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尚榮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中將)

鎖定
王尚榮(1915年5月28日-2000年4月1日),湖北省石首縣人。中國共產黨黨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1]  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2000年4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中文名
王尚榮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15年5月28日
逝世日期
2000年4月1日
主要成就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出生地
湖北省石首縣人

王尚榮基本信息

王尚榮簡介

王尚榮,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三軍第九師二十五團、青年幹事,紅三軍司令員參謀、偵察科科長,龍山獨立團參謀長,第五師十五團參謀長、團長、師參謀長、師長,紅三十二軍第九十六師師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師三五八旅七一五團團長,獨立第一旅副旅長兼晉綏軍區第四軍分區司令員,陝甘寧邊區綏德警備區副司令員,獨立第一旅旅長,第二師師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第一野戰軍一軍副軍長兼青海省軍區副司令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作戰部副部長、代部長、部長、副總參謀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七、八、十一、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八、十一屆候補中央委員。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王尚榮事蹟

王尚榮,1915年5月28日出生在湖北省石首縣調關鎮。
1937年6月,王尚榮(後排4)在抗大二期
1921年讀私塾,後讀小學,輟學當學徒。
1930年任石首縣調絃區團委青工部部長。
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歷任紅3軍9師25團1營戰士、25團政治處青年幹事。
1932年12月起任紅3軍8師22團團部文書。
參加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反“圍剿”鬥爭。
1933年11月起任紅3軍司令部參謀。
1934年4月起任紅3軍司令部偵察科科長,龍山獨立團參謀長。
1935年11月參加長征。
到陝北後,1936年5月起任紅2軍團5師參謀長,1936年7月任紅二方面軍第32軍96師師長。
1936年12月入抗日紅軍大學學習。
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8月起任八路軍第120師358旅715團團長。
1938年6月率部向綏遠挺進,參與開闢大青山抗日遊擊根據地。
1939年1月率部赴冀中,1939年3月起任八路軍第120師獨立第1旅副旅長,參加了齊會、陳莊等戰鬥和百團大戰。
1940年11月起兼任晉西北軍區、晉綏軍區第四軍分區司令員。
王尚榮 王尚榮
1942年10月任陝甘寧邊區綏德警備區副司令員。1945年5月起任晉綏野戰軍獨立第1旅旅長。
抗日戰爭勝利後,1945年11月任晉綏野戰軍、西北野戰軍獨立第1旅旅長,西北野戰軍第1縱隊2師師長。率部參加了蟠龍宜川瓦子街、西府隴東等戰役、戰鬥。
1949年2月至6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1軍2師師長,6月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1軍副軍長,9月起任中共青海省委常委。參加了陝中、扶郿、隴青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0月1日至1952年5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1軍副軍長兼青海軍區第一副司令員。
1949年夏,王尚榮(三排左1)與李井泉(前排左起)、賀龍、習仲勳等在西安西北軍區司令部
1951年1月至1952年5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高級系學習,同時任高級速成系副主任。
1952年5月起任中央軍委作戰部副部長、作戰部黨委副書記兼特種兵處處長。
1953年春,王尚榮出征朝鮮戰場,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9兵團第46軍第二副軍長、第一副軍長。
1954年12月至1956年7月任中央軍委作戰部代部長,1956年7月至1966年8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作戰部部長。
“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66年8月起被關押達8年。
王尚榮 王尚榮
1974年11月至1985年3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作戰部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總參謀部黨委常委、副書記。1977年8月至1979年11月任中共中央軍委委員。
1979年11月至1982年9月任中央軍委辦公會議成員。
還擔任國際形勢研究小組組長、國務院和中央軍委電子對抗雷達管理領導小組組長、交通戰備領導小組副組長等職。
2000年4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曾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是中國共產黨第七、八、十一、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共第八屆、十一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共十一屆一中全會任中央軍委委員,中共十二大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王尚榮軍事行動

