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介

(北宋官吏)

鎖定
王介(1015-1076 [1]  ),字中甫、中父,北宋·衢州常山(今浙江省常山縣東案鄉金源)人。
中文名
王介
出生日期
1015年
逝世日期
1076年
出生地
北宋·衢州常山
代表作品
《王中甫詩集》

王介人物生平

王介(1015-1076),字中甫、中父,北宋·衢州常山(今浙江省常山縣東案鄉金源)人。
祖父王偉,太宗鹹平二年(999年)進士,官大理評事;父親王言,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進士,官少卿,贈金紫光祿大夫。
學識淵博,善文辭,性負氣,喜直言,專交賢豪名士。
初以太學生任福昌主簿。仁宗慶曆六年(1046年)登進士第。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應試直言極諫科,名列賢良第一。歷任秘書丞、靜海知縣、秘閣校理,遷開封試官主判(與劉攽同為開封試官主判),知湖州。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時期著名詩人。 學識淵博,善於文辭,生性負氣,喜直言、善譏謔,專交賢豪名士。
初與王安石為摯友,交往密切。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王安石被召授參知政事,因前王安石數召不起,遂作“草廬三顧動幽蟄,蕙帳一空生曉寒”之詩諷刺王安石。成語“草廬三顧”典故即來自此。
熙寧三年(1070年)王安石拜相,實行新法,深受神宗稱讚。因不滿新法,上疏諫神宗“原陛下師心勿師人”。王安石獲悉後對其更加戒備。因此一度被罷官,閒居判鼓院,後出知湖州。上任時王安石特地為其送行,並吟詩道:“東吳太守美如何,柳惲詩才未足多。遙想郡人迎下馬,白蘋洲渚正滄波。”當即和詩10首,盛氣朗誦,其中一首是:“吳興太守美如何,太守從來惡祝鮀。生若不為上柱國,死時猶合作閻羅。”王安石聽後笑道:“閻羅見缺,請速赴任。”
晚年無心仕途,嗜書成癖,不問政事。生有四子:王沇之、王沔之、王漢之、王渙之;其弟王悆及侄子王溈之,皆登進士第。時有“一門九進士,歷朝笏滿牀”之譽。
墓葬於常山縣芙蓉鄉下庵。後人將其早年結廬讀書之繡溪山,改名賢良峯。著有《王中甫詩集》傳世。

