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和順

(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

鎖定
王和順(1868-1934),字德馨,號壽山,廣西邕寧(今南寧)人。行伍出身。曾為劉永福部哨官,棄官加入廣西會黨,後被推為首領。光緒二十八年至光緒三十一年(1902—1905年)曾率廣西農民起義。起義失敗後去香港、西貢。光緒三十三年在西貢會見孫中山,受孫中山介紹參加同盟會,並受孫中山委任,為中華國民軍南部都督。發動欽廉防城起義,失敗後,去越南。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與黃明堂、關仁甫發動雲南河口起義。宣統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勝利後,在惠州組織民軍響應,攻克東江各縣,促成廣東光復。 [2]  後所部惠軍為陳炯明武力解散,去北京被袁世凱任為總統府軍事顧問。1916年在護國運動中曾組織義軍響應反袁。1922年聯合滇軍討陳炯明,不久解職。 [3]  1934年因病逝世。
中文名
王和順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壯族
出生日期
1868年
逝世日期
1934年
出生地
廣西省邕寧縣
人物生平
王和順,字德馨,號壽山。1868年(清同治七年)生於廣西邕寧縣一個壯族的貧苦農民家庭。王和順青年時曾投入劉永福部下,參加過抗法戰爭,擔任過哨官。戰爭結束後,清政府大批遣散抗法戰士,王和順回到家鄉並參加了三合會。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年,廣西天災頻仍,瘟疫流行。處在飢餓和死亡線上的廣西各族人民,在會黨的組織和領導下,醖釀大規模的反清鬥爭。王和順這時正在宣化縣(現在邕寧縣及南寧市的一部分)署當衙役。他有五個兄弟當時因抗租税而被官府殺害,目睹清政府的黑暗統治,他心中燃燒起了反抗的怒火。縣署衙役當時肩負有所謂“捕盜”的任務。王和順利用職務的方便,暗中串聯了許多窮苦失業的壯漢族兄弟和散兵遊勇,設台拜會,組織抗清隊伍。1898年,他被清政府逮捕入獄。次年8月,從獄中逃出,召集會員,“聚眾拜台”,公開舉起了反清革命鬥爭義旗。在王和順的影響和推動下,當時南寧府屬的邕寧、橫縣、隆安以及思恩府屬的武鳴等地,先後發生多次會黨武裝反清鬥爭。
1902年,清政府特命廣西提督蘇元春兼任廣西邊防督辦。這年6月,蘇元春飭令總兵馬盛治率領大軍鎮壓人民起義。王和順率領會黨武裝,將馬盛治的隊伍圍困在隆安縣馬鞍山峽。馬盛治率部突圍,被王和順開槍擊斃,其部幾乎全軍覆沒。
1903年,廣西人民起義出現了新的高潮。清政府以蘇元春“疏防失職”革去其職,充軍新疆。另派岑春煊署兩廣總督,督辦廣西軍務。岑春煊調集了湖南、廣東、貴州、廣西、雲南等省大軍共十多萬人,妄圖一舉撲滅廣西的人民起義。廣東調來的軍隊稱“安勇”,由陸爵率領,兵多糧足、裝備精良,王和順在南寧石埠佈陣誘敵,而將大隊人馬埋伏在隆安縣境的梅龜山。陸爵驅兵急進,在梅龜山遭到伏擊,傷亡過半。這支有“天上雷公,地上安勇”之稱的清軍,被王和順一仗就打垮了。
經過馬鞍山峽和梅龜山兩戰役的勝利,王和順聲威大振,許多分散的會黨武裝,紛紛投奔王和順部下。都安的韋五嫂(會黨領袖韋五之妻)、南寧的關運培等抗清義軍與王和順領導的會黨武裝匯合在一起,形成了以南寧為中心,勢力擴展到馬山、都安、武鳴、隆安、扶綏、上思等地區的各族人民大起義。王和順成為這一帶地區會黨的著名領袖。
1904年3月12日至4月21日,王和順聯合南寧地區的黃五肥、滕正宜,欽州的黃三等,集中了三千多名會黨武裝,在武鳴賴屯、花園村,及隆安的局理、都吉等地,與廣西提督兼代理邊防督辦丁槐親自督率的十多個營清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隨後,王和順又率領義軍轉戰到了扶綏、上思一帶,依靠當地壯、漢人民的支持,憑藉十萬大山天險,與清軍周旋。同年5月,柳州爆發了會黨領袖陸亞發領導的起義,桂、柳、慶三府一帶(即今桂林、柳州和河池三地區),人民紛紛起來響應。王和順揮師北上馬山、都安縣境,與柳州地區會黨起義軍相呼應。隨後又由上林縣率隊南下,佔領了上林縣和賓陽縣交界的一帶地區。接着轉戰邕寧、武鳴一帶,專門打擊罪惡昭著的土豪劣紳。
