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匡

(新聞出版界人士)

鎖定
王匡(1917-2003),東莞虎門人。1931年9月至1937年,在東莞中學讀書,並積極投身於愛國進步活動。1937年底奔赴延安,曾先後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馬克思列寧主義學院、中共中央黨校學習和工作。1938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至1944年10月,任中共中央研究院哲學研究室研究員。1944年11月至1945年9月,隨同三五九旅南下支隊從延安到中原解放區,歷任江漢軍區政治部宣傳科長、部長。1945年,任中共南京辦事處秘書,兼任新華社南京分社採訪主任。1946年至1949年,到太行山籌備新華社臨時總社,並任國內部副主任。其後又參加劉鄧大軍前線記者團,兩次隨軍挺進中原,進軍江漢。1949年11月至1966年,歷任新華通訊社華南總分社社長;南方日報社社長;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委員、宣傳部部長;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候補書記;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員、宣傳部部長。參與創辦《羊城晚報》。1977年以後,復出,任國家出版事業管理局局長;中共港澳工委書記、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第一社長;國務院港澳辦公室顧問。是中共十一大,十二大代表;全國政協第五、第六、第七屆常務委員。 [1] 
中文名
王匡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7年8月
逝世日期
2003年
出生地
廣東東莞

王匡人物生平

王匡,1917年8月出生,廣東東莞人,1937年底奔赴延安,1938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馬列學院、中央黨校學習和工作。1941年1月至1946年5月,歷任中共中央文委秘書、中央研究院哲學研究室研究員。1944年11月,隨三五九旅南下支隊從延安到中原解放區,任新四軍第五師、江漢軍區政治部宣傳科科長、宣傳部部長。抗日戰爭勝利後,任中共南京辦事處秘書兼新華社南京分社採訪主任。解放戰爭期間,到太行山籌備新華社臨時總社,並任國內部副主任。1947年,參加劉鄧大軍前線記者團,隨軍挺進中原,進軍江漢。在這期間,他寫了大量介紹劉鄧大軍勝利進軍及揭露蔣管區黑暗統治的新聞通訊,如《南征散記》、《躍進大別山》、《蔣管區農村見聞》等,及時反映了前線的消息。
新中國成立後,王匡同志歷任新華社華南總分社社長,《南方日報》社社長,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委員、宣傳部部長,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候補書記,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員、宣傳部部長。“文化大革命”期間,他遭受迫害。1976年任國家出版事業管理局局長、黨委書記。1977年至1983年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第一社長,1983年至1987年任國務院港澳辦公室顧問、黨組成員。他是中共十一大、十二大代表,第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 2003年在廣東逝世。
王匡同志在東莞中學讀書時就積極投身於愛國進步活動,在中華民族處於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勇於追求真理,嚮往光明,毅然走上革命道路。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他兩次隨部隊從延安到中原,開展政治思想和新聞文化工作。他作為隨軍前線記者,報道我軍前線消息,揭露國民黨蔣介石的黑暗統治,寫下了許多有影響力的新聞報道,作出了積極貢獻。新中國成立後,王匡同志在領導新華社華南總分社和負責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廣東省委、中南局的宣傳工作時,不斷開創思想、文化、新聞工作的新局面。他親任《南方日報》社社長,參與創辦《羊城晚報》的工作,並將《羊城晚報》辦成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具有生動活潑的獨特風格,為羣眾喜聞樂見的大型對開晚報,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團結羣眾、教育羣眾作出了重要貢獻。 “文化大革命”期間,王匡同志堅持黨的原則立場,堅持實事求是,對林彪、“四人幫”進行了抵制。他擔任國家出版事業管理局局長期間,儘管當時極“左”思想依然存在,他堅持併力主出版了35種中外文學名著,打破了十年書荒的局面,緩解了人民羣眾的精神“飢渴”。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期間,他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對香港問題的方針政策,廣泛聯繫和團結香港各界人士,為實現香港迴歸祖國作出了重要貢獻。 王匡同志晚年仍以一個老共產黨員的崇高情懷,關心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關心廣東的改革開放和香港的繁榮穩定。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認真學習貫徹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經常深入實際,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為中央和廣東省委的有關決策提供參考意見。 [2] 

王匡人物評價

王匡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奮鬥的一生。在黨的領導下,他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祖國的繁榮富強、和平統一嘔心瀝血,鞠躬盡瘁,貢獻了畢生的精力。他一生忠於黨,忠於人民,對共產主義事業充滿了必勝的信心。在實際工作中,他注重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善於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注重調查研究。他剛直不阿,無私無畏,敢於堅持原則,明辨是非,秉公辦事。他襟懷坦白,光明磊落,作風正派,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艱苦樸素,謙虛謹慎,平易近人,愛護同志。他識大體,顧大局,解放思想,開拓進取。他廉潔奉公,密切聯繫羣眾,關心羣眾疾苦,受到了幹部和羣眾的好評,並在海外華僑和港澳同胞中享有較高的威望。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