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吉德

(原中共濟寧地委副書記、革委會主任)

鎖定
王吉德(1920—1975)山東省 微山縣高樓鄉西樓村人。1937年參加革命工作。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抗日義勇隊班長、排長。1940年,發動羣眾反湖霸強佔湖田,組織自衞隊打擊日特,組織生產救災。1947年任臨城縣大隊一連指導員,臨城縣委民運部長。1949年3月任中共臨城縣委副書記。建國後歷任中共臨城縣委書記,中共滕縣(今滕州)地委組織部、濟寧地委組織部副部長、部長等職。1957年夏,任濟寧地委副書記兼滕縣(今滕州)縣委第一書記。1958年受到毛主席接見,稱他是“滕小國的國王,很瞭解下情,很有幹勁”。1964年主持濟寧地委工作。後任濟寧地委副書記、代理書記兼革委會主任。1975年在出席全國四屆人大會議期間病逝於北京 [3] 
中文名
王吉德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高樓鄉西樓村
出生日期
1920年
逝世日期
1975年

王吉德個人生平

王吉德(1920~1975年),微山縣西樓村人。生於漁民家庭,自幼上學,後輟學。1937年11月,參加革命工作。1938年3月,隨父拉起抗日隊伍(時稱沛八)。11月,赴“岸堤幹校”學習。是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抗日義勇隊第一總隊宣傳隊班長、排長和沛滕邊縣青年救國團團部主任等職。1940年11月,形勢惡化,沛滕邊縣黨政機關西撤,王吉德留下堅持地下工作。1941年,以教書為掩護,整頓夏鎮的黨組織。同時組織“三戒會”(戒煙、酒、賭會)、“灶君王土改會”(即農會)。幹潮時,他發動幾千人反對湖霸強佔湖田的鬥爭,獲得勝利。為了保護羣眾,他還組織自衞隊、紅槍會。同時,在官橋、柴胡店一帶,扮作“打拳表演”和賣煙小販,蒐集傳送情報。當他得知一日特結婚,場面很大時,便暗藏短槍,混進洞房,擊斃了日特。此舉名為“洞房除奸”。1941年前後,他的父兄相繼犧牲,母親也因悲痛而逝世,王吉德強忍着悲傷和仇恨,開展對敵鬥爭。
1942年6月,沛滕邊縣委恢復工作。9月,王吉德等組成生產救災領導小組,組織各區開墾湖荒,動員大户讓出湖田,分給軍烈屬和貧困户耕種。同時發放一批麥種和貸款,讓羣眾及時種上小麥。1944年10月,王吉德任臨城縣青聯書記。
1947年3月,國民黨軍進犯魯南,臨城縣黨政機關北撒,留下堅持鬥爭的黨政人員組成縣大隊,王吉德任一連指導員。4月中旬,魯南二地委等機關在滕縣東南被敵人包圍。為了掩護二地委機關突圍,王吉德等連隊經過6小時激戰,打退敵人兩次進攻,保護了機關的轉移。8月,王吉德任臨城縣委民運部長。1948年6月至11月,他帶領民運部人員,發動和組織羣眾支援兗州、濟南、淮海戰役,做出重大貢獻。1949年3月,王吉德任中共臨城縣委副書記。6月,主持縣委工作,他突出地抓了生產救災工作。
建國後,王吉德先後任臨城縣委書記、滕縣地委組織部副部長、濟寧地委組織部長等職。1957年夏,任濟寧地委副書記兼任滕縣縣委第一書記。時逢天連降大雨,山洪暴發,城鄉災情嚴重,他帶領幹部深入災區,組織幹部和羣眾排除水患,恢復生產。為了根除水患,他組織技術人勘察規劃,在滕縣東北山區興建了規模宏大的巖馬水庫。
1958年8月,毛澤東主席來山東視察時,在兗州和濟南兩次接見了王吉德。毛主席詳細地尋問了滕縣的建設情況,以及歷史、政治、經濟和風土民情,王吉德均作了詳盡的彙報。主席聽後十分滿意,並幽默地稱他是“滕小國的國王,很瞭解下情,很有幹勁”。並鼓勵他把“滕小國”建設得更好,使“臣民”生活得更好。王吉德聆聽了主席的教導後,更加忘我地工作。1964年春,王吉德回濟寧地委主持工作,深受幹部的擁護和尊重。“文化大革命”中,曾一度“靠邊站”。不久,濟寧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他被結合為副主任。後任濟寧地委副書記、代理書記兼革委會主任。這期間,派別林立,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他抵制“左”的錯誤,四處奔波,做消除派性、促進團結、抓好生產的工作。累病了,他還在醫院裏接見各派羣眾代表,做説服教育工作,促進形勢的穩定。
1974年,王吉德因操勞過度,肝炎病情日趨加重。1975年1月13日至17日,在北京參加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時,病情突然惡化,經搶救無效,於2月14日,在京病逝,時年55歲。 [2] 

