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寶義

(野三坡旅遊創始人)

鎖定
王寶義,生於1932年9月,大專文化,高級政工師。1949年4月參加工作,1997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淶水縣北白堡小學教師、文化館館員、電影放映隊隊長、文化局副局長、旅遊局局長、政協副主席等職務,曾被評為全國旅遊行業勞動模範。
中文名
王寶義
外文名
wangbaoyi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河北
出生日期
1932年9月
逝世日期
2015年5月8日
主要成就
淶水野三坡旅遊,野三坡世界地質公園
代表作品
野三坡旅遊,野三坡世界地質公園
職    務
淶水旅遊局局長
上世紀80年代,野三坡雖然山青水綠,旅遊資源豐富,但農民吃糧靠救濟,花錢靠貸款。王寶義早年當電影放映員,巡映下鄉把淶水縣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走了個遍,對山水的雄奇壯麗情深意篤,對百姓的貧窮狀況感觸頗深。1984年,時任該縣文化局副局長、曾因業績突出受到毛澤東主席接見的他,決心為家鄉的父老鄉親走上富裕之路再賣把兒勁。夢想讓野三坡的石頭開花,開發家鄉未被人識的旅遊資源,帶領大家致富。為此,他積極建議縣委、縣政府啓動開發野三坡風景資源發展旅遊事業的工程。當年7月,為了追尋旅遊致富夢,他借了130元的活動資金,帶領旅遊資源考查小組闖進野三坡。有一次,在考察大龍門村陽明山明代長城遺址時,由於坡陡路險,王寶義抓住的荊條突然斷了,他從3丈多高的陡崖上掉了下來,幸虧被龍門村老村長一把抱住,才倖免於難。
當時旅遊一詞還是一個新鮮的字眼,旅遊業在平民百姓眼裏前途未卜,不少人還嘲諷他想出風頭。冷嘲熱諷中王寶義義無返顧,和他的支持者並肩在山裏披荊斬棘,過險灘,攀絕壁,踏遍了三坡520平方公里的溝溝坎坎,親自勘察72處重要景點。
根據考察結果,1986年淶水縣成立了野三坡旅遊開發總公司,王寶義自告奮勇兼任公司總經理。當時的辦公條件是,一無註冊資金,二無場地;他甘冒風險就地招錄了15名農村青年,租了兩間民房,白天燒磚蓋房,晚上學習旅遊知識,創業之艱辛可見一斑。為節省資金,他和員工們將一日三餐減為兩餐。即便如此,他們還是因為北京的一家公司中途毀約而債台高築,以致於員工連吃飯都無法保證,空着手含着淚回家過年,王寶義更是被討債的民工堵在家門口……
然而,王寶義沒有被困難嚇倒,他用瘦弱的身軀頂住了重重壓力,多處奔走,八方呼籲,贏得各級領導和財政部門的大力支持,給野三坡的開發帶來了蓬勃的生機。1987年11月,野三坡風景旅遊區正式向遊人開放,遊客也逐年遞增。
王寶義深知旅遊的大發展需要人才,1993年,他毅然辦起了旅遊專業學校,招收學生60多名,言傳身教培養了一批“叫得響,打得贏”的旅遊專業隊伍。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他上北京、跑石家莊、到保定,前後引進資金240萬元,在景區裏建成了中國北方第一個具有少數民族風情特色的景點——“苗寨”,讓遊客在這裏也能領略到苗家風情,這一舉措為野三坡景區帶來了鮮活的生機。
矢志不渝為鄉親致富
離休後,王寶義並沒有閒下來。1998年,他把自己半生積攢的10萬元錢全部拿出來,借鑑“苗寨”的成功運作經驗,和鄉親們一起建設了另一旅遊景點“朝鮮民族村”。
為了使遠離景點的村民也能儘快富裕起來,王寶義利用野三坡山地廣闊、適合中草藥種植的良好條件,2002年在著名景點“百里峽”附近建了山莊藥園。山莊藥園生產出來的既能觀賞、又可食用的中藥材,不僅豐富了餐桌,而且美化了景區的環境,實現遊客和農民的雙受益。
經過二十餘年的開發建設,野三坡造就了1個世界級(世界地質公園)、7個國家級(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森林公園、4A級旅遊區等)響噹噹的牌子,打造了“世外桃源、神奇野三坡”的品牌形象。
送別:“沒有王寶義,誰知野三坡?”
“沒有王寶義,誰知野三坡?”這是淶水縣野三坡景區的老百姓為王寶義打出的送別標語。
5月8日4時30分,王寶義這位為淶水旅遊事業作出開創性貢獻的淶水縣旅遊局原局長與世長辭。王寶義本是保定市定興縣西城村人,然而他卻在生前囑咐孩子將自己的骨灰葬在三坡鎮的山上。因為,他希望能繼續守護自己摯愛的野三坡。
5月10日,細雨霏霏。從張石高速都衙出口直至野三坡景區的靈芝山墓地,沿途幾個村的數千名鄉親跪送30公里,有的甚至趕到王寶義的安葬地,只為送老局長最後一程。鳴哀樂、打條幅、長街跪地……沿途的百姓自發為他送行,揮淚大喊“老局長一路走好”。
在送別王寶義的人羣中,筆者看到了在“7·21”特大洪災中不顧個人安危救助旅客的旅店老闆劉慶花。她説,老局長最初勘察野三坡旅遊時曾到他們家吃派飯,那時家裏真窮,根本吃不飽。他就鼓勵大夥兒,説依靠旅遊以後大家都能住樓房、開汽車。“當時很多人都不相信,可是現在你看,他的承諾都實現了,他是我們的大恩人。”劉慶花哽咽地説。據野三坡管委會副主任瞿保軍介紹,30年來,三坡鎮的人均年收入從最初的60元提高到現在過萬元,老百姓們開汽車住樓房,老局長的心血沒有白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