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夢齡

(清代官吏)

鎖定
王夢齡(1798-1861年),字雨山,廣東省雷州府海康縣(今雷州市調風鎮祿切村)人。清代官員。 [3] 
王夢齡出身書香門第。自幼聰穎過人,學習勤奮博覽羣書。道光十年(1830年)八月,補沭陽縣知縣。後升補揚州府總捕,同知於署海州。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夏,王夢齡以同知銜署海州知州陪同總督陶澍登臨白虎山。在任期間,因案降調,送部引飭,以同知歸部選,後加捐候補。歷任江寧府江防同知、蘇州知府、徐州兵備道等職。 [3] 
咸豐二年(1852年),徐州又遇災荒,遊弋徐州境內外的流寇伺機搶掠,王夢齡組織官兵和團練抗擊追剿,殲滅首惡,保衞徐州百姓生命財產。咸豐十年(1860年),前任漕運總督聯英因病被免,王夢齡署漕運總督。次年十一月,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撤掉王夢齡漕運總督之職,以吳棠接任。后王夢齡因病逝世於淮安旅邸。同治元年(1862年),入祀徐州“名宦祠”。 [3] 
雨山
所處時代
出生日期
1798年
逝世日期
1861年
本    名
王夢齡
籍    貫
廣東省雷州府海康縣(今雷州市調風鎮祿切村)

王夢齡人物生平

王夢齡出身書香門第,家族數代為官。王夢齡的祖父王定章曾任山東長山縣知縣,政績甚佳。伯祖父王定九是清乾隆三年(1738年)解元,銓授四川中江縣知縣,連任八載,聲名遠播。王夢齡的父親王琅曾任山東茌平縣知縣,同樣是—位知名度很高的知縣。王夢齡自小受王氏家族良好家風薰陶,自幼聰穎過人,學習勤奮博覽羣書,早早樹立為國建功立業理想。
道光十年(1830年)八月補沭陽縣知縣,後升補揚州府總捕,同知於署海州。
道光十五年(1835年)夏,總督陶澍以閲伍之名視察海州,王夢齡以同知銜署海州知州陪同登臨白虎山。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七月,“到省委審,推匪出力,後以知府升用,先換頂帶。題補江寧府江防同知。”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四月到任,挑築六塘河出力。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諭著開缺,以知府即補。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由於得到兩江總督的李文恭的大力舉薦,王夢齡仕途一路攀升,先後擔任蘇州知府、徐州兵備道、江蘇按察使、江寧布政使。
咸豐十年(1860年)閏三月二十八日,前任漕運總督聯英因病被免,王夢齡自江寧布政使署漕運總督。五月,王夢齡再兼署江南河道總督。六月十九日,裁江南河道總督,仍任漕運總督。咸豐十年(1860年),六十二歲的王夢齡被提升為江蘇按察使,即授江寧布政使兼署漕運總督,官居二品。
咸豐十一年(1860年)十一月,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撤掉王夢齡漕運總督之職,以吳棠接任。王夢齡在總督之位僅短短八個月便卸任。同治帝愛新覺羅·載淳曾下旨任王夢齡為候補五品京堂,未及赴任,王夢齡因病逝世於淮安旅邸。
同治元年(1862年),安徽人段廣瀛等呈請在徐州敕建王夢齡紀念祠,后王夢齡入祀徐州“名宦祠”。 [2] 

王夢齡主要政績

王夢齡在徐州任職10年,施政得力,深受徐州人民愛戴。徐州曾多次遭受水災,土匪乘機作亂,百姓苦不堪言。他便率部屬籌資,安撫災民;倡辦團練,親自監督訓練;編創保甲制度,設立門牌,填注户口,捉拿奸宄。為了防備土匪作亂,率領百姓修築城牆,開挖護城壕;並仿照“堅壁清野”之法,創立圩寨防禦措施。
他秉公執法,在任期間,案不論大小,他必公正地給予審理,冤枉者平反,株連者釋放,誣陷者治罪。
王夢齡捐資所建在“誠齋公祠”,屬於文物保護單位。 [1] 

王夢齡後世親屬

王夢齡的後代亦出類拔萃,兒子王祖壽曾任河南省試用同知,兒子王椿蔭歷任新陽、寶山、金山、南匯等縣知縣。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