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康

(南朝宋將領)

鎖定
王康(372年~420年),字號不詳,北海郡劇縣(今山東省壽光市)人。東晉時期將領,前秦丞相王猛之孫,東晉徵虜將軍王鎮惡之弟。
劉裕北伐時,起家前將軍(劉義隆)參軍。得知兄長王鎮惡遇害,輾轉投奔劉裕,授相國參軍,駐守洛陽,累遷寧朔將軍、河東太守,冊封西平縣男,食邑三百户。勸課農桑,發展生產,進號龍驤將軍。
永初元年(420年),王康去世,時年四十九歲,追贈輔國將軍。
本    名
王康
所處時代
魏晉南北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北海劇縣
出生日期
372年
逝世日期
420年

王康人物生平

王康起初留守關中,等到劉裕北伐時,王康的哥哥王鎮惡做前鋒,王康逃走藏匿在農家。王鎮惡駐軍潼關,王康帶領家眷投奔他,劉裕發文授王康為彭城公(劉義隆)前將軍行參軍。王鎮惡被殺害後,王康逃走隱藏得以免遭殺害,攜家帶口從洛陽出走,到達彭城,歸附劉裕。劉裕當即任王康為相國行參軍。他請求返回洛陽探視母親,不久遭逢關中、陝西失守,王康與長安移民張旰醜、劉雲等發起召集義兵,得到一百多人,驅使率領城郭的僑民七百餘家,共同保衞金墉城,做好防守作戰的準備。當時有一個人叫邵平,率領私人的部隊以及幷州逃亡乞食饑民一千餘户屯駐城的南面,迎接亡命之徒司馬文榮做主帥。又有亡命之徒司馬道恭從東垣率領三千人屯駐城西面。亡命之徒司馬順明五千人屯駐陵雲台。司馬順明派人刺殺了司馬文榮,平復又推司馬順明做主帥。還有司馬楚之屯駐柏谷塢,北魏野坂駐守長官黑弰公率領遊動突襲的騎兵在芒上,攻擊威逼一齊來,王康堅守了六十天。 [1] 
宋國初始建立,除授王康為寧朔將軍、河東太守。派遣龍驤將軍姜口率領軍隊援救他,眾亡命徒都各自逃散。劉裕嘉獎王康的節操,封他為西平縣男,食邑三百户,進號龍驤將軍。迎接王康家眷回到京城。王康鼓勵並督促百姓務農養蠶,百姓十分親近信賴他。 [2] 
永初元年(420年),王康在金墉去世,時年四十九歲,安葬在偃師城西面。追贈他為輔國將軍。王康沒有兒子,讓其兄河西太守王基之子王天祐繼承他的爵位。元嘉二十七年(450年),王天祐跟隨劉康祖討伐北魏,戰敗而死,其子王懷祖繼承其爵位。 [3] 

王康歷史評價

沈約宋書》:“勸課農桑,百姓甚親賴之。” [4] 

王康史籍記載

宋書·卷四十五·列傳第五》 [4] 

王康家族成員

輩分
關係
姓名
簡介
祖輩
祖父
前秦丞相
父輩
父親
前秦河東太守
平輩
長兄
王基
東晉河西太守,與王鎮惡一同被殺
次兄
東晉徵虜將軍,馮翊太守,為沈田子所殺
四弟
北魏幷州刺史,安南將軍
五弟
王鴻
與王鎮惡一同被殺
六弟
王遵
與王鎮惡一同被殺
七弟
王深
與王鎮惡一同被殺
子孫
繼子
劉宋西平縣男,王基之子,出繼王康
孫子
劉宋西平縣男,王天祐長子
參考資料
  • 1.    《宋書·卷四十五·列傳第五》:鎮惡弟康,留關中,及高祖北伐,鎮惡為前鋒,康逃匿田舍。鎮惡次潼關,康將家奔之,高祖板為彭城公前將軍行參軍。鎮惡被害,康逃藏得免,攜家出洛陽,到彭城,歸高祖。即以康為相國行參軍。求還洛陽視母,尋值關、陝不守,康與長安徙民張旰醜、劉雲等唱集義徒,得百許人,驅率邑郭僑户七百餘家,共保金墉城,為守戰之備。時有一人邵平,率部曲及幷州乞活一千餘户屯城南,迎亡命司馬文榮為主。又有亡命司馬道恭自東垣率三千人屯城西,亡命司馬順明五千人屯陵雲台。順明遣刺殺文榮,平復推順明為主。又有司馬楚之屯柏谷塢,索虜野坂戍主黑弰公遊騎在芒上,攻逼交至,康堅守六旬。
  • 2.    《宋書·卷四十五·列傳第五》:宋台建,除康寧朔將軍、河東太守。遣龍驤將軍姜囗率軍救之,諸亡命並各奔散。高祖嘉康節,封西平縣男,食邑三百户,進號龍驤將軍。迎康家還京邑。勸課農桑,百姓甚親賴之。
  • 3.    《宋書·卷四十五·列傳第五》:永初元年卒金墉,時年四十九,葬於偃師城西。追贈輔國將軍。無子,以兄河西太守基子天祐嗣。當太祖元嘉二十七年,隨劉康祖伐索虜敗沒,子懷祖嗣。
  • 4.    《宋書·卷四十五·列傳第五》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