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兆勝

(《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編審)

鎖定
王兆勝,男,1963年生,山東蓬萊人。1982至1989年就讀於山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獲學士和碩士學位。1996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編審,文學編輯室主任。已出版《林語堂的文化情懷》、《閒話林語堂》等作品。
中文名
王兆勝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3年
畢業院校
山東師範大學中文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主要成就
首屆冰心散文理論獎、2007年《當代作家評論》獎等。
出生地
山東蓬萊
代表作品
《林語堂的文化情懷》
《閒話林語堂》等
職    務
《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編審,文學編輯室主任

王兆勝工作經歷

王兆勝,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編審,文學室主任,林語堂研究學會顧問,中國散文學會會員。迄今為止,已出版著作12部,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其中部分文章被《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人民文學出版社《年度文學評論》等轉載。有散文隨筆集《天地人心》,散文作品入選中學課本、高考模擬試題和各種選本。曾獲首屆冰心散文理論獎、2007年《當代作家評論》獎等。

王兆勝學術成果

專著
1、《林語堂的文化情懷》(獨著),22.7萬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文庫”)
2、《一生伴書走天涯――胡適的讀書生活》(獨著),21.5萬字,中原農民出版社1999年。
3、《解讀<雷雨>》(獨著),10萬字,京華出版社2001年。
4、《逍遙的境界》(獨著),9萬字,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1年。
5、《閒話林語堂》(獨著),30萬字,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2年。
6、《生活的藝術家――林語堂》(獨著),12萬字,台灣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
7、《真誠與自由:20世紀中國散文精神》(獨著),25.5萬字,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8、《林語堂的文化選擇》(獨著),15萬字,台灣秀威資訊科技有限公司2004年。
9、《林語堂兩腳踏中西文化》(獨著),18萬字,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
10、《文學的命脈》(論文集)(獨著),26.5萬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11、《林語堂大傳》(獨著),24萬字,作家出版社2006年。
12、《林語堂與中國文化》(獨著),28.8萬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編著
1、《20世紀中國文化論爭》第四卷(合編著),大象出版社1999年。
2、《2001年中國散文年選》(合編),花城出版社2002年。
3、《2002年中國散文年選》(合編),花城出版社2003年。
4、《外國散文三百篇》三卷本(合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5、《人生驛站》三卷本(合編),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
6、《解讀林語堂經典》(獨編著),花山文藝出版社2004年。
7、《新時期中國散文經典》上下卷(合編),花城出版社2004年。
8、《百年中國性靈散文》(獨編),花城出版社2004年。
9、《享受健康》(教育部大學生文化讀本)(獨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首版,2005年第二版。
10、《20世紀中國散文經典》四卷本(合編),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
11、《新世紀中國散文經典》四卷本(合編),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主要論文
1、《王統照的戲劇觀及其創作》,0.7萬字,《山東師大學報》1988、6。
2、《賢妻良母:一個古典的審美文化模式》,0.3萬字,《文學評論》(京)1989、6。
3、《寡婦道德與傳統文化:兼論<寒夜>的愛情悲劇根源》,0.8萬字,《山東師範大學學報》1990、2。(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著名作家研究》1990、1全文轉載)