王介主要作品

王介賀贈聯
草廬三顧動幽蟄;
蕙帳一空生曉寒。
——贈北宋·神宗朝參知政事王安石
熙寧三年(1070年)王安石拜相,實行新法,深受神宗稱讚,王介卻上疏諫神宗“原陛下師心勿師人”。王安石獲悉後對王介更加戒備。因此一度被罷官,閒居判鼓院,後出知湖州。上任時安石特地為王介送行,並吟《七絕·送王介學士知湖州》(見下《附錄二》)詩。王介當即和詩10首,盛氣朗誦,其中一首是《七絕·和王荊公》(見下《附錄一》)詩。安石聽後笑道:“閻羅見缺,請速赴任。”
王介律詩聯
今年移硯席,
又上白雲邊。
夜氣清於水,(頷聯上)
春愁薄似煙。(頷聯下)
庭前松已腦,(頸聯上)
門外柳應綿。(頸聯下)
尤喜安牀處,
更深無杜鵑。
——《五律·鄭氏館中書事》詩聯
飄飄遼鶴去難尋,
野客重來嘆復吟。
許邁林中丹灶冷,(頷聯上)
郭文山上白雲深。(頷聯下)
南陵事蹟都非昔,(頸聯上)
北嶺歸期直到今。(頸聯下)
珍重玉京無限意,
待將功節養高岑。
——《七律·洞霄宮》詩聯
賀贈王介聯
丈夫出處非無意;
猿鶴從來自不知。
——北宋·神宗朝宰相王安石贈王介
據《石林詩話》載:王介,字中甫,衢州人,博學善譏謔,嘗舉制科不中,與荊公遊甚歡,然未嘗降意少相下。熙寧初,荊公以翰林學士被召,前此屢召不起,至是始受命,王介以聯寄雲:“草廬三顧動春蟄,蕙帳一空生曉寒。”蓋有所諷刺。王安石荊得之大笑。它日作《七言律絕·松間》詩,有此聯句,蓋為回敬王介寄聯之譏諷也。
賀贈、悼挽、題詠王介律詩聯
生芻不獨比前人,
束槁端以廢謝鯤
子達想無身後念,(頷聯上)
吾衰不復夢中論。(頷聯下)
已知毅豹為均死,(頸聯上)
未識荊凡定孰存?(頸聯下)
堪笑東坡痴鈍老,
區區猶記刻舟痕。
——北宋·蘇軾作《七律·王中甫哀辭(並序)》* 詩聯
附註:* 王中甫(父)為王介之字(下同)。蘇軾原序:仁宗朝以制策登科者十五人,軾忝冒時,尚有富彥國、張安道、錢子飛、吳長文、夏公酉、陳令舉、錢醇老、王中父並軾與家弟轍,九人存焉。其後十有五年,哭中父於密州,作詩吊之,則子飛、長文、令舉歿矣。又八年,軾自黃州量移汝海,與中父之子沇之相遇於京口,相持而泣,則十五人者獨三人存耳,蓋安道及軾與家弟而已,嗚呼悲夫。乃複次前韻,以遺沇之,時沇之亦以罪謫,家於錢塘雲。
先帝親收十五人,
*四方爭看擊鵬鵾。
如君才業真堪用,(頷聯上)
顧我衰遲不足論。(頷聯下)
出處升沉十年後,(頸聯上)
死生契闊幾人存。(頸聯下)
他時京口尋遺蹟,
宿草猶應有淚痕。
——北宋·蘇軾作《七律·同年王中甫輓詞》詩聯
原注:仁宗朝賢良十五人,今惟富鄭公、張宣徽、錢純老及餘與舍弟在耳。
平生使氣坐生風,
徐叩方知學有功。
應奉讀書無復忘,(頷聯上)
虞翻忤物自甘窮。(頷聯下)
埋根射策久彌奮,(頸聯上)
投老為邦悍莫攻。(頸聯下)
墳木未須驚已拱,
少年我亦作衰翁。
——北宋·蘇轍作《七律·過王介同年墓》詩聯
作者自注:昔與中甫同登制科,僕年最少,今已老矣。
同學金陵最少年,
奏書曾用牘三千。
盛名非復居人後,(頷聯上)
壯歲如何棄我先。(頷聯下)
種橘園林無舊業,(頸聯上)
採蘋洲渚有新篇。(頸聯下)
山東路春風綠,
埋沒誰知太守阡。
——北宋·王安石作《七律·王中甫學士挽辭》詩聯
雪釋沙輕馬蹄疾,
北城可遊今暇日。
濺濺溪谷水亂流,(頷聯上)
漠漠郊原草爭出。(頷聯下)
嬌梅過兩吹爛熳,(頸聯上)
幽鳥迎陽語啾唧。(頸聯下)
分香欲滿錦樹園,(四聯上)
剪綵休開寶刀室。(四聯下)
胡為我輩坐自苦,(五聯上)
不念茲時去如失。(五聯下)
飽聞高徑動車輪,(六聯上)
甘卧空堂守經帙。(六聯下)
淮蝗蔽天農久餓,(七聯上)
越卒圍城盜少逸。(七聯下)
至尊深拱罷簫韶,(八聯上)
元老相看進刀筆。(八聯下)
春風生物尚有意,(九聯上)
壯士憂民豈無術。(九聯下)
不成歡醉但悲歌,
回首功名古難必。
——北宋·王安石作《七古·和中甫兄春日有感》詩聯
附錄一:王介絕句詩
命也豈終否?時乎不暫留。 吳興太守美如何,太守從來惡祝鮀。
勉哉藏素業,以待歲之秋。  生若不為上柱國,死時猶合作閻羅。
——《五絕·贈人落第》詩① ——《七絕·和王荊公》詩
附註:
① 北宋·張耒評曰:王中父名介,衢州人。以制舉登第,性聰悟絕人。所嘗讀書皆成誦,而任氣多忤物,以故不達,終於館職知州。其作詩多用助詞足句,有送人應舉詩,落句雲:“上林春色好,攜手去來兮。”……此前古未有也。平生所嗜唯書,不治他事,其談語多用故事,淺聞者未易曉。知湖州日,判司理請覆檢官狀雲:“督郵所由得此狀?”遍尋督郵無知者,乃復入白之。介曰:“督郵即錄參也,據爾如此,全不讀書。”聞者皆笑。 [2] 
附錄二:賀贈王介絕句詩
吳興太守美如何,柳惲詩才未足多。
遙想郡人迎下擔,白蘋洲渚正滄波。
——北宋·王安石作《七絕·送王介學士知湖州》詩
參考資料
  • 1.    餘風主編.常山宋詩一百首選注[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20.07:第4頁
  • 2.    餘風主編,常山宋詩一百首選注,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12,第4頁