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小勤

(中央音樂學院人工智能與音樂信息科技系教授)

鎖定
王小勤,男,中央音樂學院人工智能與音樂信息科技系教授。 [1] 
中文名
王小勤
國    籍
中國
性    別
職    稱
中央音樂學院人工智能與音樂信息科技系教授

王小勤人物經歷

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 主任
2017-現在 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 主任
2010-現在 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 教授
2008-2017 清華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聯合研究中心 主任
1995-現在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神經科學系 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1991-1995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 博士後
1986-1991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 博士
1985-1986 密歇根大學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 碩士
1980-1984 四川大學無線電電子學 學士

王小勤研究方向

聽覺大腦皮層處理語音信號和音樂信號的機制,聽覺系統在複雜聲場中提取信號的原理,靈長類大腦控制發聲和聽覺反饋的機理,注意力和行為對聽覺大腦皮層的調製,以及聽覺大腦皮層處理人工電子耳蝸刺激的神經機制。王小勤教授在聽覺神經系統的編碼機理研究中做出過若干重大的發現。因對“聽覺神經生物學做出的傑出貢獻以及開創了在語音通訊生理機制研究中的實驗和計算方法”,於1999年獲“美國總統青年科學家獎”(Presidential Early Career Award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該項獎是美國政府授予在美國工作的傑出青年科學家的最高榮譽。王小勤教授的實驗室創立了使用狨猴(Marmoset)研究靈長類大腦神經機理的獨特實驗模型,開創了大量狨猴神經電生理和行為學研究的核心實驗技術。他領導的團隊率先發現聽覺大腦皮層神經元處理時變信號的放電機制和對頻譜波動的選擇性、大腦中處理音高和諧波的神經編碼機理以及聽覺大腦皮層處理聽覺反饋信號的神經機理。這些發現對理解聽覺大腦皮層的功能及病理機制有着重大的意義,並已經被逐步寫入神經科學領域主流教科書中。王小勤教授近年來的研究工作關注大腦處理音樂信號、音樂情感和音樂記憶的神經機制。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