1905年前後,廣西會黨起義暫趨低潮,王和順不屈不撓,一直堅持反清鬥爭,他對清政府的招撫誘降視之“如糞土”,“寧備歷艱險,未嘗稍貶節操”。清政府對他恨之入骨,懸賞萬金購其頭顱。由於寡不敵眾,王和順避往安南西貢(今越南胡志明市)。
1907年3月,孫中山從日本到達安南西貢策劃武裝起義,王和順前往謁見孫中山,並加入同盟會。旋隨孫中山由西貢經海防到達河內,受命負責欽州、南寧一帶的起義活動。同年4月,欽州、廉州“三那”(即那黎、那彭、那思)地區爆發了劉思裕領導的大規模的抗捐運動。清政府派巡防營統領郭人漳和新軍標統趙聲(同盟會員)前往鎮壓。孫中山認為這是一個發動起義的好機會,派人去郭、趙軍中活動,並委王和順為“中華國民軍南軍都督”,深入“三那”地區進行起義的準備工作。王得知駐紮防城的清軍連長劉輝廷、李輝堂有反清之意,決定在防城發動起義。這個計劃得到孫中山的贊同。同年9月1日,王和順率領“三那”的羣眾武裝二百多人,從王光山出發,襲取防城。3日,王和順以南軍都督名義,發表了《告粵省同胞文》、《招降滿洲將士佈告》等文告,揭露清政府的腐朽反動,號召人民起來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國。由於得到清軍連長劉輝廷、團長唐浦珠以及駐防城江對岸的守軍連長李輝堂的內應,王和順率領革命軍於5日攻入防城,部隊發展至五百多人。接着王和順又率隊向欽州進發,但因駐欽州清軍統領郭人漳不肯依約內應而沒有攻克,起義軍又轉攻靈山,與清軍激戰三天,終因彈藥缺乏,被迫撤回“三那”。由於一時無力進取,王和順下令解散隊伍,自己則退到河內,向孫中山報告欽廉防城起義經過。孫中山勉勵王和順繼續戰鬥,命他負責組織桂邊的鎮南關(今友誼關)、水口關、平宜關(今平而關)一帶的活動,着手準備鎮南關起義。11月,王和順赴那模村與憑祥土司李佑卿商議奪取鎮南關炮台的問題,但因李佑卿的部下拒絕合作,孫中山改派黃明堂為鎮南關都督,派王和順募集同志,奪取龍州水口關作為聲援。
1908年4月,孫中山命令黃明堂、王和順、關仁甫三人籌劃雲南河口起義。4月29日,黃明堂、王和順、關仁甫率領一百多人在河口起義,與清軍血戰一晝夜,佔領了炮台,擊斃清防務處督辦官王玉藩,繳獲槍支一千多支,子彈二十萬發。駐河口清軍六個營全數投降。5月4日,王和順率領隊伍沿滇越鐵路線向北推進,兩營清軍相約來降,王部順利佔領了南溪。5月下旬,清政府調集了雲南、廣西、貴州、四川清軍數萬人向河口大包圍,王和順率隊迎戰,相持了二十多天。起義軍彈絕糧盡,不得已撤出河口。王和順和黃明堂率部六百多人退入越南,後被法國殖民政府扣留,驅逐出境並派輪船押送新加坡。
王和順在新加坡居住三年,1911年3月29日廣州黃花崗起義後,他到達香港,繼續從事革命活動。1911年10月,武昌起義勝利,王和順回到廣東,他沒有來得及徵得同盟會南方支部的同意,便自告奮勇募集糧餉,於11月初(農曆九月十一日)發動了惠州起義,組織的惠軍與清軍在飛鵝嶺血戰七晝夜,光復惠州。11月9日,廣東光復。各地民軍紛紛開進廣州城,王和順也率領惠軍不下一萬人的十七個營的隊伍,進駐廣州長堤一帶。此外,還有黃明堂的順軍、陳炯明的循軍等也相繼進駐廣州。不久,陳炯明任廣東副都督,獨攬廣東軍政大權,他擴充自己的實力,排斥異己,實行消滅民軍的政策。當時各路民軍中“以王和順惠軍勢力最為雄厚,又頗有紀律”,是民軍中影響最大的一支隊伍,因此,被陳炯明視為眼中釘。陳炯明召開所謂裁軍會議,遭到民軍領袖王和順和黃明堂的反對。當時,王、黃已意料到衝突不可避免,就將隊伍退駐於東堤一帶。1912年春,陳炯明出動軍隊包圍惠軍駐地,遭到惠軍的頑強抵抗。雙方激戰了幾天,惠軍終因槍彈接濟不上而失敗,王和順出走香港。1915年袁世凱復闢帝制,中華革命軍及護國軍討袁,王和順亦組織義軍,參加討袁運動。
1922年6月,陳炯明公開叛變孫中山,王和順回到梧州,與滇軍將領張開儒、楊希閔興師討逆,1923年初隨滇桂軍進入廣東。以後,王和順離開軍隊,隱居廣州多年。因積勞成疾,久患足疾,醫治無效,於1934年在廣州逝世。 [1] 
參考資料
  • 1.    李新;孫思白;朱信泉;趙利棟;嚴如平;宗志文;熊尚厚;婁獻閣 主編.中華民國史 人物傳·第六卷:中華書局,1911:3645-3649
  • 2.    王者悦 主編.中國古代軍事大辭典:國防大學出版社,1991:57
  • 3.    鄭天挺,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大辭典 1: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