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小娟

(江蘇省興化市大營鎮婦聯主席,大營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

鎖定
王小娟,女,漢族,1981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
現任江蘇省興化市大營鎮婦聯主席,大營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
中文名
王小娟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81年2月
主要成就
2021年江蘇省勞動模範
性    別

王小娟人物經歷

現任江蘇省興化市大營鎮婦聯主席,大營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 [1]  [4] 

王小娟人物事蹟

情注留守兒童,“小娟媽媽”們陪伴400多孩子成長
2005年,大營鎮的婦聯幹部調走,當時任鎮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的王小娟“代理”鎮裏的婦聯工作。
在一些人眼裏,鄉鎮婦聯工作是個“閒職”,少做些事也沒人説什麼。“只有閒人,沒有閒職”!王小娟可不服這個“閒”,於是自己開始想着找事做。
外出打工潮帶來了大量的農村留守兒童。工作中、走訪時,看着一張張期待關愛的臉龐,她一下找到事情了:為孩子們營造一個温暖的“家”。2010年秋,她在大營鎮屯南村打造了興化市第一家“婦女兒童之家”。沒有現成模式可借鑑,她先找來小朋友們平時活動的照片佈置到牆面上,讓孩子們“看到”活潑可愛的自己。從每顆圖釘的裝訂,到每根跳繩的採購,她都親力親為。她找來電腦,通過QQ視頻讓孩子們與父母“見面”;買來孩子們愛吃的零食與他們分享。當看到孩子們與父母“見面”時的撒嬌與哭喊,她哭了;看到孩子們開心吃零食變成的“花臉”,她笑了。第一個“家”建成後,王小娟在全鎮各村推廣這項工作,村村建成“婦女兒童之家”。
有“家”有愛有温暖。在她的帶動下,2011年,以王小娟命名的“小娟媽媽”愛心團隊走進留守兒童、失親孩子身邊,持續開展圓“微心願”、捐資助學、暖冬行動等活動。目前,大營鎮已有30多位“小娟媽媽”,幫扶對象超過400人,通過各自“朋友圈”的助力,她們共為孩子們捐款捐物20多萬元,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愛的種子。屯南村的小敏小時候也是名留守兒童,多次得到“小娟媽媽”的幫扶。現已了上大學的她主動報名當村裏的防疫志願者,她説要用這種方式回報“小娟媽媽”們的關愛。
守護鄉土文化,“收舊大王”“淘寶”建成老物件館
因“找事做”而帶出一支規模和影響力較大的廣場舞隊伍,2010年10月,王小娟被鎮領導看中,又擔任大營鎮文化站站長。
任職之初,她滿懷熱情地組織和開展文化活動,可因形式單一、內容缺乏新意等原因,參與者和觀眾寥寥無幾。於是,王小娟到羣眾中去“找”智慧,將蒐集來的“民意”融入文化活動中,隨後推出一系列適合羣眾“口味”的活動和節目,並因此打開了工作局面。
鄉土文化是一個地方的根與魂,王小娟致力於鄉土文化的傳承和保護,用心用情“把根留住”。2016年,她參與村裏的村莊環境整治工作。當看到一扇陳舊的柴門被當作垃圾時,她想到,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老物件,是人們生活中的一段印記,失去了就不復存在,於是就要來柴門保留下來。一扇柴門打開了她的文化心門,從此她處處留心收集老百姓家裏棄用的老物件,馬燈、手電筒、木桶、風箱……漸漸地,她成了大營有名的“收舊大王”“收破爛的”,大家知道她的愛好後,看到有什麼老物件,都會打電話問她“要不要”。這些年來,王小娟“淘”來了300多件老物件,創辦了大營鎮老物件館,整理成農耕記憶、工匠情懷、舌尖記憶、那年芳華等系列。目前,老物件館已成為大營鎮的一大文化名片,引來眾多的人前來尋找鄉愁。
大營鎮是中國作協副主席、江蘇省作協主席畢飛宇的出生地,也是著名書法朱天曙的家鄉。王小娟利用畢飛宇、朱天曙返鄉的機會,邀請其參加各類文化活動,並爭取他們的支持,建成畢飛宇廣場書屋、朱天曙文化藝術館等特色場館,增強了大營文化的實力。
王小娟 王小娟
村事就是家事,村民視她為“女兒”“妹子”
2018年6月,大營村的老支書到齡退休。她推薦了非本村户籍但“會找事情做”的王小娟作為“接班人”。
大營村是集鎮所在村,全村7個責任區、36個小組、近5500人。這樣的一個大家庭,事情總是找着她做,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情。即便如此,一有機會,王小娟還是想着找事做。
大營村村級債務沉重,如何儘快甩掉負債的“帽子”?王小娟決定實施土地復墾。她跑到鎮領導面前,提出一年復墾30畝的目標。鎮領導起初只當作個玩笑,王小娟卻帶着村幹部認真幹開了。這個坑塘可以回填,那片荒地可以利用,這個土散墳需要遷移,那片豬圈糞坑可以清理。就這樣,年底一測算,大營村的復墾面積超過30畝。為增加村級收入,大營村購買了園區廠房,引進菊花茶加工企業,村裏每年可獲得穩定的租金和管理收入。近年來,大營村化解村級債務216萬元,2021年村集體年收入89.6萬元,今年目標146萬元。全村207户303人建檔立卡户全部按期脱貧。
大營村是明代抗倭的駐營屯兵地。她主動申請開展特色田園鄉村建設,以“營文化”為內涵,創作《大營賦》,在“江淮第一營”打造“一河一路一橋”生態風光帶,並獲得2020年興化市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第一等次第二名。建設期間,王小娟頂着熱日奔波在工作一線,跑壞了幾雙運動鞋,九分褲與運動鞋之間被曬成深黑色,大夥兒看見了心疼地説她天天戴着“黑腳圈”上工地。
大營鎮是全市第一家實施土地連片整治的鄉鎮,大營村又是全鎮的試點村,涉及4個地塊172户,土地增減掛鈎面積近100畝。入户動員、騰空清理、土地復墾、安置點建設、復墾地塊平台招標種植等等,每一項工作都有大量的事要做,憑着過硬作風和幹勁,王小娟帶領村幹部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到村任職已是第5個年頭了,王小娟一直把村裏事當家事來做,村民也沒拿她當外人,上了年紀的稱她為“姑娘”“丫頭”,與她年齡相近的多以姐妹相稱。在王小娟的心裏,村民的認可、熟悉而又親切的稱呼,是她感到最幸福的一件事。 [4] 

王小娟所獲榮譽

多次獲得各級榮譽,2020年11月,被授予“江蘇省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2021年4月,被評為2021年江蘇省勞動模範。 [1-2] 
2022年,入選2022年8月“江蘇好人榜”。 [5] 
2023年7月26日,被授予“江蘇省三八紅旗手標兵”稱號。 [3]  [6] 
2024年3月,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