4、《少者形象與中國舊文化的老化:兼論<寒夜>中的小宣形象》,《山東社會科學》1990、4。(0.7萬)
5、《中國現代文學對家庭至上觀念的省察》,0.7萬字,《東方論壇(青島)》1993、4。(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1994、3全文轉載)
6、《魯迅、巴金、曹禺家庭文學比較論》,1萬字,《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5、1。
7、《傷惋與漂移——從家庭文化角度解讀<傷逝>和<圍城>》,1萬字,《山東師範大學學報》1995、4。
8、《論林語堂的家庭文化觀》,0.9萬字,《東方論壇(青島)》1995、4。(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1996、4全文轉載)
9、《近幾年林語堂研究述評》,1.2萬字,《社會科學戰線》1996、1。(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1996、3全文轉載)
10、《林語堂與北京文化精神》,0.2萬字,《中國文化報》1996、10、9。(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1996、12全文轉載)
11、《論林語堂的生命悲劇意識》,1.5萬字,《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7、1。(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1997、3轉載)
12、《緊緊貼近人生本相:林語堂的人生哲學》,1.5萬字,《中國文學研究》1997、3。(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1997、9和中國華僑出版社2003年版《林語堂評説七十年》全文載錄。)
13、《走出近幾年散文的誤區》,0.5萬字,《山東文學》1997、11。(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1997、12全文轉載,《新華文摘》1998、1摘要)
14、《論林語堂的女性崇拜思想》,1.4萬字,《社會科學戰線》1998、1。(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1998、3全文轉載, 中國華僑出版社2003年版《林語堂評説七十年》全文收錄。)
15、《林語堂人生哲學的價值意義及其缺憾》,1萬字,《東嶽論叢》1998、1。(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1998、4全文轉載)
16、《鬥士、學者、教授--林語堂與北大》,1萬字,《名人與北大》,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17、《林語堂宗教文化思想論》,1萬字,《中國文學研究》1998、4。(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1999、1全文轉載)
18、《北京散文作家論》,1萬字,《北京社會科學》1998、4。
19、《心靈的對語--林語堂的文體模式》,1.5萬字,《海南師範學院》1999、1。(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1999、1全文轉載)
20、《反抗絕望、善處人生:林語堂的生活哲學》,1萬字,《社會科學輯刊》1999、3。
21、《一個相當有價值的文本:20世紀中國自由主義文學思潮》,0.5萬字,《社會科學輯刊》1999、6。
22、《新時期中國散文的發展及其命運》,3萬字,《山東文學》2000、1,2兩期。(曾獲2000-2001年度首屆冰心散文理論獎,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00、4全文轉載)
23、《中國現代“詩的散文”發展及其嬗變》,1.5萬字,《中國文學研究》2000、4。(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01、4全文轉載)
24、《批評的自由:論20世紀中國雜文精神》,1.2萬字,《荊州師範學院學報》2000、4。
25、《自足女性的自由言説:論馬莉的散文創作》,1萬字,《河北學刊》2000、4。
26、《女性意識與孫犁的文學創作》(合著),1萬字,《海南師範學院學報》2000、4。
27、《林語堂放談文化人生》,0.5萬字,《東方文化》2000、5。
28、《情緣回想:論中國當代抒情憶舊散文》,1萬字,《東嶽論叢》2000、6。
29、《論中國現代小品散文》(上、下),3萬字,《山東社會科學》2000、6和2001、1兩期。
30、《林語堂與孔子》,0.6萬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0、1。
31、《論20世紀中國書話散文》,1.5萬字,《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1、1。(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01、6全文轉載)
32、《論中國現代憶舊散文的流變》,1.4萬字,《江漢論壇》2001、2。
33、《新時期“回憶文革”散文論》,0.8萬字,《東方論壇》2001、2。
34、《論20世紀中國紀遊散文》,3萬字,《海南師範學院學報》2001、3和2001、4兩期。