三次軍事行動
1954年9月,作戰部張震部長奉調到南京軍事學院學習,王尚榮接任,在他就任作戰部長的最初幾年,中國幾乎年年都有一場引起世界矚目的戰事。

王尚榮炮擊金門

王尚榮 王尚榮
1954年底到1955年初,他協助總參謀長粟裕,在一江山組織打了一場陸海空的立體戰爭,迫使美國第七艦隊退出台灣海峽。此後,蔣軍飛機每年近400架次,晝夜不斷地深入大陸襲擾,蔣軍軍艦和小股匪特在沿海活動更加頻繁;美國向台灣提供“自由女神”飛彈、“獅子星Ⅱ”導向飛彈後,又決定在台灣部署可攜帶核彈頭的“鬥牛士”導彈。與此同時,國民黨在金門集結了6個步兵師、8個獨立炮兵旅計9.6萬人;在馬祖一帶集結了3個步兵師計4萬人。美蔣一系列入侵襲擾行徑,中國人民反應強烈,毛澤東在深思熟慮之後,決定對金門、馬祖一帶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
1958年7月14日,國防部長彭德懷、總參謀長粟裕在北京旃壇寺召開作戰會議,會議決定:以福州軍區為主,調集22個炮兵營,轟擊大、小金門蔣軍目標;以東海艦隊為主,調5個魚雷艇大隊、2個潛艇大隊、1個高速炮艇中隊和8個岸炮連,準備從海上打擊蔣軍艦艇
王尚榮作為指揮中樞機構的負責人,根據會議要求作出火力配置、各軍種間協同、各指揮機構設置及後勤方面等一系列行動方案。並向總參謀長粟裕提出了建議:如在金、馬作戰,必須顯示出解放軍實力。射擊開始普遍開花,然後集中摧毀小金馬。作戰的過程中,各兵種指戰員應該輪換等等。粟裕對王尚榮的建議,均表示同意。軍委旃壇寺會議後,王尚榮奉命通知福州軍區政委葉飛上將,由他擔任前線總指揮,迅速完成炮擊準備。
7月下旬,空軍的兩個師進駐福建地區。毛澤東、彭德懷得知兩個師的調動,要王尚榮轉告福建前指:“如敵機對福州、廈門及其機場進行轟炸時,我空軍則對金門、馬祖進行轟炸;如敵對我杭州、上海進行轟炸時,我空軍則對台北進行轟炸。”在此期間,毛澤東、彭德懷告訴王尚榮:敵兩個師由台灣到金門、馬祖換防,炮擊選在換防時最佳,26日下午、27日早晨均可,由前指自己掌握。王尚榮立即與葉飛通了電話,轉告毛、彭的指示,並告第一次打擊可發射炮彈1.5萬至2萬發。
人民解放軍炮兵積極練兵,隨時準備炮擊金門島上的國民黨軍隊
隨後,王尚榮又將毛、彭的指示通報了南京軍區參謀長張愛萍、廣州軍區副參謀長李福澤、總後軍械部副部長封永順,並要求做好運輸炮彈的計劃,確保炮擊所需。27日,毛澤東指示:“打金門停止若干天似較適宜。”8月,海峽上空的空戰持續了半個月,我空軍以損失20餘架飛機的代價,取得擊毀蔣軍飛機50多架的戰績,使作戰區域上空完全為解放軍控制。1958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毛澤東拍板,炮擊時間定在1958年8月23日17時30分。1958年8月23日,一大早,王尚榮就接到前指福州軍區副司令員張翼翔的電話,王尚榮向他交代:“彭總囑咐:炮擊時要抓一定的目標打,不要亂打,以免效果不大,造成浪費,敵人還會笑話我們。第一次炮擊打1萬發或1.5萬發。對水面目標打艦艇,好好地打他幾隻,對地面也要打其主要目標。”10時35分,彭總辦公室鄭文翰秘書向王尚榮傳達了彭總的最新指示:“小打,主要打敵之艦艇,待敵還擊時,再大打;暫時還不打,看幾天,待敵人大批船隻來後再打;把金門、馬祖保留下來,二年內不考慮。”15時30分,彭總辦公室又來電話:“彭總午後對福建前指的電報有批示:‘我同意按前指意見,按時炮擊。估計美軍不會參加。’毛主席在15時看了彭總的意見,説:‘同意。’然後轉給了周恩來總理。現葉飛已將毛、彭的指示,通知了前指。”
