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家團汪

鎖定
王家團汪,位於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原邗江區頭橋鎮)古橋路、通達路、長寧路交界處的通達路9號,緊臨頭橋大港(頭橋河),原址位於鄉境著名的“頭橋王宅”(“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吳大觀舅舅王鑑人的府邸)宅後,現為頭橋鎮交通主幹道十字路口處的“揚州西站-----頭橋鎮”208路公交車終點站附近。
中文名
王家團汪
交    通
208路公交車
地    點
長寧路交界處的通達路9號
城    市
揚州

王家團汪地理位置

王家團汪位於古鎮頭橋 王家團汪位於古鎮頭橋
王家團汪,位於揚州廣陵區頭橋鎮(原邗江區頭橋鎮)古橋路、通達路、長寧路交界處的通達路9號,緊臨頭橋大港(頭橋河),原址位於鄉境著名的“頭橋王宅”(“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吳大觀舅舅王鑑人的府邸)宅後,現為頭橋鎮交通主幹道十字路口處的“揚州西站-----頭橋鎮”208路公交車終點站附近。結合鄉境多部史料文獻及知情老人回憶錄,舊時的頭橋“王家團汪”,是個“···小橋流水,恬靜幽雅···”的“···宅後藕塘···”,塘西有翹板(即伸入水面的短木板,擱在木樁上,供人抬水行走),該水塘是吳大觀舅舅的“王氏家族”族人,及附近九字圩親友居民的主要生產生活用水來源。
王家團汪位於揚州頭橋沙洲 王家團汪位於揚州頭橋沙洲

王家團汪團汪來歷

荷花盛開的王家團汪曾是頭橋著名的家族水塘 荷花盛開的王家團汪曾是頭橋著名的家族水塘
“團汪”是頭橋鄉境口語中,對“圓形河塘”的俗稱,舊時私人擁有的河塘,則稱作“家汪”,故而,“王家團汪”由此得名,“王家團汪”即為吳大觀先生母系一族“江洲王氏大家族”專用“圓水塘”之意。鄉境史載:“···頭橋鄉境始由兩塊大洲(安阜洲、九帖洲)···組合,周圍大部環江···”,“原始江套圈入圍內···,形成較大河塘,寬長而深,近似小湖···”,“···依稀可辨原始江套舊痕···”,因此,吳大觀先生幼時在老家頭橋鎮,與母抬水的舅舅家族池塘“王家團汪”,便是頭橋沙洲古江套自然形成的原始汪塘,後經百年來頭橋“王氏家族”人工修築,故而才漸成圓形河塘。
王家團汪是舊時飲水來源 王家團汪是舊時飲水來源
“王家團汪”是個很大的荷花池,塘內所植大多為主產“蓮子”與“荷葉”的“紅花藕”,紅花藕水靈鮮綠的荷葉清香淡雅,控油防潮,摺疊自如,不脆不裂,因此,常被當作舅舅醬園內散裝醬食的包裝之用。舊時紅花藕以大户人家池塘中居多,故而,史載“···栽藕成塘,舊時,多富家···”。每到時令季節,舅舅家族水塘“王家團汪”內便會有花紅藕白荷葉青的“紅花藕”,在習習微風之下,清香四溢地生長於波光蘆影的水中央。舅舅家盛開着荷花的池塘,每當雨季,便如水面含煙一般空靈飄逸,雨中觀荷的自然景觀,令人陶然欲醉。當年清風煙雨下的花藕荷葉非常曠世雅緻,頗有鄉賢詩句“捧珠託露玲瓏,推盤灑玉叮咚”的如畫意境,舅舅府後有一條蜿蜒於花草之間的小徑直達塘邊,“菱紅荷綠池塘俏”的花香時節,常使清香盈院,令人神清氣爽。舅舅家宅旁煙雨荷塘,清麗流韻的水鄉風光,濃縮了頭橋古鎮“秦之武陵源”的自然之秀,而在“王家團汪”不遠之處,便是延承昔日“古吳家橋”悠久歷史,見證了“頭橋鎮”誕生的那座清代古橋--------“江洲頭橋”。

王家團汪團汪今日

王家團汪曾是銀行舊址 王家團汪曾是銀行舊址
“王家團汪”在數百年間,經歷了許多歷史變遷,上世紀1988年秋,隨着頭橋集鎮建設的不斷推進,早以歷經歲月消磨與滄海桑田變化,日漸乾涸而失去飲用水功能的昔日“王家團汪”,正式退出歷史舞台,被建成了當時揚州邗江北洲片一帶諸鄉中,第一家首屈一指的大型商場,並於此後的若干年中,先後成為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的頭橋江洲商場、中國農業銀行頭橋分理處、川味火鍋城、姍和大酒店···,而如今,這個吳大觀先生昔日與母抬水的兒時家族水塘“王家團汪”故址之上,以是一家鄉境知名的現代化超市頭橋廣有超市,成為當代頭橋市民每天推着購物車,休閒消費的地方。
王家團汪現為頭橋城市公交終點站 王家團汪現為頭橋城市公交終點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