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光澤

(紅軍將領)

鎖定
王光澤(1903-1934),湖南茶陵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在湘鄂贛軍區任初級指揮員。1933年秋任紅十八師五十三團團長。率部參加湘鄂贛和湘贛革命根據地多次反“圍樂”作戰。1934年任紅十八師五十四團團長。8月紅六軍團成立後,率部隨軍團參加長征。同年10月紅六軍團同紅二軍團會師後,任湘鄂川黔軍區黔東獨立師師長。後奉命帶領部隊進入梵淨山區開展游擊戰爭,策應紅二、紅六軍團擴大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1934年12月21日在戰鬥中被俘。不久英勇就義。 [1] 
中文名
王光澤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籍    貫
湖南衡山
出生日期
1903年
逝世日期
1934年
主要成就
參與創建湘鄂川革命根據地
出生地
湖南衡山

王光澤人物生平

王光澤,衡陽縣金花鄉鶴橋村人(今屬衡東縣),1903年11月11日生。父親王德榮,是個僱工,家裏生活十分貧困。他七歲時,被本地墊師王世事收留,唸了幾個月的書,八歲即去地主家看牛,十一歲學手藝,後在攸縣、茶陵等地做木工。第一次國內大革命戰爭期間,他回鄉參加了工會。大革命失敗後,他又潛往茶陵腰陂一帶,仍以做木工維持生活。
1930年,腰陂鎮建立了蘇維埃政權,成立了農會、工會等羣眾團體。王光澤被推選為腰陂鎮工會主席兼赤衞隊隊長。同年,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1年,腰陂鎮赤衞隊擴編為警衞連,他又先後擔任副連長、連長,不久升任縣蘇維埃警衞營營長。1932年,警衞營擴編為獨立團,他又升任團長。後來,獨立團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團,他被任命為六軍團第五十三團團長。
幾年的征戰生活,使王光澤鍛鍊成為紅軍的一名曉將,深受戰士的愛戴。當湘贛革命根據地第五次反“圍”失敗後,他隨紅六軍團奉命離開井岡山根據地,轉戰千里,到了貴州印江縣木黃,得與賀龍率領的紅二軍團會師。當紅軍主力開闢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時,他又於1934年10月就任紅軍第二軍團黔東獨立師師長,留在黔東特區堅持鬥爭。為了牽制敵人和掩護紅軍主力東進,他率獨立師於10月28日從四川省酉陽縣南腰界出發,向西迂迴,經過甘家堡、土門、鉛廠壩、楓香溪等地,對敵守備薄弱的地方主動出擊。在十四天內,他同敵人打了大小二十多仗,迫使湘、川、黔諸敵都調向黔東地區合圍過來,而紅軍主力因此得以順利進入湘西。
王光澤把大量湘、川敵軍引向黔東地區,固然減少了紅軍主力的壓力,但也增加了獨立師的困難。特別在11月間,湘軍王東原部和川軍達鳳崗旅分兩路向川黔邊界沙子坡進逼時,獨立師的人員既已減少,彈藥糧秣也十分缺乏,他不得不率部向人跡罕至的梵淨山區突圍,於14日進入梵淨山區。當他正準備休整時,不料黔軍李成章旅五千餘眾又從另一個方向進入梵淨山區,兩軍在護國寺狹路相逢,他只得指揮部隊奮勇迎戰,連衞生員、炊事員、傷病員都參加了戰鬥。他與敵在梵淨山區周旋了三天,才在一個夜晚突出重圍,經貴州省松桃縣的馬槽河到達普覺。他順便襲擊了國民黨縣政府的孟溪區公所,補充了部分彈藥和給養,然後準備翻越秀山縣界進入湘西。但行經邑梅(梅江)時又與敵軍遭遇,部隊傷亡慘重,政委段蘇權負傷,一個團長犧牲,另一個團長下落不明,部隊已由原來的七百多人鋭減到不足兩百人。隨後在四川秀山縣之迓架與川、湘交界的大板場,連續遭到當地團防的襲擊。當部隊迂迴到達幹壩子時,已是彈盡糧絕,戰士們倒下去就起不來。這時,他只好要部1 整為零,分散突圍,到湘西尋找主力紅軍。
王光澤隻身來到川湘邊界的湧洞,在貧苦農民吳榮友家裏休息了兩天,被吳榮友送上去湖南花垣的道路。他走到上川時,被湧洞鄉的民團攔住盤問,見口音不對,就把他捆綁起來,送到永興鄉公所。這時,有人認出他就是赫赫有名的紅軍師長王光澤,他因此立即被川軍二十一軍直屬第四旅旅長田冠伍派一連士兵押去旅部駐地——酉陽縣龍潭鎮,同時打電報給川軍劉湘和蔣介石請功。 [2] 
田冠五想勸王光澤投降,設宴招待,誇讚王光澤能征善戰,智勇雙全,是 難得的將才,還説:“劉 ( 湘 ) 司令已電請蔣委員長委王師長以重任。”王光 澤怒目圓睜,指着田冠五的鼻尖子説:“我們工農紅軍是革你們的命的,你們 總有一天會被我們消滅,等着瞧吧!”田冠五臉紅耳赤,惱羞成怒,下令對王 光澤施以重刑,然後鎖上沉重的腳鐐,並用兩顆燒紅的粗鉚釘釘死。田冠五用 盡心機對其進行誘降。但王光澤並不理會,反而抓住一切機會宣傳共產黨的政 策和主張,揭露蔣介石、國民黨反動派背叛孫中山,反共反人民的罪行。 [5] 
1934年12月21日,蔣介石電令劉湘將王光澤就地處決。當他被押往刑場時,田冠伍命令士兵將他捆在一張椅子上,腳上釘上死鐐,然後抬到離龍潭鎮四里路遠的一座荒山鄔家坡殺害。 [2] 
1982年酉陽縣人民政府組織人力在王光澤就義處進行發掘,出土的除王光澤烈士的忠骨外,還有一副戴在他腳骨上重0.8公斤的“死鐵鐐”。 [4]  中共四川省涪陵地委和酉陽縣委擬將烈士遺骨移葬於龍潭鎮烈士陵園。 [2] 

王光澤人物紀念

在四川省酉陽縣歷史博物館,陳列着一副鐵鑲,這是1982年重新遷葬紅軍師長王光澤烈士遺骨時,從腳躁骨上取下來的刑具。它紀錄着烈士對革命事業的忠誠,也銘刻着人民對烈士的懷念。 [3] 
1983年,王光澤的戰友,時任全國人大常委的段蘇權將軍專程來為他掃墓,寫下了“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字樣。現光澤的忠骨移葬於酉陽烈士陵園,而那副鐵鐐被定為三級歷史文物。 [4] 
參考資料
  • 1.    張海赴等主編,中華英烈詞典  1840-1990,軍事譯文出版社,1991.08,第52頁.
  • 2.    湖南省革命烈士傳編纂委員會編,三湘英烈傳  第3卷,湖南出版社,1988.08,第77-79頁.
  • 3.    湖南省革命烈士傳編纂委員會編,三湘英烈傳 第3卷,湖南出版社,1988.08,第77頁.
  • 4.    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委黨史研究室編,中共酉陽黨史人物,2010.12,第29頁.
  • 5.    【重走百年路 奮進新徵程】(一百八十二)英勇就義王光澤  .中共銅仁市委組織部官方公眾號.2021-09-29[引用日期2023-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