王尚榮再次給福建前指打電話,向張翼翔重發了毛澤東、彭德懷的指示。並強調,重點目標是敵指揮機構、炮兵陣地、雷達陣地、料羅灣的敵艦。
17時30分,面對金門的30公里海岸線上,排炮齊發。18時16分,福州軍區副參謀長石一辰向王尚榮報告第一次炮擊的情況:“我炮兵進行了兩次火力急襲,現在大、小金門籠罩在一片煙霧之中。據我方觀察,‘中字號’艦中彈5發。從敵方獲悉,部隊炮打得很準,都打在金門防衞司令部和師部附近。‘燈’(雷達代號)已被打壞。我炮兵正在繼續打敵軍艦、壓制炮兵。”20多分鐘後,石一辰又向王尚榮報稱:“蔣國防部二廳與金門防衞部聯絡,金門告急,要求馬祖支援。”石據此判斷,這是金門方面要馬祖炮兵向我黃岐陣地進行射擊。石一辰請示:“如敵炮擊時,我黃岐炮兵能否向敵還擊?”
王尚榮請示了粟裕總長。粟裕指示:“可以還擊。敵不打,我也不打。”午夜0時55分,張翼翔向作戰部值班室報告一天戰況:從敵方獲悉,大擔、二擔蔣軍傷亡70人;小金門敵傷亡慘重,具體數字不詳;大金門敵軍一片混亂,傷亡數字尚不清楚;美軍顧問團20餘人下落下明。一線炮兵已撤下10多個營,還留在陣地的有20多個營,總傷亡10人。海軍的快艇正在準備截擊國民黨“國防部長”俞大維的軍艦;空軍也做好了出戰的準備。開炮七、八分鐘內,敵金門的通信聯絡全部中斷,雷達被全部摧毀。
解放軍炮兵某部在炮擊金門前表決心
在水上餐廳正要為美軍顧問舉行的歡送晚宴,除一些副司令官、副參謀長外,還有陪俞大維來金門的華金祥汪貫一,陪張錦錕師長來報到的龔厲昭,其餘是金門防衞部各處處長,共20餘人。這猝然而來的炮彈爆炸聲,水上餐廳頓時落花流水。而早到場的金門空軍副司令章傑、海軍副司令趙家驤當場斃命,金門防衞副司令吉星文傷重殞命,參謀長劉明奎也受重傷。“國防部長”俞大維僥倖還未到會。
在金、馬炮擊開始後的一天晚上,毛澤東突然一個電話打到了作戰部,找到王尚榮。“主席,前線的情況進展順利。一切按我們計劃部署進行!”王尚榮説。“前指的一舉一動都要由張翼翔向你彙報,我們要好好觀察一下美國人的態度!”毛澤東操着濃重的湘音,説罷就放下了電話。王尚榮感到緊張,主席到底在考慮什麼,是不是我們前線的部隊出現了新的動向?他馬上詢問毛澤東的政治秘書林克
林克是國際問題的專家。他在電話裏向王尚榮説:主席向我們講到過,向金門打炮,不是為了解放金門,而是蔣介石希望我們打炮。這樣,蔣就有了抵抗美國壓力的藉口。一直在指揮中心坐鎮的王尚榮覺得問題有些蹊蹺,也不好向林克多問。他立即平靜下來,旋即聯想到中央在美、蔣一系列問題上不同的鬥爭策略。不久,毛澤東發佈了由他親自執筆,以彭德懷名義發佈的《告台灣同胞書》。書中開篇説:“我們都是中國人,三十六計,和為上計。”並將停止炮擊的時間延長到一週。坐鎮中樞的王尚榮,領略了毛澤東的雄才大略,他不停地自言自語地説:“和為上計。”

