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公璵

鎖定
王公璵(1902—1983),江蘇連雲港新浦鎮人。民國10年(1921)考入北平中國大學英語系。在校讀書期間,加入中國國民黨。曾任蕭縣縣長、銅山縣縣長、江蘇第三區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湖南省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江蘇省民政廳廳長、徐海行署主任。1947年5月辭職,還鄉從事地方建設,曾創設銀行、電廠、學校及各種合作組織。1948年當選行憲國民大會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去台灣,續任“國民大會”代表,1983年病逝。 [2] 
中文名
王公璵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02年
逝世日期
1983年

目錄

王公璵人物生平

王公璵(1903—1983),原名宗瑤,以字行。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正月初二生於連雲港市墟溝鎮。祖父王廣生經商起家,晚年成墟溝首户。父同甫,字慕陳,連雲地區名鄉紳。王公璵天資聰穎,勤讀好學。民國6年冬考取海州江蘇省立第十一中學,民國10年中學畢業。民國11年秋考入北京私立中國大學文學系,於民國14年參加中國國民黨,民國15年與丁少蘭女士結為伉儷。
民國16年奉命赴寧,在國民黨江蘇省黨部供職,曾任豐縣黨部特派員,後升任‘豐縣縣長。任間,破陋習,簡繁政,除民害,修百里幹河。民國18年改任蕭縣縣長。民國20年,徐州一帶荒歉,春夏之交,青黃不接,饑民甚眾。王公璵告之其父急將東北新運到的高粱,由隴海鐵路運500袋作賑濟。
民國22年春,王公璵調任銅山縣縣長,適逢大雨數月,黃河氾濫,洪水為災,王公璵帶領民眾,冒雨搶修河堤,百姓齊力,終乎水患。民國24年升任江蘇省第三行政區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轄區各縣為上海之衞星都市,曾擬定治水、教育、加強鄉間電訊及自衞武裝、發展金融工商業等積極措施,但因日軍入侵而未能實現,民國26年(1937年)“八.一三”事變後,被迫撤離。
抗戰時期,國難當頭,他毅然投入抗日戰爭。民國26年冬調任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民國27年擢任省秘書長。民國28年3月3日任江蘇省民政廳長,兼徐海行政公署主任,負責協調黨政軍民,以支持長期抗戰。民國33年初,辭去職務,輾轉去重慶,擔任軍事委員會侍從室督導委員。民國34年元月起,出任江蘇政務廳長。8月,日軍投降,遂赴吳縣接收政權。民國35年春,任民政廳長,因身體不好,就醫上海,於民國36年秋獲准辭職還鄉休養,擬籌復“海州電廠”未成。民國37年初當選為“行憲國民大會’’代表。
1949年王公璵率家隨國民黨政府去台灣。去台後,未參與政事,曾經營果園,並曾參加運輸公司股份。1967年赴美考察,歷時兩年半,遍遊20餘州,著有《美遊隨筆》一書,曾先後捐資輯印《嘉慶海州直隸州志》、《雲台新志》、《海州文獻錄》等書,倡導發起編印《海州文獻》期刊。’1974年患肺癌,經手術治療後,於1983年7月17日逝世,葬於台北市郊。 [1] 
參考資料
  • 1.    連雲港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連雲區志》,方誌出版社,1995年,第469-470頁。
  • 2.    連雲港市圖書館編:《連雲港藝文志》,瀋陽出版社,2001年,第10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