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庭虎

鎖定
王庭虎,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安康工務段巴山線路維修一工隊副隊長。 [5] 
2014年,王庭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5年1月成為2014年度感動中國候選人。
中文名
王庭虎
職    業
鐵路工人
主要成就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性    別

王庭虎人物經歷

1988年,19歲的王庭虎來到全國最大的連片貧困地區秦巴山區,成了西安鐵路局安康工務段一名鐵路養路工。一干就是26年,從未離開,就像千千萬萬普通道釘一樣,一錘子下去,就釘在了秦巴山裏。
王庭虎所在的巴山工務車間巴山線橋工區管轄12公里鐵路線路,卻有着全線最高的橋樑、最長的隧道、最小的曲線半徑和最大的坡度,這裏也因此被稱為鐵路“地質博物館”。
上世紀70年代,百萬鐵道兵響應毛主席的號召,三線建設大軍挺進秦巴山修建襄渝鐵路。在他們的身後,是一條用鮮血和汗水鑄就的鋼鐵之路——至此,蜀道變通途。王庭虎和他的同事們所做的工作,就是要確保這條鐵路大動脈的安全暢通。
每天清晨,被大夥戲稱為“虎工長”的王庭虎都要帶着工友們,面向巴山築路烈士陵園的方向進行安全宣誓。不為別的,只為了先烈的囑託。
“紮根山區,服務山區”的信念,從一開始,就在王庭虎的心中生根發芽,參加工作的第二年,他就把户口從安康市轉到了巴山鄉。26年來,王庭虎已經記不清身邊換了多少撥人,和他一道走上巴山的工友早已調離,後來的年輕人也一個個離開,但他毅然選擇堅守。
2010年,段上準備把在巴山工作超過一定年限的職工調整到條件較好的站區,無論怎麼排,王庭虎都是第一批考慮的對象,可他知道消息後,主動要求留在巴山,領導勸來勸去,卻最終被他的一句話所打動:“我的青春留在了巴山,已經和巴山融為一體,離開巴山,我的魂都會丟的”,而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拒絕調離。
王庭虎説:“巴山條件雖然苦,可在祖國的版圖上,我不來,別人也要來,既然來了,在一天,就要幹好一天。”如同一顆道釘,一鎬頭砸下去,就深深紮根在枕木上,鑽深攥緊,永不鬆動。
巴山線橋工區四面環山,冬春雪不融,夏秋雨不停。鋼軌使用壽命比其他幹線要短,一年更換的大小膠墊要拉兩大卡車,工作量是其他工區的3倍多。為此王庭虎每天都要揹着10多斤重的工具包,徒步往返轄區24公里巡查線路。用腳數清44160根枕木,查清441600顆道釘有無鬆動。
夜間巡道難度更大,從午夜12點一直到早上7點,打着手電筒,查看每一個細小的變化。天亮回到工區,顧不上休息,接着準備下午的工作。一天的睡眠時間不足4小時。
王庭虎常將自己比做道釘,他説:“身有五寸長,決不只釘進四寸九。維護線路必須盡心盡力,絲毫不能有差錯,這樣才能百分之百的保證設備優質。”
鋼軌的軌距水平關係到列車是否能夠平穩運行。每個月有5天時間,王庭虎都要帶領工友們沿着線路測量軌距水平。每隔4根枕木,就要用標尺彎腰測量一次,記錄一次。這樣測完24公里就需要1.1萬次彎腰和1.1萬個數據記錄。26年來,王庭虎行走線路超過12萬公里,一個人走了5個長征之路,為的是讓軌距毫釐不差,旅客乘坐更舒適。
1993年,王挺虎被提拔為巴山工區工長,一次作業中,無論怎麼調試線路幾何尺寸總是在通過一趟列車以後又恢復原樣,幾個小青年發起了牢騷:“你到底行不行啊,別拿大傢伙的力氣當試驗品。”這句話深深刺痛了王庭虎,他感覺到技術不過硬,不但影響行車安全,還無法帶領隊伍,作為班組長,他感覺到技術過硬比什麼都重要。
