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年少好学,举孝廉出身,起家若卢县丞,迁云阳县令。汉昭帝时,举贤良方正科,出任昌邑国(刘贺)中尉。刘贺即位后,入朝为官。敢言直谏。汉宣帝时,累迁五经博士、谏大夫,针砭时弊。汉元帝初元元年(前48),去世。 [5]
王吉其子孙世居琅琊国临沂县,以郡望为徽号称“琅琊临沂王氏”, [4]王吉被视为该族始祖。 [5]
人物生平
播报编辑
汉昭帝刘弗陵死后,大将军霍光执政,刘贺被迎立为皇帝。王吉再次上疏规劝刘贺要敬重大臣,勤于国政,但仍被拒绝。刘贺在位27天,淫乱妄为,为霍光所废黜。作为昌邑王时的臣僚,大多人受到株连被处死或下狱,唯有王吉与郎中令龚遂屡次进谏,幸得免死。
汉宣帝时,王吉被起用为博承促询凳士、谏大夫,针对皇室奢侈糜费、任人唯亲等时弊,上疏力劝汉宣帝选贤任能,废除荫袭制度;提倡俭朴,爱惜财力,以整顿吏治,淳备炒厚民风,使国家兴旺发达。是中国最早的晚婚提倡者,在上汉宣帝刘询言政事的本章中写道:“夫妇,人伦之大纲、夭寿之萌也。世俗嫁娶太早,未知为人父母之道而有子,是以教化不明而多夭。”王吉主张晚婚的目的是要达到“不夭”和“明教化”,意即“优生优育”。
为官清廉
王吉堡弃束为官十分清廉。他住长安时,邻家枣树的枝叶伸入其院中,王吉的妻子随意摘了几颗枣子给他吃。事后,王吉得知枣子是偷摘邻居家的,便将妻子赶走。邻家听说后,炒旬甩执意要把枣树砍掉,朽删茅后经再三劝说,王吉才将妻子招回。因此当时流传着“东家有树,王阳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的佳话。王吉辞官回乡时只带着自己的行装,毫无积蓄。回乡后衣食亦如同平民百姓。
交好贡禹
主要成就
播报编辑
亲属成员
播报编辑
参考《汉书 卷七十二第四十二 王贡两龚鲍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