王吉德人物事蹟

王吉德主席召見

1958年8月9日,毛澤東主席在河南省視察後,轉道山東,途經兗州站停車,在專列車廂裏接見了濟寧地委書記高逢五、地委副書記兼滕縣(今滕州市,時隸屬濟寧地區,今屬棗莊市)縣委第一書記王吉德等同志。毛主席在接見中除詢問了大躍進的情況和糧食管理等問題外,還特別關切地詢問了合作社的合併問題。
在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提供的史料中,對這段經歷有詳細的描述:當時由於通知較急,還在田間組織生產的王吉德來不及換衣服,挽着褲腿,腿上還帶着泥就上了火車。見到王吉德這身打扮,毛澤東毫不在意,還誇獎説:“不用問,你也是個農民出身。”隨後,毛澤東抽出一支香煙遞給他,由於緊張,王吉德未加思索下意識地接過煙。毛澤東給他點着,便抽了起來。毛澤東問:“你是什麼職務?”王吉德回答:“我是濟寧地委副書記兼滕縣縣委第一書記。”毛澤東聽後,幽默地説:“噢,那你是滕小國的國王了。”大家被毛澤東的話逗樂了,緊張的心情也放鬆了。 [1] 

王吉德關注農業

談完滕國的話題,毛澤東接着又説:“當地方官,都應該瞭解地方的歷史嘛!”“滕縣離微山湖很近,微山湖的鯉魚是四個鼻孔知道不知道?”毛澤東問。“不知道。”王吉德回答。毛澤東看王吉德的煙抽完了,接着又抽出一支煙給王吉德。隨後,話鋒一轉,又詢問滋陽縣的糧食生產情況。轉過頭來,毛澤東問王吉德:“你們那裏畝產多少?”“我們的小麥畝產227斤。”毛澤東又問:“去年畝產多少?”“去年畝產126斤。”毛澤東點了點頭,隨後又問起近兩年菏澤、濟寧的水災。
談到水災時,王吉德説:“滕縣也發了大水,災情較為嚴重。”毛澤東抽了口煙,望着王吉德説:“大水也跑到你們那裏啦?”王回答説:“今年淹了39萬畝,去年水災大一些,淹了81萬畝。”毛澤東又問:“你們那裏有多少地?”王回答説:“我們共有210萬畝土地。”接着,毛澤東問了他一直關心的農村體制問題。
毛澤東問王吉德:“你們那裏羣眾覺得辦大社好,還是小社好?”“社大好些,有利於抗災,有利於興修水利等。我們準備搞5000户的一鄉一社。”王吉德回答。對於社大了好,還是社小了好;是叫聯社,“集體農莊”,還是叫人民公社,毛澤東一直在調查着、思考着。最後,毛澤東看看錶説:“今天就談到這裏吧,你們也累了,回去休息吧。”接着同大家一一握手道別。
王吉德第二天返回滕縣後,向滕縣縣委書記處傳達了毛主席接見的情況,大家都十分高興,備受鼓舞。王吉德為彌補歷史知識的不足,到縣文化館召集有關人員座談了解滕縣的歷史情況。第三天又帶領熟悉滕國曆史的同志騎自行車到滕國遺址實地考察,然後寫出了考察報告。此後不久,王吉德應召到省城濟南,再次受到毛澤東的親切接見。看到有關“滕國”的考察報告。毛澤東高興地拍着他的肩膀説:“你這個同志老實實在,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知就調查研究,實事求是很好嘛。要治理好滕小國,為民辦好事,就得實事求是,多調查研究。” [4] 

王吉德佳話流傳

1964年春,王吉德回濟寧地委主持工作,深受幹部的擁護和尊重。1966年,“文革”開始,王吉德被打成“走資派”,被罷官“靠邊站”達三年之久。1969年4月,中共九大在北京召開,毛澤東在詢問山東的情況時,曾問主持山東省革委會工作的濟南軍區司令員楊得志:“那個滕小國的國王王吉德解放了沒有?”楊得志回答:“還沒有。”“他有什麼問題?”楊得志嚴肅地回答:“沒聽説有什麼問題。”“沒問題為什麼不解放?我看那個人很瞭解下情,很有幹勁嘛。”事後,楊得志親自到濟寧傳達了毛澤東的指示。在主席的親自過問下,王吉德恢復了濟寧地區的領導職務。
王吉德不負毛澤東的期望,在那個艱難歲月,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維護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1974年,王吉德因操勞過度,肝炎病情日趨加重。1975年1月13日至17日,王吉德在北京參加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時,病情突然惡化,經搶救無效,於2月14日在北京病逝,時年55歲。 [4] 
參考資料
  • 1.    毛澤東在山東:曾給服務員留紙條稱菜太多了別浪費  .紅網.2013-11-14[引用日期2023-05-27]
  • 2.    山東省微山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微山縣誌》,山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184-1185頁。
  • 3.    濟寧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濟寧市志》(下卷),中華書局,2002年11月,第1874-1875頁。
  • 4.    《毛主席接見“滕小國國王”王吉德》,《棗莊日報》,2015年1月10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