在王庭虎的宿舍裏,擺放了100多本業務書籍,書桌的玻璃板下壓着“刻苦學習,練就本領”八個字。為了提高山區鐵路養護技術,只有高中文化的他,天天身上揣個小本本,逐根枕木採集數據,每組數據對比分析,僅2014年他就用完了16個小本本。
一次,單位安排參觀一家啤酒廠,看到自動生產線上一罐罐整齊而出的啤酒,王庭虎受到啓發,提出“工廠化”單元修的新型養護模式,將每200米線路劃分為一個單元,一個單元整治達標後,再進行下一個單元,大大細化了檢修責任,提高了維修的質量效率,這一做法在全國鐵路推廣應用。
很多人乘坐火車出行,但卻很少有人意識到鐵路養路工工作的重要性。王庭虎這樣理解自己的工作:“大錘底下差一點,火車通過就多一分風險,上千萬旅客的生命攥在你手裏,這就是安全的責任!”而這種安全的保證,則需要精益求精的技術做保障。
很多時候,夜深人靜時,工作了一天的王庭虎放棄休息,還要登上列車親自體驗檢修效果。在巴山線橋工區,王庭虎經常在兩站之間轉乘體驗。作為一名特殊乘客,站在列車車廂,用耳朵仔細聽車輪與鋼軌間發出的摩擦聲,感受列車行進的舒適性。
就這樣,王庭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以大山為伴,以空谷為友。參加工作26年以來,他累計義務工作超過2萬個小時,相當於比別人多幹了3年的工作量。他説:“不是不想家,真的是對工區的工作放心不下。”
實際上,就是這樣一個將自己“釘”在巴山、“釘”在鐵路上的普通養路工,生活中也有着殊為不易的一面,但也因此更顯其奉獻和堅守的可貴。
2010年,安康發生了50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王庭虎的家裏半夜進水,驚魂不定的妻子拖起十一歲的兒子趟出家門後,撥通了丈夫的電話,聽到妻子的哭訴,王庭虎想着身患尿毒症的妻子,僵硬的喉嚨半天蹦出幾個字“人沒事就好”。其實,他沒有告訴妻子,當時巴山工區的防洪也已經進入白熱化,剛剛開通的線路又因為雨量超警戒值,列車將被限速,他也即將登乘機車檢查區間險情。
父親去世後,王庭虎將年邁的母親接來和自己同住。有時母親過不慣城裏的生活,他就鄉下、城裏兩頭跑,哪怕只有半天時間。妻子因為有尿毒症,王庭虎就讓她辭去繅絲廠的工作,專心在家養病。每個月,妻子需要去醫院複查一次,光醫藥費就要上千元,生活的重擔像座山一樣壓在這個普通養路工的肩上。
儘管這樣,王庭虎還想盡力為鄉親們做點事。在他的倡議下,巴山工區成立了“學雷鋒愛心小站”,為巴山鄉修路架橋、為孩子們捐款捐物、騰出房子讓遠道的孩子寄住。在王庭虎和工友們的資助下,10多名巴山孩子已經完成學業,走上了工作崗位。

王庭虎人物事蹟

從襄渝鐵路建成通車至今,巴山鐵路人保持着36年安全生產零事故的優良成績,先後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工人先鋒號等10多項國家級榮譽。他們的事蹟被《人民日報》、《求是》雜誌、中央電視台等多家中央媒體宣傳報道。

王庭虎人物評價

王庭虎早已將自己深深紮根在秦巴山區千里鐵道線上,為了旅客安全,像釘子一樣釘在深山中,在平凡的崗位上展現着一名普通鐵路工人最高的人生價值 [1] 

王庭虎所獲榮譽

曾獲得全國勞動模範、“中國好人榜”敬業奉獻好人、感動陝西十大人物、全路百名標杆班組長。
2014年,王庭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2024年1月,榮獲第六屆“新時代·鐵路榜樣”稱 [2-3] 
2024年1月,被授予2023最美鐵路人稱號。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