王尚榮拉薩平叛

這一年,中國西南邊陲的西藏,由於原地方政府和農奴主中一些上層反動分子的煽惑和外國敵對勢力的暗中支持,一些地區的小股叛亂武裝得以膨脹,叛匪們變本加厲地燒殺搶掠,襲擊入藏的解放軍和漢族幹部,時局日趨嚴峻。
人民解放軍某部和西藏民兵進行在平叛途中
貢噶,伏擊解放軍車隊,殺死解放軍官兵37人,傷22人。第二天,叛匪又在貢噶以東的扎囊,襲擊解放軍值勤小分隊,殺害解放軍副團長殷春和及官兵36人,傷13人。1959年1月,叛匪圍攻在昌都西南的中共扎木(現波密)縣委,造成漢、藏幹部及其家屬的重大流血犧牲。
與此相呼應,青海、四川等地藏區的叛亂武裝也逐漸會聚,並向拉薩移動。各種武器和裝備,以及鼓吹叛亂的活躍分子,源源不斷地潛入拉薩。舊藏軍的主力也陸續進駐拉薩。仇視漢人和中央政府的陰霾,漸漸在拉薩上空瀰漫。這些情況很快就反映到北京,1959年1月22日,毛澤東在一份文件上批示道:“現在他們有一支鬥志較強的萬人叛亂武裝,這是我們的嚴重敵人。”毛澤東已經預見到:“西藏地區……總要來一次總決戰,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平叛剿匪作戰,在解放軍歷史上是一次極其艱鉅複雜的軍事行動。從社會性質來説,暴亂既有國際背景,又是少數民族上層極少數壞分子的反動行動,它是一場解放少數民族地區勞動人民的鬥爭。從地理條件來説,西南、西北地區是中國的邊陲,經濟不發達,交通不便,文化教育受限制,處於落後狀態。從軍事行動來説,它不是在正常條件下的戰鬥,而是在特定的地區、情況變化多端、極為複雜的地形上的戰鬥。
至1959年初,大部分地區的叛亂得到平息。但由於西藏地區的特殊情況,和中央對西藏上層採取的政治影響、慎重穩進、耐心等待的方針,叛亂反而呈蔓延勢頭。3月10日,在西藏上層反動分子挑唆下,有2000多人聚集到14世達賴居住的羅布林卡鬧事。現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帕巴拉·格列朗傑的哥哥帕巴拉·索朗降措來到這裏時,鬧事的暴徒用亂刀殺了這位反對叛亂、積極同中央政府合作的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的官員,然後馬尾拖屍沿街示眾,威脅心向中央政府的藏民。
西藏軍區副司令員桑頓·才旺仁增路過鬧事地點,他剛走下汽車,就被暴徒們打倒在地,若不是警衞人員迅速把他救上車,他也將慘遭毒手。隨後,鬧事的人以武力控制了羅布林卡和附近的藥王山制高點,在大喇嘛絨朗色、宗教官土登降秋、原噶廈政府三噶倫之一索康、主管財政官員夏格巴等煽動下,鬧事者們高呼“西藏獨立”、“漢人滾出去”等口號遊行。以拉薩為中心的全面武裝叛亂,由此開始。
西藏平叛作戰中,人民解放軍部隊正在向一個高地發起衝鋒。
1959年3月19日夜晚,匪徒們繼16日奪取通往拉薩的青藏公路控制權後,向解放軍駐藏部隊發起全面攻擊。就在這一天,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作出了“為了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解救西藏地區人民的痛苦,堅決平息西藏上層反動集團策劃的武裝叛亂”的決定。王尚榮接到命令,立刻讓作戰參謀用保密電話向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第一政委張經武下達。1959年3月20日上午10點整,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向駐藏部隊發出命令:“全面反擊,堅決平息叛亂,徹底消滅叛軍武裝!”戰鬥首先在拉薩市內及近郊展開。下午,叛軍控制的拉薩藥王山制高點,被解放軍佔領。晚21點前,解放軍攻入了叛軍總指揮部羅布林卡。到22日清晨,盤踞在大昭寺的叛匪繳械投降。張國華隨即向王尚榮報告:西藏反動上層集團在拉薩地區發動的武裝叛亂,已被解放軍徹底粉碎。
拉薩平叛後,叛匪首領率叛軍殘部,逃往與印度、不丹接壤的山南地區,與那裏的叛亂武裝會合。這一帶山勢險要、易守難攻,且有24條道路通往國外。於是,叛亂集團在此建立起新的大本營。
為了不給叛亂武裝有任何喘息之機,死灰復燃,王尚榮向平叛前線傳達了中央軍委的新命令:“堅決、徹底、乾淨地肅清西藏境內所有的叛亂武裝。”王尚榮根據兵力提出了作戰目標:樹立打殲滅戰思想,在軍事打擊上做到既狠又準又穩,抓住敵人,務求全殲。戰術要機動靈活。在兵力使用和作戰行動上以集中對集中,以分散對分散,敵變我變,將集中與分散有機地結合,適時轉換,達到集中力量一塊一塊地搞,一片一片地平息的目的。
到1959年底,西藏境內山南納木錯、昌都幾個主要地區的大股叛亂基本被剿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