河洛方言》《河洛近年石刻出土記》《語文發微》《複音互用發微》等。 [3] 
中文名
王廣慶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河南新安
出生日期
1889年
逝世日期
1975年2月24日
主要成就
曾任國立河南大學校長

王廣慶人物生平

王廣慶(1889-1974) ,字宏先、磁澗鄉掌禮村人,出身於書香門第:早年加入同盟會。1911年10月“西安起義”成功後,張鈁率軍東征,王廣慶與河南同盟會盟友于是年年底投軍潼關,參加東征軍,任職幕府。1912年,隨陝西陸軍第二師(原東征軍)到川東,出任開縣(今四川省開縣)縣長。
1914年,東渡日本,入私立政法學校攻讀政治經濟學,畢業後回國,羈留北京。1917年,隨張鈁由北京至陝西,在靖國軍總司令部參贊戎機,謀劃軍事。1923年,在上海大學擔任校務員。1924年,“北京政變”後,胡景翼任河南督軍。王廣慶返豫,先後擔任開封和臨潁縣縣長。1928年,任河南省建設廳第一科科長。此後一直在省內政界供職,並曾任南京國民政府監察院監察委員。
1938年10月,王廣慶於民族危難中接任河南大學校長。當時,河南大學各院為躲避日本侵略軍,已分別遷至雞公山和鎮平縣。王廣慶接任校長後,為集中辦好學校,即帶領文學院、理學院、法學院以及校本部從雞公山來到鎮平,與先行搬來的農學院、醫學院匯合,借住官舍、寺廟,並租用一部分民房,安頓上課。在國難當頭,財政窘迫,教育經費很難保證的情況下,王廣慶竭力爭取河南省主席程潛以及張鈁等人的支持,保證了學校經費如數撥給,使學校教學、科研工作和數千名師生卷屬的生活得以維持。
1939年5月,日本侵略軍進攻新野、唐河,鎮平危在旦夕。王廣慶又帶領河南大學師生,攜帶圖書、儀器,翻越伏牛山,行程300餘公里,抵達嵩縣。
河南大學在流亡途中,歷經遷徙,人員物資有不少流散,加之嵩縣地處伏牛山腹地。窮山僻壤,交通不便,維持一所大學十分困難。但是,在王廣慶主持下,把各分院分別安頓在縣城和潭頭鎮,因陋就簡,復學上課。王廣慶又多方聘請教師,加強師資力量。學校每年送畢業生,招收新生不輟。除堅持正常教學秩序外,學校還幫助當地創辦了中小學、簡易師範、幼兒園、體育訓練班,發展山區教育。農學院深入實地調查,舉 行“知識講座”,幫助農民防治小麥病蟲害;醫學院在縣城創辦醫院,為羣眾防病、治病。廣大師生理論聯繫實際搞科學研究,先後創辦了《大學論壇》、《農學院季刊》等刊物1940年,文學院創辦《學術月刊》、王廣慶在發刊詞中號召教師、學生“以中原文化之發揚,世界學術之介紹,以及發抒心得,交換所學”為宗旨,積極開展學術研究活動。
1941年10月,中共黨員、河南大學文學院院長嵇文甫,被國民黨當局逮捕,進步師生無比憤怒,立即掀起抗議運動。王廣慶也積極多方聯繫,設法營救,嵇文甫終於在1942年3月獲釋。
1942年,河南大災,學校經費不給。王廣慶力請來校視察的國民政府教育部次長,前任校長劉季洪幫助,把河南大學改為國立,增加了學校經費來源,擴大了招生區域,使陷於困境的河南大學獲得了新的發展。
1944年5月,日寇進攻嵩縣,醫學院300餘名師生奔向潭頭 。日寇侵佔嵩縣縣城之後,接着進攻潭頭,河南大學遭受寇軍襲擊,教師、學生,家屬10餘人遇難,理學院圖書、儀器盡毀於戰火:逃離潭頭的師生眷屬,在崇山峻嶺之中,歷盡艱辛,跋涉月餘,才陸續到達淅川縣的荊紫關。河南大學遭此大劫,廣大師生悲憤不已,王廣慶作為一校之長,也沉痛萬分,遂於10月引咎辭職。此後,王廣慶曾任國民黨“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王廣慶由上海去四川,後到台灣。1958年,美國士兵在台灣驅車軋死中國公民劉自然,激起海峽兩岸人民的強烈憤怒。王廣慶憤然在民眾抗議書上答名,要求嚴懲兇手,踴躍參加了台灣人民反對美軍暴行的愛國羣眾運動。
1974年2月14日,王廣慶因病去世於台北,終年85歲。 [1] 

王廣慶學術成就

王廣慶一生,酷愛金石和語言學。1923年,洛陽城南出土《三體石經》,王廣慶親往察看,視為瑰寶,並精拓數本、分送章太炎、于右任諸人鑑賞。章太炎經過仔細考證,作《洛陽新出十三體石經考》,確定為曹魏正始年間邯鄲惇所書,併為之題詩曰“正始:“傳經石,人間久不窺。洛七無故發,孔碑到今垂。八體追秦刻,千金笑華筆。中原文武盡,麟出竟何為?” 接着,王廣慶發表《洛陽先後出土正始三體石經記》,介紹了《正始三體石經》的出土情況,引起國內識家的重視。他在任河南大學校長期間,曾精心研究金石和語言問題,著成《河洛方言》1卷、《洛陽近年石刻出土記》(《洛陽訪古記》卷和《語文發微》等文章。抗戰勝利後,又著《複音互用發微》1卷。可惜,這些著作未能刊行。到台灣後,王門慶仍埋頭著述,曾出版《複音詞聲義闡微》一書,在學術界頗具影響。 [2] 
參考資料
  • 1.    林志冠主編,新安縣誌,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10,第604-605頁
  • 2.    林志冠主編,新安縣誌,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10,第605頁.
  • 3.    周川,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人物辭典,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09,第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