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廣建

(革命烈士)

鎖定
王廣建(1898年—1933年),河南沈丘馮營鄉王樓村人,革命烈士。 [1] 
本    名
王廣建
所處時代
中華民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河南沈丘馮營鄉王樓村
出生日期
1898年
逝世日期
1933年2月
主要成就
參加寧都起義

王廣建人物生平

王廣建的家族世代務農,兄弟三人,王廣建排第三。自幼就讀於舅父高岫生(清末秀才)門下,攻讀四書五經餘載,學業優良。其舅常贊其才説:“若還興科舉,外甥定能高中。”
民國五年(1916年),王廣建結婚後,受當時反封建民主思潮影響,不安於再讀五經,進縣城入學堂就讀,逐步產生獻身報國之志。
民國八年(1919年),王廣建毅然投筆從戎,考入保定軍官學校。畢業後在馮玉祥部任連長。駐防南苑,深受馮愛國愛民、除暴安良思想薰陶。在直奉戰爭、北京政變等諸多戰鬥中,英勇善戰。
民國十二年(1923年),王廣建升任營長。
民國十四年(1925年),王廣建在甘肅臨洮晉升團長。
民國十六年(1927年)5月,王廣建部進軍河南,配合武漢政府北伐。
民國十九年(1930年),蔣、馮、閻中原大戰,馮、閻兵敗,王廣建所在部隊被蔣介石收編為第二十六路軍。王廣建任該軍二十五師七十三旅上校旅長兼團長。
民國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將二十六路軍調往江西寧都“圍剿”紅軍。當時,紅軍“反圍剿”不斷取得勝利,原有中共工作基礎的二十六路軍,在全國抗日反蔣浪潮日益高漲的形勢推動下,反對進攻紅軍。總參謀長趙博生(共產黨員)和旅長季振同、董振堂等人,於是年12月14日領導舉行寧都起義。王廣建積極參加了這次起義,並擔任起義委員會總監。起義勝利後,部隊改編為紅軍第五軍團,王廣建任第十三軍三十九師師長。
王廣建加入紅軍後,政治覺悟迅速提高,率領部隊積極投入“反圍剿”的戰鬥。他英勇善戰,指揮有術,屢建戰功:1932年4月,在福建彰州擊潰劉凱部,繳獲滿載軍火及其他軍用物資的輪船一艘,殲敵一個營。同年8月,在樂安、宜黃戰役中,又先後殲敵3個團,繳獲大批軍火。1933年2月,在江西宜黃南部的黃陂以西地區,王廣建率部投入伏擊敵人的戰鬥。當時,由於敵受紅軍聲東擊西戰術的迷惑,加之山高霧大,始終未能察覺紅軍的主力所在。當敵人進入伏擊圈時,王廣建率部突然發起猛攻,敵軍潰亂。此役經兩天激戰,殲敵近兩個師,活捉國民黨軍師長陳時驥,取得了第四次“反圍剿”中的決定性勝利。戰鬥將結束時,王廣建在前沿陣地巡視敵情,不幸中流彈犧牲。時年35歲。 [1] 

王廣建人際關係

舅父:高岫生,清末秀才。 [1] 
參考資料
  • 1.    李天劍主編;歐豔麗,李守良,郭宏敏副主編;中共沈丘縣委黨史研究室著,中共沈丘縣歷史 第1卷,中共黨史出版社,2007.10,第152-15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