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克捷

鎖定
王克捷(1902~1977 ),字少岑、子先,膠州城人。歷任青島市第二中學、第十九中學、第三十八中學教師。 [1] 
中文名
王克捷
國    籍
中國
籍    貫
膠州
出生日期
1902年
逝世日期
1977年

目錄

王克捷人物生平

王克捷出身於大地主家庭,1915年高小畢業後,於1918年夏考入濟南山東省立第一中學讀書。1920年10月,參加了同學王盡美、鄧思銘等組織的“勵新學會”,並撰文在校刊《災民號》上發表了《我的賑災策》、《中國婦女解放的初步》等文章,還發表了新詩《斷絃琴》、《秋月》等,以此響應提倡新文化運動。1922年,他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在學校成為學生運動的骨幹。同年夏,中學畢業後,抱着以振興中國工業進行救國的理想,決意出國學習深造。出國前,他到上海專修英語一年。其間,他經王盡美、鄧恩銘的引薦與中共領導人陳獨秀、瞿秋白接觸,聽取了他們的意見。1924年夏,王克捷由上海乘船抵英國,在巴特西職業學校學習英語一年,繼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倫敦大學攻讀經濟專業。1928年9月,他轉赴德國,考入柏林大學進行深造,後於1930年春回國,翌年移居青島,在報紙上發表數篇經濟學論文。
1937,王克捷迴歸故里。1941年, 膠縣成立縣立中學,他出任校長兼任英語、國語、修身及歷史等課教師。1945年,他校勘並抄錄了清膠州張謙宜編寫的《州志別本》,該書今藏於山東省圖書館。1948年春,王重返青島,歷任青島市第二中學、第十九中學、第三十八中學教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曾多次在校內外作“五·四”運動專題報告,向中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1957年,為慶祝十月革命45週年,應約在山東大學校刊上發表了題為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相結合的長篇論文。
“文化大革”期間,王克捷身處逆境,卻並未放棄自己的追求。他創作了《沁園春·憶往事》、《玉屏蕭·憶亡友》、《再憶又銘》(又銘即鄧恩銘)和《讀<馬恩回憶錄>又憶又銘》等詩詞,藉以表達對鄧恩銘的懷念之情和篤信共產主義、熱受社會主義祖國之心。其中,《沁園春·憶往事》中這樣寫道,“年方弱冠,負笈歷下,湖山留跡,逢十月革命。馬列東傳,學潮如火,新知早汲。一詩成名,友結奇士,封建禮教遭唾棄。升學挫,靠家有薄資,出洋爭氣。遨遊英法德比,看盡了列強盛與蔽。正學高興濃,家電忽催,歸國父歿,再返無力。息影園林,砥礪文章,敵偽煎迫又至。幸解放,得教壇耕耘,百千桃李”。
1977年11月10日,王克捷於膠縣牛溝村病逝。 [1] 
參考資料
  • 1.    賈福明;宋和修,膠州市志編纂委員會;膠州市志/人 物;新華出版社;1992年05月;第960-96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