35、《論中國當代小品散文》,1.2萬字,《文史哲》2001、3。
36、《論林非的散文創作》,1.5萬字,《河北學刊》2001、4。
37、《建築·哭笑·罵詞·聲響:〈雷雨〉中的細節解讀》,1.5萬字,《荊州師範學院學報》2001、4。
38、《林語堂眼中的孔子》,0.5萬字,《東方文化》2001、5。
39、《論中國現代隨筆散文》,1.2萬字,《學術月刊》2001、5。(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01、12全文轉載)
40、《論20世紀中國散文研究》,1.5萬字,《徐州師範大學學報》2001、4。(入選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年《中國新時期散文研究資料》)
41、《論90年代中國學者散文》,1.2萬字,《社會科學戰線》2002、1。
42、《林語堂與蘇東坡》,0.5萬字,《東方文化》2002、1。
43、《論20世紀藝術家散文》,0.8萬字,《中國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1。
44、《林語堂與賽珍珠》,0.4萬字,《中華讀書報》2002、2、20。
45、《論書法家的深刻孤獨》,1.2萬字,《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02、2。
46、《論中國當代隨筆散文》,1.4萬字,《江蘇社會科學》2002、2。
47、《20世紀中國文學的價值失誤》,0.3萬字,《文藝報》2002、4、2。(人大複印資料《現當代文學》02、2全文轉載,入選工人出版社2004年版《十博士直擊文壇》。)
48、《林語堂與錢穆》,0.3萬字,《羊城晚報》2002、6、20。
49、《<紅樓夢>與20世紀中國文學》,2萬字,《中國社會科學》2002、3。(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02、11和《中國古代文學研究》2002、全文轉載,《華文精擷》2003、1全文轉載。)
50、《20世紀中國散文研究的反思》,0.4萬字,《山東文學》2002、8。
51、《林語堂與魯迅的恩怨》,0.9萬字,《江漢論壇》2002、4。
52、《自由·博愛·對話——對於知識分子及教育與文學的思考》,1萬字,《東方文化》2002、5,(入選華齡出版社2003年版《世紀印象:百名學者論中國文化》)
53、《林語堂與周作人》,0.9萬字,《人文雜誌》2002、5。
34、《超越與侷限——論80年代以來中國女性散文》,1.2萬字,《文學評論》2002、6。(入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文學評論》、工人出版社2004年版《十博士直擊文壇》。)
55、《聖潔的心靈與聖潔的寫作——論梅潔的散文》,0.5萬字,《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03、3。
56、《林語堂與孟子》,0.6萬字,《學習與探索》2003、5。
57、《論中國現代憶舊散文的流變》,1.1萬字,《江漢論壇》2001、2。
58、《林語堂與外國文化》(上下),2.5萬字,《瀋陽師範大學學報》2003、5,6兩期。
59、《林語堂與徐訐關係探析》,1萬字,《南京師大學報》2003、4。
60、《林語堂與袁枚——人品與學術》,0.6萬字,《學術研究》2003、9。
61、《林語堂與梁啓超》,1.2萬字,《人文雜誌》2003、5。
62、《論林語堂的小品散文》,0.6萬字,《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003、4。
63、《林語堂與章克標》,0.8萬字,《江漢論壇》2003、9。
64、《中國現代家庭文學文化意藴闡釋》,2.5萬字,《海南師範學院學報》2003、2,3兩期。
65、《林語堂與老舍》,0.5萬字,《東方文化》2003、3。
66、《林語堂“田園式”都市理想的意義與侷限》,0.8萬字,《徐州師範大學學報》2003、2。
67、《林語堂與徐志摩》,0.6萬字,《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3、3。
68、《林語堂與蔡元培》,0.3萬字,《博覽羣書》2003、9。(《讀者》2004、19全文轉載)
69、《林語堂“田園式”都市文化理想的成因考察》,1萬字,《求索》2003、5。
70、《林語堂與沈復》,0.7萬字,《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03、7。
71、《林語堂與弗洛伊德》,0.4萬字,《中國比較文學》2003、3。
72、《<金粉世家>與<紅樓夢>》,0.8萬字,《東北師大學報》2003、3。
73、《林語堂與勞倫斯》,1萬字,《中國文學研究》2003、4。
74、《林語堂與羅素》,0.8萬字,《山東社會科學》2003、5。
75、《林語堂與孟子》,0.6萬字,《學習與探索》2003、5。
76、《林語堂與公安三袁》,1.7萬字,《江蘇社會科學》2003、6。(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04、2期全文轉載,入選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林語堂研究論文集》)
77、《談北國素素的散文創作》,0.5萬字,《文藝評論》2003、6。
