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安江

(苗族古歌代表性傳承人)

鎖定
王安江,男,苗族,1935年生,2010年6月25日 [2]  去世,貴州台江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苗族古歌代表性傳承人。 [1] 
中文名
王安江
民    族
苗族
逝世日期
2010年6月25日 [2] 

王安江人物經歷

1968年,王安江開始學習苗族古歌,通過刻苦學習,佐以嗓音與記憶力的先天優勢,形成了深情婉轉、優美流暢的唱腔特點,具有明顯的古風遺韻。他演唱的古歌語言生動,概括性強,富於哲理,耐人尋味。其內容多為酒宴上的對唱、勞動生活中的説唱以及茶餘飯後的交流傳唱。在數十年的表演與傳授過程中,王安江深受苗族同胞尊重和好評。在演唱、傳承的同時,王安江共蒐集整理苗族古歌12部,約二十四萬字,包括《開天闢地》《打梁造柱》《釀酒歌》《楓木歌》《打金運銀》《鑄日造月》等。這些重要的文字記載,對弘揚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團結、研究苗族古代歷史文化都具有不可低估的意義。

王安江所獲榮譽

2006年,台江縣人民政府成立了“王安江古歌整理辦公室”,專門整理這份寶貴的資料。在2004年舉辦的“貴州苗族姊妹節苗族古歌大賽”中,被貴州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台江縣文化局、台江縣文化保護辦公室授予“古歌歌師”稱號。2006年,貴州省人事廳向其頒發了“高級歌師”證書。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