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少連

(川籍女紅軍)

鎖定
王少連(1921年—2023年1月9日) [3]  ,四川巴中市巴州區鼎山鎮人,川籍女紅軍。
13歲時,乳名“玉娃子”的她跟在母親、哥哥身後,加入了紅軍隊伍。一年後在戰鬥中走失,輾轉回到老家。30年後,正是因為這個乳名,她與母親意外團圓。2021年,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重走川陝革命根據地,推出大型報道《娃子 你是誰》,王少連便是其中主角之一。
2023年1月9日,王少連於家中安詳離世,享年104歲。 [1-2] 
中文名
王少連
別    名
玉娃子 [3]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巴州區鼎山鎮
出生日期
1921年 [3] 
逝世日期
2023年1月9日

王少連人物經歷

王少連 王少連
1921年,玉娃子出生在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有個哥哥叫壬娃子,一家人靠父親給地主抬滑竿勉強維持生活,掙的錢僅夠買糧。家裏住個草棚,外面下大雨家裏下小雨,對當時的窮人來説,基本處於“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足之地”的處境。把人的小名叫“娃子”,是川北的一個地域文化特色。過去的窮人家孩子很少有人讀書,這些孩子從生下來直到十幾歲都沒有大名,經常叫貓娃子、狗娃子、正娃子等。紅四方面軍入川前,川北一帶鴉片氾濫,大片良田被種上罌粟,老百姓非常貧困,可以説是食不飽腹、衣不蔽體。曾經的“玉娃子”,就是現在的王少連。這個名字,是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工作人員給她取的。 [3] 
13歲時,紅軍隊伍路過鼎山,王少連懵懵懂懂地跟在後面,與母親和哥哥參加了紅軍。她年紀小,被安排當勤務兵,看犯人、守物資,隊伍槍支不夠,就給她發了一把馬刀。
“紅軍愛護窮人,顧着我們這些,所以就投紅軍。”王少連第一次對“革命”有了認知。兄妹倆還跟着紅軍學認字。隊伍裏還有她不少熟悉的親戚、鄰居、玩伴。
當時戰事激烈,部隊隨時都在轉移,身材矮小的她,在挨挨擠擠的人羣裏被推攘着前進,一個轉身,媽媽和哥哥就不見了。究竟是在哪一場戰鬥中走失的,王少連已記不清楚,那一年,她還不足15歲,一番艱難輾轉後,才好不容易回到了老家。
母親與哥哥杳無音信,日子再也無法回到從前。艱難的歲月裏,王少連頑強成長,但對於母親和哥哥的思念從未斷絕,她固執地相信,一家人終究會團圓。
1964年的一天,公社領導拿着一張印有尋親信的報紙告訴她,她的母親找過來了。信裏面是一則“尋人啓事”,裏面寫明瞭玉娃子參軍的時間和被打散的時間,希望公社的人幫忙找找這個女娃是否已回家,寄信地點是彭州(現成都)紅軍養老院。 [3] 
王少連懷疑自己聽錯了,但她還是回了一封信,就一個問題:“我的小名叫什麼?”一個月後,她收到回信,僅有三個字:“玉娃子”。就憑這三個字,65歲的母親回來了,失散31年終於相聚。 [2] 
原來,當時玉娃子的母親被國民黨軍隊追殺,馬刀砍在腦袋上,砍出兩指深的傷口,她滾落到深溝裏,被老百姓救起,後來到成都紅軍養老院養傷。而玉娃子的哥哥壬娃子,和父母失散後再無音訊。 [3] 
2021年4月,王少連第一次來到王坪紅軍烈士陵園,想來尋找哥哥壬娃子的線索。看到牆上一個又一個“娃子”的“名字”,想起了自己還是“娃子”時的往事。牆上的這些“娃子”,就和當時的“玉娃子”“壬娃子”一樣,年齡多在10到20歲之間,卻因當時特殊的社會環境,連大名都不曾擁有,就犧牲在了戰場上。 [3] 

王少連人物逝世

2023年1月9日,王少連於家中安詳離世,享年104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