78、《論20世紀中國性靈散文》,1.2萬字,《海南師範學院學報》2003、6。
79、《困惑與迷失——論當前中國散文的文化選擇》,1.8萬字,《當代作家評論》2003、6。(入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文學評論》、工人出版社2004年版《十博士直擊文壇》、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中國新時期散文研究資料》)
80、《百年中國書話散文綜論》,0.8萬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1。
81、《北京文化與20世紀中國散文》,1.2萬字,《江海學刊》2004、2。(入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文學評論》)
82、《天地之子:林語堂綜論》,1.5萬字,《海南師範學院學報》2004、2,3兩期。
83、《正本清源與圓融通明——評李建軍的小説修辭學》,1萬字,《南方文壇》2004、3。
84、《林語堂中西文化融會思想淵源》,0.8萬字,《南都學壇》2004、5。
85、《林語堂與邵洵美》,0.5萬字,《福建論壇》2004、5。
86、《關於散文文體的辯證理解》,0.5萬字,《文藝爭鳴》2005、1。(《新華文摘》2005、9轉載,入選上海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20世紀中國文藝思想史論》第三卷)
87、《2003年中國散文研究概論》,1萬字,《海南師範學院學報》2005、1。
88、《官員散文:希望與遺憾》,1.1萬字,《文藝爭鳴》2005、3。
89、《折翅與墜落:談周濤近期散文的價值迷失》,1.1萬字,《文藝爭鳴》2005、4。(入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文學評論》)
90、《林語堂與明清小品》,2萬字,《河北學刊》2006、1。
91、《活力與漳力——大眾傳媒對散文文體的深度影響》,0.5萬字,《天津社會科學》2006、2。(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06年轉載,《文匯讀書週報》2006、7、14以“散文的肥胖症”為題介紹)
92、《“形不散—神不散—心散”——我的散文觀及對當下散文的批評》,0.8萬字,《南方論壇》2006、4(《新華文摘》2006年22期論點摘錄,《文藝報》2006、8、16以《評論家針砭當下散文》為題作了介紹,另入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文學評論》一書)。
93、《林語堂與中國古典小説》,2萬字,《海南師範學院學報》2006、5。
94、《學術語言的現狀與理想》,0.4萬字,《福建論壇》2006、10。
95、《文化散文:知識、史識和體性的誤區》,0.4萬字,《甘肅社會科學》2006、5。
96、《林語堂研究的意義、現狀和瞻望》,1.2萬字,《閩台文化交流》2006、3。
97、《論王充閭散文的張力結構》,0.7萬字,《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7、1。
98、《“孝”的現代困境》,0.4萬字,《中國社會導刊》2007、2(下)。
99、《林語堂與舊體詩詞》,2萬字,《人文雜誌》2007、1。
100、《從創作動因看郁達夫<沉淪>的思想意義》,0.8萬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1。
101、《21世紀我們需要林語堂》,3萬字,《文藝爭鳴》2007、3。
102、《論林語堂文化思想的內在品格》,0.6萬字,《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07.3。
103、《賈平凹散文的魅力與侷限》,1.2萬字,《當代作家評論》2007.4,獲2007年《當代作家評論》獎。
104、《余光中散文的世俗化傾向》,1萬字,《中國散文評論》2007.7。
105、《平衡感·平常心·平淡美——談散文寫作的難度》,0.5萬字,《南方文壇》2007.5。
106、《林語堂與中國古代藝術》,1.6萬字,《貴州社會科學》2007.11。

王兆勝散文名篇

《一念之善》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已不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的古訓,因為在他們看來,不少邪惡之人不僅沒有遭殃,反而活得好着呢!而一些良善的好人卻命運多舛,“屋漏偏遭連夜雨”。於是,邪惡之人更加肆無忌憚,普通百姓也不願行善仗義。其實,這是一種表面化理解,它沒有深入自然的情理之中,尤其
沒有深悟天地之“大道”,並由此發現“善”與“惡”的本質。
人的“言行”是由“意念”支配的
如果將“言行”比成車輛的行進軌跡,那麼“意念”就是司機手中的“方向盤”。“善念”往往會結成“善果”,而“不善或者邪惡之念”當然會生出“惡之花”。古人云:“一念之差,滿盤皆輸。”《易經》亦有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那些心中充滿邪惡之念,大行不義的邪惡之徒,很少能逃脱法律的制裁,即使脱得了一時也難以長久!即便脱得了己身,子孫後代恐怕也要為之付出代價。因為邪惡是會遺傳的,很難想象一個邪惡的父親能生出或培養出純良的兒子;因為邪惡是人人痛恨和避之惟恐不及的,所以人們必欲儘早除之而後快!
缺乏“善念”的人
在現實生活中,更多的人並非心懷邪惡之念者,而是一些缺乏“善念”的人。他們也可能因為“事不關己即高高掛起”,也可能因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可能因為利己和自私心重,還可能因為缺乏耐心或寬容厚道,所以未能生出“一念之善”。然而,也就是因為這一念之差,卻導致了於人於己都難以挽回的損失。
一念之差
據報道,一人晚上回家,在路上看到一起車禍,受害人還在呻吟之中。當時他想前去搭救,但“一念之善”馬上不翼而飛。沒想到,第二天他發現受害人竟是自己的母親,並且因疏於救治人已死亡。得知此事,此人後悔莫及、欲哭無淚、仰天長嘯,幾近於瘋狂。這是“一念之善”缺乏所導致的惡果。還有一個故事也很能説明“一念之善”的重要性。我有一個博士同學,他曾長久地如打蔫的黃瓜一樣提不起精神,在我的一再追問下,他終於説出了真相。原來,剛讀博士不久,有一天他接到一個莫名其妙的電話,來電並不説明他是何人,也不説出所為何事,只是問東問西,天南海北地聊開去。我同學無論怎麼問,對方就是不説,他沒有耐性就將電話掛了。第二次打進電話來的還是此人,仍然是問個不休,我同學説了聲“神經病”,又把電話掛斷。第三次來電話時,對方直言他是我同學的博士導師,並扔下這樣一句話:“要做好學問,先從做人開始!”今天看來,我同學不是惡人,他的做法也沒有錯,但因為缺少“一念之善”,卻導致了難以消除的後果。
點亮黑暗摸索者的心燈
“善念”,哪怕是一點一滴、一絲一縷,哪怕是對於素不相識者,哪怕是給予你憎惡的人,甚至是邪惡者,它都會滋潤焦渴的心靈,點亮黑暗摸索者的心燈。人生天地間,無論他是位尊於人的天子,還是富甲天下的大賈,包括那些如草芥一樣被人踏在腳下的平民百姓,他們都是一個生命的孤獨者,有血有肉、當病則病、當死則死,沒有任何人能超脱此理。因此,每個人都需要陽光、雨露和水滴,也不能缺少同情、理解和愛護。而所有這些往往都源於“善念”,更多的時候只是“一念之善”。孟子説,人有“不能為”和“能為”之別,挾泰山以超北海,人力難為也;舉手之勞,人人能為也!而“一念之善”更多的時候則屬於舉手之勞,那麼我們許多人為什麼堅決不為呢?
超脱世俗的功利之情
一個善待別人的人,一個心存“善念”的人,他會超脱世俗的功利之情,獲得一種難以言喻的大幸福!這是給予之福。就好像陽光,它從遙遠的天邊長途跋涉,不畏艱辛,就是為了給人類以生命和幸福,於是它也感到了幸福。在福建有一位農民,當自己的女兒、孫女和鄰居的女兒共六人在河中同時遇險時,他竟能連續四次越過自己的骨肉,先搶救別人的孩子,結果人家的孩子得救了,自己的女兒和孫女卻雙雙遇難。還有一位少女,她從電視上看到一個與自己素昧平生的女性因肝病奄奄一息,於是下定決心為病人捐肝。這兩個人都是如泥土一樣卑微,但他們卻都有偉大的“一念之善”,在生命最為關鍵的時刻,將“生”之希望留給他人,而將不幸留給自己。也許從常人的角度看,這簡直不可思議,甚至有些愚蠢,但從“一念之善”上説,他們是上帝的使者,是有着高貴和神聖品質的人。
現實的複雜性
往往是:富貴者欠善良,貧賤者知冷暖。我們當然並不苛求富者能撒盡資財,給天下“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窮人;但對於“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的商人,還是勸他們有所體悟。我們更希望所有的人都有“一念之善”,為他人、為自己、為國家、為人類。因為這個世界是由“每個人”組成的,而每個人同時又離不開“這個世界”。關於這一點,理論上説有些空泛,但有親身經歷的人才會理解其中的深意。有一位白血病患者,因為他是異常血型,所以在倉促中要找到相符合的血小板配型談何容易!但最後通過網絡發現了有一個“志願者異型血庫”,於是他的生命得以保障!可以説,是一個個志願者的“善念”挽救了他的生命。
一般説來,“一念之善”對每個人來説都不算什麼,但彙集起來它就是一個“海”,一個超凡脱俗、可以擺渡眾生的生命大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